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本草纲目读后感400

365kUaIle.cN

五年级下册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读后感400字

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

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

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

《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有关一本医书的1000字读后感

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画卷上画着美好的世界,童年充满着梦想,洋溢着快乐,  每个人都有童年,并且每个人的童年是不同的。

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幸福的;是没有烦恼和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没有高尔基那么贫苦,甚至不及他的百万分之一,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不孝顺父母呢?  我读了《童年》这一本书之后,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才深知,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我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被父母宠着,惯着,千依百顺,唯我独尊,没有受一点委屈和痛苦,还整天怨天尤人,做一点事情就叫苦叫累。

无论父母如何用心良苦,我们都不知道,不懂得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童年》是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己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小说从我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

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四岁的主人公阿廖沙因为父亲去世,和母亲回到外祖父家,后来随母亲改嫁,和继父一起生活。

在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

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两个舅舅为了分家不顾一切,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

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这个黑暗的家庭,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

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

外祖母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每次在外祖父打阿廖沙的时候,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

阿廖沙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

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好事情等等。

后来,阿廖沙不堪外祖父对母亲的打骂,离家出走了。

不久,母亲就去世了,但是,阿廖沙没有屈服,他在这些困难中懂得,活下去就是希望,只有斗争才能生存。

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 400子就可以了 谢谢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几周前,孟老师送给我了一套《明朝那些事儿》。

我想:不就是历史书嘛,干巴巴的

因为那时我刚读完《大清十二帝》,虽然我对历史感兴趣,但读到里面长篇大论的片段时,我总有一个感觉——晕。

可是,当我翻开书,刚看了一篇,就被吸引住了:书里既讲解了正史,又不乏幽默的语句,真是学习、娱乐两不误。

而且,书中的人物都被描述得栩栩如生,严厉的朱元璋、一脸正气的方孝孺、骄横的蓝玉、精神抖擞的朱棣……这些历史人物都有声有色地被描写了出来,好像站在你面前似的。

特别是读到李如松在平壤炮轰日军小西行长部那段时,我仿佛看见了“数百门小弗朗机、大弗朗机一齐发射,无数的石子、炮弹从天而降,日军被打得稀里哗啦”的情景。

再联想到后来的侵华战争,中国军队不堪一击,连连失利,真让人感慨万千啊。

看来,如果不进步,就会被他人超越。

后来的清朝,“以铁骑平天下”,最后还是输给了八国联军、英法联军,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公平条约。

这就是因为别人在进步、图强,战斗力飞快地上升;八旗却在渐渐腐败,战斗力越来越差。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也要不断进步,不能虚度时光。

比如,放假的时候复习一下知识,有空补习一下自己比较薄弱的科目等等。

只有不断进步,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李时珍夜宿古寺》读后感

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讲述了李时珍和弟子庞宪住宿古寺,体现为民造福的精神,使有了《本草纲目》,让老百姓知道草药作用。

想象那个艰难而辛苦的样子,我的心里开始感动,开始沉思······  不畏艰辛为老百姓付出的李时珍,他坚持到底,用他毕生的精力换来了《本草纲目》。

他冒着生命危险,尝试各种草药。

他这是为了谁

还不是为了我们,为了人民,他能有这种坚持到底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不得不让我们后人学习,值得我们崇敬

  我们21世纪聪明的人类是不是应该这样呢

对,我们应该学习,应该做到

其实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你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就像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一样。

李时珍的回报不仅仅是《本草纲目》,还有后人的赞扬与敬佩。

其实我们的生活里也有这种精神······  还记得,去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时,那么多解放军、警察叔叔和志愿者,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奋不顾身救受灾的人们。

他们不求回报,不求感谢。

我想这就是在我们生活中的付出。

  其实我们生活里还有很多很多的付出,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件小事都可能是付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1957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