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神话读后感
要了解北欧神话最好看什么书
《北欧神话ABC》,作者方璧(茅盾先生)《埃达》,作者佚名,石琴娥、斯文译《北欧神话ABC》大概是最详细、最优秀的,实际上这一本就够了
求推荐讲北欧神话的书,《奥丁的子女》我看过,但感觉写得太偏向童话
了解北欧的话我觉得《埃达》不错
北欧神话中,诸神的黄昏之后发生了什么?(简单描述就行,直接粘贴不相关资料的请自重)
版本① 在已毁灭的极南端,有一片从未有人到过的蓝末日之去之后,残存的神来到这里,从他们脚下的大海涌出新的土地,一个新的世界。
这片经过海水净化的土地陆续长出比以前更绿、更茂盛的植物,大地恢复了生机。
诸神之中,一个叫维达(Víðarr)和一个瓦利的神活了下来。
托尔的儿子曼尼与摩迪(Magni and Móði )带着父亲的雷神之锤幸存了。
两个名为利布和里普特拉西尔(Líf and Lífþrasir)的人因为躲在赫特密密尔森林(Hoddmímis holt)而幸免于难,他们被认为是后来的人类的祖先。
②它们再度拥有惊人的美。
屋顶有黄金铸造,田地不用撒种便能长出成熟的果实,幸福的生活永无止境。
他比一切的神都更加伟大,但我不刚说出他的名字。
几乎无人能够预知奥丁失败的那一刻。
(冥:意思是出现了比奥丁还强大的神)③这片大地比已经毁灭的旧世界更美丽,绿意更深浓,水果树上结实累累,潺潺的水声在清晨新鲜的空气中传来。
在这遥远的南方,美丽的平原仍和以往一样存在,幸存的诸神踏着平原上的绿草走过,在草丛中,他们仿佛见到以往在度过的黄金岁月。
怀着深沈的喜悦,诸神似乎又在这和平的新天地中找到那已经崩溃的Odin的宫殿和「英灵殿」的残迹。
他们依稀又像走入了「英灵殿」的大厅,幸存的诸神相视,且惊且喜,各人心中都有无尽的怀思,大家不禁喜极而泣,决心重建记忆中那如此鲜明的宫殿,重建一个全新的幸福天地... 之后,黑龙「绝望」-Nidhogg从尸堆中窜了出来,它沈重低缓地飞过大地,黑色的翅膀上挂满骸骨。
不久它在极远之地坠落下去,消失在寰宇边缘那无底的深渊中。
劫火虽毁灭了宇宙,却也烧毁了一切邪恶,新的秩序又重新建立,新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冥:关于维达尔只知道这些维达,(Vidar,或做 Víðarr 或 Viðarr )他是奥丁(Odin)和女巨人格莉德(Grid)所生的孩子。
他是不灭的自然力之拟人化,或称“森林之神”或“原始森林之神”。
他注定在诸神的黄昏之后,和他的兄弟瓦利(Vali)成为新世界的神。
他住在阿斯嘉特中一片广大的森林中,他的居所叫 益德伟帝(Land-vidi),意即“广土”。
他的另一个称呼是“沉默之神”,他从诺伦三女神(Norns)处得知自己命运的预言后,就待在森林深处,不发一语。
他的形象是高大,穿甲胄,带着一把阔剑,穿着一只靴子。
有些人认为这靴子是铁做的,由于他的母亲格莉德知道他永将与火相争,所以为他做铁靴子以防火。
另一个说法是他的靴子为皮革做的,甚至是由皮革匠们丢弃的废皮拼凑而成的。
在诸神的黄昏时,芬里尔击败奥丁并将其吞下肚,维达赶上前,一脚踩住芬里尔的下额,两手抓住狼的上颚,最后把芬里尔撕为两半,报了父仇。
所以也有人说他是“复仇之神”。
另,神话中,向来只提到维达的一脚和一靴,也许可以解释他是一个独脚的神。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读后感1000字
提起神话,大家肯定会想起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西游记》吧。
不错《西游记》的确是一个经典的神话故事,但是在文化界里不仅我国有经典的神话故事,国外也流传着家喻户晓的神话,今天我刚刚读完了德国斯威布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与传说》,真是感慨万千呀
相信作为圣迷来说,都会对圣中涉及的希腊神话产生浓厚的兴趣。
古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灿烂的文化财富,其神话和英雄传说是最为瑰丽的珍宝之一。
古希腊的历史十分悠长,自然也就产生了他们当地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当中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的神话故事。
这本书娓娓动听地讲述了宙斯、阿波罗、雅典娜、普罗米修斯、阿佛洛狄忒、阿伽门农、俄底修斯、阿喀琉斯的脚踵、帕里斯的苹果、木马计以及塞壬女仙的歌声等故事以及特洛亚战争、俄底修斯传说和阿伽门农的结局。
在他们的神话故事中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万物之主的天帝宙斯;有庄严又爱嫉妒的天后赫拉;有富有母爱的农业女神的得墨忒耳;有聪明善战的雅典娜……这些神每一个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 ,让人感觉是多么的妙不可言啊
