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巴斯德与病毒作战读后感总汇86句-读后感

A卷

一、填空。

一、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二、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所成的像就(越大),看到的范围就(越小)。

三、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四、捕食性昆虫对(移动物体)反应能力更加迅速。

五、(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六、自然界的大部分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晶体组成。

七、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八、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

九、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十、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

十一、(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十二、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十三、(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十四、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十五、 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微生物繁殖)的结果。

十六、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十七、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

十八、(克隆羊)是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

十九、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黄铜矿)(雪花)(水晶)(维生素C)(长石)(云母)(石英)(金刚石)。非晶体有(玻璃)(松香)(琥珀)(珍珠)。

二、判断。

一、透明的玻璃都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二、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容器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

三、水滴不能放大物体,只能透过它看到物体。 (×)

四、近视镜前面凸起,所以说它属于放大镜一类。(×)

五、某些宝石可以放大物体的影像。(√)

六、触角的形状和着生位置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 (√)

七、昆虫的视力比人的视力好。(×)

八、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宏观世界。(×)

九、SARS病毒在显微镜下就能看清的。(× )

十、放切片时,有无气泡没有关系。(×)

十一、显微镜比放大镜看到的细节更多,范围也较大。(×)

十二、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三、简答

一、人们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为什么?放大镜的镜片和放大物体的器具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案:放大镜是透明的,并且中间是凸起的,所以叫凸透镜。

它们都具有透明、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都具有放大功能。

二、露珠(水滴)有放大作用吗?为什么?它与放大镜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案:平时我们看到露珠有放大作用。露珠与放大镜共同点是中间厚边缘薄,都是透明的,都能把物体放大。

三、怎样制作简单的显微镜?

答案:a、用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b、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C、用卡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凸透镜固定下来。D、用手电筒或镜子增加亮度。

四、细胞有什么作用?

答案: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

五、举例说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答案:(1)、利用细菌制造许多药物,以抵抗和制服各种疾病的危害。

(2)、利用微生物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

(3)、用显微镜技术进行品种改良。

(4)、利用微生物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

(5)、利用微生物进行污水、垃圾处理。

六、微生物有什么作用?

答案: (1)、人们利用微生物改善生活质量。

(2)、利用微生物改良和净化土壤。

(3)、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和垃圾。

(4)、利用微生物征服疾病或消毒。

B卷

一、填空。

一、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二、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身体构造)和(本领)。

三、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四、昆虫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它能分辨各种气味。

五、各种物质的晶体具有(基本一致)的形状,所以(晶体)也是鉴别矿物的依据。

六、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七、晶体一般都是(固体)形态。

八、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九、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十、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吸走盖玻片边缘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十一、在载玻片上放上(脱脂棉纤维)或用(吸水纸)吸走盖玻片边缘多余的水分都可以控制微生物运动。

十二、自然界的(雨水)(河水)(井水)中都有微生物存在。

十三、在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常见的有(草覆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细菌)等,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动物的卵,比如鸡蛋也是单细胞。

十四、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十五、(巴斯德)是第一个把微生物和疾病联系起来的人。

十六、(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从而使千万人免受肺炎等疾病的侵染致死。

十七、(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

十八、地球上至少存在着(250万)种生物。

十九、(白细胞)能与病毒细菌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

20一个单独的洋葱细胞,其中的黑点是(细胞核)。

二十一、DNA鉴定可以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二十二、我们制作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二十三、印刷物或电视机的图像都是由(红、蓝、绿彩色点)组成。

二十四、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二十五、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史:(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二十六、SARS病毒和大肠杆菌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二、判断。

一、放大镜能把物体放大许多倍。()

二、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复眼分别长在头上方的两侧。(√)

三、每只昆虫都有一对翅膀,都能在空中飞行。 (×)

四、食盐晶体放入盐水中,晶体不会发生变化。(×)

五、晶体也是鉴别矿物的依据。(√)

六、自然界中的晶体都是从溶液中诞生的。 (×)

七、我们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能观察到其精细结构。 (×)

八、用放大镜可以直接观察到洋葱的细胞。 (×)

九、植物叶子边有气孔,是起呼吸作用的。 (√)

十、 列文虎克第一个指出了微生物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指出它们和人类健康的关系。 (×)

三、简答题。

一、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

答案: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它的中间厚,边缘薄,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弯曲。而人认为物体反射的光是直线传播的。所以,感觉物体放大了。

二、怎样正确使用显微镜?

