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报纸的读后感

报纸观后感怎么写

怎么写读后感——四字决 我叫你怎么写内容提要——引 议 联结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

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

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

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急求一篇英文报纸的读后感

先概括一下大体内容,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写人的说品质,写事的谈感想,重要的是要说说自己的收获,学到了些什么

发在单位报纸上的读后感算什么文体

近日读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的一篇关于报纸产即将消亡的文章——《报纸消亡与媒介市场的激变》。

他在文中说到,媒介都有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报纸也不例外,它的消亡只是时间问题,并且预测报纸将大约于2030-2035年开始消亡。

按照国外报纸产业不景气的状况来看,报纸的未来走向的确如此,尤其以报业发展非常成熟的美国、英国、德国等为首的西方国家,报业的衰退和消亡,已颇具端倪。

刘教授在这篇文章中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点:1,网络的替代性。

我们知道网络新闻更新和传播的速度之快是无与伦比,这下报纸遇到了强劲的对手,而且这个对手越来越发展成熟壮大起来。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已有14亿居民正在使用互联网,而且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人每年约增加1·6~1·8亿。

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也近1·3亿人。

按照这个速度发展,报纸的未来不容乐观。

2, 报纸是否消亡取决于广告。

众所周知,报纸是依靠广告是生存的,当然其他媒体也是如此。

近2年来,报纸的广告收入急剧下滑,是谁抢了报纸的蛋糕——互联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网民达到了10%,而一个国家的网络受众达到40%时候,就约会有50%的广告流向互联网。

3,网络击垮报纸不可避免。

如果网络的发展永远保持今天的现状,也许报纸可以与其达到双赢的状况。

可是,我们知道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新速度之快已不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而且它的发展空间不可估量,然后报纸似乎大限已到,它已发展成熟到衰退阶段。

因此这股强劲的网络风潮将击跨已成为不争的现实。

此外,刘建明教授指出,报纸被网络消灭有以下几个主要条件:1,网络信息必须彻底自由流通,每个公民都能够从网络里获得他们想要获得的一切信息。

同时,网络法制必须健全。

2,网络不仅是综合的信息库,而且是名副其实的新闻媒体,有权建立自己的编辑记者队伍,从事独立的新闻采访与报道,这是网络成为主流媒体的决定性因素。

我想这也是网络增强其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3,互联网的宽带能够像电视那样顺畅的传播图象,同时受机也能够收到清晰的画面,在任何地点手机都能够实现伤亡功能。

4,用电脑,手机上网获取信息的费用要低廉,普通家庭都可以消费的起,不要设置消费门槛。

当西方报业市场效益日益递减的状况下,报纸发行人和编辑们采取各自响应的策划,这一现象在中国报业界即将或正在发生。

那么关于报纸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岁月,刘教授给出了以下观点:1,以“新闻娱乐化”抓住最后一皮阅报人。

严肃新闻大幅下降,休闲性的趣闻大幅上升。

但是我们知道新闻的首要功能是传播政治、经济等重要信息,监督或守望社会环境,而在娱乐化浪潮下,诸多报业纷纷被席卷下马,报纸的首要功能成了休闲娱乐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有悖于新闻专业主义和精神,不是长久之计。

最重要的案例是英国的经营了100多年之久的泰晤士报已由大报改为小报,以维持其发行量。

2,走小报化的道路,出现大量的小型大报。

这在英国的表现极为突出,最重要的案例是英国经营了100多年之久的泰晤士报由大报改小报,以维持增加其发行量。

报纸小型化主要是方便读者阅读,以其便利性赢得读者。

3,降价、推出免费报纸,是提高报纸发行量最有效的对策。

近几年来,西方的免费报纸陆续推出。

这一策略在美国实行的最为普遍。

4,各报社现在都在建设自己的网站,准备在将来成为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目前已出现了部分白热化的竞争状态,由此网站也将进入新一轮的重新洗阶段。

刘建明教授指出,哪家报纸在2030年前能最早把自己发展成为著名的综合或专业望站,并纳入网路电视的整合状态,就会踏上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盛土。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310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