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北人之光第六期读后感

北人之光作文,关于北国集团庆期间发生的事情。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西江月 王安石  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

真妃初出华清池。

酒入琼姬半醉。

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

北人浑作杏花疑。

惟有青枝不似。

  好事近 汪元量  独倚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

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

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烟荻。

  过华清池  眼前宫殿逾千年, 草木深深景自然。

  几处温汤流日夜, 满池祸水化云烟。

  琼花失色春光老, 娇燕离梁晓梦残。

  禁地难封妃子杳, 游人那得不开颜。

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什么意思

挽狂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比救事物于极危险的境地.祥千秋祭 文天祥千秋祭 -------------------------------------------------------------------------------- 作者:芳 一 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岁。

七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

他生于公元1236年。

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人们指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

他就在四十七岁那年化作啼鹃去了。

当他死时,不,当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又一根立柱,虽共工也触不倒的擎天玉柱。

他是状元出身,笔力当然雄健,生平留下的煌煌笔墨,正不知有凡几。

只是,真正配得上他七百六十岁生命的,则首推他在零丁洋上的浩歌。

那是公元1279年,农历正月,他已兵败被俘,恰值英雄末路,在元军的押解下,云愁雾惨地颠簸在崖山海面。

如墨的海浪呵,你倾翻了宋朝的龙廷,你噬碎了孤臣的赤心。

此一去,“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

”“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无一丝一毫的张惶,在这生与死的关头,他坦然选择了与国家民族共存亡。

但见,一腔忠烈,由胸中长啸而出,落纸,化作了黄钟大吕的绝响。

这就是那首光射千古的七律《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假如文天祥在这时候就死去,结局又会怎样

毫无疑问,他是可以永生的了。

南宋遗民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的战友,庐陵人王炎午,才在他被押往北方的途中,张贴了数十份《生祭文丞相文》,疾呼:“大丞相可死矣

”敦促他舍身取义,保全大节。

他自己又何尝不明白这一点。

因此,一路上才又是服毒,又是绝食,自谓“惟可死,不可生”。

然而,且慢———打量历史,我们只能作这般理解———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柄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

一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

于是,同年10月,他就在一种求死不得、欲逃又不能的状态下抵达元大都燕京。

二 在北地,考验他的人格的,是比杀头更严峻的诱降。

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

但见,各种身份的说客轮番登门,留梦炎,就是元人打出的第一张“王牌”。

留梦炎是谁

此公不是凡人。

想当初,他和文天祥,曾同为南宋的状元宰相。

然而,两人位同志不同,就是这个留大宰相,早在公元1275年的临安保卫战中,就伙同内奸陈宜中,暗里策划降元。

为此,他极力干扰文天祥率军驰卫,而后又弃城、弃职逃跑。

待到临安沦陷,他又拿家乡衢州作献礼,摇身变成元朝的廷臣。

留梦炎一见文天祥,就迫不及待地推销他的不倒翁哲学。

他说,“信国公啊,今日大宋已灭,恭帝废,二帝崩,天下已尽归元朝,你一人苦苦坚持,又顶得了什么用呢

那草木,诚然还是赵家的草木,那日月,却已经是忽必烈大汗的日月了。

” 天祥转过身去,只给他一个冷背。

真的,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

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

留梦炎之流的后人对乃祖的投降哲学又有发挥,最形象、最直白的是“有奶便是娘”。

岂知这种“奶”里缺乏钙质,他们的骨头永远不得发育。

此辈精神侏儒,哪里识得文天祥的“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

”哪里配闻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不识相的留梦炎仍然摇唇鼓舌,聒噪不已。

天祥不禁怒火中烧,他霍然转身,戟指着留梦炎痛骂:“你今天来,就是给我指这条出路的吗

你这个卖国卖祖卖身的奸贼

你,身为大宋重臣而卖宋,可是卖国

身为衢州百姓而卖衢州,可是卖祖

身为汉人而卖汉节,可是卖身

……” “你、你、你———,老夫本是一番好意,你不听也罢,凭什么要血口喷人

”留梦炎饶是厚脸昧心,也搁不住文天祥这一番揭底剥皮,当下脸上红白乱窜,低头鼠窜而去。

九岁的赵显,堪称是元人手里那种不带引号的王牌。

这位南宋的小恭帝,国隆的日子没有赶上,国破的日子似乎也不觉得太痛苦。

同是亡国废帝,南唐后主李煜的依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怕他是既不识梦寻,也不懂悲怀。