答案:概括的说:安装——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三、怎样控制微生物运动?

答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棉纤维。或用吸水纸在盖玻片边缘多余的水分,都能控制微生物运动。

20世纪下半叶,一种被称为21世纪超级杀手的疾病开始被人们所认识。大约是在70年代末期,医生们开始碰到一些奇怪的病例,这些病人尽管曾是十分健康的,但患病后全身的免疫系统几乎完全崩溃,所有的医疗手段也不能挽救他们的生命。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发布报告:在1980年10月到1981年5月期间,先后发现5例病例,经检查确诊得了“卡氏肺囊虫肺炎”,免疫功能极度衰竭,患者均为男性同性恋者。

世界卫生组织(WHO)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982年9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ency Syndome)”为该病命名,即人们俗称的艾滋病。艾滋病的英文简称为AIDS,A是Acquire,获得的意思,因为免疫缺陷通常发生在以往身体健康的青壮年身上,说明是后天获得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I和D是Immune Deficiency,免疫缺陷的意思; S是Syndrome,综合征的意思,指因某种疾病而引起的种种症状的合称。国内1986年以前音译为“爱滋病”,后来考虑到该命名会引起人们的误解,以为此病只是通过性途径传播而忽视了其他传播途径,故改名为“艾滋病”。

经过多年积极的研究和探索,1983年5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肿瘤病毒室主任乐克·蒙特尼尔(Luc Montagbier)博士等率先在《SCIENCE》杂志上刊登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从一个患淋巴结肿大综合症病人的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人类逆转录病retrovirus),将其称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此后,世界各地不少学者相继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和唾液中分离出上述病毒。1985年4月,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的国际艾滋病专题会议上,正式将导致艾滋病的这种逆转录病毒命名为LAV/HTLA-III。1985年6月更名为HIV。在第39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今后艾滋病病毒即以HIV命名,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fic-ciency Virus)。

HIV严重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现代免疫学理论告诉我们,一旦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人体不但失去对有害病菌的防御能力,而且一些本来无致病能力的'病原微生物也可在人体内大量繁殖,导致机体发病。人体感染上HIV后,病人因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度下降而百病丛生,以致患上特殊的肠炎、肺炎、脑炎及其他感染或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最后因长期消耗,骨瘦如柴,衰竭而死。

艾滋病被人类认识是在70年代,那么艾滋病病毒是不是也是在70年代才有的呢?有的科学家认为,HIV是一种老病毒,在数百年以前就已存在,只不过没有被发现而已;但也有一些科学家持否定观点,他们认为HIV不是新发现的老病毒,而确实是一种新病毒,它的产生大约在四五十年前。对艾滋病病毒的起源,科学家的观点也不统一。有学者认为,HIV是人类所特有的,只是被发现的时间问题;也有学者认为,HIV不是人类所特有 的,可能起源于与人类关系比较密切的某些动物,比如说HIV是灵长类动物逆转录病毒的变种,或是来源于狒狒。HIV究竟来自何处?是人类特有的呢,还是人兽共有的呢?有待进一步考证。了解HIV的起源,将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提供重要的信息。

不管怎样,艾滋病向人类健康发起了新的挑战

一、单项选择题:

一、下列是原核微生物的是(细菌 )。

二、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是(列文虎克 )

三、微生物学发展的第二时期,是(巴斯德、科赫 )奠定了基础。

四、荚膜的主要成分是(糖类 )。

5、测量细菌的大小用( 微米)。

六、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肽聚糖 )。

七、培养酵母用(麦芽糖琼脂 )。

八、一般培养基灭菌的条件是( 121°C 15分 )。

九、放线菌的菌落特征是(干燥、多皱 )。

十、酵母的无性繁殖主要是(芽殖 )。

十一、霉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 孢子生殖 )。

十二、曲霉孢子是(外生孢子 )。

十三、霉菌菌落比酵母的要(大 )。

十四、哪些对病毒的描述是错的( 对抗生素敏感 )。

十五、病毒具有(一种核酸 )。

十六、噬菌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 )。

十七、能够使细菌和放线菌裂解的是(裂性噬菌体 )。

十八、可用于细菌鉴定和分型的是(噬菌体 )。

十九、细菌总数测定的是(全部活细菌数 )。

二十、大肠菌群数量测定的( 100 )毫升或克食品检样的大肠菌群最近似的值。

二十一、测定大肠菌群数量的方法,选用的是( 37 )°C

二十二、培养酵母菌的温度常选( 28 )°C

二十三、配制固体培养基加琼脂量是( 2 )%。

二十四、完整测定大肠菌群时间是( 72 )小时。

二十五、肉毒杆菌释放的是(外毒素 )。

二十六、对面包黏丝病有抑制作用的是( 丙酸钙 )

