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出使西域的读后感
班超出使西域的读后感要600字的就行,谢谢,在线等着急
很多人看到了班超出使西域多么的牛x,36人平定西域50多个国家,几乎没有凭借汉朝的兵力,仅仅是靠汉朝的强大震慑力,就使得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
但是这背后的辛酸,你能想到吗
近30年的时间,班超远赴异域,东奔西跑,久于征战,时刻面临的生死的威胁。
现在的我们有的某些人嫌目前单位环境不好,都要考虑换个环境。
而班超面临的是长达30年的生命威胁。
但是话说回来,其实班超本来并不需要冒着生死的危险出使西域的。
为什么
就是因为汉光武帝的两次小小的错误,加上对当前东汉实力的低估,导致错失了收复西域的良机,不得不再次派遣班超出使西域。
我们来看班超出使西域后的结果,一方面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西域五十余国都交纳质子,表示归服汉朝,最关键的是什么,交纳人质,还有就是设置西域都护府。
刘秀拒绝西域诸国臣服,有犹豫和对汉朝实力低估的考量。
其实本质就是刘秀把这件事想的复杂了,他以为现在国家初定,不适合收复这些小地方。
实际上,这时候恰恰是汉朝收复西域,设置都护府的最佳良机。
就因为刘秀做了这件错事,导致汉朝失去了收复西域的时机,致使班超出使西域30年。
投笔从戎从青年到暮年的班超,更是差点老死在了西域。
世人只知道称赞班超出使西域,却不了解其背后的艰辛与凶险,更是不知道,这种情况明明是可以避免的。
即所谓的防患于未然
班超出使西域的故事30字
【第1句】:历史背景: 自汉武帝时张骞始通西域,经过西汉王朝的长期经营,至汉宣帝时期,西域诸国已经臣服汉朝,西汉朝廷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汉之号令颁行于西域。
但到西汉末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朝政混乱,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经营已经无暇顾及。
王莽政权被推翻后,李崇被杀,西域从此与中央政府终止联系。
【第2句】:历史意义: 班超成为了有史记载以来西行最远的中国人,开创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录,使丝绸之路再度开放,最后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宏伟大业。
班超出使西域都经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哪些困难
永平十六年(73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随从北征,在军中任假司马(代理司马)之职。
假司马官很小,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转向军旅生活的第一步。
班超一到军旅之中,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
他率兵进击伊吾(今新疆哈蜜西四堡),战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昆湖),小试牛刀,斩俘很多敌人。
窦固很赏识他的军事才干,派他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经过短暂而认真的准备之后,班超就和郭恂率领三十六名部下向西域进发。
班超先到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南)。
鄯善王对班超等人先是嘘寒问暖,礼敬备致,后突然改变态度,变得疏懈冷淡了。
班超凭著自己的敏感,估计必有原因。
他对部下说:“难道没有觉察出广对待我们礼节疏薄了吗
这一定是有匈奴的使者来了,他犹豫不决、不知何去何从。
聪明人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前就能觉察出来,何况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呢
”于是,班超便把接待他们的鄯善侍者找来,出其不意地问他:“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他们现在在哪里
”侍者出乎意料,仓猝间难以置词,只好把情况照实说了。
班超打听到匈奴的使者住地离这儿才三十里地,知道鄯善王又是恨他们,又是怕他们,正为难着。
班超把侍者关押起来,以防泄露消息。
接著,立即召集部下三十六人,饮酒高会。
饮到酣处,班超故意设辞激怒大家:你们跟我千辛万苦来到西域,想的就是为国立功。
没想到匈奴的使者来了。
要是鄯善王把咱们抓起来送给匈奴,咱们连尸骨都要喂豺狼了。
大家说该怎么办
”众人都说:“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
”班超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现在最好的办法,只有借着夜色用火攻击匈奴人,让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兵力,一定非常震惊害怕,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
咱们杀了匈奴使者,鄯善王一定吓破苦胆,还能不归顺汉朝吗
”有部下说:“应该和从事(郭恂)商量一下”班超很生气,说:“吉凶就在今天。
从事是个文官,听到这个消息就怕了,咱们的计划肯定会泄露出去,咱们肯定是白死,连壮士也不是”部下一致称是。
刚入夜,班超就带领着官兵直奔匈奴人的营地。
正遇上大风呼啸,班超让十个人带着鼓藏到敌人帐篷的后面,跟他们约定说:“看到大火烧起来后,你们一定要一齐击鼓大喊。
”二十人带着刀枪弓弩等兵器埋伏在门两旁,他带着六个人顺风放火,房前屋后的人一齐击鼓呐喊。
敌人惊吓得乱了营,逃遁无门。
班超亲手杀了三人,官兵们斩杀了匈奴使者和部下三十多人,其余的一百多人全被大火烧死。
第二天,班超将此事报知郭恂。
郭恂先是吃惊,接著脸上出现了不平之色。
班超知道他的意思,既怕担责,又想分功。
班超把手一举说:“从事虽然没有参加这次行动,但还是有功的,班超不会独占功劳。
”郭恂这才高兴起来。
班超于是请来了鄯善王,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王大惊失色,举国震恐。
班超好言抚慰,晓之以理,鄯善王表示愿意归附汉朝,并且同意把王子送到汉朝作质子。
班超完成使命,率众回都,把情况向窦固作了汇报。
窦固大喜,上表奏明班超出使经过和所取得的成就,并请皇帝选派使者再度出使西域。
