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曰读后感
谁读过“柏杨版资治通鉴”
其实lz你想复杂了,《柏杨版资治通鉴》和《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是相关但相互独立的两本书(而不是一本书的两个版本),分别是《资治通鉴》和《通鉴纪事本末》的白话文转写。
前者是编年体史书,因此柏杨版也是编年体;后者是南宋人袁枢对《资治通鉴》中的记载进行细节上的补充而不是编年体史书,柏杨版也就自然不是编年体。
另:看了一下其他两位,果然分不清柏杨版通鉴和柏杨版纪事本末的人很多……么
老舍和柏杨的写作有什么不同之处
老舍的文学修养比柏杨修养要高得多。
比较二者的作品。
老舍的文学作品。
语言优美,偶尔还比较风趣。
又不失现实感,富有北京地方特特色。
要你沉稳的笔调触及现实问题。
沉重心情中偶感轻松。
柏杨的文字作品,看似痛心疾首对待国家国人的问题。
其实是一种谩骂,谩骂不能成为一种文章。
历史书籍的读后感300字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
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
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
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
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
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
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
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
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
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柏杨”是谁的笔名
柏杨年表[编辑本段]1920——出生。
1931——十二岁,进入河南省立第四小学读二年级,入学后不久便发生「九一八事变」。
1933——因殴打继母祖父,被父亲送往辉县县立小学,遇到恩师克非,引发阅读兴趣。
1937——投考河南省军事政治干部训练班。
1939——与艾绍荷结婚,同年父亲病逝于开封。
1943——与崔秀英发生感情,共赋同居。
1948——与友人徐天祥、孙建章在沈阳筹设《大东日报》。
1949——与克非决裂,在上海遇见思师吴文义,并随其到台湾;同年,进入屏东农业职业学校当人事员。
1953——与齐永培结婚,平生首篇散文在《自由谈》上刊出。
1954——在救国团任职。
与吴文义矛盾激化。
1957——在国立成功大学担任教识,其後因认识就读静宜英语专科学校的倪明华,与其相恋和结婚,被逼辞去所有工作。
1960——开始以笔名「柏杨」在《自立晚报》撰写专栏「倚梦闲话」。
1961——开始在《自立晚报》发表小说《异域》。
1967——负责为《中华日报》连载的美国漫画《大力水手》翻译。
1968——因在二月一日所刊出的一篇中将「fellows」译为「全国军民同胞们」,被调查局以「共产党间谍」及「打击国家领导中心」的罪名入狱。
1969——倪明华提出离婚要求,柏杨在狱中绝食二十一天。
1972 - 1976——囚禁于绿岛感训监狱。
1977——获中国大陆问题研究中心聘书,在《中国时报》开辟「柏杨专栏」。
1978——与女诗人张香华结婚。
1979——狱中的著作《中国人史纲》出版。
1982——与夫人张香华访问泰北金三角地区。
1985——8月,《丑陋的中国人》出版;《柏杨版资治通鉴》当选为台湾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则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
1988——到西安探望女儿毛毛。
1993——《柏杨版资治通鉴》全部完成,平装72册,精装36册。
1995——《柏杨回忆录》完成。
2008——2月24日因肺炎并呼吸衰竭住进加护病房,3月19日转入普通病房,后来又因胃部问题进行“胃造廔”手术,再次住进加护病房,4月12日才转普通病房,以氧气及呼吸辅助器治疗。
2008——4月29日凌晨1时12分,病逝台湾新店耕莘医院,享寿88岁。
作品概况[编辑本段]小说1953年 《蝗虫东南飞》 从1952年11月开始刊登於国民党「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的机关刊物《文艺创作》上,到1953年8月连载结束。
1957年 《周彼得的故事》(天涯故事) 复兴书局 1961年 《异域》 平原出版社 1961年 《旷野》 平原出版社 1962年 《莎罗冷》 平原出版社 1980年 《古国怪遇记》 远流出版社 1981年 《打翻铅字架》 远流出版社 229页 杂文倚梦闲话系列玉雕集(动心集) 怪马集(妙猪集) 堡垒集(降福集) 圣人集(候骂集) 凤凰集(咬牙集) 红袖集(红颜集) 立正集(跳井救人集) 牵肠集(玉手伏虎集) 蛇腰集(孤掌也鸣集) 剥皮集(水火相容集) 注:原第八集「鱼雁集」在80年代重新出版时已不见影子,跃升出版社改以挑灯夜话第一集「牵肠挂肚集」改名「牵肠集」来取代「鱼雁集」西窗随笔系列高山滚鼓集(骡子集) 道貌岸然集(马翻集) 前仰後合集(不悟集) 闻过则怒集(不学有术集) 神魂颠倒集(眼如铜铃集) 鬼话连篇集(乱做春梦集) 大愚若智集(笨鸟先飞集) 越帮越忙集(吞车集) 心血来潮集(勃然大怒集) 死不认错集(猛撞酱缸集)出狱後杂文活该他喝酪浆 按牌理出牌 大男人沙文主义 早起的虫儿 踩了他的尾巴其他杂文鼻孔朝天集(挑灯杂记第二集) 奋飞 《丑陋的中国人》 《酱缸震汤》 《我们要活得有尊严》历史柏杨历史研究丛书《中国人史纲》 《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 《中国历史年表》皇后之死系列姑苏响鞋 温柔乡 长发披面帝王之死系列可怕的掘墓人 忘了他是谁柏杨版资治通鉴柏杨版资治通鉴 1-72册 柏杨版通鉴记事本末 1-38册 柏杨曰 1-6册自传《柏杨回忆录》有关柏杨的书籍《柏杨和我》(梁上元编,梁上元等著,星光出版社出版)
