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北洋怪才徐树铮读后感

历史故事

关于汤二虎的述说不实,汤二虎确实是张作霖的铁杆,但是根本没在杜立三手下干过。

二虎是蒙古族,年轻的时候杀了人跑了关于杜老判,我想这名字是单田芳给起的。

他的真名叫杜泮林,是杜立三的叔叔,并非向书中说的那样,是三界沟的头子,三界沟的头子就是杜立三,杜立三一家子都是土匪是真的,从他爹那会就是,他的叔叔也是。

不过杜泮林并非土匪。

杜泮林住在黑山,是黑山的秀才。

杜立三很相信他。

杜泮林的出场是在张作霖要诱杀杜立三的时候,开始几次去请杜立三杜立三都不来,张作霖就想出请杜泮林来骗杜立三出来,结果杜泮林上了张作霖的当,把自己亲生侄子骗了出来,只接导致了杜立三被杀。

.关于孙烈臣,历史确有其人,孙烈臣并非向单田芳说的那样,从开始就跟着张作霖,是张作霖的大哥。

孙烈臣是后来才加入张作霖集团的,倒是张作霖的亲信,但是和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等相比,关系要远了不少。

而且孙烈臣出任的是黑龙江督军,并非向书中说的是吉林督军,当然,本来是打算让他去吉林的。

关于张作霖和冯麟葛的纠纷,历史上确有这事情,不过没有向单田芳说的那么严重,没有把机关枪对准张作霖准备战斗了。

不过当时剑拔弩张的情形也很厉害的。

关于杨宇廷,他是受张作霖重用的,但是在段祺瑞和南方作战时,他勾结徐树铮把张作霖不少军费弄去给徐树铮建立了自己的武,后来被张作霖查出来后,成了张作霖的心病,当时就撤了杨的官,并非向单田芳说的那样,对杨宇廷言听计从,倒是单田芳说的那个杨宇廷的角色,很象书中的王永江.关于徐树铮,书中交待的不很清楚,就说张作霖最恨他,补充一下,其实开始张作霖和徐树铮的关系很好,徐树铮还曾经给张作霖许愿过副总统的位置,后来两人是翻脸了。

就是犹豫徐树铮在段祺瑞对南方用兵时被张作霖任命为奉司令,他借机勾结杨宇廷把张作霖的军费给用来建立自己的武装。

后被张作霖查之,徐将建立的5个旅给了张3个,张还是大为震怒平心而论《乱世枭雄》是单田芳比较出色的作品比起什么《大明演义》胡编乱造篡改历史来说,《乱世枭雄》中90%的情节符合历史。

确实是一部佳作最后,列一下我研究的参考资料吧。

我觉得能找到的讲张作霖的书实在太少我差不多把能找到的全部都找来拜读了

【第1句】:《张作霖迷传》张正忠 著

【第2句】:《张作霖二三事》 栾贵田著

【第3句】:《张作霖集团的形成》 周大文著

【第4句】:《张作霖大传》 徐立亭著

【第5句】:《张作霖浪迹辽南》 张日安、齐迎春著

【第6句】:《张作霖青年时代在大高坎镇的活动》 张日安著

【第7句】:《张作霖的历史概述》 周文风著

【第8句】:《辽海小记》 钱公来著

【第9句】:《张作霖一生的历史》 静安 《时事新报》1928年6月1日

【第10句】:《张作霖历史片断》 赵并彝著

【第11句】:《怪杰张作霖》 元田一归著

【第12句】:《辛亥革命回忆录》 宁武著

【第13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陶菊隐著

【第14句】:《张景惠和奉派首领张作霖的关系》 金名世著

【第15句】:《张作霖统一东三省的经过》 周大文著16《大王,张作霖秘闻》 宋平著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挽联

郑国有个想要买鞋子的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准备去集市时,忘了拿量好的尺码。

他在集市上选好鞋子后,才想起自己忘了携带尺码,他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于是返回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就没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还有什么别人没有想到的故事?

北洋军阀时期皖系徐树铮枪杀陆建章的著名案件。

1917年冯国璋出任代理大总统后,认为前陕督陆建章堪为利用,就任命他为总统府高等顾问、将军府将军。

陆入冯幕后,很快便成为冯的重要助手和直系的幕后军师,秉承冯意,奔走南北,务求扳倒皖系段祺瑞。

是年冬,段祺瑞和徐树铮派冯玉祥率部援闽。

冯玉祥率部开至浦口即停止前进,背后就有陆建章为其策划。

不久,段祺瑞改派冯玉祥率部援湘。

冯率部开至湖北武穴停止前进,于1918年2月14日发表主和通电,又系陆建章促成。

陆和冯的关系非同寻常。

早在1902年,当冯在袁世凯武卫右军当兵时,就与陆建章相识。

是陆最先“发现”及培养了他,带他沿着军阶向上攀升。

1907年,陆把内侄女刘氏许嫁与他,给他安了个温暖的家,冯从此该呼陆为“姑父”。

陆对冯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1917年底至1918年春,陆建章还与冯玉祥以及直系干将、江苏督军李纯密谋,共同讨伐主战派干将倪嗣冲,以期从安徽打开一个倒段的缺口。