元人想到了杠杆原理,想着废物利用,比如,现在就让他以旧主子的身份,出面劝说文天祥归顺。

古话说一物降一物,你文天祥不是最讲忠君吗

那么你看,这会儿是谁来了

文天祥料到元人会有这一着。

因此,思想上早作好了准备。

他没等赵显走上会同馆的台阶,赶紧跨出门槛,来个先发制人。

但见他抢前数步,挡住赵显,然后南向而跪,口呼“臣文天祥参见圣驾”,随即放声痛哭。

小皇帝被这突如其来的哭声闹懵了,傻乎乎地站在那里,说不出一句话。

天祥这一场大哭,本是策略,旨在让故恭帝无从开口。

但他哭着哭着,想到今日幼主为人所制,竟不自知,而自己和千万忠臣义士浴血沙场,抵死搏战,还不就是为了保卫赵宋江山

一时心中涌上万般酸楚,不由动了真情,遂跪地不起,长哭不已,并且一迭声地泣呼:“圣驾请回

” 赵显这边慌了手脚,越听哭声心里越发毛,早把元人教给的言语,忘了个一干二净。

少顷,又搁不住文天祥的一再催促,便乐得说声“拜拜”,转身回头,辚辚绝尘而去。

劝降招安活动并没有就此止步。

这就要谈到元世祖忽必烈,———也就是那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

平心而论,忽必烈也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他不仅识得弯弓射大雕,还尽懂得治理天下。

且说眼前,他就深知接管汉室,光凭蒙古人的力量,是不能畅达无阻的,须得借助汉人,实行“以汉治汉”才行。

而在汉人中,最具号召力、影响力,因此也最能帮他巩固统治秩序的,当数文天祥无疑。

所以,天祥愈是不屈,他就愈想招安。

留梦炎、赵显两番碰壁,这一次,他就转派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上阵。

胜利者多的是淫威。

此时不耍威风,更待何时

阿合马在一干僚臣的簇拥下,趾高气扬地来到会同馆正厅,着人传文天祥。

一会,文天祥从容步出。

他虽然衣单形瘦,眉宇举止仍不失大国之相的雍容。

天祥站在厅内,以宋朝官礼向阿合马行一长揖,随后泰然入座。

阿合马眯缝着眼打量文天祥,恶声问:“姓文的,知道是谁在跟你讲话吗

” 天祥微微一笑:“听人说,来的是宰相。365kUaIle.cN

” “既知我是宰相,为什么不下跪

” 天祥扬得一扬眉:“我是南朝宰相,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彼此彼此,哪有下跪之理

” “嘿嘿

你既是南朝宰相,又怎么到这儿来的呀

”阿合马抖抖朝服,晃晃珠冠,戏谑地发出一阵嚎笑。

天祥面如闲云,待阿合马笑够了,笑不下去了,才盯住他的眼: “老实告诉你,南朝要是早用我为宰相,你们一定打不到南方去,我们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 阿合马先是被天祥盯出一阵寒颤,接着又被他的回答激得恼羞成怒,无奈辞拙,找不出话来反驳。

试想,大草原的马背上摔打出来的将军,总共才读过几行书,论说理,哪里是江南士子的对手。

何况他今天面临的又是彻底陌生的语言和行为系统

阿合马没了辙,只好抛出撒手锏: “老子不跟你斗嘴皮。

你要晓得,你的性命,可是捏在老子的掌心

” 这又显出了阿合马的浅陋。

像文天祥这样的一代奇男,是杀头所能吓趴的吗

岂不知“高人名若浼,烈士死如归

”文天祥固然无法预见,七百年后有个叫毛泽东的,把太史公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箴言,定音为人品人格的最高层次。

不过,他在缧绁之中,倒是常拿了这几句诗勉励自己:“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

” 天祥听罢阿合马的恫吓,果然昂首挺胸,一脸不屑:“要杀便杀,说什么捏在你的掌心不掌心

” 消息反馈给忽必烈。

这位元朝的开山始祖,眼见诱导不成,威逼也无效,但他仍不死心。

这就见出了他的目力,一代政治家的战略巨眼,同时也折射出一个饶有深意的现象: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权力的高地,往往是那些敌对派别的首领,也就是对峙的双峰,才更为了解,更为识得对方的价值。

