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北大培文家长必读读后感

六年级必看课外书

《鲁宾逊漂》《悲惨世界》《冰心散文集》《科学家的故事》《一生的哲理故事》《感动童心的108个亲情故事》《谁动了我的奶酪》《感受生命中的阳光》《成长比分数更重要》《地球之谜》《世界未解之谜》《朱自清散》《伊索寓言精选》《海底两万里》、《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 《骆驼祥子》《童年》四大名著也可以看 最好原版 不要翻译后的

高中学生家长应该读什么书

今天,我选择了高中家长应该读的四类书这个交流主题,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同时,我也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够给各位家长带来一些启发,以便有效的提高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

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有所成是我们每位家长的美好愿望,可是在现实中做个称职的家长并非易事。

要做称职的家长必须通过学习、思考、实践和在实践中积极的否定自己才能得以完成,根据我20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以下四类书家长是应该学习的。

一、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做称职家长的根本点。

现在社会上流行术的东西多,而教人求道的东西少。

道,道理、原则、规律、根本性的东西;术,方法、技术、方案、具体性的东西。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的理解是——教育理念就是所谓的道,而教育方式和方法就是术,我在我的第一篇博文中对我的博客名民哲所作的解释就有这一内涵。

20多年来,我看过的中外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不下百本,总的感觉是,我国没有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这一点和经济领域一样,这也应该是我们国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因素吧,也是这个原因,近几年,我几乎不看国内的这方面书籍,有的专家写的书一看书名就有问题。

有关家庭教育理念方面的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成为我的工具书的不是很多,现向大家推荐四本。

【第1句】:《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作者海姆*G*吉若特),《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作者是吉诺特的两个学生)。

这两本书对我确立新的教育理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姆*G*吉若特是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

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学教授,艾德尔菲大学博士后指导教授。

他将其短暂的一生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教育。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给我的感悟可用6句话来概括:家长和孩子需要彼此尊重 ; 爱是需要技巧的 ;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非行为 ;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 ;学会真正的倾听。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一书是作者对其老师海姆*G*吉若特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书中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就好像邻居一位称职的母亲向你讲述她的育子心得,让你感觉特别的亲切和朴实,可操作性非常强。

这本书也奠定了我写博文的基调——注重实例分析和在对话中扑捉有价值的信息等等。

【第2句】:《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作者平井信义),这本书是我十几年前买的,我忘了哪年借给我的哪位朋友了,不过它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就是对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归类——对孩子过度关注(溺爱)和过分干涉。

【第3句】:《EQ之门》(作者美国劳伦斯*沙皮罗),这本书我看过几遍,总的感受是家长老是盯着孩子的学习,过分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是极其愚蠢的行为,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会让他们失去快乐,还容易使他们出现营养不良。

读完这本书,你会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商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他们提高情商。

在家庭中着重培养孩子情商的某一部分能力,便会产生滚雪球式的效果,你一旦开始了,事情就会越变越好。

对于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会。

二、家长的思想有多高,孩子才能走多远。

有人说,思想有多高,才能走多远。

我认为这句话很经典。

我给其引申一下就是家长的思想有多高,孩子就能走多远。

教育孩子重在引导他们,而不是包办代替成为他们的拐棍。

换句话说,就是要给孩子渔而不是鱼。

引导即向导,要走在孩子的前面才能称其为引导,然后,随着他们能力的提高再实现对家长的超越,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感悟。

能让我们开阔视野,提高思想境界的书有很多,在此,我仅推荐四本,算是抛砖引玉吧。

【第1句】:《人生设计在童年》(作者高燕定)。

读了这本书,我才真实的感受到美国的教育是多么的发达和东西方在教育上的差异,也才有意识的和自己的孩子探讨以及引导他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和设计。

在此和大家谈我对此书的读后感我自感欠缺高度,我就把本书的简介摘于此,供大家分享吧! 本书用生动的笔触、详实的资料,讲述一个普通女孩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小树立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在预期的人生轨迹上奋力追梦,一步步达到理想目标的故事,辅以其它丰富的、有说服力的案例,向读者传递一个理念:在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开始;有了科学、理想的人生规划,人们完全可以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的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必然的成功。

通过充满温情、闪烁智慧、迭出新意的故事。

作者诠释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和中西合璧的教育方法------。

【第2句】:《人生设计线路图》(高燕定)。

摘两个书评与大家共享。

虽然我在新东方从事留学咨询,但在具体操作问题上,见到高先生也如同见到了亲人。

为了自己儿子去美国读书的事情,我曾经像所有诚惶诚恐的家长一样,拔高先生请到家里,好酒好肉伺候,向他请教了很长时间。

------在我接触过的所有留学专家中,高燕定先生对美国大学状况和美国大学入学程序,是了解最深的专家。

人们都知道我是留学专家,但人们不知道,高燕定先生是我这个专家背后的专家——我自己有任何回答不了的留学问题,总是虔诚地向他请教,并且每次都能得到最满意地回答。

我仰仗的美国留学智囊,当然值得你毫无保留地信赖! ——徐小平 自从我得到《人生设计在童年》和《人生设计线路图》两本书后,就把它们放在枕边,常常翻阅,就像圣经一样。

