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有一天读后感细选70句-经典语录
公益电影《有一天》
电影里包含了9个独立的单元故事,有贫困儿童、被拐卖儿童、聋哑儿童、盲童、肥胖症儿童、读写困难儿童、智障儿童、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以及服刑人员子女等9种特殊弱势儿童群体,分别为《小小电影院》《回家的路》《独唱乐团》《看不见的画》纪录片《秋扎》动画片《小笨蛋
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相信每一位观众无不是内心复杂且心情沉重地观赏着整部影片,我们心中的百感交集以及无法言喻表达的纠结情绪,缘于整部电影带给我们的强烈冲击。
电影《有一天》观后感400字
如果有一天,你意外变成了一个哑巴或者是盲童,又或是原本暗无天日的贫穷生活里透进了一束光亮,面对众人的奚落或好心人的援手,你能接受这种被置换的无常的人生吗?
这天,我去看了一部名叫《有一天》的电影。看完之后,我有了许多感触,也有了许多想象。
在《太阳会飞》的世界里,我见到了正在《小小电影院》里表演的《独唱乐团》。我又在《秋扎》的世界里,看到了积极阳光的《小笨蛋日记》。直到都看过了,我才带着《疯狂的面包》和《看不见的画》,走上了《回家的路》。这些故事带给我的,是感动,是震撼,是一份份给予我美好心灵的《礼物》。
这部电影用最直接的普通家庭生活和显而易见的问题,来深情、现实地讲述着悲凉且无助的这群儿童所面临着的窘境,用最具有传播力并极具艺术观赏性的演绎方式向全社会的公众诉说着那些儿童的生活现状,电影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呈现让全社会有着同样问题的儿童群体都可以得到关注和重视。
也许我们不是因为没有善心不去救济其他遇到困难的人,而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而无暇伸出援手。那么从现在起,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那些儿童抹出一片蓝天。
电影《有一天》观后感800字
电影《有一天》以9个特殊儿童的故事,让人感受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可是这个九月又让人感觉充满着温暖和爱意,《亲爱的》终究给了人温暖的结局,而《有一天》这样纯粹的公益电影,也让更多的人关注特殊儿童群体。
《有一天》包含9个故事,关注9种特殊儿童群体,其中有7个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周迅、徐帆、韩庚、冯绍峰、袁珊珊、张涵予、斯琴高娃等12位明星零片酬出演,华谊兄弟零分账发行。之所以能打动这么多的明星参与,发动如此多的资源支持,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因为这部电影真实的力量。如同前段时间的“冰桶挑战”,也许很多人之前并不知道渐冻人,可是通过明星们的行为艺术,更多人开始关注这种罕见病。而《有一天》中描述的特殊儿童群体,最广泛的大众并不是不知情,只是生活节奏太快,很多时候自顾不暇,更别说去关注他人。《有一天》也仿佛一次行为艺术,通过5元观影的行为让更多人静下心,坐在影院里,关注特殊儿童,关注公益的力量。
很多事情,都是因为真实所以感人。走进影厅看《有一天》时,天空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而心情因为不知道电影具体内容而无以名状,当走出影厅时,天空放晴,可是心情却异常沉重起来。《小小电影院》、《回家的路》、《独唱乐团》、《看不见的画》、纪录片《秋扎》、动画片《小笨蛋日记》、《疯狂的面包》、《礼物》以及《太阳会飞》……我们看到的只是九个短片,但是对于片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经历的都是旁人根本无法理解也难以感同身受的人生。
作为一个父亲,真心能够
《独唱乐团》里,聋哑的孩子听不到这个纷杂的世界,却能唱出属于自己最动听的歌声;《回家的路》回家的路或许崎岖,但是别忘记身边总有充满爱心的人;《看不见的画》,他们看不到这色彩斑斓的世界,内心里却藏着一个五彩缤纷的梦想;《太阳会飞》,父母的过错不应当让他们承担责任,冷漠的世界需要更多关爱他们的人……特殊的儿童需要得到特殊的关爱,对于他们来讲,有爱相伴,就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有一天》电影观后感1000字
《有一天》是一部独特的电影,它打破了我对传统台湾偶像青春电影的印象,在这部电影里,能找到很多惊喜的地方,尤其是电影苦心经营出来的风味,迷幻和纯情。
