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府与政治导论读后感论文
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怎么样
以“年鉴学派”为典范 ——透过《法国史学革命: 年鉴学派,1929-1989》看年鉴学派 对于彼得61伯克,我想无须多费笔墨介绍他的成就与著述。
老实说,这本《法国史学革命》是不能称其为扛鼎之作的,但作为一部介绍性的著作其特点和定位还是恰如其分的,正如伯克所说“本书的目的是描述、分析和评价年鉴派的成就”。
在描述方面,伯克的行文一如既往的明白晓畅,他本人也在导论中谦虚地说“这本书相当简单”,但若因此而把这本书嗤之为“作为年鉴学派的索引还过得去”,那就有欠公道了。
因为行文的通俗,结构的清晰不应成为本书的缺点,也不能掩盖伯克精当的分析。
他的分析丝丝入扣,简明扼要。
至于伯克的评价功力,我们可以看这一段: 这一学派常被外界是为一体化的群体,拥有统一的史学实践:在方法上采用计量,在理论上惯用决定论,对政治与事件抱有敌意,或充其量是毫无兴趣。
这种对年鉴派的刻板印象,不但忽视了这一群体不同个体成员之间的分歧,也忽视了它一直以来的发展。
也许不应该称之为“学派”,而是称之为年鉴运动。
以运动而不是学派来定位,还是很有见地的。
不管对于这本书的褒贬如何,起码对于我们这种于史学初窥甚或未窥门径的初学者,伯克的著作还是很适合的。
通过这本书,年鉴运动的关键经典与支脉源流均一览无遗,对于从整体上和全面的把握年鉴学派是大有裨益的,让我对年鉴学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但是,我无意于按照其书的脉络再做一个框架性的介绍,而且这篇读后感或读书笔记的重点,我想落在年鉴学派本身是比较恰当的。
这样,我想就年鉴学派给我的启发,以及对于我们初学者所具有的典范作用来展开。
当然,彼得61伯克和他的《法国史学革命》是我的领路人。
我不可避免的要从年鉴运动的三个阶段对其典范性做一解读,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不代表因果联系,这样做只是避免使文章看起来松散和产生错置感。
就我个人来说,三代人的三部代表作品给我带来的思想上的“革命”是不可估量的。
这三部作品就是,马克61布洛赫的《国王的触摸》,布罗代尔的《地中海与腓力浦二世时期(1551—1598)的地中海世界》(以下简称《地中海》)和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
《国王的触摸》——拓宽历史学 伯克说有不少的理由认为,《国王的触摸》是他们那个世纪伟大的史学著作之一,尽管不如《封建社会》那样广为人知。
它关注的是这么一个从中世纪到18世纪流行于英国与法国的信仰:国王借助触摸之力,通过为此举行的触摸病人的仪式,可以治愈淋巴结核,亦即所谓“国王之恶”的皮肤病。
尽管布洛赫不曾经常使用“原始思维”这个术语,但是他的书对我们现在所说的“心态史”做出了先驱式的贡献。
在伯克看来,《国王的触摸》的非凡之处至少有三点。
首先,是、它不限于像中世纪那样的传统的历史阶段,而是选择与问题相适应的时段,这意味着他讨论的是在一代之后布罗代尔称之为“长时段的历史”的东西。
其次,该书也体现了布洛赫所谓的“宗教心理学”。
某些患者之所以回头接受第二次触摸,这说明他们知道治疗并不灵光,但并未因此削弱信仰。
这一研究关注的是的中心是奇迹的历史,它的结论清楚地讨论了人们如何可能相信此等“集体幻觉”的解释问题。
而这一结论就是“它的信仰产生于对奇迹的期盼”。
第三个“非凡之处”,伯克认为,是它关注布洛赫所说的“比较史”,这也让布洛赫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虽然几处比较都牵涉到远离欧洲的社会,如波里尼西亚之类,但只是一笔带过,其中心还是比较曾施行国王触摸的仅有的欧洲国家:法国和英国。
简要的介绍和评价完这部著述之后,我想我们可以回到布洛赫以及与其同样伟大的费弗尔身上了,因为这部著作所反映的诸多非凡之处,正是这二人为首的年鉴学派第一代的基本主张。
而这些主张的核心所在就是“要求拓宽历史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历史学家的视野”。
我想这是其典范意义的表现之一。
费弗尔认为,新历史学必须广泛吸收其他学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现和方法。