去年孩子(美国)大学毕业,一边工作实习,一边申请法学院,到目前为止美国排名前十的法学院中有5所已经录取了她,其中包括哈佛。

是你的两本书和讲座开启了我的思想,我的孩子也从书中得到启发,将走上法学院的求学之路。

——哈佛法学院 学生家长 牧晓

【第3句】:《你也能成功》(白宁)和《拆掉思维里的墙》(古典)。

看了这两本书你将领略到我国的高等学府向世界名校学习和改革的轨迹,也会化解你和你的孩子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的一些纠结------谈到此,我想起了周国平先生对智育的一句话概括,他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

这两本书的作者的成功经历就是对周先生这一概括的诠释。

除了这些书籍外,李开复、徐小平和俞敏洪等人的有关文章,也是家长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很好的精神食粮。

三、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不记得,从哪一年我开始接触和学习由家长撰写的育子经历的书籍,从德国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国内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到周虹老师培养聋哑女儿上大学的系列书籍,再到蔡笑晚老师的《我的职业是父亲》,直至《什么什么北大》、《什么什么清华》------,类似的书越来越多,我反而看得越少,一方面精力和时间有限,一方面感觉有些书写得太完美,大有为了吸引眼球,甚至有误导人的嫌疑。

客观的说,这类书每本都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借鉴价值,但是,我认为不是多多益善,精选一两本精读一下足矣。

对于这类书,我今天只向大家推荐两本。

【第1句】:《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刘称莲)。

对于这本书我想在座的各位家长有很多人读过,我接触这本书最先是在刘老师的博客中看的书的简介,然后再一个家长群里和刘老师的先生李岩老师偶遇,并和他们夫妻俩相约一起畅谈了一次,同时,得到他们赠予我的这本一看题目就想读的书。

读了此书我自感有很多的共鸣,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平和真实,咋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如果你把那些看似平淡的生活细节贯穿起来就会感到有些不平淡,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尊重和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携手进步、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2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

初中必读的十二部名著是什么

你好!根据大纲要求,分别是:《西游记》、《水浒》、《朝花夕拾》、《骆驼详子》、《繁星,春水》、《鲁滨逊飘流记》、《格利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成炼成的》、《名人传》、《威尼斯商人》、《汤姆索亚历险记》。

小学生六年级必读书目都有哪些

【第1句】: 《1929 年大崩盘》 这是本简明扼要但又富有的历史著作,初版以来一直在重印。

原因何在

加尔布雷思本人在 1997 年写道: “每次它就要停印时,一场投机性泡沫……又会激起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兴趣,这是现代经济大起大落的重要案例。

”    

【第2句】: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 这本有关 1634 年荷兰郁金香狂热和 1720 年“南海泡沫”事件(南海公司成立于 1711 年,主要从事奴隶贸易。

该公司的股票曾经在市场上炙手可热,吸引了大批投资者。

1720 年 1 月,该股票从 1

【第28句】:5 英镑飙升至 1,000 英镑,引起了空前的投机热潮。

但同年 9 月,股市狂跌,该股票跌至 124 英镑,使许多投机者破产─译注)等非理性狂热现象的编年史引人入胜,它深刻描绘了人类陷入投机狂热的冲动。

    

【第3句】: 《有趣的钱财》 纯粹从消遣的角度说,任何其它书的好看程度都比不上辛格讲述的俄克拉荷马州 Penn Square Bank 倒闭的故事。

该书是第一批深入揭露丑闻的书籍之一。

    

【第4句】: 《沸腾岁月: 华尔街 60 年代牛市兴衰记》 布鲁克斯是《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的已故撰稿人。

他深入分析了上世纪 60 年代的共同基金热,其自信的商业写作手法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5句】: 《门口的野蛮人》 这本书讲述一起被奉为典故的交易─对 RJR Nabisco 公司的 250 亿美元杠杆收购─的故事(作者之一是《财富》的高级撰稿人)。

好的商业新闻所必备的一切在书中应有尽有─诡计、香烟、从别人那里抢来的老婆,还有足以令华尔街覆灭的贪得无厌。

要想了解人性中可悲的贪婪,最好看的莫过于这本书了。

    

【第6句】: 《基业长青》 该书以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为开头: 伟大的公司何以伟大

然后,对此做了深入研究。

这是一个宏伟、艰巨而又大胆的目标。

哦,对了,这些词就是这本书当时首先使用的。

    

【第7句】: 《链锯》 当邓拉普把他对大规模裁员的热情从斯科特纸业公司(Scott Paper)带到 Sunbeam 时,后者被搞得支离破碎,股价直线下跌。

拜恩向读者详细描述了这次溃败的过程,叙述中不乏对邓拉普的针砭,因为作者本人很讨厌他的主人公。

    

【第8句】: 《谁说大象不会跳舞

》 郭士纳讲述了他 1993 年担任 IBM 首席执行官以后,是怎样扭转公司局面的。

对那些认为“企业文化”只是咨询师口中令人费解的概念的人来说,这本书包含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之谈。

    

【第9句】: 《安那普尔那: 女人的地方》 该书讲述了一支全女性登山队企图登上 8,000 米高的安那普尔那山的激动人心故事,故事中胜利和失败交织。

作者是此次登山行动的指挥。

    

【第10句】: 《出类拔萃之辈》 作者精彩地说明,为什么使用原始的烛光─在本书中,就是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国防部长─译注)手下的年轻干将试图把在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越南战场上─并非在一切时候都管用。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195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