这部电影属于打破叙述常规的类意识流电影。它有同于《记忆碎片》的地方,也有属于自己特色的地方,这是影片的可贵之处。电影里,现在、过去、未来、回忆、 梦境全都融在一起,但给我的印象主要还是以回忆的叙述角度进行的。影片有一点做得别具匠心,在现实的环境里,女孩先认识了男孩阿聪,而在梦里,男孩阿聪先 认识了女孩,但女孩的先认识是因为梦里男孩阿聪的先认识,男孩阿聪的先认识又是因为现实中女孩的先认识。这样,两个恋人仿佛在情缘的网里交织了一起,他们 仿佛恋爱了两次。影片直到接近结尾,才让人恍然大悟,女孩突然被大卡车撞死。这个现实让我们发现整个故事其实都是以阿聪的回忆构成的。
影片在时间的隧道,在一艘通往未知彼岸的船里,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爱情的宿命论。女孩手里拿着的指北针,其实是她在梦里的怀表。指北针永远指向一个方向, 正像时间永远把这两个恋人连接在一起。车祸那个镜头,指北针摔倒在地,破裂的镜片,执着着指向一个方向的针,似乎又在告诉我们,在现实里断了的恋人,在梦 里还会相见。影片的梦,阿聪说是在2010年做的,而女孩的梦是在2009年的,两个人的梦相隔了一年。我推断这一年就是他们两个人相恋的时间。让我感到 揪心的是,在2010年的梦境里,阿聪带着抽泣的声音对女孩说,“到了台北答应我,千万不要找我。”这个时候,阿聪做这个梦,女孩其实已经死去了,但执着 的阿聪,困在了他们的绝恋里,他还幻想着能够通过梦改变女孩的命运,即使让他放弃爱这个女孩。但是爱情永远没有假如,生活永远不会再给你一次机会,可是只 要曾经拥有,就是幸福。幸福从来不以时间来衡量。影片还安排了一个小故事,女孩的父亲出海去世了,而女孩问母亲,“如果时间可以倒转,妈,你会不会还和爸 爸一起。”母亲的回答还会,再一次回应了影片浓浓的宿命氛围。两者互相照应。
再说说电影的其它,关于演员,导演挑得很好,都是俊男美女,但有个疑问,为什么两人的表情从一开始就好像相识一生了,难道是阿聪的回忆在作用于她?反正遗 憾的是缺少层次感了。还有就是阿聪被抽到去金门司令部当兵这个情节,是现实的?还是梦里的虚构?而稍显混乱的时间线和稍显简单的情节也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影 片的质量,给人一种刻意雕琢感。
《有一天》电影观后感2000字
不清楚目前有多少人已经知道这部叫做《有一天》的公益电影,它于9月10日在全国院线正式公映。作为一部中国电影史上“最纯粹”的公益电影,它具有最鲜 明的社会主题,它聚焦且呼吁全社会一起关注当下问题最繁多的弱势群体——儿童。在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我才知道问题的严重程度已经超乎于我们所预估的,在中 国有许多许多这样的特殊群体的儿童的生存环境已经到了让人不忍直视的地步。
这部电影用最直接的普通家庭生活和显而易见的问题,来深情、现实地讲述着悲凉且无助的这群儿童所面临着的窘境,用最具有传播力并极具艺术观赏性的演绎 方式向全社会的公众诉说着那些儿童的生活现状,电影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呈现让全社会有着同样问题的儿童群体都可以得到关注和重视。
这样的一部公益电影,《有一天》之所以能够诞生,因为它不仅仅历时900余天,全程350余位电影工作者参与拍摄,由华谊兄弟公益基金发起制作,华谊 兄弟出品,还因为它汇集了12位明星零片酬出演,以及华谊兄弟将全程“零分账”参与出品发行,而且把全国统一票价设定为只有5元,为的是可以让更多的观众 走进影院一起去感受它。
影片采用了9个故事的结构组成,每一个故事都有1到2位明星参演,并聚焦某种特殊儿童群体的问题。他们中间有我们所了解的但并没有太过关注的,也有我 们日常关注过但并未伸出援助之手的,还有我们根本就不曾关注或完全不知情的,等等。这就是同样和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的现实的不能再现实,真实的让我们不寒 而栗的悲惨的孩子们。他们的遭遇以及困境可能是我们成年人一辈子都不曾想像的,他们的经历与生活也许是我们一生都未曾见过的`。
9个独立的单元故事包含了贫困儿童、被拐卖儿童、聋哑儿童、盲童、肥胖症儿童、读写困难儿童、智障儿童、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以及服刑人员子女等9种特殊 弱势儿童群体,分别为《小小电影院》《回家的路》《独唱乐团》《看不见的画》纪录片《秋扎》动画片《小笨蛋日记》《疯狂的面包》《礼物》以及《太阳会飞》 等9部短片。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相信每一位观众无不是内心复杂且心情沉重地观赏着整部影片,我们心中的百感交集以及无法言喻表达的纠结情绪,缘于整部 电影带给我们的强烈冲击。