他对历史地理学兴趣十足,他的《大地与人类演进》曾引起激烈的争论;而布洛赫则更热衷于社会学、心理学,但他同时也强调地方史学家必须结合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与法律史学家等的技巧。
显然,两人这种跨学科式的思考,强调历史学与人文学科甚至自然科学彼此借鉴、吸纳对方的发现与方法的理念,是具有颠覆性的。
个人认为,这点和我们现在尝试的通识教育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共通之处的。
我自己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比如说在古希腊文明研究的论文中,我就试图从心态和地理环境层面考量民主观念在雅典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原因。
马克61布洛赫和吕西安61费弗尔作为年鉴学派的开创者,布罗代尔对这两人的评价是“作为个人,不管是布洛赫还是费弗尔都算不上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法国史学家,但是加在一起,他们两人都是”。
伯克认为年鉴运动是法国史学界的一场革命,但是巴勒克拉夫却给予了更高的评价,把二人开始充分发挥影响的1955年看成是西欧史学的转折点,认为年鉴学派的出现标志着新史学的开启。
而《高校世界史配套教材61现代卷》也把年鉴学派看成是现代西方史学变革的标志。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评价,我想巴勒克拉夫的表述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他认为,尽管两人的观点及向唯历史的历史学的不成熟和不充分发起的进攻,从根本上说都并不新颖。
但是,他们的新颖之处在于他们为旧历史学转向新历史学开辟了道路。
他们的主要贡献不在于他们提出了总的历史观念,而在于他们不仅成功地说明了新历史学在实践中有可能实现,而且说明了如何才能实现。
也就是说,他们带来的变化是方法论上的,但是这要靠他们的继承者来最终完成。
《地中海》——长时段与新方法 布洛赫和费弗尔的方法论的潜在可能性在布罗代尔的划时代著作中得到了最突出的表现,这就是1949年出版的关于腓力浦二世时代地中海世界的著作。
我想不必赘述这部煌煌大作的内容和结构,更应该关注的它为我们树立的典范——长时段。
尽管这部书的关键词和创造性不仅限于此,但是无疑地,“长时段”是其标志性的理论。
布罗代尔对于事件和政治史的鄙薄以及对于历史地理的热爱,是深受其父亲般的导师费弗尔影响的。
尽管布洛赫也强调了历史的“无限连续性”,然而真正提出了“长时段”这一概念是从布罗代尔开始的。
他着力指出,长期的连续性与短期的急剧变化的相互作用才是历史本质的辨证关系。
而所谓长期的连续性就是指“几乎不发生变化的”历史,“一种其进程几乎无法被感知的历史…一种所有变迁都很缓慢的历史,一种不断重复、反复再现的周期的历史”,即人类同地球表面环境进行斗争的历史,布罗代尔更乐意称其为“地历史”(geo-history)。
这正是《地中海》第一部分的主题,这部分用了将近三百页讨论高山与平原、海岸与岛屿、气候、陆路与海陆。
“长期所揭示的稳定的社会结构的存在,能够超越和抵制政治的动荡”。
正因为如此,必须建立结构的历史。
在构成历史的这三项要素——结构、事态、事件,或用布罗代尔的术语,“地理时间”、“社会时间”、“个别时间”——中,前者是历史学家最应当关心的。
把事件放到背景中去,把它看成是长时段中的事件,是无限连续的历史中的事件,而不是孤立了、与前后毫无联系的事件,这正是布罗代尔教给我们的。
然而,这样的历史研究需要使用新方法,计量史逐渐收到关注。
在计量史方面,恩斯特61拉布鲁斯和皮埃尔61肖努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诚然,对经济史学家,关心统计数据绝非新鲜事,在19世纪便已出现相当数量的价格史研究。
然而,真正使之成为一种潮流,要从年鉴学派的努力算起。
布罗代尔认为,事态的历史学本质上是“数学化的历史学”,即记载着人口变化、生产和价格运动以及各种类似的曲线和图表的历史学。
拉布鲁斯的《18世纪法国价格运动与财政论稿》正是秉承其理念而来的,这本著作也被其誉为“近二十年来法国刊行的最伟大的历史著作”。
而肖努称其为“法国围绕计量史的整个运动,都导源于两本书——《论稿》和《危机》,它们是我们这一代的每日祈祷书。
”显然他忘了他自己。