二十七、果汁,果酒一般可用(亚硫酸钠 )防腐。

二十八、饮料常用防腐剂是(苯甲酸钠 )。

二十九、最常用的食品杀菌方法是(巴氏杀菌 )。

三十、同样百分浓度蔗糖的渗透性比食盐( 差10% )。

三十一、GMP是( 良好生产规范 )。

三十二、属于厌氧微生物的是( 肉毒杆菌 )。

三十三、酒精消毒的最佳浓度是(75 )%。

三十四、下列是非细胞结构微生物的是(病毒)。

三十五、第一个用固体培养基的是(科赫 )。

三十六、芽孢抗热的主要成分是( DPA )。

三十七、测量细菌的大小用( 微米 )。

三十八、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肽聚糖 )。

三十九、鞭毛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

四十、酵母菌的菌落特征是( 粘稠、较大 )。

四十一、病毒的繁殖主要是( 孢子生殖)。

四十二、霉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

四十三、青霉孢子是(外生孢子 )。

四十四、哪些对病毒的描述是错的(个体极小 )。

四十五、病毒具有( 二种核酸 )。

四十六、噬菌体可用于( 鉴定细菌 )。

四十七、能够使细菌和放线菌裂解的是( 裂性噬菌体 )。

四十八、可用于细菌鉴定和分型的是( 假根 )。

四十九、细菌总数测定的是( 醋酸菌 )。

五十、大肠菌群数量测定的是每( 1 )毫升或克食品检样的大肠菌群最近似的值。

五十一、制作半固体培养基时加琼脂量是( 5 )%。

五十二、完整的大肠菌群测定时间是( 一天 )小时。

五十三、金黄色葡萄球菌释放的是(外毒素 )。

五十四、对面包黏丝病有抑制作用的是(苯甲酸钠 )

五十五、果汁,果酒一般可用( 山梨酸钾 )防腐。

五十六、微生物在生物世界分类系统中占有( 4 )界。

五十七、列是原核微生物的是(放线菌 )。

五十八、第一个使用琼脂的科学家是(科赫 )。

五十九、鞭毛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 )。

六十、测量细菌的大小用( 微米 )。

六十一、芽孢能够抵抗不良环境的主要成分是( DPA )

六十二、荚膜的主要成分是( 多糖)。

六十三、含乳糖培养基灭菌的条件是(a 115°C 30分 )。

六十四、霉菌的菌落特征是(绒毛状、棉絮状 )。

六十五、卡尔斯伯酵母的无性繁殖主要是(芽殖 )。

六十六、根霉孢子是(内生孢子 )。

六十七、哪些对病毒的描述是错的( 对抗生素敏感 )。

六十八、病毒具有(一种核酸 )。

六十九、噬菌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 )。

七十、能够使细菌和放线菌裂解的是(裂性噬菌体 )。

七十一、可用于病毒鉴定的是(包含体 )。

七十二、细菌总数测定的是( 全部活细菌数 )。

七十三、平板计数法的方法,选用的是( 37 )°C

七十四、固体培养基加琼脂量是( 2 )%。

七十五、完整的大肠菌群数量测定时间是( 72 )小时。

七十六、肉毒杆菌释放的是(外毒素 )毒素。

七十七、对面包黏丝病有抑制作用的'是( 丙酸钙 )

