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巴尔扎克贝姨读后感

跪求《贝姨》的读后感 合适我追加30

给你一点点建议

你可以自己在里面帅选哦

当代大学生必看的世界文学名著有哪些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小学生课外必读世界文学名著(30本)《 聊斋志异》 《伊索寓言》 《西游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安徒生童话》《雾都孤儿》《王子复仇记》《希腊神话故事》 《小公主》 《侠盗罗宾汉》 《鲁宾逊漂流记》 《汤姆叔叔的小屋》《苦儿流浪记》 《秘密花园》 《海底两万里》 《王子与贫儿》 《格林童话》 《红楼梦》 《狼孩》 《爱的教育》 《八十天环游地》 《安妮日记》《水浒传》《一千零一夜》 《三国演义》《小公子》 《爱丽丝漫游奇境》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将世间美与丑的强烈对照,融入了一个颠颠倒倒、是是非非的故事里。

红与黑〔法〕司汤达作为禁书,叙述了一个青年的毁灭。

是一所解剖恶德败行的手术观察间。

复活〔俄〕列·托尔斯泰由于小说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毁一切假面具,激怒了俄国宗教院。

1901年,宗教院开除了托尔斯泰的教籍,并通令每年做礼拜时,牧师必须把邪教徒和叛教分子托尔斯泰隆重诅骂一番。

简·爱〔英〕夏绿蒂·勃朗特面对争论纷起的舆论界,作者微笑着写道:感谢读者,用宽容的耳朵倾听了一个朴实无华的故事。

茶花女〔法〕小仲马作者饱含着怜悯的泪水和理智的分析,向人们仔细叙说了一个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呼啸山庄〔英〕埃米莉·勃郎特 世界最奇特的爱情复仇小说。

一出版就遭到评论界猛烈的谴责,有人说:是哪一个人写出这样一部作品来,他怎么写了十来章居然没有自杀?有人嘲弄说:这部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应该改名《枯萎山庄》才对。

基督山伯爵〔法〕大仲马 1845年8月28日,巴黎《辩论报》开始连载《基督山伯爵》。

小说马上引起了轰动,如痴如狂的读者从四面八方写信到报馆打听主人公以后的遭遇,甚至赶到印刷厂去买通印刷工人,为的是先睹为快…… 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描述一个少妇的堕落。

出版后,受到当局有伤风化的控告。

这种莫须有的罪名反而使小说声名大振…… 野性的呼唤〔美〕杰克·伦敦读者心目中的大众文化英雄杰克·伦敦的第一部畅销小说,至今仍列入美国畅销书目之中。

苔丝〔英〕哈代一个纯洁的女人,用她那令人心痛的、受到伤害的名字,向世人讲述了一个充满着超自然情结的悲剧。

拉摩的侄儿〔法〕狄德罗恩格斯眼中辩证法的杰作,马克思称这部小说为无与伦比的作品。

娜娜〔法〕左拉该书体现了一种欲望升腾的焦虑和作者清教徒式的反应之间的矛盾,过多地渲染淫欲和肉感而被政府打入禁书之列。

吉卜赛姑娘〔西班牙〕塞万提斯普雷西奥落成了吉卜赛人中有史以来最杰出的舞蹈家。

她的美貌和稳重不仅在吉卜赛人中名列首位,就是在全世界所有美貌稳重的女子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恋爱中的女人〔英〕劳伦斯一位堕入神秘主义好人的杰作,弥漫着一种死亡苦水的味道。

它的出现对20世纪英国文坛来说是一场强烈地震,只是在余震过后人们才充分认识到它的震动之大和影响之深。

飘〔美〕米歇尔·玛格莉特根据《飘》改编的影片《乱世佳人》风靡全球,获国际电影界最高奖项--奥斯卡金奖,在世界各地上演不衰,被誉为爱情经典。

漂亮朋友〔法〕莫泊桑一个靠女人而飞黄腾达的故事。

流氓成性的杜洛克,利用英俊的外表和如簧之舌,使得一个个上流社会女人投怀送抱。

从此,他平步青云,春风得意…… 美丽与悲哀〔日〕川端康成本书向人们展示了清淡而纯真的日本文学之美。

小妇人〔美〕路易沙·梅·奥尔科特该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世界最畅销的一部优秀作品。

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汀她的小说屡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并屡获各种奖项。