他的《塞维利亚与大西洋》无法被我们撇到一边。
至于人口史,伯克称认为是计量史继价格史之后进行的第二次伟大的政府,这方面的发展使得历史人口学与社会学正式结盟。
《蒙塔尤》——微观史和反思 《蒙塔尤》是对年鉴运动的一次反动,但是也构成了年鉴运动的本身,或者我们说第三代的年鉴史学家们已经开始反思了。
勒华拉杜里首先处理的是蒙塔尤的物质文化。
比如说,房子是用石头建的,没有灰泥,这样,邻居便可透过缝隙互相观察聆听。
而其书的第二部分关注的是村民的心态——他们的时空感、童年和死亡、性、上帝与自然。
《蒙塔尤》吸引了大批读者,成为畅销书,并仍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从本质上说,这是因为作者有着让人起死回生的天才,勒华拉杜里没有在他的书中对人置之不理,尽管他和布罗代尔一样,也描述、分析地中海文化与社会。
这是回归叙事的一种倾向。
《蒙塔尤》的原创性,在伯克看来,并不在于他提出的问题,因为包括费弗尔(关于不信教)、布罗代尔(关于房屋)、阿里埃斯(关于童年)、弗兰林德(关于性)等在内的两代法国史学家,已经提出了这些问题。
而且,在最早使用审判记录来重构日常生活与态度这方面,他也并非绝无仅有的一个。
他的方法的新颖之处,在我看来,也就是具有典范意义的地方,就是他试图撰写人类学意义上的历史社会研究——不是某一特定村落的历史,而是借助居民自身的话,对这一村落进行描绘及对村落代表的大社会进行描绘。
《蒙塔尤》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微观史学”的一个早期典范。
勒华借助一粒沙子研究整个世界,这对我们初学者是很值得效仿的,当然研究世界还为时过早。
回归政治也是对年鉴运动的一个反动,但是年鉴群体中的史学家远远没有排斥政治史,我想从布洛赫和费弗尔开始,政治史仅仅是不再作为唯一的议题,或者说孤立的问题。
在他们所强调的整体史,或“总的历史”中是有政治史的位置的。
雅克61勒高夫认为,在“其没有自主的希望”的意义上说,政治史不再是历史的“脊梁骨”。
而且像弗朗索瓦61傅勒和米歇尔61伏维尔这样的史学家,是不应该接受这种指责的,他们都投入大量时间研究法国大革命。
然而,确实的反思是存在的。
他们不仅继续发展经济史和社会史方面的研究,而且大力倡导与人类学的对话。
他们不再像第一代那样排斥政治史、人物研究、轻视描述,也不同意第二代那样专注于几乎静止的长时段因素的做法,但却仍然倡导总体史,倡导跨学科合作。
无论如何,第一第二代的努力和成果时至今日仍在发挥作用,仍不失其典范作用。
而布洛赫的两句话更是对我有启发式的教育,一是“一件文字史料就是一个见证人,只有人们开始向它提出问题,它才会开口说话。
因此,历史学研究若要顺利开展,第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提出问题”,一是“理解现在的唯一方法就是离开现在并把现在看做连续过程中的一部分”,我把这看成是他对我的教导。
最后,在某处看到的一段话,我想正可以用来做此文的结语,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是和开始时伯克的话暗合的: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论及史学编纂实践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逐渐也从反模式的角色转变为一种模式,故亦有僵化停滞之危险。
如果它真像自称的那样“学派性”不强,而只是一种倡导史学创新的“运动”,那么它的存在就会为历史学的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在校成绩平均70分以上 是什么意思
请详解 谢谢
考公务员或者进公司都可以,看你自己的发展意愿。
行政管理的人才被广泛的需要,千万不要就仅仅狭义的理解为与政府相关,每个公司也都有行政的
自考本科是什么意思
自考本科是提升学历的方式含金量高仅次于统招毕业后可以用来找工作升职加薪考证等可以报考北京大学的专业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你也可以追问
