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榜样周恩来故事读后感

周恩来的故事读后感

周恩来传》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目是《一夜的工作》,通过记述周总理彻夜工作的情形,表达的作者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知道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是多么劳苦,他的生活又是多么简朴。

这便我深受教育,也使我更怀念周总理。

当我读到“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一叠一尺来厚的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时,不由心中波涛起伏——一尺来厚的文件,该有多少呀

几百份吧

看一遍,也够累了,何况还要动脑筋作批示呢

周总理呀,周总理,您真是为人民操碎了心呀

当我读到“值班室的同志端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的清颗数”时,不由得沉思起来,总理呀,您劳累了一夜,只喝一杯茶,吃几颗花生米;我真想把自己吃到过的好东西都端到您面前

您应该吃一点儿有营养的东西,应该多吃一点儿才行啊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心里不只是激动不已,还充满了自豪感。

正如作者所说的:“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我以为这样好总理而自豪。

我一定要以周总理为榜样,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描写了周恩来总理审阅文件时的情形,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这篇文章真实而生动地告诉我们: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是多么辛苦,他的生活又是多么简单、朴素。

这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同样使我深深地从心里怀念我们的周恩来总理。

当我读到”他指着桌上一叠一尺来厚的文件说:’我今晚批改这些文件’”时,我不由得心中暗暗为总理叫苦,一尺来厚的文件,看一遍也够累了,何况还要动脑筋作批示呢

周总理,您真是日理万机,为了这个国家操碎了心哪

读着读着,在我的脑海中又不时地映现出了很多影片中纪录周总理生活和工作的情形:总理的卧室里面,只摆放着一张普通的床,一个不大的写字台,和几把椅子,而床头、写字台上,都堆满了书和待阅的文件。

总理的那件睡衣,也是打了好几个补丁;服务员多次热饭,周总理都是一次次地忘了吃。

老师还常常给我们讲:周恩来总理在生病时,还是念念不忘国事,每天晚上只睡一会儿觉,带病批阅文件……每当我看到和想起这一幕幕动人的情景,都禁不住流下了热泪。

但是,同时我的心中又充满了自豪感——为我们拥有这样一位人民的好总理感到自豪,这是我们全中国人民值得骄傲的

我一定要以总理为榜样,长大后,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同时,我也希望所有的同学,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昌盛。

天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了由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何其芳写的<一夜的工作>一文.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周恩来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和由此产生的感想,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总理的那份敬爱之情.<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真情生动地告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的工作是多么辛苦,他的生活又是多么简朴,这使我受到很大地教育,从而更加深了对开国总理周恩来的那份崇敬和怀念之情.我第一次读课文的时候,当读完了第一自然段后,觉得也没什么特别的.而当我读到”他指着桌上一叠一尺来高的文件说:’我今天要批改这些文件’”时,我不由得心里暗暗地为我们的总理叫苦.一尺来高的文件该有多少页呀

少说也有几十份吧

不,应该说是几百份.看一遍也够累了,何况还要动脑子作批示呢

周总理啊,您日理万机,为国家操碎了心哪

记得小时候,姐姐跟我说过有关周总理生活和工作的情行.周总理的卧室里只有一张普通的床,一个不大的写字台和几把椅子,而床头\写字台上,堆满了书籍和待批的文件.总理那件睡衣,打了好几块补丁.有时服务员多次热饭,而工作中的总理却总是忘记了吃.老师在讲读这篇课文时,也补充了很多的有关周总理的资料.读了这篇课文,再回忆起有关总理的故事,我不禁热泪盈眶.但与此同时我的心中又充满了自豪感--我们有这样一位好总理,这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我一定要以周总理为学习榜样,努力学习,争取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周恩来的故事观后感

读了《周恩来的故事》,让我了解了周恩来总理是人人皆知的马列主义者,也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他的优秀品质已深深映照在我的心中

周总理从小志向高。

12岁时就能说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

那一天,东关模范高等学堂的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生课,他讲课的题目是“立命”。

学生们听得正精彩时,校长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是为了什么而读书

”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同学主动回答。

校长只好逐个问,同学们的回答千奇百怪,有的说是为了能发财致富,有的说是为了光宗耀祖,也有的说是为了父母……校长失望地摇了摇头,走到周恩来的面前问:“你是为了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认真地说:“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对这样的回答,校长非常惊讶,如此有出息的学生怎能不令他欣慰、令他高兴呢