在英国,简·奥斯汀的小说每星期可售出35000多本,成为最畅销的长销书之一。

劳伦斯小说选〔英〕劳伦斯作品中流露出的对女性的态度,使劳伦斯成为本世纪最有争议的小说家。

有人认为他是个 肮脏的作家,而他自称:我总力图……使性关系(在人们眼中)变成有意义的和珍贵的,而不是可耻的。

……因为这是所有真正的美和温存的源泉…… 双城记〔英〕狄更斯英国小说大师狄更斯的经典之作,贯穿着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语言精美而幽默,构思离奇而迷人。

卡门〔法〕梅里美一朵闪亮的恶之花。

这篇小说的重要性和名声实在太大了,……,它不仅属于文学名著的行列,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比很多文学巨著更为脍炙人口…… 少年维持的烦恼〔德〕歌德伤感主义文学的不朽杰作。

真挚的爱情之火让维特无法面对客观现实而被迫举枪自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苏联解体前,此书以161种文字印发了600多次,流传于世界各国,是一本举世公认的教育青年的生活教科书。

福尔摩斯探案集〔英〕柯南道尔一桩桩扑朔迷离的案件迎刃而解,一个个狠毒残忍的凶手终落法网。

世界文坛的巨作,刑侦学的教科书。

鲁滨逊漂流记〔英〕笛福一部描述人类返朴归真情结的冒险故事,其发行量几乎超出了欧洲其它读物,不同语言的译本几乎覆盖全世界各个角落。

浅滩迷船〔美〕里克·博耶一个不甘平庸,勇于冒险的医生卷入了一场扑朔迷离的案中之案……本书获美国侦探小说作家协会颁发的这伦·坡最佳小说奖。

马可·波罗游记〔意〕马可·波罗书中关于古老东方遍地黄金的详尽描述构成了一片神密世界,引来了无数殖民者贪婪的目光…… 艾丽丝奇遇记〔英〕路易斯·卡洛特被誉为才华横溢的故说八道。

此书一出版,就轰到了英国,连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皇都惊动了,读后,下令凡是路易斯·卡罗尔再写的书,都要一出版就立即呈上。

海底两万里〔法〕凡尔纳 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科幻小说。

其中的设想在今天已成为现实。

现代潜艇之父西蒙·莱克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儒勒·凡尔纲 是我一生的总舵手。

敏豪森奇游历险记〔德〕戈·奥·毕尔格敏豪森这名字,在世界上已成为吹牛大王的代名词。

这本文学名著出版两百多年来,得到了世界上最广大的少年儿童的热烈欢迎。

汤姆·索亚历险记〔美〕马克·吐温世界儿童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作品,是关于童年的一道牧歌。

百年来,在美国及世界地一直广受欢迎。

都德小说选〔法〕都德各种职业、年龄的人,读了都德的书后,无不为之倾倒。

对所有的读者来说,都德正是他自己所梦想的那个兜售幸福的商人。

都德的不少短篇小说,被作为思想和艺术的典范选入许多国家的语文课本。

法国中尉的女人〔英〕约翰·福尔斯描写了一个普通的三角恋爱故事,却因作家所采取的独特的叙述角度和方法而得到世界性的认可,不仅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改编为电影广为流传,而且成为英美大学中当代小说课题的选本。

绿野仙踪〔美〕莱曼·弗兰·鲍姆美国童话之父鲍姆的名作。

1901年改编为舞台剧本,演出后受到热烈欢迎,其后又被摄制成彩色童话故事片,倍受世界各地观众的青睐。

贝姨〔法〕巴尔扎克女儿抢走了贝姨的情人。

为了失去的幸福,贝姨展开了巧妙而又疯狂的报复…… 我的大学〔俄〕高尔基罗曼·罗兰在给高尔基的信中说:在俄国文学中,我们从来没有读过比您的《我的大学》 ……更美的作品。

您还从来没有如此成功地显示您的写作才能。

女富翁的遗产〔日〕高木彬光

【第1句】:

【第2句】:3-死!是恐吓信,还是死亡的前奏?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年朔迷离的凶杀案……结局出人预料。

裴多斐诗选〔匈牙利〕裴多斐在匈牙利独立战争中,裴多斐的不朽诗作被印成传单广为流传,鼓舞了成千上万的人民,成为匈牙利自由的第一个吼声。

鲁迅先生曾评价裴多斐:所著诗歌,纱绝人世。

父与子〔俄〕屠格涅夫作者被誉为时代的神经、俄国文学三巨头之一,他是在父与子的矛盾冲突中尽显卓越风采的。

贵族之家〔俄〕屠格涅夫一个贵族之家出身的青年爱上了一个娟秀、纯真、善良的姑娘。

正当爱情重新燃起了他对生活的希望时,他的妻子出现了……冷血医生〔美〕玛丽·希金斯·克拉克在非法活动即将败露之际,医生伸出他惯使手术刀的冰冷的双手…… 马耳他黑鹰〔美〕达希尔·哈梅特历来被公认为硬汉派侦探小说的首创和代表作。

