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拜访礼仪读后感

秘书公关与礼仪的读后感1000字

完了金正昆教授的《社交礼仪》,这本书十之八九是说教性质,但其中十一还是有指导作用的,古人云:开卷有益,就是此理。

现从中辑录一部分内容与大家分享:  

【第1句】:使用尊称的原则,就是就高不就低,当然这也是目前导致“某某总”不值钱的根本原因;  

【第2句】:打电话时,尊者先挂,这与上车时尊者先上后下的道理相同;但要注意上电梯时,引导人员需先进(以便控制电梯)后出;上车时的,应首先背对着门款款坐下,待坐稳后再将并拢后的双腿放入车内;下车时正相反即面对车门,等双腿落地后,再将身子移到车外,这一点女士要特别注意,不会上下车的人,往往会裙底漏光;  

【第3句】:关于穿着基本要求是“三色原则”即全身颜色要控制在三种之内,但领带原则要与西装一致,同时鞋子、腰带、公文包应为同一种颜色,首选为黑色,另外,男士的腰带上不能挂任何东西;  

【第4句】:关于座次,一般以右为尊。

如主人驾车,则副驾驶位首席;如为司机开车,则座次从高到低顺序为:右后排、左后排、后中排、副驾驶;宴会时一般正对门位置为首席,当然如果长辈或客人已落座,则他的位置即为上座,不可机械地要求其挪座,因为这是面子问题,万不可当面纠正;  

【第5句】:给别人作介绍时,本着地位高的人,拥有优先知情权,即把地位低的人介绍给地位高的人;  

【第6句】:关于握手,一般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手掌略向下方伸直,与对方相握后呈垂直状态,但是否握手讲究“尊者决定”,千万不能先下手为强;  

【第7句】:用手跟别人作指示时,手指要并拢,掌心向上翻,这个空姐一般做的都很标准;  

【第8句】:接受名片时,必须当着对方面认真拜读一遍后再收起来;  

【第9句】:拜访客人时,未经约定或未得到被拜访者同意,不要临时捎带其他局外人;  

【第10句】:冷餐会上取食时应遵循“一次少取,多次取食”,不要一次性把盘子装满,当然吃东西时不能发出声音。

  当然“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子说过“礼者,敬人也”,礼仪的根本出发点其实就是“尊重”二字。

  《社交礼仪》读后感  我看了很多本书,其中我认为最值得看的是《社交礼仪》,我认为它对我现在以及日后的人际关系有很大帮助,会让我学会更从容,更得体地进行人际交往,赢得更多的机遇,将来更好适应这个文明社会,所以我选择了它。

  社交礼仪是一种无声的人际交往语言,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涵养、教养和素质水平,而且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它是我们个人发展,事业进步的需要,是一门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社交礼仪。

而当前,我们需要文明素质的培养与学习,尤其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掌握好基本的文明社交规则。

  作为一名大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自我意识有了新的认识,渴望能够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

其实,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看完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平常在生活中忽略了很多的小细节。

例如,在交谈方面我很多时候会打断别人,在打电话的时候不会自我介绍,不会适时地赞同对方的意见,在不同的场合不会控制声调,不会选择共同话题,等等……很多时候,礼仪就在交往活动日渐频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离不开人的日常生活。

大到国家领导人见面会谈,小到百姓生活点点滴滴,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好文明礼仪的尺度。

只有学好了礼仪,我们就可以避免很多失误,赢得友谊,更好地创建和谐文明社会。

  再者,我还从书中学习到了握手的礼仪,致意的礼仪,赠名片的礼仪,宴请与馈赠的礼仪等等,也许这些就是我应该在以后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尤其注意的。

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我们都在过着群居生活,因此就应该学会如何交往,学会在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才能在缤纷复杂的社会中赢得立足之地。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社交礼仪的基本常识能帮助我掌握交际技巧,积累交流经验,在社交中学会言行适度原则,是我能更亲近大家,理解他人,尊重他人。

总之,《社交礼仪》是一门大学问,使我受益匪浅。

  现在我们通过大学,慢慢开始在接触社会,社交活动接踵而来,也许当我们无意的文明举动给我们收获或不切合场合的言语让我们感到尴尬时,我们才会真正体会到:礼仪常识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里每一个细节中……  最后,我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从现在学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自身形象,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社会将更加温馨和谐!