庄子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中国文学史,庄子以卓荦独特的文艺思想和汪洋恣肆、恢诡谲怪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庄子在<天下><寓言>篇中比较集中地涉及到的浪漫主义理论问题:浪漫主义的渊源;浪漫主义精神的感性基础和表现形式;浪漫主义理论中有关艺术表现手法和语言艺术等.这些理论对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理论具有开创意义,对后世浪漫主义作家的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以下为我摘录的一篇文章,相信会给你答案的: 庄子与浪漫主义 目录 Ⅰ.导论 Ⅱ.本论 Ⅲ.结论 Ⅳ.附注 Ⅴ.参考书目 Ⅵ.感言 Ⅶ.附录 Ⅰ.导论 又要作国文报告了。
今天是三月十六日,十天后要交,开始著手罗
虽然老师此次提前在寒假前已公布主题,但整个寒假我都在金门,金门没有图书馆,所以无法动手。
现在,三月十六日,我才开始写报告,准备在三月二十四日完成。
此次我选的主题是「庄子与浪漫主义」,听同学说资料不好找,因此我决定找西洋浪漫主义的书,来和庄子比较,也许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庄子和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者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对自然的神秘崇拜,善用讽刺的笔法进行批评,及不修边幅等。
然而,在当时来说,庄子只是很自然的过著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想过什麼浪漫不浪漫,更何况,当时那里会有「浪漫主义」这个外来名词呢
徐老师说「这是一个新的题目」也许这就代表著以前注意到这个部分的学者较少,因此截至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有关「庄子和浪漫主义」的论文及相关的文章。
距截稿日只剩几天了,要加油啦
庄子的思想其实处处隐藏著浪漫的思想,例如濠梁之辩中,他看到鱼在游,就猜想鱼儿很快乐,这种放任心灵自由奔驰的态度,就是浪漫主义的典型。
也许是古代学者太过严肃的关系,都忽略了庄子有如此浪漫的思想。
也许国人都太过重视儒学,以至於其他各家思想未能完整的植入大家的心中,反倒是外国朋友们对道家的著墨较多,就连在网路上,道家文章都以外文撰述者为主。
文学应当兼容并蓄的,当政者不应该只强调儒学,其他人的思想也应该受到同等的重视。
Ⅱ.本论 庄子,名周,[唐代道士成玄英说他字「子休」,这可能因古代文字(反切)拼音关系而加以附会]战国时代蒙地人,曾任蒙县漆园地方的小职员。
他的学问十分渊博,研究的范围也十分广泛,无所不包;他的学说基本上是根据老子而来,其著述有时几万字;大都用寓言的形式。
他所写的:渔父、盗跖、胠箧各篇文字,用以辱骂孔子的门徒,来阐明老子的学说。
譬如:畏垒虚、亢桑子等篇,全是说空话,没有事实的根据。
可是擅长撰写文章,分析辞句,揭举事实,挖苦儒家和墨家的学者;纵使是当代的通儒硕学,也免不了遭受他的批评。
他说话口无遮拦,因此许多王公大臣都不敢重用他。
他这种处世的态度,和十九世纪时的一些人颇为类似。
法国浪漫主义的自由和个人主义最充分的表现在乔治桑和雨果的作品中。
乔治桑是第一批以农民和卑贱的劳动者为小说主人翁的作者之一。
另一个影响更广的作家是雨果,在许多年里,他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喉舌。
他热衷於公共事务,雄辩的捍卫政治自由和为那些命运不济的人们主持正义,他最著名的一部小说《悲惨世界》是一部通过英雄主义和苦难使灵魂净化后得到拯救的史诗,也是对社会残酷的有力控诉。
周显王二十年[西元前三四九年],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威王听说庄周很能干,指派代表,带很多金钱和礼物去聘请他,要他为相。
庄周却苦笑对楚国来人说:「千金的确是一笔大财富,卿相的确有崇高的地位,你难道没有看到,天子在祭祀时用以牺牲的肥牛吗
那些牛被饲养了好多年,一但披上了彩色的布巾,最后被载了送进太朝内当祭品;在这个时候,想平安的作一只小猪也办不到吗
我宁愿像乌龟一样,拖著尾巴在污泥沟中过活,不愿被有国的当权者牵著鼻子走,一辈子也不打算过官瘾,是何等的写意啊
」 庄子和老子一样,都不爱受到牵绊;只喜欢接近大自然,写写小文章。
庄子最拿手的就是寓言,使人更容易了解其中的道理,而这种放任自己的心灵奔驰想像的态度,和浪漫主义文学家的想法不谋而合。
如果我们把浪漫主义文学看成社会与思想进步的一个因素,对它的重要性做出评价时,首先必须注意到它的严重局限性。
