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读后感350字
了凡四训读后感350字
《了凡四训》是我这么看到的最能打动我心灵的书籍,第一篇,之学。
”命由天做,福自己求我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不是算好。
这么多年,学业一直比较顺利,只是自己没有珍惜好大学的时光,考试也是得过且过,一味的追求快乐轻松的生活,没有吃苦的精神,不够努力。
08年冬天,找工作也很顺利,我很珍惜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很认真,也很努力,经历过生存的艰辛,也更懂得什么是生活。
当我看到了凡先生的人生,就很羡慕他,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生过的简单,却又快乐。
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后,很坦然的向自己求福,最终得到了很好的福报。
“若不反躬内省,而途向外驰求,而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
内外双失,故无益”。
每个人的喜好,特长都不同,职业道路也不同,只要自己心中有成功的信念,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正错的,发挥优势,最终会有好结果的,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我相信我道理的东西,比如佛法中的因果报应之说,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一个人要想成功,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
一个善人,自会有很好的人缘,那么很多人来帮助他,再加上他自身的努力,成功的可能性自会比别人大很多!对于自身而言,我自认为自己身上还有很多浮躁的东西,要想改造命运,就要努力去改正!第二篇改过之法。
一个人如何才能改过,了凡先生告诉我们三个心:一,知耻心,当一个人有了知耻心,那么改过就不难了。
二,发畏心,凡是作恶的人,大多没有畏心,他们不怕国家的法律,不畏惧社会的谴责,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僚们,他们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信任抛在脑后,他们不知耻,也无畏惧之心。
前面两条是改过的前提,最后一点,改过的勇心。
勇于改正错误,战胜自己的勇猛之心。
我们要改过,就要反省,反省自己身上还有那些不足,然后逐一去改,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古语说,“江山易改本性南移”,要将一个人维持了几十年的习惯改变,这确实是需要勇气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如不是经历了大的挫折和打击,人是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习惯的,人的习性就像是动物的保护色,突然要改变,人是会缺乏安全感的,习惯的养成,就是要靠重复,不断的重复,一点一滴的去改变,日积月累就会真正的改变。
我们做事情,要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体恤别人的疾苦,凡是要换位思考,这里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年轻人,脾气很暴躁,常常对别人发脾气,村里人都很讨厌他,他很痛苦,很想改变,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于是他问他的父亲该怎么办,他父亲给了他一块完好无损的木板,对他说:孩子,你每犯一次错误就钉一颗钉子在这块木板上,一个月以后,他惊讶的发现木板上订满了钉子,他很懊悔,于是,他父亲就说,好,从现在开始,你要好好的对待别人,每做一件好事,你就从木板上拔掉一颗钉子,三个月过去了,年轻人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很开心的拿去给他父亲,父亲说,孩子,你看这块木板上已经全是洞,这些洞就好比你曾经带给别人的伤害,即便你改正过来了,你给别人的伤害是没法消除的。
年轻人听了后,从此改正了自己身上的恶习,再也没有伤害过别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当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做的事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伤害,这是没有办法弥补的。
我们每个人都用真诚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用真诚的心去改过,一定会像了凡先生一样,一点点改掉身上的过错,成为一个仁义道德之人。
第三篇,积善之方。
做了好事,大家都知道的,叫做积阳德,做了好事别人都不知道的叫积阴德。
我在《了凡四训》中读到了很多故事,做官的人减轻老百姓的税,有的人为穷人布施,也有人救了人家的性命,这些善人最终都有很好的结果,在当今社会,只要为官的切实为百姓做几件实事,不贪污腐-败,那就是好官,也许我们没有机会救别人的性命,也许我们没有能力支援穷苦的家庭,但只要我们不放弃积德行善,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小事也是一种善良,我曾看到一篇文章,说道:“在别人落难的时候,不要落井下石,在别人出丑时,不要取笑,在别人幸运时,用真诚的心去祝福!这样就是一个起码是善良的人。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里很复杂,我不知道作者是什么心态,这种小心翼翼的善良让我觉得很悲哀,为什么现在社会这么多作恶的人,就是因为我们缺失了我们几千年文明的精髓,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道德,仁义。
已经在这个社会变成一种奢侈。