礼仪培训观后感

礼仪培训的感想——XX前段时间,XX项目部组织30多名职工进行了礼仪培训。

这次礼仪培训确实受益非浅,周思敏老师不仅传授了我们基本礼仪方面的知识,也学会了很多职场上的各种技巧和注意事项,更重要的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提升和净化,使我们对未来的人生、工作、学习、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仪态仪容、举止、服饰、社交、会客、交谈等几个方面的礼仪知识的讲解,扩大和提升礼仪的实用价值,并很好地达到了对个人的职业塑造和对单位形象的促进作用。

现浅谈一点自已的体会。

一、 礼仪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

通过这次礼仪培训之后,我对礼仪、教养的认知得到了升华。

这么多条规范礼仪当中,按照我个人的看法多数在我的身上都是适用的。

其中有一些,比如礼仪中讲的:与别人交谈时,不要摇晃头、脚或腿,眼睛不要瞟来瞟去等等。

结合实际来看,确实是的!在没有系统的学习礼仪之前,这些现象在我身上时常存在,这次系统的学习、规范之后,礼仪这个词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再加上日常生活里的耳濡目染让我在现在的工作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面对什么难题,都能大方得体的处理。

不经意间,礼仪已经成为了我面对人和事的一种本能反应。

二、礼仪无处不在我们从小就学“见到老是要问好”,别人说“谢谢”要回答“不用谢”,这就是礼仪。

工作后,单位的一些“工作标准”“行为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对礼仪的要求,是一种更专业、更规范的礼仪。

可以说,纵向上看,人的一生种种行为都和礼仪密不可分;横向上看,人几乎每天都在家庭、街道、学校或是工作单位里活动,而这些地方又都会有各自的礼仪要求和规范。

自小学起我们就接受着各种不同的礼貌教育,我们被要求学会问好,道歉及感恩等等,我们经常都在说礼貌用语十个字,然而事实是真正能够很准确地完整地说出来的人是很少的。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与人打交道,我们都要学会如何尊敬地称呼对方,能够在一定地场合恰当地应用好敬语,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的好处,反之则可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

在请求别人帮忙时用恳请的语气和祈使句往往是会有很大结果的;在与人打交道时要懂得说对不起,傲慢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糕,退一步海阔天空。

为别人服务时一定要做到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和充满善意。

用心尽力地做到口到、眼到、身到和意到。

与人交谈时要正视或者仰视对方,随时注意对方的需要,应用标准的国语普通话交谈,表情自然能够与对方互动,尽量保持着露出六颗牙齿的大方的笑容。

我们的言谈举止、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别人对自己整个人的评价,所以,我们需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礼仪规范。