即使是最自由的浪漫主义者,它们对理性和科学分析的轻视,对於最终解决人类的问题必然是个障碍。
过分的感情是不容易控制的,让感情一方面像脱韁野马那样的自由驰骋必然会妨碍在另一方面做出判断。
因此我们一方面看到雨果一方面对拿破仑三世发出愤怒的控诉,把它叫做「小拿破仑」,一方面却为拿破仑一世唱赞歌。
庄子和惠施在濠梁闲游。
庄子说:「白鱼安闲自得的由水中出来游玩,这是白鱼的快乐。
」惠施说:你又不是鱼,你怎麼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施:「我不是你,不知道你的心绪,但你也不是鱼,自然也无法知道鱼的心思。
」庄子:「我们从头说起吧
你问我怎麼知道鱼的快乐的,表示你早就知道我已经知道鱼的快乐了才来问我。
可见我在濠梁上便已知道了。
」[注一] 庄子浪漫思想最著名的例子应该称的上是「濠梁之辩」了。
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著,庄子见此,自然无法自拔的想像著鱼儿的快乐。
但惠施显然不是浪漫主义的信徒,而以实际的态度回应庄子,造就了这一场闻名中外的辩论。
两人的对话,也可以算是浪漫主义及其反动者的对应吧
德国唯一的重要作家梅涅,其父母市政统的犹太人,但是后来为了方便的缘故皈依基督教。
和雪莱与拜伦一样,梅涅也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一个对保守主义无情的批评者。
它几乎是把整个积极的一生献给他喜爱称呼的「人的解放战争」。
但他不只是一个机智的讽刺家和对自满与反动进行辛辣批评的批评家。
在他的《歌集》里,他表现了温情和忧郁的抒情天才,以及当时极少有人能超过的迷人的音乐魅力。
他十分恰当的被称之为「筑巢在伏尔泰的假发中的夜莺」。
音乐和艺术与文学相似,在十九世纪的头十年目睹了浪漫主义的兴起。
浪漫主义者并不真正把音乐看成客观的美。
他们主要他来表达人们的精神境界。
音乐不仅要唤起听者的兴趣,而且要激起他们的共鸣。
音乐家试图用音乐把握住自然界的各方面,首先是人的情绪和热情。
在一定程度上说,作曲家和诗人一样,他们对周围发生的激动人心的政治戏剧做出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音乐方面的浪漫主义首先在抒情风格中找到了恰当的表演方式——钢琴曲和歌曲。
这是对符合逻辑结构的大型交响乐形式的反动。
自从大型交响乐令人敬畏的保卫者贝多芬像一个难於攻克的卫士那样捍卫著大型交响乐的大门以来,浪漫主义精神只能缓慢的进入室内乐和交响乐。
庄子虽然并未涉及音乐,但他和西洋浪漫主义者的共同点在於:两者皆重视精神层面的表现。
相对於庄子以寓言方式将读者导入心灵的探讨,浪漫主义的音乐家也一钢琴曲和歌曲来表现其抒情的风格,并成功的将听众们珍藏在内心深处的澎湃的热情给激发了出来。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公演时,全场如雷的掌声震耳欲聋,虽然贝多芬自己听不到,但他看到了。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的波昂,但他在维也纳度过了大部分的创作时代。
贫困和严酷的父亲使他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不幸,成年后主要由於不实际的性格和暴躁的脾气,使他遭遇一连串的困难。
衣著随便,率直到无理的程度,而且过度敏感和多疑,常自己假想受到最亲密的朋友们的怠慢,以至於伤了彼此的感情。
虽然它有这些性格,仍旧能够获得朋友们对他的忠诚,并吸引住维也纳的男女贵族,对他卑恭屈膝。
庄子的随性和贝多芬不相上下。
庄周穿著修补过的粗布大衣,用麻绳绑住的破鞋,去谒见魏国的国王。
魏王说:「阁下为何如此落魄
」庄周说:「我是贫穷,并非落魄。
读书人不能实践自己的理想才是落魄,穿著粗衣破鞋只是贫穷,不是落魄;也可以说是时运不济吧。
」 庄周是个放浪不羁,非常开通的人。
他把生死都看透了,要逍遥自在,不受任何拘束。
他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世间不管如何变化,都是一样的。
没有什麼看不开的地方,也没有什麼太兴奋的事;这就是他的达观哲学。
他重奉自然,不众人为。
所以荀况批评他说:「庄子蔽於天而不知人。
」这话说的十分恰当。
西方也有一些人和庄子一样豁达,过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德国的著名音乐家舒伯特就是其中之一。
