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比干剖心的读后感

比干剖心的典故

【释义】: 指比干向商纣王进谏忠言,被商纣王剖心杀死之事。

后以此比喻统治者无道,残害忠良。

商纣王荒淫无道,其庶兄微子几次劝导进谏,皆不听。

于是微子与大师(古代三公之一)、少师(辅导太子之官)商议,一起出走避开。

商纣王叔父比干,当时任少师官,对纣王的作为不满,并发誓说,“当臣子的,不得不以死进谏忠言,”遂向商纣王强行进谏。

纣王不采纳其忠言善意,反而怒气乱发地说,“我听说圣人心有七个窟窿洞。

”便破开比干之胸膛,观看比干的心。

此典又作“比干谏”、“剖心比干”、“七窍比干”。

【出典】: 《史记》卷3《殷本纪》10

【第8句】:109页:“纣愈淫乱不止。

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

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

’乃强谏纣。

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qiào俏,窟窿;洞)。

’剖比干,观其心。

”《正义》引《括地志》云:“比干见微子去,箕子狂,乃叹日:‘主过不谏,非忠也。

畏死不言,非勇也。

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

’进谏不去者三日。

纣问:‘何以自持?’比干曰:‘修善行仁,以义自持。

’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诸?’遂杀比干,刳视其心也。

比干剖心 的原文

是第一个记载的史书,中认为,比干是被而亡的记载纣愈淫乱不止。

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

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

”乃强谏纣。

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

”剖比干,观其心。

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

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

於是遂率诸侯伐纣。

纣亦发兵距之牧野。

甲子日,纣兵败。

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遂斩纣头,县之白旗。

杀。

释之囚,封比干之墓,表之闾。

封纣子、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之政。

殷民大说。

於是为天子。

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

而封殷后为诸侯,属周。

谁知道比干剖心的故事

历史上,比干劝纣王不要施行暴政,结果被纣王挖掉了心,声称看看他的心是不是七窍封神榜中,比干吃了姜子牙的药,并没有立刻死去。

他不说话走出皇宫,看到一个卖空心菜的,问怎么卖,又问人心怎么卖,卖空心菜的说没法卖。

比干就问:“那人没了心怎么办

”那人说:“没心就死了。

”比干就死了。

如果他说无心能活,比干就能活。

比干为什么要剖心

是妲己害死忠臣的借口,妲己整天说胸口疼,纣王寻遍名医为她治病都不见好,最后说是要比干的心做药引。

剖了心的比干忍着剧痛去了集市。

遇到的不是卷心菜,是空心菜。

那个卖空心菜的婆婆是妲己变的,比干问:“老婆婆。

菜没有心可以活,人没心能活吗

”婆婆答:“人没心当然不能活了

”比干就从马上倒了下来死了。

比干剖心是何意?出自于哪

【释义】“比干剖心”比喻忠臣被害。

【出处】此典出自《史记·殷本纪》:“纣愈淫乱不止。

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

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

”乃强谏纣。

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

”剖比干,观其心。

箕子惧,乃佯狂为奴,纣又囚之。

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

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

”我国商(殷)朝的最后一个王叫帝辛,也叫纣。

他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功绩,但却是一个非常荒淫残暴的人,并且刚愎自用,不愿听从别人的劝告。

周武王已经准备讨伐殷纣王的时候,但是殷纣王却毫无改悔之意,并且越来越淫乱。

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微子启多次劝谏他改邪归正,纣王根本不听从他的劝告。

无奈之下,微子就同太师、少师商议,一起躲藏到别的地方去。

纣王的叔叔比干说:“作为臣子,不得不冒死进谏。

”于是,他对纣王强行劝谏。

纣王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窍,我倒要看看你的心到底有几个窟窿

”他居然杀死比干,取出心来观赏。

纣王的堂兄弟箕子恐惧万分,只好装疯卖傻扮作奴隶,但纣王还是把他囚禁了起来。

殷朝有些太师、少师一类的大官,甚至偷偷地拿走太庙里的祭器、乐器,投奔了周武王。

于是,周武王开始率领诸侯军,大举讨伐殷纣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1837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