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俗世奇人读后感
俗世奇人读后感???
语文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俗世奇人》这本书,我用两天的时间读完了它。
我非常喜欢《俗世奇人》这本书,它太好看了。
书中的语言风味独特,作者把每一个人都描写得生龙活虎,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
《俗世奇人》主要讲了天津的一些奇人趣事,比如刷墙技艺高超的“刷子李”,力大无比的“张大力”,专门辨别古玩真假的“蓝眼”等等。
在众多人物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泥人张”。
一次,泥人张在饭馆里饮酒,忽然大名鼎鼎的张五爷来了。
大家都放下筷子看着他,唯独泥人张没有。
张五爷刚坐下来,就和其他两个人嘲笑起泥人张来。
泥人张没有生气,用左手摆弄着一团泥巴,不一会儿就捏出了一个张五爷的脑袋,比张五爷的脑袋还像张五爷,就是比较小。
然后泥人张把泥人往桌上一摆,走了。
张五爷对泥人张喊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结果第二天,几个小杂货摊上摆着一排排张五爷的泥像,摊上还都贴着张纸条,上面写着:贱卖海张五。
大家都乐了起来。
张五爷花了大价钱才把泥人全买走,这就是他嘲笑泥人张的后果。
我看完这个故事后,哈哈大笑,同时对泥人张的手艺钦佩不已,他捏泥人的时候是那么灵活,真是心灵手巧。
我平时玩橡皮泥,总是笨手笨脚,捏半天捏不出个像样的人来。
我跟泥人张一比,那简直就是相差“九十万八百千里”啊
原来,不仅是在电视、报刊上,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与众不同的人,这些不平凡的人就在我们身边。
俗世奇人读后感400字怎么写
《俗世奇人》读后感400字今天早上,我和一个同学在老师家补习,他有一本书,一听是冯骥才写的,我就向他借。
一看,名字叫《俗世奇人》,我津津有味的读起来。
《俗世奇人》里面的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讲得都是发生在码头上的。
动作干净麻利的苏七块;力大无边的张大力;手巧灵活的泥人张;刷墙技术高超的刷子李……读了《俗世奇人》这本书后,书中觉得让我最佩服的人是——张大力。
一听到这个就觉得他很有力气。
他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赴赴武功,身强力蛮,力大无边,所以那里的人都故称他大力。
天津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他之所以力气大这么多人知道他的名字的原因就是:侯家后有一家石材店,叫聚合成。
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做的,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两百。
旁观的人不停地嘀咕着,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而猜出它有多重吗
一天,张大力到侯家后,看到这把锁,也看到了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竹篮子,人们看到了,都赶紧围上来看。
只见张大力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遍布笑容老板上来笑嘻嘻的说:“张老师,您没看锁下还有一行字吗
”张大力怔了一下,石锁下写着:唯独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张大力大笑起来,扔了石锁,扬长而去
我最后的感受是: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出生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但都是俗世奇人;小说里的人,不奇传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却全是真人真事啊
《俗世奇人》读后感400字就在这个月里。
对
你没有听错。
就在这个月里,我读了《俗世奇人》这本书。
写这本书的作者是冯翼才,我想学过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的同学都应该认识他,因为其中一课《刷子李》就是他写的,也是出自《俗世奇人》的。
其中含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如:《苏七块》,《好嘴杨巴》,《张大力人》,《冯五人》,《泥人张》等等等等。
他的代表作含有《神鞭》和《三寸金莲》,都很好看,也很有趣,非常有意思。
冯翼才通过这些名人或奇人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名人很多,并且天津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近百余年,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
即在显耀之上,更在民间之中。
其中许多名人都有一个简称大约都是三个字,前两个字是他的长处,也就是特长,特点。
后一个字是他的性。
如:“刷子李”,“背头杨”,“泥人张”等等。
俗世奇人手抄报怎么画
先设计好内容,再从书中寻找经典的片段,接着写一点作者简介,最后上色(画一点插图),尽量把手抄报的空间填满
俗世奇人中, 泥人张 和 杨巴 各自 奇 在哪里?