当看到荧幕上孩子们迷茫、不知所措、楚楚可怜的眼神,当目睹影片中他们深感无奈、麻木不仁、失去希望的表情,当亲历故事中他们经历的伤痛和伤害,我们 不禁暗自流泪。《小小电影院》中的小鹏,他无畏贫穷、努力生活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他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发明创造,聪明才智帮助父亲完成一个欠下小伙 伴们的承诺;在《回家的路》中,被人贩子拐卖,打得的遍体鳞伤的孩子,他们可能就是因为您微不足道的一次关注,再多一点的关心而获得回到父母的身边的机 会,而面对他们期望的眼神,您还会吝啬您的帮助吗?在《独唱乐团》中,有一群聋哑儿童,他们在一个无声的世界中试图吟唱出人类最美妙的歌声,他们身体的残 疾并没有妨碍他们完成自己人生乐章的谱写;在《看不见的画》中,也许你无法理解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小莹,她是如何用自己对于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对于画画的天 赋来完成一幅幅震惊四座的篇章,你也无法相信一个盲童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她所生存的现实世界中有着怎样的对比;在纪录片《秋扎》中,我们还不知道肥胖原来已 经开始不单单属于成年人的病症,它俨然已经开始侵蚀着同样也可能患上病症的青少年,影片中通过虎子老师对秋扎的帮助,希望能唤起更多人对于儿童肥胖症以及 失语症的孩子们的关爱;动画片《小笨蛋日记》中虽然是以一个轻松幽默的小动画片的形式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敏感且叛逆的孩子对于读写困难儿童的关注,但如果不 是影片中的讲述,我们很容易就把这类儿童的病症忽略,就很难给予他们有效的治疗;在《疯狂的面包》中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通过面包师傅的循循教导、耐心帮助,居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自己的技能可以融入社会并且勇敢的 生存下去;在《礼物》中,讲述的也是一种特别容易被我们忽略,又极其普遍的这么一类儿童,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在中国农村还有少数民族都非常显而易见的留 守儿童的问题,在面临孤独的现状,文化的绝迹,让这些少数民族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极具不佳,他们内心的孤僻与心酸可想而知;在《太阳会飞》中,它为我们 展现的是服刑人员子女的问题,在面临着这样一群缺失父爱母爱的无
而能够有如安以轩、冯嘉怡、冯绍峰、韩庚、斯琴高娃、王千源、熊乃瑾、徐帆、咏梅、袁珊珊、张涵予、周迅这些当红明星的“零片酬”参与,有幸让这部公 益电影让更多的人们知道,可以让这些关注弱势儿童群体的呼吁得到更多人的响应,这也是这部电影带给这个社会,和社会中的孩子们最大的爱意。
《有一天,妈妈老了》读后感1
还记得我们年幼时,是谁牵引着我们的小手,一步步往前走,又是谁为我们遮风挡雨,呵护我们成长?从青春年少到耄耋之年,为我们付出,从不索取回报。如果有一天,当她们站都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像当年她们牵着我们一样,陪着她们慢慢地走,就像《有一天,妈妈老了》封面所言: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说:妈妈,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或许是巧合,母亲节当天,我读到了96岁妈妈和72岁女儿合写的《有一天,妈妈老了》,这本感动韩国亿万读者的动人家书,她是一位普通的韩国母亲,七十多岁时通过自学学会了识字写字,开始每天记录家庭日记,十年之后,被子女们意外发现。她在所剩无多的人生时日中,带着一种对世事和生活的淡然和眷恋,写家中的琐事、自己的子女、父母兄弟、日常劳作,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对家人的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行千里母担忧”,那种浓浓的亲情在这里蔓延……
对照自身,我既是母亲,又是女儿,这些年总认为孩子较小,需要照顾,自己对孩子的关注点多于父母,每当家里有事,我总是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我家,帮忙照顾孩子,静心想想,自己确实有点自私,总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是否为父母考虑过?妈妈来我家里,爸爸一人在家怎么办?又是不做饭,简单凑活吃点,身体行吗?扪心自问,我平时陪父母的时间有多少?电影《桃姐》中讲述的一个个老人,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是子女的陪伴,一个电话,一个问候足以。在凡事追求效率的时代,我们失去了很多,我们不会再像以前,用煤炉子做饭,需要几个小时;我们不会再像以前,在家里一坐几个小时,陪父母拉拉家常,现在动不动在饭店吃饭,有什么话饭桌上说完,也就算回家了,追求速度的同时,我们失去了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渴望居者有其屋,谁来照顾空巢老人?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父母不再年轻,他们年事已高,趁着他们还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有事没事常回家看看……