还有我们熟知的一些大英雄:海格力斯、赫拉克勒斯、阿波罗等,无不出自希腊神话,可见希腊神话故事的魅力与影响力如此之大,希腊神话的故事在世界广为流传。
人们常将为某项“大义”而付出生命,后人会顶礼膜拜的称之为“英雄”。
而“英雄”的原意,指的是人与神的儿子。
他们通常力大无比,有勇有谋,然而命运多难。
按古希腊的意思,神不过是比凡人更完美罢了,一样的七情六欲,一样的不敌命运的捉弄。
[俄狄浦斯王]的剧情深刻说明了希腊人对命运力量的敬畏。
俄狄浦斯并不是一个应遭惩罚的罪人而是一个注定陷于罪孽的不幸者形象,而他为了逃避命运所作的每一步努力都恰好使自己更深地落入命运之网。
作家用希腊式的反讽营造了哲学层面上的深刻悲剧意识,表现了人类永远无法抗拒命运的悲观主题。
[狄浦斯原罪] 俄狄浦斯剧中,命运在主人公诞生时通过神谕之口 成为一种预期性的存在。
作家虚拟的这种并不存在的神谕之口其意义在于把生命中许许多多偶然性的综合化为先验的必然性,从而使命运表现为一个自在的实体形象;一个非人性的,强有力的君主。
[美狄亚]她是一个神和命运的质疑者,应该注意到的是同样在悲剧命运面前她进行了积极的反抗(毒杀亲子以实现报复),与俄狄浦斯自我放逐的消极态度形成对照。
在希腊悲剧时代后期人性和现实逐渐占领舞台,美狄亚的出现意味着命运女神不可动摇的形象开始土崩瓦解…… 马克思说“希腊神话是人类美丽伟大的诗,具有不朽的魅力。
那是人类艺术的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流传至今已近3000年了,有着很强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阅读它们不仅是美学的享受,更能从中对古希腊有更好的认识。
宙斯、阿波罗、雅典娜、普罗米修斯、阿佛罗狄忒、帕里斯金苹果、木马计及赛壬女仙的歌声等不都成为特有的象征和某种寓意的载体吗
古希腊的神话是西方文学艺术的源泉,人们智慧的结晶。
当我们在阅读这些美丽的神话的时候,一定也可以感受到希腊文明和艺术的灿烂辉煌
中国神话的特点
一 “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平凡人的情欲”,这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主要大神们神格的重要特征。
在中国的很多经史典籍中,中国上古的主要大神们,他们不苟言笑,从不戏谑人类,更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
在个人的私生活上,他们从来都是十分规矩和检点的,十分注重小节、注重品行和德操的修养,并且尊贤重能。
几乎每一位神王都没有“红杏出墙”或“乱播爱情种子”的现象。
在他们的身上,只有神圣的光环、纯洁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
当人类向他们看过去的时候,只会仰面向上,顶礼膜拜,而不会有丝毫的不恭不敬。
在我国的神话天地中,姑且不说被后世改造过的神话,就是古老的原始神话,我们也看不到对大神们爱情生活的描写,见不到他们这方面的生活细节。
由于中国上古神话中有关爱情的内容极少,因而嫦娥奔月神话和后起的巫山神女传说在中国神话天地里就显得秀丽旖旎,风景这边独好了。
相反,在古希腊神话中,我们所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天神都是世俗的,是满身人间烟火味的形象:众神之王宙斯狂放不羁,拈花惹草,在神界与人间留下了一大串风流债,更严重的是他任意行事,不讲原则,充满嫉妒和个人爱好;神后赫拉,本是众神的表率和人间的神母,但她却经常为嫉妒和仇恨而迷失了本性,做出一些残酷和无神格的蠢事来,没有丝毫让人类敬重的地方。
主神如此,他们手下的众神也都有着极为相似的品性。
在希腊军队与特洛伊的战争中,阿喀琉斯让阿伽门农把抢来的女俘克里塞斯送还到他的父亲阿波罗的祭司的身边,因此时阿波罗神正为他的祭司的女儿被劫而用瘟疫来消灭希腊军队,阿伽门农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硬是将女俘克里塞斯留在了自己的身边,阿喀琉斯愤而带领他的军队撤出了战斗,使特洛伊大将赫克托很快地杀掉了还没有死于瘟疫的希腊士兵。
希腊人的这次惨败只是因为一个女人,这种结果是中国人无法理解和原谅的,也是中国神话中的尚德精神所不允许的。
又如,阿波罗因同玛耳绪比赛吹笛子而失败,便残酷地剥了玛耳绪的皮,并把它挂在树上;再如月神与阿波罗兄妹,因尼俄泊嘲笑了他们的母亲提坦巨人勒托只生下一子一女,并禁止忒拜妇女向勒托献祭,他们便射杀了尼俄泊众多的儿女。
如此等等。
可见,在希腊神话中,神与人除了力量上的差别外,在情感上却是相同的。
当神们脱掉神的外衣之后,个个就都成了世俗的凡人。