“泥人张”彩塑艺术取材于神话、戏剧、小说以及现实生活,通过“塑造”与“绘色”不仅形象地表现人物,而且“随类赋彩”地刻划了人物的性格,展示出近代的生活气息,不但接近日常情感,而且综合了中国文艺传统的抒情和线的艺术。
《三百六十行》描绘的便是现实的、市井的生活;第一代张明山、第二代张玉亭、第四代张钺皆曾先后创作过这一主题。
《渔樵问答》(张明山作)不单使我们想起邵雍的《渔樵问答》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中的“渔樵问答”-前者借渔樵的问答,来阐明天地事物的道理;后者借柳敬亭和苏昆生的对话,来道出国家兴亡所致的悲痛感,从而透露对人生的空幻之感: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那里
于是最后归结到隐逸渔樵-而且透过塑和绘展示给我们的不是一般生命中的渔樵,而是两个“相逢 天津泥人张和合二仙 在野”的“退仕”文人。
重塑造人物性格 “泥人张”彩塑注重塑造、注重对人物性格的刻划。
罗丹和格赛儿的一段对话说:“我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秘密。
在这座维纳斯像前,我们所感受到的真实生命的印象,你以为是怎么来的
-- 是来自‘塑造’的学问。
”“泥人张”的作品里正是体现了这一学问,这也是“泥人张”作品里显现强烈生命感的一个原因。
他们捕捉住人物刹那间的动态,并着刻划人物内在的性格,再加施色。
像张明山塑的《严振像》《严仁波像》人物塑造得十分精确。
对这两件作品徐悲鸿一九三三年在《大陆杂志》上评论说:“色雅而简,至其比例之精确、骨格之肯定、与其传神之微妙,据我在北方所见美术作品中,只有历代帝王中宋太祖、太宗之像可比拟之。
若在雕刻中,虽杨惠之不足多也。
” “泥人张”彩塑注重对市井生活的描写,并用朴素的色彩,使人觉得作品真实、感人。
像张玉亭塑的《吹糖人》、《卖糖者》(三百六十行中的人物)都是当时市井的真实生活。
在塑造上,作者准确地描绘出人物的特点和一刹那的动态,并用粗疏的线条将人物衣服的质感表现出来,再施上淡淡的石青色,使我们从这件作品中看到生命的活力。
对于这类作品,徐悲鸿曾这样赞誉:“此二卖糕者,与一买糖者,信乎写实之杰作也。
其观察之精到,与其作法之敏妙,足以颉颃今日世界最大塑师俄国脱鲁悖斯可埃(一八六七-- 一九三八)亲王。
特脱亲王多写贵人与名流,未作细民。
若法十九世纪大雕塑家远鲁(一八三八- 一九零二)虽有众多件稿本藏于巴黎小宫,于神情亦逊其全。
苟作者能扩大其体积,以铜铸之,何难与比国麦尼埃(一八三一-一九零五)争一日之长。
” 塑与绘的结合 “泥人张”的作品是塑与绘的两大结合。
先塑造后绘色。
在泥塑过程中塑大体为关键,先将人物大的形体动态塑出,才有大的感觉,然后刻画衣纹表现质感,又不伤其骨格。
在绘色上多采取的是中国绘画中的工笔书法,使作品增添光感和色感。
“塑造”与“绘画”这两者巧妙的结合,展示给人们的是真实而有力的生命,使人们在一般中看见美,在枝节、片段中看到无限。
中国线 中国线的艺术传统始终是中国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
随着戏曲、小说的发展,这种市民文艺展现为单纯的视觉艺术是在明中叶以后。
明、清两代中,陈老莲的《鸳鸯家》、《秘本西厢》可称明代高峰;他那古绝厅崛、沉雄凝重的造型和朴拙的线描艺术给后世影响深远。
此外,上官周的《晚笑堂画传》飘逸洒脱,神采飞动。
“泥人张”彩塑正吸收了中国传统线的艺术。
编辑本段取材 张明山的《和合二仙》取材于神话传说中的寒山、拾得(即和合二仙)。
民间取和谐、合好古训之意。
作者没有着重用鲜艳的色彩达到这一效果,而着重在塑造上-除了把二仙的面部刻划得欢笑外,作者更着重在衣纹上的处理,使衣纹在笑、蟾在笑、手捧的牡丹在笑,加上淡雅的色彩,展示给人们的是一个欢快、吉祥的场面。
张景祜的《惜春作画》构图完整,人物婀娜之态及衣纹的质感都在塑造上表现出来;色彩华丽高雅、人物情感交融,使人觉得是一幅立体的工笔人物画。
对于塑造,张钺在他着的《“泥人张”彩塑技法》一画中这样写道:“泥塑的彩塑是用湿润软和易于捏塑的黏土,将形体大局依附于骨格的肌肉运动、衣纹变化、面部表情等,自内而外地逐步塑造而成,通过塑造把一切可以观察的色相、体积、造型、神态等综合的体现出来,成为体质、神态、光色相结合的形、神并足的塑像。
它不单形象地表现人物,而且是“随类赋色”地刻划了人物的丰采,使默不作声的塑像成为“凝眸欲语”的有生命力的生动造像。
”“在绘色时又须运用绘画的技巧,用勾描、渲染、烘托地达到苍劲、秀丽、典雅、素质、艳美的目的;表达出雅而不俗、丽而不华、素而不旧的效果。
”‘泥人张’的作品是以塑为根本为骨法,而画则是使造像达到体积、光色合一的更接近真实的人物在创作上对不同题材采取不同的创作方法-文者肖长青秀文雅,武者肖短虎背熊腰。
张钺的《乐在其中》就是要表现一个文雅傲骨的文人-着重了刻划面部表情和手的动态,衣服线条单纯、色彩淡雅,展示出高超文雅、天真淡泊的文人气派。
塑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件作品中借此抒情,展示出一个超脱、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此外,‘泥人张’的作品有许多仕女的形象。