似乎离我们很遥远。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我们要做善事更难了。
现在的经济危机。
已经危及到我们每一个人了,从企业倒闭,到失业。
我们公司能帮助企业的就只有我们的书籍,能真正让企业家体会到书里的道理,落实到实地,让企业顺利度过难关,我们才算是真正帮助了别人。
如果你今天看到一个需要你帮助的人,你没有去帮助他,那么有一天,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指望谁来帮助你呢?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去做善事,不要担心自己的力量太小,只要大家都这么做,那将产生巨大的能量!第四篇,谦德之效。
“满招损,谦受益”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我们小的时候,老师就叫我们要谦虚,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你们看秋天麦田里成熟的麦穗是不是都低着头的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们腹中是沉甸甸的果实,而那些高高昂着头的麦穗全都是腹中空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谦虚,凡是那些大师,都是谦虚的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低着头,多听取别人的批评指教,才能进步,才能成为正真的大师!我读了《了凡四训》两遍,只是粗略的知道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1, 每天反省自己一天的过失,记在本子上,经常拿出来看。
2, 改掉自己急躁的脾气,凡事慢三拍,要发脾气时要告诉自己,忍住!3, 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这样才能宽容。
4, 凡事都要想到两面性,全面的看待问题,保持平常心。
5, 力所能及的真心的去帮助别人。
6, 不断的补充知识,充实自己。
孝道心得体会300字左右
孝道心得体会 古语道:百善孝为先。
孝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做儿女穿的、吃的、用的都是父母们辛辛苦苦挣来的。
衣服上的每一根丝线都渗透着父母的汗水,都寄托着父母的祝福和期盼。
同学们,那我们要怎么报答自己的父母和长辈呢
平时里,父母工作很忙,我们应该让父母少操心,努力学习,做个好学生,让父母少一份担心,多一份放心。
生活中,要关心老人,尊敬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他们的贴心人。
记得两个月前,我的小狗去世了。
我无法排除内心的悲伤,但我却没有想到,爷爷比我更悲伤。
国为一般都由爷爷来照顾。
就在小狗去世那天,爷爷不知心里有多伤心、多痛苦,甚至还偷偷地哭泣。
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安慰爷爷说:“爷爷,别伤心了
人生的路上会有许多挫折,您不能因为一个挫折而放弃
”爷爷经过我多次劝说,终于从悲伤中走了出来。
还有一次,奶奶生病了,爸爸妈妈又不在家。
虽然我不会做饭菜,但是我毫不犹豫的炒起菜来,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是奶奶高兴的竖起大拇指,夸我懂事。
我能为奶奶做事真自豪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孝心的存在,争做孝道好少年。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经典诵读名篇有哪些
小太阳感都说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张口”,可是天我读了太阳》这篇文章,,才深深地知道胡继汕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他虽然和我差不多大,但是经济条件可差多了。
他家境贫寒,而且父母双双得病在家,所以,做家务和照顾父母的重任就落在了胡继汕的身上。
虽说他在经济上不富有,但他的品德是那么高尚,那样值得我们学习。
他家每天的费用只有3元,可他在一次捐款中却整整捐了30元,老师很是惊讶,不忍心收他的钱,他却说“在我困难的时候,连拾荒的老爷爷都会帮助我,现在,灾区人民遇到这么大的困难,我又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一次胡继汕的爸爸突发疾病,他急忙带着爸爸去医院。
到了医院,又是登记、又是化验,又是取药,一切的一切,都被胡继汕搞得井井有条。
整整干了一个月,父亲出院了,他累了,瘦了,但他依然笑容满面……比起胡继汕,我们的条件不知道比他好多少倍呢
可是,我们不懂得珍惜,总是失去了才知道珍贵,还过着“小公主”、“小皇帝”的生活。
看完这篇故事后,我万分惭愧:一次,妈妈胃疼,我却我不理不睬,还要求妈妈带我去超市……和胡继汕相比,我是多么无地自容。
从看完这篇故事开始,从现在开始,我将铭记:“百善孝为先
”
四爱三有为话题的作文
三有对幼者无怨无悔的教化,虽愚钝无知而,那是什么——爱心;对祖国无际的眷恋,任颠沛流离忘,那是什么——爱心。
自古以来中国千年传统精神——百善孝为先;哦
那是谁,街边的女孩搀扶着过路的老人——是善,那纯真的善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那就是责任心。
助人为乐,爱国精神,默默无闻,爱岗敬业,热爱劳动。
在一个人的身上,已经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一个爱国爱民的雷锋。
这两个神圣的字眼已经成了人们心中不朽的丰碑。
清晨。
一出门,一缕薄雾就蹦到了眼前;深呼吸,哦,清新的空气穿透人的心底。
那雾像绸带似的,仿佛在天边打了两个水天相接的节。
看看手表,已经8点了,但在农村里,环境总是那么好。
看看花,看看田野,再看看那绿草如茵的草地。
我直蹦那块农家干活的田地,“吭,吭,吭”,整齐的锄头声在田地上耕耘。
挥洒这把锄头的是戴着笠的耕耘者。
“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干活的啊