汉明帝很欣赏班超的勇敢和韬略,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接报后说:“班超这样的官员,为何不派遣
还需要另外更换吗
现在就升班超为军司马,令其再继前功。
”。
窦固认为班超手下的人太少,想给他再增加一些。
而班超却只愿带原来的三十六名随员,他说:“于阗国不但大,而且遥远,如果带领几百人去,对增加实力并没有什么好处,万一遭遇不测,人多反而是累赘。
”班超等人向西域进发,不久,到了于阗(亦作于真,王治西城,今新疆和田)。
当时,于阗王广德新近攻破莎车(王治莎车城,今新疆莎车),在南道雄帜高张,匈奴人派使者驻在于阗,名为监护其国,实际上掌握著该国的大权。
班超到于阗后,于阗王对他不修礼貌,颇为冷淡。
于阗巫风炽盛,巫者对于阗王说:“现在天神发怒了。
天神说,为何要投向汉朝
汉朝来的使者有黑嘴的黄马,赶快取来祭祀我。
”。
国王广德就派国相私来比前去汉使处要马。
班超早己暗中知道了这件事,就答应了私来比,但提出要巫师来取马。
等到神巫到来,班超不由分说,将他杀死,把首级送还于阗王,晓以利害,责以道义。
于阗王早就听说过班超在鄯善国诛杀匈奴使者的作为,颇为惶恐,当即下令杀死匈奴使者,归附汉王朝。
班超重赏了于阗国王及其臣子们,以此来安抚他们。
由是,西域各国的国王纷纷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作为人质,以示归顺。
至此,西域与大汉断绝了六十五年的交往又得以恢复。
当时,匈奴人扶立的龟兹(王治延城,今新疆库车县城东郊)国王倚仗匈奴的势力在北道肆行无忌。
他派兵攻破疏勒(王治疏勒,今新疆喀什市)国,杀死国王,另立龟兹人兜题为疏勒王,疏勒国实际掌握在龟兹人手中。
第二年春,班超带手下人从小道向疏勒国进发。
班超行至兜题居住的架橐城九十里的地方,派手下吏员田虑去招降兜题。
班超指示说:“兜题并不是疏勒人,国人肯定不会为他卖命。
如果他不立刻投降,就把他拿下”。
田虑一个人来见兜题。
兜题见田虑势单力孤,根本没有投降的意思。
田虑乘其不备,抢上去劫持了他。
变起突然,兜提手下的人惊惧奔走。
田虑乘马疾驰,到班超处复命。
班超当即来到架橐城。
他把疏勒文武官员全部集中起来,向他们陈说龟兹种种不合理的行径,宣布另立原来被杀掉的疏勒国君的侄儿叫“忠”的当国王。
疏勒人大悦。
新王和一班官员要杀死兜题,但班超从大局出发,为了宣示汉王朝的威德信义,说服大家,释放了兜题。
疏勒平定。
至此,班超两次出使,凭借智勇,已先后使鄯善、于阗、疏勒三个王国恢复了与汉朝的友好关系。
班超出使西域的主要功绩
汉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镇抚西域各国,西域与汉关系至此恢复。
班超在西域30年,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同时,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
班超出使西域五个成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拼音』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首拼』 brhxydhz『释义』 焉怎么。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康熙字典』 不、入、虎、穴、焉、得、子。
『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示例』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
”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
★毛泽东《实践论》『代马依风』『拼音』 dài mǎ yī fēng『首拼』 dmyf『释义』 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马北方产的良马。
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康熙字典』 代、马、依、风。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示例』 无『投笔从戎』『拼音』 tóu bǐ cóng róng『首拼』 tbcr『释义』 从戎从军,参军。
扔掉笔去参军。
指文人从军。
『康熙字典』 投、笔、从、戎。
『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示例』 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的经过。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孤立无援』『拼音』 gū lì wú yuán『首拼』 glwy『释义』 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康熙字典』 孤、立、无、援。
『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国大丧,遂攻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
”『示例』 庄公既碍姜氏之面,又度公孙滑~,不能有为。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孤立无助』『拼音』 gū lì wú zhù『首拼』 glwz『释义』 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康熙字典』 孤、立、无、助。
『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国大丧,遂攻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
”『示例』 属者椒寝未繁,肖星不耀,~,有识寒心。
★宋·周辉《清波杂志》卷一『燕颔虎颈』『拼音』 yàn hàn hǔ jǐng『首拼』 yhhj『释义』 颔下巴颏。
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康熙字典』 燕、颔、虎、颈。
『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示例』 无
有关班超出使西域的成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力不从心 见《后汉书·班超传》: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水清无鱼 见《后汉书.班超传》: 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