二 “对神的献身精神的崇尚和礼赞”,是中国上古神话尚德精神的另一重要体现。
这种牺牲精神首先表现在古老的创世神话当中。
中国的创世神话,是以牺牲创世神的肉体来完成天地开辟和万物创造的。
所以,中国古代的开辟大神盘古在完成了天地开辟任务之后,就将自己的双眼化成了日月,将四肢与头颅化成了五岳,将血脉化成了长江与黄河,将毛发化成了山林与草木,将肌肉化成了泥土,将筋骨化成了金石,而他身体上的寄生物则变成了人类。
另一位开辟大神女娲,她在完成了补天、造人的大功之后,也将自己的身体化成了万物。
所以《山海经》中云有神十人,乃女娲之肠所化。
今天我们虽然不能全部了解女娲化物的细节,但这则神话多多少少为我们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
后来的始祖神继承了创世神的这一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
燧人氏发明火历经千辛万苦种种磨难;炎帝为发明农业种植和草药而尝尽百草,几经生死,所以《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先秦史书则言大禹为治水十年奔走,三过家门而不入,以至于“胫不生毛,偏枯之病,步不相过”(《荀子·非相》注引《尸子》)。
不仅创世神和始祖神如此,在对我国远古神话英雄的故事传说及对英雄的讴歌中,同样也反映出一种崇尚奉献与牺牲的精神。
在这些神话中,大凡是为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的英雄备受人们的赞颂;反之,凡是那些不利于社会前进、有碍于人类幸福的神性人物则要遭到唾弃与批判。
所以为逐日而死的夸父、射日除害的后羿、救民于水患的大禹等均在人民的心目当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被大水淹死之后变成鸟不停地以木石勇填苍海的精卫,也生生世世为人们所敬重。
而那些残害人类的神蛇、怪兽一般的反面人物,如果不被英雄诛灭,也会被历史文化所诛灭。
中国上古诸神所普遍体现的献身精神,是世界其他民族的神话英雄所不具备的。
在希腊神话人物中,其开辟神话充满了血腥:宇宙最先生下了开俄斯(即混沌)、胸怀宽广的地母该亚、地狱之神塔尔塔罗斯、爱神埃罗斯。
开俄斯又生了黑夜之神尼克斯和黑暗之神埃瑞波斯。
尼克斯和埃瑞波斯结合后生下了太空和白昼。
该亚则生了乌拉诺斯(天空)、大海、高山。
这时乌拉诺斯成了主宰,他与母亲该亚结合,生了六男六女共十二位天神。
后来,第一代主神乌拉诺斯被儿子克洛诺斯阉割了。
克洛诺斯与妹妹瑞亚结合也生下了六男六女,宙斯是最小的一个。
克洛诺斯害怕他的儿女们像他推翻父亲一样来推翻他,便将自己的所有儿女都吞进了肚子之中。
在宙斯出生之前,瑞亚在地母该亚的帮助下逃到了克里特岛,上岛之后才生下了宙斯,宙斯这才幸免于难。
后来宙斯联合诸神推翻了父亲克洛诺斯,逼他吐出了哥哥姐姐们。
宙斯于是便在奥林匹斯山上建立了神性王国,自己做了至上神。
这则希腊神话表明,宙斯的神界秩序是在代代天神们的血肉之躯上建立起来的,更严重的是这种杀戮还都是骨肉之戕(qiāng)。
不独希腊神话如此,巴比伦神话和北欧神话同样也都带有浓浓的血腥味。
记载着巴比伦神话的《埃努玛·埃立什》说,开初,神族有两大派:一派象征着无规律的“混沌”,是从汪洋中生出的神怪;另一派象征着有规律的“秩序”,是从汪洋中分化出来的天神。
创世的过程被理解为混沌与秩序的战斗过程,最后秩序战胜了混沌,且以混沌族神怪们的尸体创造了万物和人类。
北欧神话则说,天神奥定杀死了强有力的冰巨人,以他的尸体创造了世界上的万物。
三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尚德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大神们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尚以及伟大的献身精神,同时也体现在他们“保民佑民的责任感”上。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既是被人们所礼拜的神,就应该尽到保民佑民的职责。
远古时代,中国的许多著名的大神均具有始祖神的身份。
这些始祖神均是自己部族中功劳卓越的人物,他们在为本民族的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或在民族的重大变故中,起到过巨大的作用。
他们成为本民族始祖神的先决条件也决定了他们作为大神的责任与义务。
特别是自西周以来,由于历史和政治的需要,诸子百家有意识改造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将人类理想的英雄美德都加在了他们身上。
这种现象所造成的结果,使得存留在上古神话人物身上的野性消失得干干净净,有的只是道貌岸然、冠冕堂皇。