他感慨地对学生们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呀

”总理从小志向远大,让我敬佩,也让我感动。

正是他从小立志报效祖国,才使他长大后成了人人学习的楷模,万民的景仰总理

周总理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他生活朴素,谦虚谨慎。

他虽为总理,却平易近人,团结友爱。

他关心百姓的疾苦,无私奉献。

他是共产党人的楷模,也是人民的好公仆、好同志、好领袖

总理虽然去世多年,但因为他的高贵品质和他为人民所付出的一切,人民永远爱戴他,怀念他,感激他

他的故事将千古流传,他的品质将代代相传

我确信,总理的精神必将照亮我的人生

我要向周总理学习,从小立志——“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长大后,也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周恩来传》读后感

【第1句】: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名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之一,第一任中华人名共和国总理。

  周恩来总理伟大的一生,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以周总理为榜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足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周恩来传》让我仿佛看到了总理潇洒的身姿、翩翩的风度以及他那让全世界为之倾倒的笑容。

  当看到他指挥又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战役时,心中为之喝彩;当看到他辛勤工作几日几夜而不休息时,我又不禁感到一丝心疼。

  无论革命处在高潮还是低潮,抑或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他都坚忍不拔,力挽狂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恩来,在他的身上集聚了中华民族的无数优良品德的,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好总理。

从他的身上,人们知道什么样的共产党员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

  周总理的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第2句】:《周恩来传记》这本书详细地记录了我们伟大的总理——周总理的一生。

总理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从儿时便立下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而后在青年时期又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加入共产党,随着毛主席四处南征北战长达三十多年,晚年又为了处理国家繁杂的琐事和在文化大革命中保护共产党的元老而精疲力尽,最后又因为劳累过度身患癌症而逝世,周总理的一生可以说从未休息过,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国家,也是因为他,中国才有今天到达如今这步田地。

  小时候,第一次听说周总理的事迹,我还很不明白他牺牲自己这么多去投身革命事业,是为了什么,但是在看了《周恩来传记》这本书后,我彻底明白了周总理的所作所为。

  原来,周总理在儿时就目睹了外国列强欺凌中国人的惨状。

从那时起,周总理就有了一个质疑:为什么中国人要受别人的欺负,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强大起来。

于是周总理坚定地树立了自己的理想:一定要让中国人强大起来,绝不能让别人再称我们为东亚病夫

  所以,当看到李大钊在新青年报上发表的文章后,周总理毅然放弃了较为优越的家庭,全身心投身到了革命事业当中,开始了为了人民的利益与权力而奋斗的过程。

  每当想起我们的周总理,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感动和崇敬。

虽然总理逝世距今已经有将近四十年了,可是还有那么多人在缅怀他,家家户户几乎都挂满了他的画像,画中的他穿着一身朴素的中山装,脸上至始至终都荡漾着一丝和蔼的微笑。

总理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却依然活在我们中国13亿人民的心中,他的骨灰依然附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从未离开过。

  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我们心中的周总理,不是那个语言诙谐幽默的外交家,或是一名掌握国家大局的优秀领导者。

而是一名朴素、和蔼,且平易近人的好朋友。

作为一名国家的二号领导人物,周总理的穿着和住处和别国的总理都相差甚远。

周总理总是穿着一件颜色泛灰的中山装,那件中山装已经穿了几十年了,从来没换过,上面还打满了补丁,只有在会见外宾的时候才会换上那件深黑色的西装。

  比起周总理,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富二代,全部是一群好吃懒做的“啃老族”,开着父母的名牌轿车,穿着父母买来的名牌服装,拿着父母转来的血汗钱去高级酒店吃饭,天天在那里炫耀自己家里有多富有,却从来不肯自己去努力挣钱养家,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像周总理一样,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和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东汉末年,三国争霸的时期,诸葛亮曾经向刘备起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总理便是这样的人,他是那么爱自己的祖国,为了人民的幸福,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

刘备还曾夸赞诸葛亮:“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意识是说,我有了孔明这名军事,就犹如鱼得水。

我们的周总理又何尝不是

因为周总理,我们的国家才更加强大,因为周总理,我们才有如今美好的生活。

在如今这个喧嚣的社会,人们的心也开始变质,一些官员当官不是为了服务人民,而是为了贪污受贿,像前一年的李启铭事件就是这样,父亲才是一个公安局局长就狂妄成那样,虽然国家一直在政治贪污腐败的问题,但是如今还能找到几个有如周总理那样真心为人民服务的政客。