张玉亭的《渔妇》很近似白描或敷施淡彩的仕女画。
整个造型简洁单纯,线条流利明快,加上淡淡的色彩,使塑像具有朴素、单纯、圣洁感。
同时,她温柔娴静的姿态,又令人感到是一个中国古代美女的典型。
编辑本段故事传说 [泥人张]故事(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
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
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
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
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
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
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
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
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
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
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
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
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有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
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
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
”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
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
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
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
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
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
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
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
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
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 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
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
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天。
编辑本段天津泥人张-泥人张美术馆简介 泥人张美术馆就是由泥人张世家后代集资兴建的民办美术馆,其中收藏了泥人张世家六代传人的优秀作品三百余套,目前陈列的有其中的近百件优秀作品。
第一展室 此展室主要陈列了泥人张第一代张明山先生的部分作品和史料。
照片第一幅是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天津观赏泥人张作品,第二幅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天津老城西北角的张明山故居中的作坊外景,第三幅是张明山先生的画像,其次张明山先生的儿子张玉亭先生的照片,张玉亭先生的儿子张景福先生的照片,及张景福先生的儿子张铭先生的照片。
最后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泥人张世家老作坊的工作景。
左边是张玉亭,负责制作人物泥坯大型,左边是张景福,负责泥坯的细致修理完成,前边的是张铭,负责人物的彩绘。
张明山的父亲张万全是浙江绍兴的一位师爷,随官吏至河北省深县上任,后官吏任职期满辞官而去,失去雇主的张万全辗转来到天津老城外西北角定居下来,以教私塾为业。
而当地许多邻居都是窑工,于是张万全也随他们捏些泥制的文具、玩具出售补贴家用。
生活于这样的环境中的张明山自幼就接触并喜爱上了泥塑。