于是这些上古的神话英雄或始祖神们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由神祗摇身一变成了品德完美的人间帝王。
首先,他们均以天下苍生为重,平治天下、造福人类是他们的根本职责。
其中大禹就是一个典范。
大禹大公无私,为天下苍生的幸福鞠躬尽瘁。
其他如炎帝、黄帝、尧、舜等也莫不如此。
同时,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上古大神们并不以天下为己有,而是举贤授能,并且素有“禅让”的美德。
所以,尧年老后便把帝位传给了舜,而舜同样也将帝位传给了大禹。
这种境界如此之高之美,以至于后人甚至搞不清这究竟是史实还是神话了。
古希腊的神话与传说表现出了与中国神话大不相同的文化特色。
在古希腊神话中,天神与人类一样,也表现出爱、恨、怒、欲望、嫉妒等凡俗的情感。
“潘多拉的盒子”便是一个例子:当人类被创造出来以后,英雄普罗米修斯帮助人类观察星辰,发现矿石,掌握生产技术。
作为天父的宙斯竟出于对人类的嫉妒,拒绝将“火”送给人类。
普罗米修斯从太阳车的火焰中取出火种赠送给人类。
宙斯发现之后就将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上,让凶狠的饿鹰啄食他的肝脏。
与此同时,宙斯加紧了报复人类的步伐,他命令火神造出美丽的潘多拉——“有着一切天赋的女人”,诸神赐给她柔媚、心机、美貌,让她带着盒子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墨透斯。
厄庇墨透斯留下潘多拉,打开了那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盒子,于是从盒子里飞出了痛苦、疾病、嫉妒等等,从此人间便陷入了黑暗的深渊。
对此,宙斯并不满足,他又发动洪水来灭绝人类。
西方神话中的这种种行径和中国神话的补天、填海、追日、奔月、射日、治水等神话相比,真是判若天壤,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宙斯不幸成为中国上古的神王,那么他早就被打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了。
中国上古神话中体现出的这种尚德精神,有一些是先天神话的内在特质,而另一些则是后天人为改造的。
它是文明社会中文化的重塑与选择的结果。
经过这种文化的重塑与选择,在古老的大神们身上还遗存的一点点“人性”也消失了,剩下的只是远远脱离社会、脱离人类、高高在上、虚无缥缈的理念化形象,于是他们原有的神性也随之削弱,他们成了人间崇拜的偶像,变成人间帝王们的典范。
于是神话中的大神们最终演变成了人间的始祖,敬神变成了祖宗崇拜,神话变成了宗教崇拜。
正是这种尚德精神,使中国文化中处处体现出了对“德”的要求。
在我们传统的“修齐治平”的人生境界中,将“修身”摆在第一位也说明了这一点。
只有“从头做起”,先修身然后才能齐家,再后才能治国、平天下。
在后天漫长的文明社会里,无论臣废君取而代之,还是君贬臣、诛臣,往往都有从“德”方面找借口的。
似乎只有这样,一个又一个杀机横生的“政变”或“贬诛”才显得名正言顺,顺理成章。
这种文化的选择,甚至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在我们民族的思维和习惯中,依然处处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关于神话的论文
【神话概述】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
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
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编辑本段]
【神话故事的内容及思想】 神话故事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
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
它是根据原始劳动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
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
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
人以刀斧、弓箭为武器,神话中的人物也就变成以这种工具武装起来的英雄。
神话中的主人公被想象为超人的,但有时也要遇到挫折和厄运。
它反映了神话幻想的现实制约性。
透过神话幻想的折光,从神话人物的作为和斗争,可以约略看到当时的人的作为和斗争。
[编辑本段]