其塑造的出姆·斯佩德的形象几乎家喻户晓。

十日谈〔意〕薄伽丘作品揭露禁欲主义,宣扬个性解放,详尽描述人对世间欢乐的不倦追求,被奉为人曲而流传于世。

堂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举行的人类有只以来最佳书的投票活动,《堂·吉诃德》荣列榜首。

牛虻〔英〕艾·丽·伏尼契 不论我活着,或是我死掉,我都是一只快乐的飞虻。

绞刑架下的报告〔捷克〕伏契克影响了三代中国人的名著。

曾被译成80多种文字,并获得1950年世界第二次和平大会的国际和平奖。

毁灭〔俄〕法捷耶夫《毁灭》出版后,立即引起苏联文学界的重视,被誉为苏联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对《毁灭》给予高度的评价。

被背叛的遗嘱〔捷克〕米兰·昆德拉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曾在国内引起过一场规模不小的昆德拉热。

在欧美,昆德拉被誉为最杰出和始终最有趣的小说家之一。

他的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母亲〔俄〕高尔基本书问世不久,便立即以多种文字在国外发行,列宁盛赞它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老人与海〔美〕海明威 我试图创造一个真实的老人,一个真实的男孩,一个真实的海洋,一条真实的鲨鱼。

海明威特仑特的最后一案〔美〕爱得蒙·克莱里休·本特利作者与读者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

行文过半,案情在神探手中已真相大白。

然而,峰回路转 --事实与神探的推测截然相反。

希腊棺材之谜〔美〕奎恩 ……他们塑造的艾勒里·奎恩,……与福尔摩斯,各有不同的特点而又有异曲同工之妙。

死魂灵〔俄〕果戈里所有从《死魂灵》的主人公身上看出自己影像的人都拼命攻击果弋理。

他们诽谤果戈理,主 张给他戴上镣铐发往西伯利亚…… 魔沼〔法〕乔治·桑一部浪漫主义经典爱情名著。

小说以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为背景,用清丽的笔触叙述了一个农村年轻鳏夫与一个年轻姑娘的恋爱故事。

羊脂球〔法〕莫泊桑这位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大师,在内心世界里始终涌动着对生活和人性进行解剖的强烈欲望。

变形记〔奥〕卡夫卡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开创了现代派小说的先河。

作者卡夫卡被誉为本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传奇英雄和圣德式的人物。

他的作品在大学里列为最热门的选修课之一。

果戈里小说选〔俄〕果戈里无限崇敬普希金的果戈里曾被普希金的管家拒之门外。

谁也未曾料想到,十几年之后果戈理就在俄国文坛上获得了与普希金同样显赫的声誉…… 快乐王子〔英〕王尔德有人认为,在英国文学中找不出能够与其相比的童话。

在王尔德的众多作品中,《快乐王子》被公认为是他最好、最有特色的著作,也是他本人最得意的作品。

上尉的女儿〔俄〕普希金 跟《上尉的女儿》比起来,我们的长篇和中篇小说,都像一碗油腻的菜汤。

……-果戈理莱蒙托夫诗选〔俄〕莱蒙托夫有人这样说过:只要俄罗斯人还在讲俄语,莱蒙托夫的诗作就不会被忘记。

阴谋与爱情〔德〕席勒 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贵族出身的斐迪南和宫廷乐师的女儿露伊斯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人。

然而,悬殊的门第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苦恼。

最终,两人共唱一曲黄尔路上的挽歌。

歌德小说选〔德〕歌德在德国文学史上,还没有谁比歌德享有更高的声誉。

无论是他优美动人的抒情诗,还是扣人心弦的戏剧小说,都是世界文学中极其珍贵的财富。

克莱采奏鸣曲〔俄〕列·托尔斯泰托翁笔下的三角关系。

妇女的解放不在学校,不在议会,而在卧室里。

整篇小说包含着对肉欲爱的猛烈攻击,托尔斯泰曾九易其稿,每次都对这种攻击有所加强。

斯蒂文森小说选〔美〕斯蒂文森作家用他神奇的想象力,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令人百读不厌的故事。