[注二] 舒伯特离开父母之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诗人,画家和歌唱家过著浪漫主义的希波米亚式的生活。
他们始终贫困,始终工作,始终抱著希望。
在这亲密的朋友之间可能是三人合一顶帽子,五个人和一个钱包,但是人们却用狭隘的观点错误地看待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
一夥被社会遗弃的人们过著与众不同的生活,他们在这种生活中一一死去。
这些人自由自在的生活著,但是这种生活不符合资产阶级所制定的方式。
他们的要求不高,晚上聚集在一起奏音乐,好天气一起到乡间去。
在乡村,舒伯特会於某个下午在一张乡村饭店菜单的背后写作六首歌曲和华尔滋舞曲。
舒伯特的音乐正式这样的反映了威尼斯的优美和生活的节奏。
庄子延续了老子对自然的崇敬,而主张人应多接触大自然,领略大自然伟大的一面。
浪漫主义的作家和画家也和他有著相同的看法,将其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之中。
浪漫主义文学在英国根源最为深长。
十九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两位伟大先驱是华滋华斯和科勒律治。
华滋华斯以对自然的神秘崇拜而著称。
他不仅崇拜自然表面的美,而且把自然看成是一种宇宙精神的具体体现。
这种宇宙精神把一切生物都团结在神性的关系中。
他相信感官对自然的崇拜能使人们更深地悟解生活的崇高,使他们能够听到「人的宁静的悲哀的音乐」,由此而增进同类的爱和同情。
柯勒律治的特殊天赋是使奇异怪诞世界变得可信。
虽然他有时在形而上学的浓密森林中漫步,他的神秘诗歌《古舟子咏》成功地创造了英语中最生动而富有想像力的著作。
这部著作表现了柯勒律治异乎寻常的才能。
他把纤细的、几乎是女性的感情和对奇异的、超自然的恐惧事物,以及产生於人们感情的朦胧深处,以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折磨人们的精灵鬼怪的扣人之弦的描写成功地结合在一起。
」 浪漫主义风景画家的代表者是卡米耶‧科罗(一七九六—一八七五年)。
他是巴比松派的领袖,以巴黎附近的村庄巴比松得名。
遵循这一传统的其他画家中有英国特纳(一七七五—一八五一年)。
浪漫主义风景画家们像德拉克鲁瓦一样醉心於恣意地表现感情主义,但是他们所表现的感情主义的调子比较宁静。
他们是自然的诗人,他们笔下的森林、溪流和山峦笼罩著一层薄薄的雾霭,充分地表达他们崇敬自然的心情。
古人对庄子的评语,比较明确地如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所说:他的思想,主要是根源於老子。
并且常常攻击并挖苦儒家和墨家。
战时代的荀卿(况)说他:庄子的学说偏重於自然,忽略了人为的作用。
从这些评语,就可以明白他的学说的大概。
Ⅲ.结论: 从上述的举证,庄子和浪漫主义的密切关系已大致明朗了。
虽然没有找到任何一篇论文来支持我的论点,但透过史书的记载和后人的考据,中外书籍对照之下,就可以明显看出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只可惜鲜少有人注意到此一关键,若非徐老师订了这一个题目,我也不可能发现庄子也可以算是浪漫主义的学者呢
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惠施和庄子的焦点不同。
庄子较随性,放任自己的心灵天南地北的自由奔驰,并擅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写出一篇篇文字简短却寓意深长的寓言故事,比起其他各家教条式的文字更具有说服力。
而且其杀人不见血的讽刺手法,尤是一绝。
但惠子就不同了,他不像庄子那麼随性,因此两人的关系虽是好友,但也可以和浪漫主义及其反动者有一丝相似之处,您注意到了吗
也许本学期结束之后,甚至可能是本篇报告完成之后,我和庄子的缘分就已经尽了,终吾生不再有机会接触到他,但我仍旧爱好道家清新自然的处世态度,有机会的话,我也会告诉别人,┌在徐富昌老师的导引之下,我发现庄子原来是浪漫主义者呢
┘ Ⅳ.附注: 注一:即「濠良之辩」,原文出自《秋水》。
注二:舒伯特和贝多芬同住在同一个程式,是当时唯一可以和他齐名的音乐家,但舒伯特非常敬畏贝多芬,因此一直没有勇气和他交谈。
他的八部交响曲中有许多无可比拟的杰作,只有歌剧没有完全表现出他全部才华。