【神话的来源】 神话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通过推理和想象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
但是由于这时的认识水平非常低下,因此经常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神话是人们借助于幻想企图征服自然的表现。
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
神话中的人物大多来自原始人类的自身形象。
狩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
神话中的英雄也以刀斧、弓箭为武器。
从神话中,可以看到先民的一些事迹。
[编辑本段]
【神话的地域性和区域性】 不论是世界文明发生最早地区的原始社会民族,还是当今世界上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民族,他们流传的许多神话故事都大同小异。
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文明或者民族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神话含义。
但是,在全球各地,也出现过对同一种现象充满惊人相似性描述的神话。
例如关于上万年前的全球大洪水的神话在许多地区的同一时期都有类似的描述。
[编辑本段]
【神话的分类】 神话一般大致分为三类,创世神话、神佛神话、英雄神话。
其中尤其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
所谓创世神话,专指时间设定在人类原始时期,记载事物、制度起源的神话。
其中一般还粗分为世界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和文化起源神话等三种。
所谓世界起源神话,指的是记述「世界」、「宇宙」起源的神话。
就拿《圣经》为例,其中的〈创世记〉便属于这一类神话。
因为内容论及了大地、太阳、月亮等等宇宙现象的起源。
不过,并不是所有民族的神话都包含有世界起源神话。
好比说美国印地安人的神话,就是一部以宇宙已经存在为前提的神话。
另外还有一些民族的神话,不只世界起源,就连文化的起源也只字未提。
可是尽管如此,不论是何种神话,所有神话在开宗明义时,都有一个共通的大主题,那就是宇宙是从「混沌初开」演进到「秩序规则」的。
几乎所有神话的基本形式都是由混沌中产生大地山河。
日本神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世界起源神话范例。
在日本神话中提到,大神用长矛搅拌著泥淖般的宇宙,然后大地生成、山河成形。
类似的神话,同样出现在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神话当中。
至于所谓的人类起源神话,通常所叙述的,是人类逐渐与动物区隔,然后逐渐成为世界上一个特殊物种的整个过程。
比方说叙述人类如何学会使用语言的神话、人类如何懂得用火的神话、人类如何开始筑巢架屋的神话、人类如何与动物发生区隔的神话。
而这些神话,其实都是一种世界秩序与规则的开始。
透过以上这些神话,人们对世界的历史演进会有清楚的认识,了解到世界是如何由混沌无知,演变成无数的秩序与规则。
相对于创世神话的纪录宇宙演化,神佛神话与英雄神话则较具戏剧性,所纪录的是神佛与英雄们的种种事迹。
一般来说,越是文明的地区,创世神话的比例就越少,而相对的神佛神话和英雄神话比例则会反比例增加。
这是一种自然趋势,不过意思并不是说创世神话的内容就因此而减少,而是说因为神佛神话与英雄神话的内容不断扩增,相形之下,创世神话所占的比例就少了许多。
希腊神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希腊神话中,创世神话的比例很小,而大量的神佛与英雄故事则经过长期的累积,成为希腊神话中绝大部分的故事。
由于文明地区所流传的神话比较广为人知,所以不少人认为所谓的神话,就是指这些神佛与英雄的故事。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类拥有大量神佛与英雄的神话,其实只占了世界神话中极小的部分;换句话说,这类神话不过是世界神话中的特例,而非常态。
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神佛神话其实是文明地区知识分子对创世历史失去了兴趣,转而开始信奉神明的阶段性产物。
在这个过度阶段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所谓的英雄叙事诗。
因为随后知识分子又逐渐对神明失去了兴趣,于是转而崇拜身边的英雄人物,而英雄神话与英雄叙事诗于焉盛行。
现代人对《圣经》中的〈创世记〉兴致缺缺,而仅多在使徒间流传。
一般认为,这和神话故事演变的理论如出一辙。