其中的一些篇章风靡世界,妇孺皆知。

高龙巴〔法〕梅里美梅里美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曾于1923年、1934年、1948年三次拍成电影。

黄室奇案〔法〕嘉斯东·勒鲁使嘉斯东· 勒鲁一举成名的作品。

书中塑造的鲁勒达毕伦的形象举动入人心。

马克·吐温小说选〔美〕马克·吐温这部作品经常被放在达尔文的床边桌上,也是弗洛伊德最中意的读物。

在作者生前就在美国行销了五百五十万册,在国外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发行。

今天,他学有二十部作品年年印行。

他的名声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木偶奇遇记〔意〕科罗狄 19世纪后半期世界著名童话。

它的出现,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

在意大利,有12个出版商出版了至少256种不同的版本,先后8次被搬上银幕。

木偶因蓝发仙女而得救获得再生的意义可以与耶稣基督复活的意义相提并论。

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由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驰名世界的吝啬鬼形象,而使这部作品成为最出色的画稿之一 。

司汤达小说选〔法〕司汤达司汤达生前虽然文名寂寞,不为人知,但在死后却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他的作品对欧洲现代文学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而且还在继续产生巨大的影响。

乡村医生〔法〕巴尔扎克尽管报界对《乡村医生》这部小说的评价不佳,但巴尔扎克确信我为自己的国家做了一件大事。

这本书至少胜过几部法典和几场打赢的战役,它必是一部影响世人的《福音书》。

歌德诗选〔德〕歌德由于歌德的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获得巨大的成功,大部分都被音乐家谱成歌曲,有的甚至被谱过一百多次。

拜伦诗选〔英〕拜伦作者是拜伦式英雄的缔造者,沉寂而黯淡许久的英国文坛因为他的出现又一次闪亮起来。

雪莱诗选〔英〕雪莱恩格斯说他是一个天才的预言家;马克思说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

欧·亨利小说选〔美〕欧·亨利当之无愧的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欧·亨利有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之称。

水晶瓶塞〔法〕莫里斯·勒布朗亚森·罗平在法国成了一个传奇式的英雄,莫里斯也因为创造了这一形象而有二十世纪大仲马之誉。

契诃夫小说选〔俄〕契诃夫 在契诃夫的一个短篇小说中可以感觉到的俄罗斯,比在博博雷金的所有长篇小说中可感觉到的还要多。

谢格洛夫普希金诗选〔俄〕普希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愤恨地说:应该把普希金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他弄得俄罗其所有青年都在背诵这些煽动性的诗。

桃色的云〔俄〕爱罗先轲一部作者想从速赠与中国的青年的书。

鲁迅先生在前言中说:世间没有别的言说,能比诗人以语言文字画出自己的心和梦,更为明白晓畅的了。

莎士比亚选集〔英〕落士比亚举世公认的戏剧元勋,万人瞩目的文学泰斗,他的名字已不再属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而是作为人类文明的见证永远被镌刻在世纪之门的最顶端。

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大多数人的生命历程中接触的第一本世界名著,歌颂了人世间永恒的真、善、美。

俄罗斯的童话〔俄〕高尔基写给成年人的童话。

列宁赞扬《童话》是革命的传单。

印度神话故事印度文化宝库中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是了解当代南亚大陆文化的一把角匙。

先知〔黎巴嫩〕纪伯伦 东方赠送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在纪伯伦的所有散文诗集中,《先知》被认为是他的项峰之作。

据说他创作这部作品耗时30年,七易其稿。

格林童话实际读者最多的一部德语文学作品。

就此意义而言,而超过了歌德的《少年维特》。

希腊神话故事 这是一个不可企及的典范。

一千零一夜一座东方文学辉煌壮丽的丰碑,一颗古老文明神秘绚丽的瑰宝。

伊索寓言用最质朴的语言讲述最深奥的道理,用上帝的智慧去教化愚昧的灵魂。

拉封丹寓言《狼和小羊》的故事早已广为人知。

直到今天,在法国,学校都要求学龄儿童背诵拉封丹的《寓言诗》。

苦闷的象征〔日〕厨川白村一部废墟中挖掘出的名著;一本鲁迅先生认为在目下的同类群书中……很有独创力的 作品。

等等等等

付雷个人简介

1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名著十五部。

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

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优美的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萧邦的赏析。

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傅雷的悲壮弃世,不但是对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那场荒谬绝伦的文化大革命的最强烈的控诉,同时也充分显示了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人文知识分子的尊严。