七十八、果汁,果酒一般可用( 亚硫酸钠 )防腐。

七十九、饮料常用防腐剂是(苯甲酸钠 )。

八十、长效牛奶采用杀菌方法是( 超高温瞬时杀菌 )。

八十一、同样浓度的葡萄糖的渗透性比食盐( 小 )。

八十二、一般情况下微生物种类数量最多的地方是( 土壤 )。

八十三、直接计数法计数比客观实际的数值要( 大 )。

八十四、下列是原核微生物的是(放线菌 )。

八十五、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是(列文虎克 )。

八十六、病原微生物学,是由(科赫 )奠定了基础。

八十七、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

八十八、放线菌的菌落特征是(干燥、多皱 )。

八十九、病毒的主要繁殖方式是( 复制 )。

九十、曲霉孢子是( 外生孢子 )。

九十一、哪些对病毒的描述是对的( 非细胞结构 )。

九十二、病毒具有(一种核酸 )。

九十三、可以证明噬菌体存在的是(噬菌斑 )

九十四、能够使细菌和放线菌裂解的是(裂性噬菌体 )。

九十五、可用于细菌鉴定和分型的是(噬菌体 )。

九十六、抵抗不良环境最强的微生物是(芽孢菌 )。

九十七、细菌总数测定的是每( 100 )毫升或克食品检样的大肠菌群最近似的值。

九十八、测定大肠菌群数量的方法,选用的是(乳糖胆盐 )培养基。

九十九、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是(外毒素 )毒素。

100、对面包黏丝病有抑制作用的是(丙酸钙 )

10一、饮料常用防腐剂是(苯甲酸钠 )。

10二、酸性食品杀菌方法是(巴氏杀菌 )。

10三、同样浓度食盐的渗透性比麦芽糖(大 )。

10四、空气中微生物种类数量最多的(革兰氏阳性菌 )。

10五、酸奶发酵常用的是( 乳酸菌 )。

10六、细菌缺乏哪一种结构仍可以存活(细胞壁 )。

10七、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类群和数量最多的是( 化能异养微生物 )。

10八、酒精消毒的最佳浓度是( 75 )%

10九、哪些对病毒的描述是对的( 专性寄生 )。

1十、病毒具有(酶系缺乏 )。

1十一、放线菌可用于(制抗生素 )。

1十二、可用于霉菌鉴定和分型的是( 假根 )。

1十三、直接计数法测定的是( 全部活细菌数 )。

1十四、第一个用琼脂培养微生物的是( )

1十五、发现核酸结构的是( 沃森、克里克 )奠定了基础。

1十六、荚膜的主要成分是( 糖类 )。

1十七、测量酵母菌的大小用(微米 )

1十八、酵母的无性繁殖主要是(芽殖 )。

1十、霉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

1二十、曲霉孢子是(外生孢子 )。

1二十一、培养固体培养基时加琼脂量是( 2 )%。

1二十二、肉毒杆菌释放的是( 外毒素 )毒素。

1二十三、对面包黏丝病有抑制作用的是( 丙酸钙 )

1二十四、碳酸饮料常用防腐剂是( 苯甲酸钠 )。

1二十五、青刀豆罐头杀菌方法是( 超高温杀菌 )。

1二十六、同样浓度麦芽糖和食盐的渗透性(食盐大 )。

1二十七、发酵工业主要原料是( 淀粉类 )。

1二十八、厌氧微生物是( 破伤风芽孢杆菌)。

1二十九、细菌缺乏哪一种结构仍可以存活( 细胞壁 )。

1三十、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类群和数量最多的是( 化能异养微生物 )。

二、填空题:

一、细菌细胞从外到内的结构是( 细菌壁)、( 细菌膜)、(细菌质)、( 细菌核),细菌细胞特殊结构是( 芽孢 )、( 鞭毛 )、( 荚膜 )。

二、细菌的繁殖方式是44( 裂殖 ),酵母主要繁殖方式是45( 出芽 ),病毒的繁殖方式是46( 复制 )。

三、培养基按用途分( 加富培养基 )、( 选择培养基 )、( 鉴别培养基 )三种,按成分分( 天然培养基 )、( 合成培养基 )、( 半合成 培养基 )。

四、革兰氏染色法关键是(酒精脱色 )、使用的酒精浓度是( 95% )。

五、病毒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 复制 )。

六、保藏菌种的方法有(低温保藏法 )、( 干燥保藏法 )、( 隔绝空气保藏法 )、( 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 )44

七、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方法步骤有(采样 )、( 增殖培养 )、( 纯种分离 )、( 纯培养 )、( 生产性能测定 )。