Ⅴ.参考书目: 徐富昌老师的讲义。
老子庄子,严灵峰编著,正中书局。
庄子选注,严灵峰编著,正中书局。
庄子集释,清。
郭庆藩编,王孝鱼整理,木铎出版社。
当代文明史话〈四〉,罗国治编著,华严出版社。
Ⅵ.感言: 现在时间是三月二十六日凌晨三点二十八分,报告终於接近完成的阶段,只差这一段感言。
原先预定在三月二十四日完成,却还是在最后关头才完工。
有点后悔选了这一个题目因为资料实在相当少,少到找不到把庄子和浪漫主义放在一起的论文。
虽然我只花了五天来撰写这一份报告(前言是十六日写的,正文是二十二日才动手的),但这五天的心力交瘁是无法形容的。
但一切的辛苦都已随著报告的完成而烟消云散了。
上一次报告完成时,我下定决心下学期的报告一定要提早著手寻找资料,不可以临时抱佛脚。
孰料上次还用了十天,这一次却只花了五天,实在是一次不如一次。
其实我虽然很仓促的完成了这一份报告,但我的收获还是不少,我了解了庄子的思想及文学之中,充满了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者的特质和生活方式。
贝多芬、雨果、梅涅、歌德和席勒等人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和庄子的文章有相似之处。
庄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如此的浪漫思想,称的上是浪漫主义的始祖,只可惜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使我们这些小朋友必须去汇整西洋史及庄子,才能成就此篇。
无论如何,我终於可以卸下这一个沉重的负担,可以开心的过青年节了。
只希望期末考时也能顺利通过,画下休止符,成功迈入人生的另一里程。
Ⅶ.附录:
【一】 庄子家境贫困,生活不好过,就前往监河侯处去借米粮;监河侯说:┌好吧
等我催讨了市面上的税收之后,可以借给你三百两银子,行不行
┘庄子马上发怒火,气冲冲的说:┌我昨天到这里来的时候,在路上有人喊我,我掉头一看,原来在车轮底下有一条鱼,我问他是干什麼来的,鱼儿回答说:『我是东海的水神,你有没有一升半斗的水来救活我
』我说:『好的,我正要到南方去,说通了吴国和越国的君王,引导西江的水来救济你,可以吗
』鱼儿愤怒的冷著面孔说:『我丢失了我正常的水中生活,现在走投无路,只要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救我了;你这麼说,不如早一点到市场去找我吧
』┘
【二】 最有代表性的英国浪漫诗人可能是济慈、雪莱和拜伦。
济慈和他的大多数同时代人不同之处在於他把美和思想热情相互等同,这和希腊人把美和善相互等同很相似。
他的信条的精萃。
表现在著名的诗《希腊故瓮颂》中:「美就是真,真就是美——这就是你在世上所知道的一切,你也只需要知道这些。
」他的观念是理想的美;不管鲜花枯萎,青春消逝,理想的美将永不消逝。
雪莱和拜伦对政治和社会问题更感兴趣。
他们虽然出身上层阶级,却都是顽固的保守主义的叛徒,并利用他们的天才热情洋溢的为正义和自由呼吁。
雪莱已无政府主义的罪名被牛津大学开除,以后几年里成为哲学上的无政府主义者威廉‧歌德温的信徒。
虽然他最终修正了一些年轻时代的激进主义,他的思想越来越在朦胧的抽象世界里漫游,他始终没有放弃对非正义的憎恨和对於一个欢乐与自由的金色黎明的向往。
十岁就继承男爵爵位的拜伦爵士,比雪莱更是一个富有反抗精神,浪漫主义的勇气和对人类的虚伪和骄横进行冷嘲热讽的诗人。
他不仅以高傲的个性,而且以围绕他一生的丑闻,和直率而大胆的诗句典型的代表了这一时代浪漫主义者的精神。
他在为希腊人争取自由的战争中死去。
他的死亡是他短暂的、充满冒险的一生最为恰当的顶峰。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感想
具有了千年悠久历史的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一样,显得博大精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其中的以人为本,倡导理性、天职观念、公平竞争、注重法治、信守合同、现代管理等等思想,不仅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形成、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与积极的作用,而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不乏借鉴意义。