忽必烈们心生一计,下令将文天祥铐上长枷,送入兵马司囚禁。

为了耗蚀文天祥的锐气,消磨他的精神,还规定不准带一仆一役,日常做饭、烧茶、洗衣,乃至打扫园林,都要他自己动手。

一月后,他们估计文天祥肯定经受不了这番折辱,想必已经回心转意,于是让丞相孛罗亲自出马,伺机渡文天祥投诚。

历史记载这一日天寒地冻,漫空飞雪。

文天祥随狱卒来到枢密院,他看到孛罗之外,还有平章张弘范,另有院判、签院多人。

天祥往厅堂中央一站,草草行了个长揖。

通事(翻译)喝道: “跪下

” 天祥略一摆手:“你们北人讲究下跪,我们南人讲究作揖。

我是南人,自然只行南礼。

” 孛罗听通事译完,气得乱髭倒竖。

他吸取了阿合马的教训,决定先来个下马威。

于是喝令将文天祥强行按跪。

几名侍卫一拥而上,又拖又拽又按又压,强迫文天祥屈膝。

奈何强按不是真跪,天祥仍奋力抬起头,双目射出凛凛的威光。

孛罗冷笑:“文天祥,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呀

” “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将相,因国破而遭杀身之祸的,哪一代没有

”天祥亢声说,“我今日忠于大宋王朝,沦为阶下囚,只求速死。

” 孛罗追问:“就这些,再没别的了吗

” 天祥正色:“我是宋朝宰相,国破,论职务唯有一死,战败被俘,按法律也唯有一死,还有什么其它可讲的

” “你说天下事有兴有废,我问你,从盘古到咱今天,一共有过多少帝王呀

”孛罗摇晃脑瓜,摆出一副蛮有学问的样子。

“莫名其妙

”天祥露出无限蔑视,“一部煌煌十七史,你让我从哪里说起呀

我今天又不是来赴博学宏词科,哪有工夫陪你闲扯

” 孛罗这才想到有点文不对题。

但他是丞相,且负有劝降重任,所以不得不强自镇定。

随后又挖空心思,多方诘难,企图从根本上摧毁文天祥的自尊,以便乘隙诱归。

也真是,整个江山都已姓元不姓宋了,你一个文天祥,还倔强个什么

这当口,只要文天祥的膝盖稍微那么一弯,立马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

奈何,奈何他的膝盖天生就不会向敌人弯曲。

“亦知戛戛楚囚难,无奈天生一寸丹

”“忠肝义胆不可状,要与人间留好样

”文天祥打定主意就是誓死不降。

孛罗忍受不了这种刺激,终于又归于了阿合马一路。

他站起身,一掌扫落案上的杯盏,歇斯底里地狂吼: “文天祥

你一味想死,我偏不叫你就死

我要囚禁你,让你求死不能,求生不得

” 天祥哈哈一笑,从留梦炎到赵显到阿合马到孛罗,已足以让他看出元朝统治者的黔驴技穷。

他仰得一仰头,运气丹田,声震屋瓦: “文某取义而死,死且不惧,你囚禁又能把我怎样

” 三 漫长的囚禁生涯开始了。

站在文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人类的一场灾难。

一个死去七百年犹然光芒四射的人物,一个再过七百年将依然如钻石般璀璨的人物,当年,他生命的巅峰状态,却是被狭小的土牢所扼杀,窒息。

且慢,正是站在文明文化的角度看,这又是人类的一大骄傲。

迄南宋以来,不,迄有史以来,东方爱国主义圣坛上一副最具典型价值的人格,恰恰是在元大都兵马司的炼狱里丰盈,完满。

说到文天祥的崇高人格,我们不能不想到那些撼天地、慑鬼神的诗篇。

请允许我在此将笔稍微拐一下。

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漩涡里分娩。

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

这方面,中国的例子读者都很熟悉,就不举了。

国外太大,姑且画一个小圈子,限定在文天祥同一时代。

我想到意大利的世界级诗人但丁,他那在欧洲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神曲》,便是在流亡生活里苦难的阶段孕育。