所以,我们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应该更加努力,向周总理学习。

如今中国已经崛起,现在的目的就是要腾飞,要让中国立足于这个世界的巅峰

自从我第一次了解到周总理的事迹以后,我就立下志向,发誓成为一名像周总理一样伟大的人物。

周总理的身上有许多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大公无私、执政清廉、爱国亲民。

要做到周总理这几点,首先从现在开始就要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往日的生活当中,我要学习周总理自立更生的精神,多参加家务劳动,学会自己打理生活,尽可能不要求父母帮忙。

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也要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向上,多回答问题,课外的时候多看点书,了解各方面的知识。

而在人际交往当中,我要尽可能做到像周总理一样礼让他人,就算公然遭到别人的羞辱也不要轻易动怒,尽量用巧妙的语言化解,做到既可以让别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丢面子的程度,还要多赞美别人,要批评别人的时候尽可能咬住舌头。

周总理,您就是我终生的道德楷模和我的学习目标,你那崇高的人格和品质,至今都让我们缅怀。

虽然您已离我们而去,但是您的精神却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军民的心中。

【第3句】:周恩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名解放军和中华人名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名解放军和中华人名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之一,第一任中华人名共和国总理。

他的生平事迹,一时半会儿还是讲不清楚的。

在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更加明确地指出:新中国中央人名政府的主要人员配备,现在尚不能确定,还需要同民主人士商量,但周恩来是一定要参加的,其性质是内阁总理。

这就说明周恩来在新中国的地位了。

怪不得美国前外交大臣艾登要说:“你们早晚会知道,周恩来可不是平凡的人。

”1919年,周恩来第一次读到了《共产党宣言》与其他一些社会主义著作,并为此激动,他的组织才能比他的理论造诣更高一筹,在天津的学生运动中,他脱颖而出。

他在26岁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28岁时领导了上海60万工人的罢工,对于外来的观察者而言,周恩来首先是一名伟大的外交家,他的迷人风度与机智谈吐在第一印象时就令人难以忘怀。

1943年对蒋介石政府失望透顶的费正清这样描述45岁的共产党驻重庆代表:“周恩来作为领袖人物的非凡才能,初次见面时就打动了我。

这是一位英俊潇洒、有着一双黑色的大眼睛的伟人”。

我们无法一一细数周恩来为这个国家作出的贡献,但在老一代人心中,他是集聚了这个民族的无数优良品德的化身,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人们知道他是一个好总理,从他的身上,人们知道什么样的官员才是“人民公仆”。

据统计,总理的工资是400.80元,邓大姐的工资3

【第47句】:50元。

从1958年到1976年,一共是1614

【第42句】:00元。

用于补助亲属的366

【第45句】:51元,补助工作人员和好友的共102

【第18句】:67元,这两项支出占两人总收入的1/4。

其中的主导思想,自己拿工资来补助,就可以减少国家的负担。

至于总理的积蓄,总理也曾立了规矩:凡是积蓄够5000元,没什么用,就交党费。

就这样,总共交了14000元。

总理1976年1月份去世以后,两个人总共才积蓄了5100元。

所以说,两位老人非常俭朴。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去世时所留给这个世界的。

想起周恩来说的一句话:“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他果然做到了。

我不能像他一样伟大,但起码我要守信用,我要说到做到,给自己定的目标,就要实现。

希望可以帮到你

周恩来的资料、获得途径和读后感受。

漫说周恩来的“平易近民”  ○ 高长武  《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有这样一句话:“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

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政令不简约易行,百姓就不会亲近;政令平和易行,百姓就必定归从。

进一步说,这句话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条治国为政的道理:制定的政策贴近老百姓,维护他们的利益,就能得到他们的拥护。

这个道理反映在执政者的风格上,就是“平易近民”四个字。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政府总理,周恩来是“平易近民”的典范。

  “平易近民”,必然与民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

周恩来虽身居高位,但从来都把自己视为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1958年夏,黄河中下游出现严重洪灾。