“永远的傅雷先生”活动年谱 日期:年谱 ⊙1921年,考入上海徐汇公学(天主教教会学校)读初中。

⊙ ⊙ 1924年,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辞激烈,为徐汇公学开除。

仍以同等学历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

” ⊙ ⊙ 1925年,在大同大学附中参加“五卅”运动,上街游行讲演,控诉帝国主义的血腥暴行。

9月习作短篇小说《梦中》,发表于次年1月《北新周刊》第

【第13句】:14期。

⊙ ⊙ 1926年,在北伐胜利的鼓舞下,与同学姚之训等带头参加反学阀运动,大同校董吴稚晖下令逮捕,母亲为安全起见,强行送子回乡。

8月写短篇小说《回忆的一幕》,发表于次年1月《小说世界》第15卷第4期。

秋后以同等学历考入上海持志大学读一年级。

⊙ ⊙ 1928年,到达马赛港,次日抵巴黎,途中写《法行通信)15篇(1月2日至2月9日),陆续发表于当年《贡献旬刊》第

【第1句】:2卷各期。

后为文学家曹聚仁所推重,编入《名家书信集》。

本年开始留法四年。

为学法文,试译都德的短篇小说和梅里美的《嘉尔曼》,均未投稿。

开始受罗曼·罗兰影响,热爱音乐。

⊙ ⊙ 1929年,在瑞士莱芒湖畔,译《圣扬乔而夫的传说》,载于次年出版的《华胥社文艺论集》。

是为最初发表的译作。

9月返回巴黎后,就投人休养中开始翻译的丹纳《艺术论》第1编第1章,并撰写《译者弁言》,载于《华胥社文艺论集》。

⊙ ⊙ 1930年,撰写《塞尚》一文,载同年10月《东方杂志》第27卷,第19号。

⊙ ⊙ 1931年,译屠格涅夫等散文诗四首,以“小青”、“萼子”等笔名发表于1932年10月至1933年1月的《艺术旬刊》。

译《贝多芬传》,后应上海《国际译报》编者之嘱,节录精要,改称《贝多芬评传》,刊于该《译报》1934年第1期。

11月与刘海粟合编《世界名画集》,并为第2集撰写题为《刘海粟》的序文。

由中华书局出版。

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办公室主任,兼教美术史及法文。

编写美术史讲义,一部分发表于《艺术旬刊》。

译法国Paul Gsell《罗丹艺术论》一书,作为美术讲义,未正式出版,仅油印数百份。

⊙ ⊙ 1932年,与留法期间认识的庞薰琹和在上海美专认识的倪贻德,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意欲为改变现状有所作为结成“决澜社”,公开发表《决澜社宣言》。

傅雷在《宣言》上签了名。

并与倪贻德合编《艺术旬刊》,由美专出版。

9月筹备并主持“决澜社”第三次画展,即庞薰琹个人画展。

9月为庞薰琹个人画展写短文《薰琹的梦》,刊于同月《艺术旬刊》第1卷第3期。

10月译George Lecomte文章《世纪病》,刊于同月28日《晨报》。

10月至次年5月为《时事新报》“星期学灯”专栏,撰写《现代法国文艺思潮》、《研究文学史的新趋向》、《乔治·萧伯纳评传》、《从“工部局中国音乐会”说到中国音乐与戏剧底前途》和《现代青年的烦闷》等5文;并翻译《高尔基文学生涯四十周年》、《精神被威胁了》和《一个意想不到的美国》三篇。

为《艺术旬刊》撰写《现代中国艺术之恐慌》、《文学对于外界现实底追求》等文章四篇;美术史讲座十一讲:世界文艺动态十八则;以“萼君”、“萼子”、“小青”等笔名译短诗五首;以“狂且”笔名译拉洛倏夫谷格言二十六则;以“疾风”笔名译斐列浦·苏卜《夏洛外传》十二章。

⊙ ⊙ 1933年,所译《夏洛外传》全书付印,冠有《卷头语》及《译者序》。

9月以“自己出版社”名义自费出版。

9月母亲病故。

坚决辞去美专职务。

⊙ ⊙ 1934年,撰写所译罗曼·罗兰《弥盖朗琪罗传》的《译者弁言》。

全书于次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又译Paul Hazard长文《今日之伦敦》,连载于《国际译报》1934年第6卷第

【第5句】:6期。

6月将在美专任教时编写的美术史讲义整理、补充为《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未发表),1985年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