《有一天,妈妈老了》读后感2
在三八节到来之际,我看了《有一天,妈妈老了》。这本书在韩国家喻户晓,这里记录着感动亿万读者的亲情故事。
还记得我们年幼时,是谁牵引着我们的小手,一步步往前走,又是谁为我们遮风挡雨,呵护我们成长?如果有一天,当她们站都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像当年她们牵着我们一样,陪着她们慢慢地走,就像《有一天,妈妈老了》封面所言: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说:妈妈,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老妈妈—洪荣女,作为这本书的主人公,让我印象深刻。她在人生的晚年开始认字写字,并用写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了她内心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些日记,是她的女儿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的。日记足足有八本,这位老妈妈患病已经有十年了,居然还能坚持写日记!虽然有很多的拼音,但是还是让人很震撼。
老妈妈温柔善良、勤劳坚强……要不是这些日记恐怕我们永远体会不到老妈妈的真正情感!她写的日记让我感受到她对孩子们的爱,在每一页中蔓延。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说:妈妈,我还会再回来看的!”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平时我们只知道要求妈妈为我们做这事或那事,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妈妈需要什么,平时放假还要求妈妈带我们去旅游玩耍,想吃什么就要求妈妈给我们做,但我从没有想过她想要什么!我真的是太自私了。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想在平时代替妈妈去孝敬奶奶和外婆,陪她们聊聊天,说说话、让她们度过一个愉快的晚年!正像公益广告写的那样,给妈妈,妈妈的妈妈洗洗脚。每次有空就带着全家回家,让长辈们享受天伦之乐……我相信:无论你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家永远是你的避风港!
《有一天,妈妈老了》读后感3
一口气看完了韩国畅销书《有一天,妈妈老了》,感慨万千。一边读一边对比自己。书中96岁的妈妈和72岁的女儿与我和妈妈又太多的相似,让我又回味了我们一家几十年的生活及情感经历。
书中的妈妈大字不识,活到七十多岁才开始自学写字,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写下了八本日记,她用朴素的语言记述了她与六个子女的血脉亲情,因为真切,所以动人。尤其是她老年生活的孤独寂寞,盼望亲情又不愿去打搅孩子们的心里描述,以至于她90多岁了还爬在地里干活。承受孤单才能享受自由,从老年人的角度看,我是认同这个观点的。她的一生坎坷多磨,为了六个孩子的成长,她顽强的抗争着,她是一位伟大的妈妈。当然,孩子们对她也孝顺有加,尽量尊重她的意愿,让她自在的生活。
我的妈妈同样是一个顽强的女性,一生为了五个子女忍辱负重的生活着。妈妈在85岁那年因摔跤而卧床不起,十年来反反复复十余次受伤,使勤劳坚强的她一步步失去自理能力。今年又一次摔倒,又一次颅内出血,经过两个多月与死神的搏斗,生命力超人的妈妈似乎又有可能起死回生。
如果妈妈还能好好活一回,我们将会以千万倍的小心去呵护她,再也不会让她摔倒。我想象着让辛劳一生的妈妈住进即将投入使用的宽大的新房子的模样。哪怕只能坐在轮椅上,只要她活得不算太痛苦,我们还是想她多活几年,到我72岁,妈妈正好100岁,有妈妈陪着我一同慢慢变老的感觉一定不错。
有妈的地方就是家,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么多年来,妈妈就是我们心中的太阳,她住在哪里都会吸引着我们奔向她。每次离开,她都会泪眼婆娑,依依不舍。天下的妈妈大概都是如此,需要子女的陪伴又不忍心太苛求,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在矛盾中老去。
应该多去陪陪妈妈,虽然她说不出话来,但从她的眼中我感觉到了她的需要,亲情,是不能用金钱、物质、保姆来替代的。
愿天下的妈妈都健康长寿,愿天下的儿女都孝心长存,不留遗憾。
《有一天,妈妈老了》读后感4