八、霉菌繁殖方式是( 孢子繁殖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二分裂 ) ,酵母主要繁殖方式是(出芽 )。

九、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 形态结构 生理特性 )、( 有益微生物的应用 )、( 食品变质的控制过程 )、( 食品卫生有关的微生物 )

十、饮料中常用防腐剂是( 苯甲酸钠 )、( 山梨酸钾 )。

十一、单细胞生长曲线的四个时期是(适应期)、(对数期)、(平衡期)、(衰亡期)。

十二、干热灭菌的方法有(火焰灭菌)、(干燥空气灭菌法)湿热灭菌的方法有(巴氏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法)、(间歇式灭菌法)、(煮沸消毒法)。

三、简答题:

一、微生物的特点和主要类群?

细菌、酵母、放线菌、霉菌、病毒

形体微小用微米来测量、结构简单单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生长繁殖快17分代谢能力强作用大 、遗传稳定性差容易变异。

二、病毒有哪几种形态?病毒有哪些特征?

杆壮、丝状、弹状、砖型、蝌蚪

个体极小、无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对自然界的抵抗力小对抗生素无特效

三、配制培养基要遵循哪些原则?

要符合微生物菌种的营养特点,如酵母霉菌要碳氮比要高,细菌氮就要多些,乳酸菌 培养要加入氨基酸、维生素,有的微生物就要加入生长因子。

明确培养菌体还是为次级代谢产物,然后根据目的确定营养比例。

发酵种子碳氮比要低就是要氮含量高,对次级代谢产物积累碳氮比要高。

适宜的PH对微生物的生长非常重要,细菌中性、酵母霉菌偏酸性、代谢过程中要注意PH的调整。 要调节适当的渗透压适应微生物

四、什么是单细胞生长曲线,各期有何特点。

单细胞微生物或多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液体环境中生长,以生长时间为横轴以细菌数量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分为的适应期、对数期、平衡期、衰亡期

适应期细菌数量减少,生长繁殖为零,代谢活跃、对外界环境敏感

对数期细胞分裂激烈 平衡期次级代谢产物较多,抗生素一般在此时期

五、对食品杀菌的方法有哪些,并举例。

巴氏杀菌啤酒、葡萄酒、牛奶、酸性食品

超高温杀菌罐头、 冷杀菌肉类、 超高温瞬时杀菌牛奶

六、微生物学发展分哪几个时期,主要代表科学家及主要贡献?

推测期 观察期 列文虎克观察到了微生物 生理期巴斯德、 科赫 疫苗、巴氏杀菌、固体培养基 分子生物学期 沃森核酸的结构

七、病毒的主要结构成分和繁殖过程?

蛋白质的外壳,只有一种核酸、无完备的酶系统

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

八、什么是微生物生长曲线,分哪几个时期。

单细胞微生物或多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液体环境中生长一生长时间为横轴以细菌数量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分为的适应期、对数期、平衡期、衰亡期

九、固体培养基加入的凝固剂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琼脂,不被微生物利用,100度熔化45度凝固,培养微生物时不会像明胶熔化是很好的凝固剂,可

以用来观察微生物的菌落形态。

十、从自然界中筛选微生物菌种的方法和步骤。

采样——增菌培养——纯种分离划线涂菌——纯培养——生产性能测定

十一、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有哪些,主要成分和功能。

芽孢 因为DPA能够抵抗不良环境的耐力极强,用于杀菌试验的测试

鞭毛 蛋白质有运动的功能如沙门氏菌

荚膜 细菌分泌到细胞外的多糖结构,有致病性,保护性

十二、什么是碳源、氮源、碳氮比。

能够提供碳来源的物质,如糖类 能够提供氮来源的物质,蛋白胨、

C/N就是碳原子氮原子摩尔浓度之比对于发酵产物的积累影响很大,种子培养要氮多,次级产物培养提高碳素

十三、什么是同型发酵、什么是异型发酵?