如何学会拜访礼仪

事先联络,商定细则拜访前,先以电话或书信联络,告知将至府上拜访,请问对方是否有空,或许对方碰巧有事不能答应,只有改日另约了。

得到诚意的欢迎之意,有了这样的回答后,方可订好拜访的日期与时间,相约必到,请其等候。

拜访的日期与时间必须配合对方的方便时间才可,不可使对方感到不便与为难,所以,首先要考虑到对方预定的时间、日期,都要由对方来做决定,再配合对方安排的时间来访。

不可随自己的意思订拜访时间,必须由对方决定,这是拜访人家应有的礼节。

确定好交谈的话题,有的放矢人数的多少?地点在何处等,都必须事前就联络或安排好,到时不致慌乱,那样的拜访就是失礼数了。

可能的话,人数宜由对方来决定,以便于对方准备必须的用品,万一临时有事要更改日期,也要事前打电话通知,千万不能让人家空等,才不会失信于人。

待一切事宜都准备妥当后,再打电话讨论细节,相信就不会有任何差错了。

守时践约,避免迟到拜访人家,绝对要守时,不可太早,更不可迟到。

最好比约定时间早点出门,免得因为中途塞车而误了约定的时间。

到达目的地后,略为比约定时间晚几分钟敲门,才有礼貌。

太早去了,也许对方尚未准备好,那会使双方都感到不好意思,所以太早去也是失礼。

如临时有事故发生而不能赶去赴约,一定要事先告知,取得对方的谅解,否则就太不守信约了。

进门的礼仪到达对方门口时,要先按铃之后,静静地等候人家来开门,不可因没有听到动静,就一直猛按铃,或在门外大声喊人,这是令对方感到不悦的行为。

进门时要客气地说:打扰了。

有礼地打个招呼后,脱鞋子再进房里,脱下来的鞋子不能乱放,要整齐地放在门边,再穿上人家准备好的拖鞋。

开启房门时,要动作轻轻的,不可太用力使房门发出巨响。

在屋内,若要脱衣,该先问人家要放在哪里,然后在挂衣架上或放衣服的地方整齐地放好。

进入客厅之后被请入客厅时,要道声谢谢,然后端正地坐在椅上。

主人端茶给你时,要双手去接并向对方道谢,态度自然,不必拘束地饮用。

在桌子旁边放置的书报杂志、画刊,可以随意地拿起来看,看完之后也要放回原处。

可是人家放置在书橱里的书,就不可以擅自拿下来看,若是想看,也要等到事情办妥之后,再请示对方,得到对方的允许后,才可拿来看。

看后,要依原样放回去,保持书籍的整齐,同时不忘向对方道谢。

如时间太晚了,主人请你留下来用餐时,就要婉谢,然后尽快缩短话题,准备告辞,以免打扰人家用餐的时间,这才是礼貌。

在门口道别时,对方若是长辈或是老师,要用鞠躬行礼的方式表示,不能举手道别,若是平辈或是朋友,告别时只要挥手示意即可,这点是必须分清的。

拜访礼仪有哪些 去拜访他人要注意什么

拜访礼仪若是做客参加宴会,可以在适当时间回请主人,答谢盛情。

去做客时,也可以给主人或主人家的小孩带点礼物。

告辞的时候一般性的访友,以半小时为最佳交往时间。

告辞时应对主人的款待致谢,并对自己的打扰表示歉意。

主人家有长辈的话,也应向长辈告辞。

女士跟男主人告别,应主动和对方握手,如向年长的妇女告辞,则应等对方伸出手来再握手。

出门后,须主动请主人“留步”,不用远送。

交谈的时候谈吐文雅,对主人家的家庭情况只作一般了解,切忌关心过度,反复盘问,或独自滔滔不绝,让主人插不上嘴。

主人说话时要留心倾听,若主人有不耐烦的神色出现,要适时告辞。

在主人家里随手乱翻,到处乱闯,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一般不宜带年幼的小孩去做客,增加主人的麻烦,更不宜在别人家责骂小孩。

有别人在场和主人谈着话,来了别的客人,不管认识与否,应当主动起身与他打招呼。

如果自己的话已说得差不多了,可以起身告退,或尽量早点结束话题。

不要不理睬别的客人,自顾自地唠叨。

进门的时候应先敲门或先按铃,等主人开门或说“请进”后再进去。

进门后,向主人一家人问好,有其他客人在场,也问个好。

如果不是预先约定,先问问主人是否有时间,简短地说几句就告辞。

服装的选择一般的访问,服装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不必太过华丽,衣冠不整、蓬头垢面则对主人不敬。

去庆贺喜事,就需美观讲究些。

时间的选择考虑到主人的方便,尽量避开吃饭的时候;节假日和周末,没有预约,也不要贸然前往。

预先约好时间,最符合礼貌。

确有急事临时决定拜访,时间要短,还须对自己的突然拜访表示歉意。

去拜访他人要注意

【第1句】:拜访前应先和被访对象约定,以免扑空或扰乱主人的计划。

拜访时要准时赴约。

拜访时间长短应根据拜访目的和主人意愿而定,一般而言,时间宜短不宜长。

【第2句】:到达被访人所在地时,一定要轻轻敲门,进屋后应待主人安排指点后坐下。

后来的客人到达时,先到的客人应该站起来,等待介绍。

【第3句】:拜访时应彬彬有礼,注意一般交往细节。

告辞时要同主人和其他客人一一告别,说“再见”、“谢谢”;主人相送时,应说“请回”、“留步”、“再见”。

拜访礼仪常识有哪些

在每个超市中,礼仪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从每个人员的礼仪上我们就可看出其公司、超市的形象。

可以这样的去理解,礼仪就是对门店从业人员必然不可缺少的要求和素质。

在工作上,不管是在大卖场还是在便利店,员工个人的礼仪形象就是代表着整个超市的形象。

例如,超市中经常可看见说“欢迎光临”这句话的,无疑在一天中这句话是最多的,在工作上就规定这句话所表达的规矩和形象,如果你认为这也不过是个规矩,勉强的去说出这句话,已一种完成工作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顾客,那么你就会有着一种尴尬,勉强,好面子的表情出来。

我的朋友以前在超市也每天都在说“欢迎光临”,开始时,她感到很尴尬,碰到朋友时感到很别扭和不自在,表情经常是僵硬的。

当时,她就想:“为什么,她要说欢迎光临呢

就是你不说顾客也不会因此耽误了自己的时间,也不会少了他们要买的东西。

”随后,她认为这种尴尬日子也不好过,就拜访了以前前辈,经过她们的开导和在书上看的见解,她得到了很大的启示;这也是一门技巧,一门学问,她们通过自己这句话为顾客提供了良好的形象,给人一种很好的购物环境,从而可以更好的去引导和刺激顾客购物消费的心情。

是的,这即使员工们对工作的尊重,也是为门店做出贡献,也为她们自己创造了有利条件。

礼仪,是需要真诚的心,是从心开始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688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