柏杨其人如何
柏杨原名郭衣洞,满族,笔名柏杨。
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
东北大学毕业后,曾任东北社社长、沈阳辽东学院教师。
去台后,曾在反共救国团任职,后在成功中学、省立成功大学、国立艺专等地从事教育工作。
1966年任平原出版社社长。
妻子倪明华(诗人)主编家庭版,他负责该版专栏。
1968年1月13日,因刊出一张漫画,内容是父子两人购买一个小岛,岛上只有他们父子两人,建立一个王国,并由父子两人竞选总统。
这幅漫画触怒了台湾当局,定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于3月4日逮捕了他。
这就是震惊当时台湾的“大力水手事件”。
柏杨身居囹圄长达9年零26天,身心受到严重摧残。
但他的意志并不消沉,在狱中坚持完成了、《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三部书稿。
1978 年出狱后,台湾当局勒令他约法三章:不准他提往事,不许旧调重弹,不许暴露台湾社会的黑暗,才准他为写专栏。
出狱后和女诗人张香华结婚。
1979年,韩国邀请柏杨和张香华出席诗人大会,但台湾当局以政治犯不能出境为理由拒绝。
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10集)、(10集)、、《云游记》等。
柏杨也写了不少小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反共”小说,主要有《辩的天花》、《天疆》、《异域》等;第二类是爱情小说,如《旷野》、《秘密》、《莎 罗冷》等;第三类是反映现实的小说,如《怒航》、《挣扎》等,这类小说文笔犀利,深刻揭露台湾社会“人吃人”的本质。
1960年年台湾横贯公路通车前,他曾应邀前往参观及为沿途景致题名,那时最后一站位于「古柏杨」的隧道尚未竣工,他回家后提笔有感,因而用了「柏杨」为笔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据柏杨自己推算,1920出生于河南辉县。
1949年去台湾。
自1950年代用郭衣洞之名开始创作,1960年用笔名柏杨写杂文,揭露中国文化的病态与台湾社会的黑暗面。
目前定居台北。
柏杨一生念过无数个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因屡屡被学校开除,从没有拿过一张文凭,为此还造过假文凭。
一生中娶过五个妻子,每一次婚姻都伴随过一段如烟往事。
少年时代打过继母,青年时代从过军,和蒋氏父子都有过面对面的经历,多次企图自杀,无数次被学校和单位开除,曾遭遇十年牢狱之灾,在七十年代几乎被枪决…… 柏杨年表 1920出生 1931十二岁,进入河南省立第四小学读二年级,入学后不久便发生「九一八事变」 1933因不见容于继母,被父亲送往辉县县立小学,遇到恩师克非,引发阅读兴趣 1937「七七事变」,投考河南省军事政治干部训练班 1939与艾绍荷结婚,同年父亲病逝于开封 1943与崔秀英发生感情,共赋同居 1948与友人徐天祥、孙建章在沈阳筹设《大东日报》 1949在上海遇见思师吴文义,并随其到台湾;同年,进入屏东农业职业学校当人事员 1953与齐永培结婚,平生首篇散文在《自由谈》上刊出 1954在救国团任职 1957在国立成功大学担任教识,其后因认识就读静宜英语专科学校的倪明华,与其相恋和结婚,被逼辞去所有工作 1960开始以笔名「柏杨」在《自立晚报》撰写专栏「倚梦闲话」 1961开始在在《自立晚报》发表小说《异域》 1967负责为《中华日报》连载的美国漫画《大力水手》翻译 1968因在二月一日所刊出的一篇中将「fellows」译为「全国军民同胞们」,被调查局以「共产党间谍」及「打击国家领导中心」的罪名入狱 1969倪明华提出离婚要求,柏杨在狱中绝食二十一天 1972-1976囚禁于绿岛感训监狱 1977获中国大陆问题研究中心聘书,在《中国时报》开辟「柏杨专栏」 1978与女诗人张香华结婚 1979狱中的著作《中国人史纲》出版 1982与夫人张香华访问泰北金三角地区 1985八月,《丑陋的中国人》出版;《柏杨版资治通鉴》当选为台湾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则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 1988到西安探望女儿毛毛 1993《柏杨版资治通鉴》全部完成,平装72册,精装36册 1995《柏杨回忆录》完成 2008四月29日 病逝台湾新店耕莘医院,享寿八十九岁。
大事记:一生念过无数个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因屡屡被学校开除,从没有拿过一张文凭。
一生中(到目前为止)娶过五个妻子,每一次婚姻都伴随过一段如烟往事。
青年时代从过军,和蒋氏父子都有过面对面的经历,多次企图自杀,无数次被学校和单位开除,曾遭遇十年牢狱之灾,在七十年代几乎被枪决…… 主要作品:震惊海外的《丑陋的中国人》、当选为台湾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柏杨版资治通鉴》、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的《中国人史纲》等等。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7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