同型发酵产生的产物是乳酸而异型发酵除乳酸外还有乙醇等物质。

十四、微生物生长量有哪几种测量方法。

平板计数法、血球计数法、秤干重、比浊法

十五、利用细菌、酵母、霉菌可生产哪些发酵食品及相关制品。

细菌 醋、酸乳、味精 酵母 酒、面包、维生素

霉菌 酱、酱油、腐乳、柠檬酸、淀粉酶、果胶酶

十六、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哪几种方式

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

十七、对食品杀菌的方法有哪些,并举例。

巴士杀菌、牛奶啤酒酱油酸类食品 煮沸杀菌、 液体食品

超高温杀菌 罐头食品针对芽孢和厌氧菌

十八、什么是感染型食物中毒、毒素型食物中毒?

就是食用了含有大量细菌的食品而发生的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

就是食用了含有大量毒素的食品而发生的食物中毒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十九、微生物营养类型有哪几种,并举例。

化能自养型 光能自养型 化能异养菌腐生、寄生 光能异养型

二十、食物中毒有何特点?

夏秋季节、爆发性集体食堂集体就餐、不传染、潜伏期短、吐泻胃肠道症状

二十一、配制培养基为什么要调节PH,怎样调节?

不同的菌种需要有不同的PH,如酵母偏酸性细菌中性。用0.1氢氧化钠和盐酸和试纸调节,有时要用缓冲溶液如糖代谢后产酸,氨基酸代谢后产生碱。

四、论述题:。

一、食品卫生标准中有哪些微生物学的指标?有哪些食品卫生学意义?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前两项常用

大肠菌群是一群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大肠菌群直接间接来自人或温血动物的粪便,来自粪便以外的很少见。所以大肠菌群较为理想的粪便污染菌,肠道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测很困难,肠道致病菌和大肠菌来源相同所以大肠菌是肠道肠道致病菌的指示菌。

细菌总数可以标志食品被污染的程度,10000/平方厘米在零度保持6天,1000/平方厘米可保持12天。细菌数量越多容易腐坏。

二、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如何利用该因素促进发酵的生产。

温度、水分、氧气、PH、渗透压、化学药物

要根据嗜低温10~15度、嗜高温45度以上、嗜中温20~28度37~45度,调节温度到最适生长温度,

最适PH如酵母霉菌调节到4~五、八、渗透压:嗜高渗微生物 要加入适量的食盐满足生长的需要。 水分、氧气:微生物生长要水分活度达到细菌0.9以上,酵母0.88以上。

只有调节环境因素到该微生物最适合的条件才能促进发酵的生产。调节营养的碳氮比

三、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及其控制措施。

土壤、空气、水、人及动物携带、加工机械、包装材料、原料及辅料

a加强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 b严格控制加工过程的污染 c注意储藏、运输和销售卫生

四、从微生物的角度论述食品保藏的原理与方法。

就是要防止微生物的繁殖,控制温度低于生长温度,水分活度在微生物生长以下,包装隔绝空气。冷冻 肉类、冷藏、巴氏杀菌牛奶、高温杀菌罐头、干制奶粉面粉,渗透压腌制盐糖 ,包装隔绝空气,加防腐剂,冷杀菌。

五、什么是单细胞生长曲线,如何用此曲线来指导发酵工业生产。

就是用时间来做横坐标,用微生物数量的对数做纵坐标绘出的曲线,分为适应期、对数期、平衡期,衰亡期

接种时选用对数期的菌种,可以越过适应期直接进入到对数期,发酵尽量保持在对数期、平衡期入要菌种在对数期,如要代谢产物要保持在平衡期,要不断的加入营养物质,调节酸碱度和温度,排出代谢产物防止进入的衰亡期。

六、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菌种尽量保持在不活跃生长繁殖受到限制的环境,如干燥、低温、缺氧、缺乏营养的条件。 低温保藏法 0~4度 3个月 干燥保藏法 麸皮、土壤、沙子

隔绝空气保藏法 液体无菌石蜡 真空冷藏干燥保藏法 加菌种保藏剂

七、从食品基质因素和外界因素论述保藏食品的原理和方法。

水活度、酸碱度、渗透压、温度、空气、防腐剂

干制:奶粉、面粉、 糖盐渍;果脯 杀菌密封:罐头

真空脱氧 防腐剂如苯甲酸钠抑制酵母霉菌 冷杀菌 :肉类、谷物 熏制:香肠

八、细菌、霉菌、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有什么应用。

传统发酵食品、酶制剂 细菌:酸奶、食醋、味精、酶制剂、

霉菌:酒类、面包、 酵母菌:酱油、酱、果胶酶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492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