显然陆建章的上述活动已严重威胁皖系军阀的统治,威胁北军对南军作战的局势,威胁主战派的整体地位。

这是段祺瑞和徐树铮所不能容忍的。

1918年4月下旬,段祺瑞适在武汉巡视军队。

一天,曹锟设宴招待段祺瑞及随行大员们,徐树铮亦在座。

席间,某督军报告陆建章扰乱山东状,请示处分。

段大为震怒的问:“有电报(国务)院吗

”“有。

”回答说。

于是,段口传军令,饬各军协拿,就此正法,且申言说:“朗斋(陆建章的字)北洋老袍泽,不如是,将法曲于情。

”在座者连称遵命。

段祺瑞回京后,进一步指示徐树铮等,密切注意陆建章的活动,设法将其缉捕究办。

再说陆建章,这时期更为活跃起来,他奔走于黄河上下与大江南北,为进一步打击段方作积极的准备。

6月11日,倪嗣冲、曹锟、张怀芝和各省军事长官代表齐集天津,拟召开军事会议。

冯国璋暗中将此信息转达给时在上海的陆建章,请陆赶到天津,设法说服曹锟重新回到直系,与李纯合作,使这次会议有利于冯而不利于段。

陆建章认为机不可失,遂即由上海到达天津。

倪嗣冲对陆早已恨之入骨,得知陆回到了天津,便认为这是除掉陆的好机会,于是就找徐树铮下手。

6月14日,徐树铮与倪嗣冲及奉军参谋长杨宇霆密商之后,即写信派人请陆到驻津奉军司令部(天津城内的河北中州会馆)晤谈。

陆建章接到徐的邀请信,虽然也觉得情况有点不妙,但自恃为现任总统府高等顾问、陆军上将和北洋派中的长辈,他的儿子陆承武夫妇又是徐树铮夫妇留日期间的同学,也就欣然应约而往。

当陆建章来到时,徐树铮正在吃饭。

杨宇霆听到陆来请见,就对徐说:“此人十分可恶,把他杀掉算了。

”见徐树铮没有吭声,杨又顺口骂道:“老混蛋又来找死

”陆进屋后,见徐正在吃饭,便问:“为何这时才吃饭

”徐答:“从外边刚回来。

”陆又问:“从何处回

”徐答:“自丹忱(倪嗣冲)处回来。

”陆与倪形同水火,闻此,即面有不悦之色。

杨与陆先到客厅说话。

没过多久,徐即请陆到花园里去。

当陆走进花园时,就觉有人从后面用枪顶住后背。

他知今日已难逃噩运,似乎呻吟一般地对徐所安排的左右人员说:“丹忱屡欲杀我。

丹忱欲杀我,诚情理中应有之事,亦不足怪。

又铮为何要杀我

又铮要杀我,就让他杀我好了。

”话刚说完,背后就传出两声闷响。

陆建章踉跄了两下倒了下去。

临咽气前,又喃喃地说道:“不意如此而死。

” 徐树铮命令人将陆枪毙后,亦感事关重大。

当即向国务院及陆军部报案,历数陆该死之罪,并请追褫陆之军职。

紧接着,又分别致电奉天张作霖、浙江杨善德、福建李厚基、湖南张敬尧、湖北王占元、山西阎锡山、陕西陈树藩、河南赵倜、吉林鲍贵卿、察哈尔田中玉、热河姜桂题等督军、都统,及淞沪镇守使卢永祥、江苏省长齐夑元等,对于在津的倪嗣冲、曹锟、张怀芝等,则分别抄送电文,报告杀陆之情况,以取得谅解和支持。

同时,徐树铮考虑到正在援湘途中的冯玉祥是陆的亲戚,并且是陆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因此,又立即致电向冯通报了杀陆的情况。

但对吴佩孚等重要战将及其他各旅旅长则无通报。

显然,徐树铮对冯玉祥是不放心的。

他向冯玉祥通报,即含震慑又寄希望谅解之意(亦为日后冯玉祥报仇埋下了隐患)。

  陆建章的被杀,对冯国璋的震动亦很大。

段祺瑞为善后,派秘书曾毓隽去见冯国璋,以探听他的口气。

冯说:“又铮在芝泉(段祺瑞)左右,一向是为所欲为,今天这事未免太荒唐了。

所好是责任内阁,你回去告诉芝泉,他怎么办,我就怎么用印好了。

”6月15日,段祺瑞召开国务会议,报告杀陆问题,并说必须向外宣布罪状。

有人提出质问,段很不高兴的回答:“是我令又铮杀的

”于是,会议未经多少讨论,即通过宣布罪状的决定。

据此,国务院秘书长方枢拟就一道命令,请冯国璋盖印发表。

冯虽内心不情愿,但又觉得自身也处于危险境地,遂盖印发表。

这样,轰动一时的“杀陆建章案”就似为合法了,段祺瑞为徐树铮杀陆承担了责任,冯国璋也有予以承认的责任。

国士无双的作品目录

我认为最好演讲西安事变---陈述国共合作的重要性,陈述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其中兵谏之事比较有趣味性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137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