6月《罗曼·罗兰致译者书》为所译《托尔斯泰传》的代序。

全书于次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秋与叶常青合办《时事汇报》周刊,任总编辑。

“半夜在印刷所看拼版,是为接触印刷出版事业之始。

3个月后,以经济亏损而停刊”。

⊙ ⊙ 1935年,3月应滕固之请,去南京“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任编审科科长四个月。

以笔名“傅汝霖”编译《各国文物保管法规汇编》一部。

6月由该委员会出版。

6月译《米勒》,作为序文刊于王济远选辑的《米勒素描集》(商务印书馆出版)。

7月撰写所译莫罗阿《人生五大问题》的《译者弁言》。

全书于次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9月写《雨果的少年时代》一文,发表于12月出版的《中法大学月刊》第8卷第2期。

12月为所译莫罗阿《恋爱与牺牲》撰写《译者序》。

全书于次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 1936年,4月译毕莫罗阿《服尔德传》,写有《译者附识》。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 1937年,所译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第1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冠有《译者献词》。

7月应福建省教育厅之约,去福州为“中等学校教师暑期讲习班”讲美术史大要。

⊙ ⊙ 1941年,2月所译《约翰·克利斯朵夫》第

【第2句】:

【第3句】:4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第2卷冠有《译者弁言》。

⊙ ⊙ 1942年,1月翻译英国罗素《幸福之路》,并撰写《译者并言》。

该书于1947年1月由上海南国出版社出版。

3月重译《贝多芬传》,并写《译者序》,以所撰《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一文作为附录。

全书于1946年4月由上海骆驼书店出版。

4月翻译法国杜哈曼《文明》。

⊙ ⊙ 1944年,1月与裘柱常、顾飞、张菊生、叶玉甫、陈叔通、邓秋枚、高吹万、秦曼青等共同署名发起在沪举办“黄宾虹八秩诞辰书画展览会”,并刊印《黄宾虹先生山水画册》和《黄宾虹画展特刊》,特刊上以笔名“移山”,撰写介绍黄宾虹绘画之《观画答客问》。

2月翻译巴尔扎克《亚尔培·萨伐龙》,1946年5月由骆驼书店出版。

4月以笔名“迅雨”写《论张爱玲小说》,对张爱玲创作的发展趋向提出了精当中肯的批评。

文章刊于柯灵所编《万象》5月号。

12月翻译巴尔扎克《高老头》。

1946年8月由骆驼书店出版。

⊙ ⊙ 1945年,9月与周煦良合编《新语》半月刊,共出五期,因邮局扣发停刊。

10月至次年5月分别以“疾风”、“迅雨”、“移山”、“风”、“雷”等笔名,为《新语》写文艺政治文章十六篇,翻译政论两篇;为《周报》写政论两篇;为《民主》写书评一篇;为《文汇报》写政论二篇。

12月为柯灵主编的《周报》积极提供材料,出版《昆明血案实录》。

⊙ ⊙ 1947年,“痛改”杜哈曼《文明》的译稿,并写《译者弁言》及《作者略传》。

5月由南国出版社出版。

4月翻译斯诺《美苏关系检讨》,生活书店以知识出版社名义刊印两百本。

译者代序《我们对美苏关系的态度》先连载于4月

【第24句】:25日《文汇报》。

7月写《所谓反美亲苏》一文,刊于储安平主编的《观察》第2卷第24期。

⊙ ⊙ 1948年,受英国文化协会之托,翻译牛顿《英国绘画》,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8月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译竣于庐山枯岭。

由三联书店出版。

⊙ ⊙ 1951年,译毕巴尔扎克《贝姨》,写有《译者弃言》。

8月由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

7月重译《高老头》。

9月为《高老头》撰写《重译本序》。

全书于10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 ⊙ 1952年,2月巴尔扎克《邦斯舅舅》译毕。

5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9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1册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 ⊙ 1953年,2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2册出版。

3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3册出版。

6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4册出版。

全书出齐。

7月译毕梅里美《嘉尔曼》(附《高龙巴》)。

9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 ⊙ 1954年,译毕巴尔扎克《夏倍上校》(附《奥诺丽纳》、《禁治产》)。

3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8月北京召开文学翻译工作会议,因放不下手头工作,未参加。

所写长篇书面意见《关于整顿及改善文艺翻译工作的意见》,列为会议参考文件。

8月译华服尔德《老实人》(附《天真汉》)。

次年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9月20日华东美术家协会为黄宾虹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开幕式座谈会上就国画与西画问题作一发言。