(当然〈创世记〉被编入旧约《圣经》也是另一个主要原因。
) [编辑本段]
【各地的神话】 亚洲:●中国神话 ●越南神话 ● 日本神话 ●印度神话 ●泰国神话 ●柬埔寨神话 ●古巴比伦神话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 欧洲:●北欧神话 ●凯尔特神话 ●罗马神话 ●希腊神话 ●斯拉夫神话 非洲:●埃及神话 ●非洲神话 美洲: ●印第安神话 ●玛雅神话 ●阿兹特克神话 ●印加神话 [编辑本段]
【神话的比较】 关于神话的说法有很多种,分门别类,先来说明比较古老的三种 凯尔特神话: 凯尔特神话是在被罗马统治时期诞生的,所以有关英雄与反抗的故事是凯尔特神话的主体。
令人觉得遗憾的是,凯尔特神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口口流传的,因此流失了很多精彩的故事。
别的国家神话中,国王是神的儿子,而在凯尔特神话中英勇的国王将成为神,亚瑟王传说是最著名的凯尔特神话,除了圆桌武士的故事外,还围绕着亚瑟王的一口大锅衍生出圣杯故事。
有此神话影子的电影有《亚瑟王之剑》、《阿瓦隆传奇》、《战狼》、《高地人》、《贝奥武莆与格伦德尔》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发源于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内容包括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稍晚的偶像崇拜。
除了奥林匹斯山的十二主神外,希腊神话中还有许多地位低下的神,古代希腊人就在众神的包围下生活。
希腊神话中的神并不完美,他们有时会嫉妒、暴怒、自私,乱伦也是家常便饭。
每一代主神都靠背叛父亲获得王位:乌拉诺斯被克洛诺斯又被宙斯放逐;宙斯因此害怕子女用同样的方式对付自己,所以吞下怀孕的狄美斯,但是最后不得不剖开脑袋让雅典娜出来。
有此神话影子的电影有:《伊阿宋和金羊毛》、《纳尼亚年代记》 北欧神话: 北欧神话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出于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反映,北欧神话中的神与英雄,有着世界上最强的斗争精神。
狂暴战士和英雄死后,会进入瓦尔哈拉神殿,白天喝酒作乐,夜晚操练不息,准备跟恶魔的最后决战。
不过斗争的结果是让人绝望的——他们知道自己将要在世界末日时死去,包括主神奥丁,也将被芬瑞尔狼吞吃,但是却没有神或英雄愿意屈服于命运,明知必死无疑,却依然奋战到底。
让人稍感安慰的是,世界末日不是一切的终结,北欧神话中有一棵生命树,它会带来新的生命和文明,守护世界的大雕也将继续盘旋在最高处。
有此神话影子的电影有:《第十三武士》、《变相怪杰之子》、《魔兽归来》。
[编辑本段]
【神话的研究】 「神话」这门学问历史悠久。
早在希腊时代就有神话方面的研究。
最初期的神话学分成两派学说;一派视神话为「寓言」,另一派则认为神话是在反映时代的历史事实,也就是著名的「神话史实说(euhemerism)」。
由此可见,在希腊时代,人们已经对神话的传播、散布习以为常。
之后,神话的研究停滞了一段很长的时间,一直到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前半,才出现了几位近代神话学的先驱。
之后到了十九世纪后半,伴随著比较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比较神话学」便应运而生。
当时最著名的学说是马克斯·缪勒(Muller Friedrich Max)的「自然神话学派」。
不过这个学派专门以神话中的暴风、太阳等特定对象为研究的目标,并未深入扩及到所有神话研究的范畴。
当时与自然神话学派相抗衡的,则是所谓的「人类学派」。
代表人物是苏格兰学者兰格(Andrew Lang)。
兰格以当时的文化演化论为基础,研究发现神话是未开化民族野蛮习俗的根源,同时他也首次确认了神话并不是印欧语族特有的产物,而是世界各地都有的文化实像。
进入二十世纪后,神话学的研究方法变得更多样化了。
起初神话学界流行所谓的「礼仪说」。
许多学者导入了早期的人类学说,假设所有的神话都是礼仪的母体。
礼仪说就是神话学者解说这个假设而形成的一个学派理论。
在礼仪说的著作中,最著名的是詹姆士.弗莱哲(James George Frazer)的《金枝》(The Golden Bough)。
可是经过后世研究调查的结果证明,这个学说的假设根本完全错误。
不过就《金枝》书中所搜集的大量对后世研究颇具价值的神话范例而言,至今礼仪说仍旧有它一定的学术意义。
至今依然沿用某些「方法论」的方法来作为神话的研究理论。
首先是历史民族学的研究方法;这个方法是先确定全世界的神话分布,然后再根据所属的区域寻找出它们在文化史中的定位。