”我很好奇。
“5点,公鸡叫了,就准时干活。
他们说。
“这也太......已经在这儿做了3个小时了,居然还那么不厌其烦,轻描淡写的工作者
”我敬佩的想。
看着一丛丛被去除的杂草,一桩桩高高的庄稼,我,真的很佩服他们。
一个早晨是这样,一年四季都是这样,默默无闻,勤劳无悔,有责任心,他们真正的懂得了什么叫勤劳致富,什么叫真正的为大众,为社会做着无私的贡献。
中午。
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身处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一片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炙热的骄阳碳烤着大地,街边的行人越来越少。
放眼望去,好似只有躺在平板车上,衣衫褴褛,面部焦黄,头发凌乱,有些萎靡不振的乞丐们,“咚,咚”地敲着盆子。
这时,一个12岁的小女孩走了过来,穿着粉色背心,红皮鞋,手里好像拿着什么,“咚”,两枚1元硬币跳进了盆子。
那一瞬间的动作凝固了一颗怎样纯洁又善良,富有爱的心啊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帮助这些社会的老、弱、病、残。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不是吗
下午。
安静的午后,也曾有这样一份心在飞扬。
她说:“爸、妈我现在带你们去洗脚,放松一下身体,也算有益健康,怎么样
”“哦。
不要了吧,你去忙吧”。
他们劝阻道。
“去一下,放松一下也好
”她有点着急。
到了,她高兴地领着父母来到家里,把早就泡好的洗脚水端出来,这水中有着浓浓的爱的味道和一颗美丽的孝心。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么有什么资格去做别的事呢
我们需要把这千年永久不衰的美德一直这样延续下去。
✘✘✘✘✘急。
。
。
。
第一题呢,按照方向,再到米数来填就好了,比如第一问填.上、400、左、300
孝亲敬老 心得体会 500字
身体力行,孝亲敬老我们在学习会上看了 2012年感动中国的人物陈斌强事迹,他的大孝大爱,给学生也给整个社会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他是一个真正有师德的好老师。
“爱需要一代一代传承,有爱就有希望。
”推选委员吴孟超说,陈斌强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
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
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难以报答。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
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
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其实,今天,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
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
孝敬父母,在家时,我坚持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向父母说一句问候的话.当节假日时,我就和父母谈谈心,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
因为我工作的原因,我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她在一起。
但是在父母过生日重磅推荐:百度阅读APP,免费看书神器
1\\\/3时,我都会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份礼物,让他们开心。
在家我只要有空,就亲自煮饭,做些家务活,以此来减轻父母的负担,父母生病时,我放下所有的事,侍奉在床前,为他们端水送药,嘘寒问暖。
当我和父母发生争吵时,我便会做出一些必要的让步,当自己做错事情或顶撞了父母后,我就会主动向他们承认错误道歉。
时常会和父母在一起讲个笑话,说说我在学校的状况,让他们对我的工作放心。
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
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
我们再也不要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冲天。
因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现在要行动起来,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痛饮;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
孝敬父母原来就这么简单。
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让我的爸爸妈妈欣慰,高兴和快乐。
我又何了而不为呢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
感恩是有意义的。
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
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2\\\/3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
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新时代好家风″作文
中华自古以来就崇尚“百善孝为先”,我如此。
“孝”字,即为我家的家风我家最孝顺的,非我的母亲莫属了。
母亲是位勤劳善良的女人,更是一位既是发自肺腑又能付诸行动来孝顺父母和公婆的女儿和儿媳。
她自小受家庭熏陶,练就了一身做家务的本领。