⊙ ⊙ 1955年,2月译波兰杰维茨基《关于表达萧邦作品的一些感想》。

3月译法国Camille Bellaique《莫扎特》中之一节《莫扎特的作品不像他的生活,而像他的灵魂》。

4月译毕巴尔扎克《于絮尔·弥罗埃》。

次年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5月译罗曼·罗兰《论莫扎特》。

刊于《外国名作曲家研究》第2集。

⊙ ⊙ 1956年,写《萧邦的少年时代》和《萧邦的壮年时代》。

(未发表)。

2月写关于知识分子文章三篇,发表于《人民日报》和《文汇报》。

3月译毕服尔德《查第格》及其他七个短篇。

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4月下旬参加政协视察团视察郊区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于5月执笔写《第一阶段郊区农业生产合作社视察报告》。

6月去安徽参观合肥淮南煤矿、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

执笔写出《政协上海市委安徽省建设事业参观团第一组总结报告》。

7月为纪念莫扎特诞辰二百周年,写《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发表于同年《文艺报》第14期。

8月担任《文汇报》社外编委。

11月所写《与傅聪谈音乐》一文,连载于《文汇报》。

12月写《评<春种秋收>》,载于次年《文艺月报》1月号。

自本年至翌年7月撰写有关知识分子问题,整风问题,文艺界出版界问题的文章十二篇,刊于《文汇报》。

⊙ ⊙ 1957年元旦《文汇报》载所写短文《闲话新年》。

5月写《翻译经验点滴》,载《文艺报》第10期。

⊙ ⊙ 1958年,译毕巴尔扎克《赛查·皮罗多盛衰记》。

6月为所译《赛查·皮罗多盛衰记》撰写《译者序》。

全书于 1978年9月作为遗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译丹纳《艺术哲学》,至次年5月译毕;并撰写《译者序》,精选插图104幅。

全书于1963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 1959年,翻译巴尔扎克《搅水女人》。

1月为《搅水女人》写《译者序》。

全书于1962年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月底抄录编译的《音乐笔记》,寄傅聪作学习参考。

⊙ ⊙ 1961年,译毕巴尔扎克《都尔的本堂神甫》、《比哀兰德》,并撰《译者序》。

全书于1963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 1963年,因《高老头》拟收入“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特在重译本基础上再次重改修订,并撰写《译者序》11页,译序于十年浩劫中失散。

⊙ ⊙ 1964年,译完巴尔扎克《幻灭》三部曲,于8月改完誊清寄出,附有《译者序》,序文佚失于十年浩劫中。

该书于1978年3月作为遗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 1965年,第四次修改并誊写巴尔扎克《猫儿打球号》。

此稿在十年浩劫中失散,迄今未找到。

⊙ ⊙ 1966年,十年浩劫伊始,即惨遭迫害,在人格和尊严备受凌辱的情况下,与夫人朱梅馥愤而弃世。

⊙ ⊙ 1979年,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办,隆重举行傅雷朱梅馥追悼会,柯灵致悼词,郑重宣布:1958年划为右派分子是错误的,应予改正;十年浩劫中所受诬陷迫害,一律平反昭雪,彻底恢复政治名誉。

2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

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挚朴,令人动容。

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

《傅雷家书》获过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

及至目前,它在20多年间的发行量累计已达110万册,这足以证明其影响之大。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对我们学生来说,更值得一读。

3 傅聪,一九三四年三月十日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气氛和学术精神的家族,父亲傅雷为著名学者、艺术评论家和文学翻译家。

傅聪童年时代断断续续的上过几年小学,主要在家由父亲督教。

八岁半开始学钢琴,九岁师从意大利指挥家和钢琴家、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梅·百器。

一九四六年梅·百器去世后,基本上是自学,一九四七年就读上海大同附中。

一九四八随父母迁居昆明,先后就读于昆明粤秀中学和云南大学外文系,中断了学琴。

一九五一年只身返回早一年回到上海的父母身边,跟苏联籍钢琴家勃隆斯丹夫人学琴一年,因老师迁居加拿大,又迫不得已勤奋自学。

一九五三年与上海交响乐队合作,弹奏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获得巨大成功。

同年,在罗马尼亚布加斯特举办的《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一九五四年赴波兰留学,师从著名音乐学者、钢琴比赛中获第三名。

一九五四年赴波兰留学,师从著名音乐学学者、钢琴教育家杰维茨基教授,并于一九五五年三月获《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

一九五八年深秋以优异的成绩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提前毕业。

一九五八年底,由于历史的原因被迫移居英国伦敦。

一九七九年四月,应邀回国参加父母的平反昭雪大会和骨灰安放仪式。

八十年代,年年回国演出和讲学,一九八二年先后被聘为中央和上海两所音乐学院的兼职教授;一九八三年香港大学颁发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一九五九年初,傅聪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首次登台,与著名指挥家朱利成功合作。