这样的研究方法,显然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田野调查,于是对早期的自然神话学派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但是之后的阿道夫.詹森(Adolf Jensen)在他的初期栽培文化之世界整理研究中,已经从文化史的定位转移到人类文化史的定位了。
其次是所谓「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
望文生义,这个研究方法专注在寻找神话的功能,也就是在寻求神话故事对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最终目的。
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在他对美拉尼西亚神话所进行的调查中发现,神话的目的是为了给予社会制度一个正当性的根据。
他举例指出,决定拉比亚村(Rabia)四个宗族位阶的,正是神话中四个宗族祖先从石窟中迸出时所做出的举动。
另外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弘(Clyde Kluckhohn)则引用了纳瓦荷印地安人(Navaho Indian)的例子下了这样的结论。
所谓文化,就是教导人们何谓超自然现象的威胁,然后进而教导大家面对这些超自然现象威胁的方法。
而神话与礼仪的功能,与文化本身的意义其实并无一致。
虽然纳瓦荷印地安人没有所谓的成文法(法律),也没有一位具有绝对权威的酋长,但是这个部落却能长期维持团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所有的成员,拥有共同的神话和礼仪。
接著是李维史陀 (Claude Levi-Strauss)所倡导的「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打破了过去所有的方法论,它不拘泥在神话中哪些特定的构成要素,而是做全面的整体研究。
可想而知,结构主义为神话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与冲击。
以往的比较神话都将重心放在内容的相似性上,但是自李维史陀以后,即使原本看似不同的地方,却因为综观整体而产生了全新的见解。
正因如此,神话的研究与分析变得更具深度和广度了。
有别于李维史陀为神话研究带来的巨大变革,法国比较神话学家乔志.杜梅吉尔(Georges Dumezil)则持续致力于印欧语族的神话比较,提出所谓「三元体系」的结构模式。
乔志.杜梅吉尔认为王者、战士、生产者三者,是神话最基本的三个意识形态。
除此之外,还有从「心理学」切入的神话研究方法,也就是在精神分析学上大放异彩的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佛洛依德有一本神话研究的著作《图腾与禁忌》,书中的研究结果虽然未被学会所认可,但是他所提出的「无意识」的重要性,却为后来的神话学家造成了相当的影响。
除了佛洛依德,另一位心理学家容格(Carl Jung)则是透过许多梦境的分析,找出希腊神话中像狄蜜特这类的大地母神与她们所相对的作梦者之间,有著非常规律性的互动原则。
容格并且将这个原则命名为「原型(archetype)」。
[编辑本段]
【世界起源神话的类型】 世界起源神话大致分为以下六种: 1.造物者的无中生有 2.由原始人类(巨人)的尸体中产生 3.从宇宙蛋中诞生 4.由原初的父母所生 5.在宇宙不断的进化中自然产生 6.由某种动物从海底带上岸的泥土而生 除了这六种之外,其实还有一些特例,譬如说包含上述两种以上的复合型起源神话。
第一种造物者无中生有的神话,最著名的莫过于《旧约圣经》。
《旧约圣经》中的世界是从「有光」开始,这就是典型的「无中生有」。
第二种由原始人类尸体中产生,最著名的应属《爱达经》(Edda)的原始人类伊米尔(Ymir)。
另外还有美所不达米亚的《创世神话》(Enuma Elish)中的善神马尔杜克杀死了恶神蒂亚玛特之后,撕裂了蒂雅玛特的身体,将它创造成天地。
另外例如中国的盘古开天其实也同属这类尸体诞生的神话。
第三种从宇宙蛋中诞生,最好的例子就是芬兰的《卡勒瓦拉》(Kalevala)。
在这部神话中,天、地、太阳等都是从大鹰的蛋中生出来的。
在希腊神话中的世界起源神话,其实也属于这一类。
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根源之神(爱神)厄洛斯。
第四种由原初的父母所生。
通常所谓的「原初的父母」就是两位大神,他们先是结为连理,然后创造世界。
在日本神话中,也有「伊耶那岐之命」和「伊耶那美之命」两位大神。
根据日本神话的纪录,日本就是在他们成婚后诞生的。
在非洲尤罗巴族(Yoruba)的神话中,先是由天上至高之神奥路昆(Olokun)和地上原水之神奥罗伦(Olorun)结为连理,生出两位原神,然后由其中一位原神用一把泥土创造了全世界(这段神话是第四种与第六种的复合型神话)。