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是首要的和受到人们首肯的价值观念。
西方人普遍认为,个人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一切价值、权利和义务都来自个人,它强调个人的能动性、独立性,强调个人行动和个人利益。
作为个人,应该具有独立性、责任心和自尊心,只有这样,个人才会受到关注和尊重。
西方极端的个人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也是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应当防止的思潮,但西方文化中突出人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作为主体所具有尊严和价值。
这种人本主义观念在反对封建专制、宗教蒙昧、个人崇拜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其中的一些思想因素对我们大有启迪意义。
市场经济是以平等交换为基础的交换经济。
参与交换活动的各方必须是具有主体地位的自由的个人和团体。
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念中的自由、自尊、能动创造、超越现实等等,正是市场经济的思想前提,市场经济要求人的主体性,表现在他享有独立自主、自由抉择的权利。
企业或个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生产,都以市场为导向,不依靠政府的计划和指标。
这样,自由竞争局面才有可能出现,企业和个人的劳动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
西方人本主义主张自我奋斗、自我创新。
西方人把通过个人的奋斗取得成就,看作是一种美德。
个人奋斗意味着不依赖他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西方的青年人崇尚自立自强,长大以后就离开家庭,自立门户,走自我奋斗的道路。
市场经济就需要一种自强、创新的精神。
无论是新产品的开发,抑或新思路的形成,都需要个人的创新精神。
一个处处依赖社会、父母、他人的人绝对成不了市场经济的弄潮儿。
北体大有哪些专业?
北体大是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中国著名高等体育学府,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
学校设有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新闻学(体育新闻)、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英语(国际体育)、运动康复与健康、体育产业管理、表演(体育艺术)12个本科专业。
其中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单独提前考试,每年三月份开始报名,五月份考试。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新闻学(体育新闻)、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英语(国际体育)、运动康复与健康、体育产业管理九个专业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考生在当地报考期间到当地办理高考报名手续,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需要参加本省组织的体育加试,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需要参加体育加试,直接参加六月举行的高考即可。
报考表演专业的考生需要参加艺术类高考报名,取得当地的艺术类高考报名资格后,需要报名参加我校组织的专项考试。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183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