放假时,领导布置学习任务,要假期每人读一本书,并写出读书笔记发到博客上。我带着任务到图书馆买了四本书,利用间隙读完了一本书。
这是一本韩国的96岁的妈妈洪荣女和72岁的女儿黄安娜合写的一本书。这两个年龄段我都没有达到,对韩剧的痴迷以及韩国女人的秀美,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很大的阅读兴趣。
妈妈,作为这本书的主人公,在人生的晚年七十多岁时开始学习认字写字,并通过写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女儿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妈妈的衣柜的抽屉里发现了她的日记本—足足有八本。在妈妈的日记中,有对于家人深深的思念和感谢,有她热爱的美丽大自然和悠闲生活,有相逢的欢喜和离别的痛苦,有每个人都具有的天生的孤独,还有她剖析、反省自己内心世界的智慧。
读这本书,恍若穿行乡村,沐浴到了最干净最暖和的阳光。妈妈洪荣女七十多岁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离开首尔独自一人到离家一个多小时车程的乡下种菜,这一做就是二十多年。文中虽然写的是异国他乡,让人感觉到就像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场景:小小的庭院里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悠闲地觅食、炎热的夏天人们在树荫下乘凉谈天说地、庭院的后面长着绿油油的菜苗。一幅田园般的生活场景浮现在眼前,一位老人不辞辛苦地在田间劳作,为的是让子女能吃上自己做的泡菜和酱引子。她难道不想念子女和儿孙,文中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期盼,她把这种大爱深深地埋藏在心里。独自享受那份孤独。孤独的人只要具有爱心,他仍会有孤独中的幸福,如雪莱所说,当他的爱心在不理解他的人群中无可寄托时,便会投向花朵、小草、河流和天空,并因此而感受到心灵的愉悦。每天早晨和晚上,妈妈会到菜园里看看蔬菜,浇浇水,除除草,那种感觉,跟当初养孩子的时候一模一样,心里满满的全是幸福和满足。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书中的妈妈是一位坚强的妈妈,人老心未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无论什么年龄段的人,都要让自己的生活诗意一点,忙中享受其中的乐趣,闲时分享其中的惬意,富时享受物质的多彩,贫时不忘现时的拥有。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爱的心,我们都会领略生活中不同的景象,领略旅途中不同的风景!
《有一天,妈妈老了》读后感5
有这样一份工作,需要一天24小时,一周从不间断,一年到头都没有休息日。这份工作不但得任劳任怨,没有报酬,还得十八般武艺样样傍身。这份工作不仅需要上得了讲台,能讲故事、唱歌,还得下得了厨房。到底是什么工作那么辛苦?那就是———做母亲。
暑假,朋友借我一本书。这是一本由96岁的母亲和72岁女儿合写的——《有一天,妈妈老了》。我和妈妈一起阅读完后,我又拜读了N遍,每次都感到心里酸酸的,眼眶里总有泪水在打转。这本书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透彻的体会到了子女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从小我就是个“多灾多难”的孩子,总不让父母省心。小时候,我常常感冒发烧,妈妈三天两头就带我往医院跑。我上一年级时,被查出体内有囊肿,妈妈非常着急,马上带我到杭州儿保化验检查,医生说没什么大碍了,妈妈才松了一口气……在姐姐上小学,我还在幼儿园时,爸爸就出门打工去了,家中只剩下妈妈一人照顾我们。因为我的体弱多病,妈妈常常忙得团团转。记得一次学校举行运动会,我在烈日下中暑晕倒了,老师给妈妈打电话时,妈妈正陪着姐姐在医院挂吊瓶,匆忙赶到学校的妈妈,又抱着我赶去了医院。那一整天,妈妈就为我们姐们俩跑上窜下,晚上也不敢合眼,时不时起来照看我们,那一天就忽然感觉妈妈苍老了,多出了一根银发,这根银发见证了妈妈对我们无私的奉献和永不止境的爱。如果有一天,妈妈老了,我一定把她当成我的孩子那样疼她,爱她。我一定让她每天都被我暖暖的爱包围着。
妈妈,为了我和姐姐,付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曾几何时,她那光洁的额头上爬上了几缕细小的皱纹;曾几何时,她那细嫩的双手变得粗糙不堪……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妈妈,我爱您!”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169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