第五种则是在演化中自然产生,朝鲜半岛的创世神话便是其中的典型,不过这部神话一向鲜为人知。
第六种是由海底泥土而生,这类神话在美洲的印地安神话中尤其丰富。
在休伦族(Hurons)的神话中,就有虾蟆从海地带著泥土上岸,之后这泥土就转化成了宇宙天地。
在其他部族的神话中,则还有由小鷿鹈(Podiceps ruficollis)或海龟等等各类鸟兽潜入海中带泥上岸来的故事。
[编辑本段]
【其他共通的主题】 除了世界的起源,在各民族的起源神话间还存在著许多其他共通的主题。
在「人类起源神话」中,有神明创造世界的创造神话,也有神明以外的生物创造神话。
前者又分为由造物者独立创造出人类的神话、造物主藉助某位助手的力量创造人类的神话,或者由造物主与他的助手彼此争斗之后才创造出了人类的神话。
后者又可分为由原始巨人的尸体产生人类的神话、由动物演化而产生人类的神话,以及由一颗神圣的大蛋产生出人类的神话。
在「毁灭型神话」中,也可粗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先是原始洪水型神话。
这类神话多半与世界起源神话中的第六种,宇宙由海底泥土而生的神话相连结。
其次是宇宙大战洪水型神话。
简单的说,就是一场洪水起因于两位神明彼此的争斗。
这类神话通常结局会出现一对劫后余生的亲兄妹,经过近亲通婚之后让人类重新繁衍。
再者是宇宙洪水型神话。
这类神话通常不会交代洪水的起因,只知道洪水发生,人类几乎灭亡。
至于洪水的结果,通常也会出现一对劫后余生的亲兄妹365kUaIlE.cn。
最后则是惩罚型洪水神话。
洪水的起因是天神决定毁灭万恶不赦的人类。
看到这类神话,一般人总会联想到诺亚方舟,事实上这类神话遍布世界各地,好比说印尼半岛上也流传著同样类型的神话传说。
除此之外,例如死亡的起源、火的起源、作物的起源、女性的起源、作乱精灵(Trickster)、文化英雄、王权的起源等等,也都是许多神话共通的主题。
[编辑本段]中国神话故事包括的人物 盘古 (传说中是整个宇宙第一个诞生的生物开天以后死亡了) 女娲 (在盘古以后突然出现创造了人类) 其中还有鸿钧(不知道在女娲前还是在女娲后) 共工 撞断天柱的 为西北的洪水之神,传说他与黄帝族的颛顼发生战争,不胜,怒而头触不周山,使天地为之倾斜。
刑天 猛志常在的 刑天与天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乃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因此 ,刑天常被后人称颂为不屈的英雄。
东晋诗人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即咏此事,借寓抱负。
蚩尤 铜头铁额的 《龙鱼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
伏羲 发明八卦的 伏羲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
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
又相传他是古代东夷部落的杰出首领。
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制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编辑本段]《中国神话故事》合集图书 作 者: 薇薇夫人 编 出 版 社: 希望出版社 [1]出版时间: 2009-8-1 版 次: 2 页 数: 118 印刷时间: 2009-8-1 开 本: 16开 印 次: 2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37930307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少儿 >> 儿童文学 >> 寓言 传说 定价:¥
【第19句】:80 内容简介 精选中国神话故事,使小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形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文笔隽永,画风独到,深受海峡两岸小读者的喜爱。
作者简介 薇薇夫人,台湾《联合报》专栏作家,华视“今天”节目制作人及主持人,台湾极有影响的女作家。
目录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造人 女娲补天 伏羲兄妹 伏羲氏 钻木取火 有巢氏 神农尝百草 精卫填海 夸父追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15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