母亲做的饭菜经常会盘碗见底,母亲打扫的房间一定是一尘不染,我和父亲每天都能穿着散发着阳光味道的衣服出门,总之,提到家务事,母亲无所不能,而且样样精通。
更为可贵的是,在孝顺长辈上面,她一直是“身先士卒”,“率领”我们全家做“孝子”,将我家的家风——“孝”,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日在奶奶家,午饭后,我以最舒服的姿势倚在沙发上看了好一会儿的电视,起身去餐厅开冰箱拿雪糕吃,眸子却无意间瞥见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是母亲! 此时,她正哈腰站在水池旁刷着碗,白色的泡沫飞溅,裹住了她白皙修长的双手,沾满油渍的白瓷碗盘一经她握在手中洗碗布的“洗礼”,瞬时间恢复了莹白的面容。
真是好功夫啊! 耀眼的午后阳光照在母亲身上,将她那随着年龄的增长显得愈发臃肿的身躯映射出修长的似少女般的剪影,乌发间垂下的几缕银丝遮挡住了眉梢,我第一次意识到,母亲已经不再年轻…… “红啊,别刷了,歇歇吧!你都忙了一头午了,等会儿你们走了,我来收拾。
”奶奶心疼地在一旁不停地念叨着不用,妈,马上就好了,您进屋吧!”我恍然,母亲这是为了不让奶奶累着啊! “妈妈,你和奶奶都去休息吧!我来干!”说着,我把雪糕放回冰箱,换鞋进了厨房,挽起袖子,夺下母亲手里的碗,开始认真地刷起来。
见母亲诧异的瞧着我,就笑着说:“‘百善孝为先’不是我们家的家风嘛!”母亲也笑了,她满意地看着我,好像在说:“嗯,我的女儿长大了!”随后就拉着奶奶进了客厅。
我知道这“离开”就是对我的信任。
家风,并不是一种摆设,而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为人处世的准则,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家家和睦,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繁荣昌盛。
关于孝悌的作文
有跪乳之恩,乌鸦哺之意,这就是两的最有孝动物。
“首孝悌,次”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孝顺长辈,也要谦让同辈儿的兄弟姐妹,就像孔融那样让梨;而且做人也要讲信用,说什么是什么。
还有两个孝顺的帝王:一个是舜还有一个是汉文帝。
舜是因为他尊重父亲和兄弟,他的兄弟和父亲三番五次地要害他于死地,但他当上帝王时,不但没有报复他们,反而还封他的弟弟为侯。
还有汉文帝,他母亲卧床三年, 他每次都亲尝汤药才给母亲喝,而且常常不睡觉,守在母亲床前。
古时候的帝王都可以做到孝顺,动物也能做到尊敬父母,我们能做到吗
我们小时候不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对我们严格,经常让我们学习,我们还不懂事地对他们大喊大叫。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2个小时过去了,妈妈对我说:“思宇,快学习去吧
都看了好长时间了”“快了,快了,在等一会儿”。
半个小时又过去了,妈妈生气了,对我喊道“快把电视关了,非得等我打你去吗
”妈妈见我还是不动于衷,妈妈赶紧关上了电视,我生气的喊:“一天净学习,我都快成书呆子了。
”过了一天,学校周考,一向考90多分的我,竟然考了80多分,我可终于知道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百善孝为先”,我以前对妈妈大喊大叫,对父母不孝顺,以后必须改正。
现在努力学习就是对父母的孝。
下次考试拿个100分,让父母高兴高兴。
关于尊亲敬老的故事、名言警句,或给篇作文
中国古代24孝都是的 故事:
【一】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 亲尝汤药 ,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的统治时期被誉为“”。
【三】 曾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四】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孔子家语·致思》)
【五】 芦衣顺母 闵损,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赞扬说:“孝哉,闵子骞
”。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后妻又生两子。
继母常虐待他,冬天,两弟穿棉花做的冬衣,他穿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绳子掉落地上,遭父斥责鞭打,芦花随打破的衣缝飞出,父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待他如亲子。
【六】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披鹿皮进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见猎人正要射杀麂鹿,郯子急掀起鹿皮现身,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送他出山。
【七】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跌跤,怕父母伤心,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八】卖身葬父 董永,传为东汉时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树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遂结为夫妇。
女子一月之内赶织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
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太长了,就不连篇累牍了…… 给网址名言警句: “养亲必敬”、“人之行莫大于孝”、“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作文: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