圈子还可以再画小,比如威尼斯旅行家,仅仅早文天祥四年到达燕京的马可·波罗,日后也是在热那亚的监狱里,口述他那部蜚声世界的游记。

本文前面提到的太史公司马迁和南唐后主李煜,亦无例外,他二人分别是在刑余和亡国之后,才写下可歌可泣的力作。

观照文天祥,情形也是如此。

在他传世的诗文中,最为撼人心魄的,我认为有两篇。

其一,就是前文提到的《过零丁洋》;其二,则在囚禁中写下的《正气歌》。

你想知道《正气歌》的创作过程吗

应该说,文天祥早就在酝酿、构思了。

让我们把镜头摇到公元1281年夏末的一个晚上。

那天,牢房里苦热难耐,天祥无法入睡,他翻身坐起,点起案上的油灯,信手抽出几篇诗稿吟哦。

渐渐地,他忘记了酷热,忘记了弥漫在周围的恶气浊气,仿佛又回到了“夜夜梦伊吕”的少年时代,又成了青年及第、雄心万丈的状元郎,又在上书直谏、痛斥奸佞,倡言改革,又在洒血攘袂,出生入死,慷慨悲歌……这时,天空中亮起了金鞭形的闪电,随后又传来了隐隐的雷声,天祥的心旌突然分外摇动起来。

他一跃而起,摊开纸墨,提起笔,悬腕直书: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 文天祥驻笔片刻,凝神思索。

他想到自幼熟读的前朝英烈:春秋的齐太史、晋董狐,战国的张良,汉代的苏武,三国的严颜、管宁、诸葛亮,晋代的嵇绍、祖逖,唐代的张巡、颜杲卿、段秀实,他觉得天地间的天气正是充塞、洋溢在这十二位先贤的身上,并由他们的行为而光照日月。

历史千百次地昭示,千百次啊;一旦两种健康、健全的人格走碰头,就好比两股涌浪,在大洋上相激,又好比两颗基本粒子,在高能状态下相撞,谁又能精确估出它所蕴藏的能量

又一道闪电在空中划过,瞬间将土牢照得如同白昼,文天祥秉笔书下: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一串霹雳在天空炸响,风吹得灯光不住摇曳,文天祥的身影被投射到墙壁上,幻化成各种高大的形状,他继续俯身狂书: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室外,突至的雨点开始鞭抽大地。

室内,天祥前额也可见汗淋如雨。

然而他顾不得擦拭,只是一个劲地笔走龙蛇。

强风吹开了牢门,散乱了他的头发,鼓荡起他的衣衫,将案上的诗稿吹得满屋飘飞,他兀自目运神光,浑然不觉。

天地间的正气、先贤们的正气仿佛已经流转灌注到了他的四肢百骸、关关节节

啊啊,古今的无穷雄文宝典,在这儿都要黯然失色。

这不是寻常诗文,这是中华民族的慷慨呼啸。

民族精魂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常常要推出一些人来为社会立言。

有时它是借屈原之口朗吟“哀民生之多艰”,有时它是借霍去病之口朗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一次,便是借文天祥之口朗吟《正气歌》。

歌之临空,则化为虹霓;歌之坠地,则凝作金石。

五岳千山因了这支歌,而更增其高;北斗七星因了这支歌,而益显其明;前朝仁人因了这支歌,而大放光彩;后代志士因了这支歌,而脊梁愈挺。

至此,文天祥是可以“求仁得仁”、从容捐躯的了,他已完成在尘世的使命,即将跨入辉煌的天国。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 写完最后四句,文天祥掷笔长啸。

室外,滂沱大雨裂天而下,夹杂着摧枯拉朽的电闪雷鸣,天空大地似乎将要崩裂交合了。

天祥凝立不动,身形俨如一尊山岳

(作者系人民日报记者) 《大地》杂志〔1997年第04期〕

求《明史·左光斗传》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南宋杰出女文,章丘明水(今属济南。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

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

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

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

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

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另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

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

又如《一剪梅》下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她的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

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

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

下片写到: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全词流露出最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唳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

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玉楼春 红梅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瑞鹧鸪 双银杏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念奴娇 春情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长寿乐南昌生日,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

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

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

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

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行香子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行香子 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歹带〕人娇 后亭梅开有感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云间水远。

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

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

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多丽 咏白菊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146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