7月18日上午,正在上海考察的周恩来接到报告,立即赶往受灾最严重的郑州视察灾情。

当晚,他来到邙山脚下的黄河岸边,查看水势和救灾的情况,并冒雨鼓励大家与洪灾作斗争。

秘书见周恩来衣服都淋湿了,忙撑起雨伞。

周恩来立即阻止,说:“你看大家不都是一样在雨里淋着吗

”对一位政府总理来说,面对雨中灾民,虽然打伞与否只是一件小事,可二者体现出来的为政风格则是迥异的。

  “平易近民”,必然平等待人,不摆官架子。

周恩来一有空就深入群众中间,亲切地询问百姓冷暖,倾听群众心声。

1956年5月6日,周恩来到太原钢铁厂视察。

当他来到高炉现场时,值班工人史悠国正在忙碌。

周恩来热情地向他伸出了手。

史悠国看着自己满是油污的手,有些不好意思,正在进退为难之时,周恩来和蔼可亲地笑着说:“小伙子,没关系,来

”说着便紧紧握住史悠国的手,并亲切询问有关情况。

正是这样的握手,把周恩来以至党和国家与老百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平易近民”,必然勤恳为民,不当官老爷。

周恩来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春蚕吐丝的精神兢兢业业,忘我工作。

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说的:“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

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

”1966年3月8日凌晨5时29分,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

得知地震的消息后,周恩来乘直升机迅速赶往震区,冒着余震的危险,检查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指导救灾工作。

一直忙碌到夜里,他才在驻邢台部队的营房里,与战士们一起吃了一点烙饼和煮白菜。

周恩来始终把自己视为“人民的勤务员”,勤勤恳恳、夜以继日地工作,甚至在他晚年重病缠身之后也依然如此。

1975年3月,周恩来在医院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20天时间内,曾先后会见了赞比亚、圭亚那、新加坡、摩洛哥、斯里兰卡的政要或政府代表团,同时还在3月15日主持了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此外还处理了许多日常政务。

周恩来以重病之躯在手术前保证了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

  以上只是捡拾了几个例子。

实际上,“平易近民”的为政风格早已融化到周恩来一生所做的许许多多琐细事情中,是他爱民之情的自然流露,成为他人格魅力的一部分。

正因如此,老百姓才会亲切地称他为“人民的好总理”。

也正因如此,凡接触过周恩来的人,包括不少外国人士,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染。

1964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周恩来邀请日本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松崎君代到中南海住所作客。

就餐时,周恩来请松崎坐在紧靠自己的右侧,并用他那不太方便的右手,不断往松崎菜碟里夹菜,劝她多吃点。

在得知松崎的父亲曾在制酒行业工作后,周恩来取出自己珍藏的两瓶茅台酒,让松崎带回去,请她父亲尝尝。

周恩来平易近人的举动使松崎十分感动。

1978年再访中国时,松崎曾用日文写下“周恩来总理,您活在我心中”这十一个字,来表达她对周恩来的景仰和怀念。

  在为政风格上,与“平易近民”截然相反的是官僚主义。

而对于官僚主义,周恩来则是坚决反对的。

1956年5月17日,他在关于昆曲《十五贯》的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对新中国成立后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进行了严肃批评:“现在有个风气,对领导不称首长就会有人怪”,“老百姓想见做‘官’的是多难啊

”我们做“官”的人,应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正在为人民服务”。

1963年5月29日,他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列举了官僚主义的12种表现,并细数了其种种危害,认为“官僚主义的态度和作风已经给我们的工作造成许多损失,如果听其发展,不坚决加以克服,必将造成更大的危害”。

同时,他告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绝不能容许官僚主义再继续发展下去”。

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他更是严格要求,无论谁犯了官僚主义的错误,他都要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并责令改正。

  古人云:“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得民心者得天下。

正是因为有了像周恩来这样一批又一批“平易近民”的共产党人的严格自律和不懈努力,新中国才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并保持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

  〔作者高长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17〕  更多文章: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2000字

“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

”这是小制作、大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影片生动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毛主席曾讲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也是这部影片所诠释的主旨。

总理的工作细致入微。

当老大娘让儿子送来“拽面”时,总理一面吃了“拽面”,一面让警卫员到老大娘家看看是不是把寿材卖掉了,并且选择用自己的钱帮老人家把寿材买回来,在走了后送回去。

当邓颖超同志想要伯延的妇女好好学习知识时,她亲自与汪老师一起粘书,画画补充教材,使得汪老师在感动之余承诺“一定会在这里一直教下去”。

他们细致入微的工作方式,让我们受教颇深。

历史走到今天,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

我们常说为人民服务,那就应先弄清楚新形势下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常说走群众路线,就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躬下身子,沉下心来,及时准确了解群众的困难和呼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作为一名刚上岗的*****,我定当时刻将党的宗旨铭记在心,以周总理为榜样,更好的落实上级党委组织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有需要私信 刚写了好几篇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512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