自此傅聪的足迹遍布五大洲,只身驰聘于国际音乐舞台近五十余年,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已故德国作家、诗人、音乐学者、评论家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撰文赞颂傅聪,称“从技法来看,傅聪的确表现得完美无瑕。

较诸科尔托或鲁宾斯坦毫不逊色。

但是我所吸到的不仅是完美的演奏,而是真正的萧邦。

《巴尔扎克创作劳动》这篇文章的读后感

巴尔扎克----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让人不得不佩服的人,一个时代的巨 这学期里我看完了他的三本----《贝姨》《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看完他的作品,我感受到的是十九世纪巴黎社会的黑暗,巴黎人内心的黑暗......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浪漫派那些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诗人、艺术家中,巴尔扎克好似一位找错地址的不速之客。

他魁梧、健壮、举止笨拙,说话粗声大气,毫无优雅风度可言。

他的气质,正如罗丹为他塑造的雕像:粗糙、笨重,然而深邃,豪壮,具有震撼人心的气势和威力。

他的作品,仿佛由天才的巨斧砍劈而成:生气勃勃,出神入化,只是还没来的及细细打磨,一个以消遣为目的的读者也许会感到他的小说累赘不堪,而一个勤于思考的读者却可以发现,对于作品的负荷量来说,身者有理由称赞他的简洁明快。

戈蒂耶第一个站出来热烈赞扬巴尔扎克的天才,乔·治桑不止一次对这位与她风格迥异的作家诚挚的赞赏,波得莱尔简直为他着迷,福楼拜和左拉对他表示仰慕,雨果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说:“在最伟大的人中间,巴尔扎克属于头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中间,巴尔扎克是出类拔萃的一个,他的才智是惊人的,不同反响的,成就不是眼下说的尽的......”以《高老头》为例,在那部作品里,他用自己的语言描写了各个层次的人物个性,比如他写学生欧也纳评价巴黎女人:“昨日春风得意,出入公爵夫人的宅第,今天跌入谷底,求助债主之门......她们挥金如土,如果丈夫供不起,它们便出卖自己,不惜剖开母亲的肚子去寻找金银。

”写伏脱冷对巴黎现实的评价,还有他写年轻人的那种个性:“几乎所有年轻人都有一个规律,表面无法解释,其实原因就是他们年轻,疯狂地享受。

不管有钱没钱,他们总是缺少必要的生活费,但总能弄到钱来挥霍。

”“一个像他那样的年轻人一旦被人瞧不起,便会气得暴跳如雷,抡起拳头多着整个社会,要报复,同时对自己也产生怀疑。

”“青年人若心存不义,决不敢在良知的镜子面前照自己,成熟的人倒敢正视,这就是生命两个阶段的不同之处。

”对于社会,对于爱情,这位为人也做过预示一样,将爱情规则阐述得惟妙惟肖。

他说:“社会这本书,我虽然读过。

但其中某些章节还不胜了解。

现在我全懂了。

您越是没有心肝,就越能够步步高升。

您心狠手辣,人家就越怕你。

您把男男女女都当作驿马,把他们骑得筋皮力尽,到了便扔下,这样您就可以达到欲望的颠峰。

”“...但如果您有真情,必须象宝贝一样珍藏不露,永远别让别人猜出来,否则您就完了,不仅做不成刽子手,反而会被别人宰割.....”“爱情是一种宗教,信奉它比信奉任何宗教代价更高,它转瞬即逝,经过时和淘气的孩子一样,总得打碎点东西。

爱情这种奢侈品,住阁楼的穷小子只能在诗里才能见到,请问囊中不丰又何来爱情呢

”看完这几部作品,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社会现实,虽然知道那个时代已成为永远的过去,已经被埋葬,但是说真的当今世界,虽然我觉得自己还没有资格去做过多评价,但是真的是觉得在有写些面让人难以接受,很不齿......或许吧,在我们真正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惑时,从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摘到解决办法,人的心灵还可以更纯清....

《傅雷家书》的资料

秋波,旧时形容美女的眼睛像秋天的水波一样清澈明亮。

成语:暗送秋波

【解释】: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

指暗中眉目传情。

【出处】: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示例】:对张(作霖)则~,对曹(锟)尤密切勾结。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四回

【近义词】:眉目传情、脉脉传情

【反义词】:明目张胆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866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