第一展柜就是那时张明山十一、二岁时的作品,其人物的尺寸和不经绘制的特点都显示出当时民间泥塑的特点。
但张明山已在其中融入了西方的美术技法,屏弃了传统泥塑大头小身的模式,以实际的比例写实的刻画人物。
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绘画技巧,发展出自己的雕塑风格。
第二展柜就是其风格的代表作品,肖像系列。
并因此成名,成名之后,张明山应一位王爷的邀请在王府中住了两年时间。
在这期间,通过与御用匠人的交流,又在自己的风格中加入了宫廷艺术的成分。
第三展柜是其老年时期的作品,这个时期其作品已不多,价格也很高,所以多为外国人订做带出国门。
留存的成品很少,多为未上色的半成品,其中木兰从军就是内务府大臣为慈禧七十大寿而专门订制的,因张明山不满意其构图而中途停止的半成品。
第二展室 钟馗嫁妹,是泥人张的代表作品。
传说,钟馗原为英俊书生,赶考途中误入鬼窟,被鬼怪戏弄,面貌被变丑,并因为面貌丑陋而落榜,钟馗因此而亡。
其一同乡好友考中后为其仗义支言,终于被追授予钟南山进士,钟馗之妹也嫁于这一好友。
钟馗嫁妹,表现的就是这一故事中钟馗为妹妹送嫁的场景。
但作者在鬼怪的形象前又根据当时天津的风俗,加上了似人似鬼的仪仗队,而这些形象的原形正是当时社会上真实的贪官恶吏。
作者以此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
作为较早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俄罗斯、扎伊尔等国家先后将这套作品出版为本国邮票。
第三展室 此展室集中展示了泥人张作品的各种题材。
以神话人物为主的作品,主要有天津盛行的供奉的妈祖像,及体现吉庆福运的八仙过海,麻姑献寿,南极仙翁等形象。
以传统故事为题材的作品,除历史人物形象外,大部分是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
最为代表的,则是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如吹糖人等,作者以身边的人物为题材,以写实的技法,记录了当时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这是中国雕塑史上第一次,脱离实用功能,以抒发作者情感为目的,采用写实技法表现现实人物。
泥人张艺术因此成为中国本土雕塑艺术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津门胜地,能人如林,此间出了两位卖茶汤的高手,把这种稀松平常的街头小吃,干得远近闻名。
这二位,一位赛胖黑敦厚,名叫杨七;一位赛细白精明,人称杨八。
杨七杨八,好赛哥俩,其实却无亲无故,不过他俩的爹都姓杨罢了。
杨八本名杨巴,由于“巴”与“八”音同,杨巴的年岁长相又比杨七小,人们便错把他当成杨七的兄弟。
不过要说他俩的配合,好比左右手,又非亲兄弟可比。
杨七手艺高,只管闷头制作;杨巴口才好,专管外场照应,虽然里里外外只这两人,既是老板又是伙计,闹得却比大买卖还红火。
杨七的手艺好,关键靠两手绝活。
一般茶汤是把秫米面沏好后,捏一撮芝麻洒在浮头,这样做香味只在表面,愈喝愈没味儿。
杨七自有高招,他先盛半碗秫米面,便洒上一次芝麻,再盛半碗秫米面,沏好后又洒一次芝麻。
这样一直喝到见了碗底都有香味。
他另一手绝活是,芝麻不用整粒的,而是先使铁锅炒过,再拿擀面杖压碎。
压碎了,里面的香味才能出来。
芝麻必得炒得焦黄不糊,不黄不香,太糊便苦;压碎的芝麻粒还得粗细正好,太粗费嚼,太细也就没嚼头了。
这手活儿别人明知道也学不来。
手艺人的能耐全在手上,此中道理跟写字画画差不多。
可是,手艺再高,东西再好,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
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
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
那次,李鸿章来天津,地方的府县道台费尽心思,究竟拿嘛样的吃喝才能把中堂大人哄得高兴
京城豪门,山珍海味不新鲜,新鲜的反倒是地方风味小吃,可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
琢磨三天,难下决断,幸亏知府大人原是地面上走街串巷的人物,嘛都吃过,便举荐出“杨家茶汤”;茶汤粘软香甜,好吃无险,众官员一齐称好,这便是杨巴发迹的缘由了。
这日下晌,李中堂听过本地小曲莲花落子,饶有兴味,满心欢喜,撒泡热尿,身爽腹空,要吃点心。
知府大人忙叫“杨七杨八”献上茶汤。
今儿,两人自打到这世上来,头次里外全新,青裤青褂,白巾白袜,一双手拿碱面洗得赛脱层皮那样干净。
他俩双双将茶汤捧到李中堂面前的桌上,然后一并退后五步,垂手而立,说是听候吩咐,实是请好请赏。
李中堂正要尝尝这津门名品,手指尖将碰碗边,目光一落碗中,眉头忽地一皱,面上顿起阴云,猛然甩手“啪”地将一碗茶汤打落在地,碎瓷乱飞,茶汤泼了一地,还冒着热气儿。
在场众官员吓懵了,杨七和杨巴慌忙跪下,谁也不知中堂大人为嘛犯怒
当官的一个比一个糊涂,这就透出杨巴的明白。
他眨眨眼,立时猜到中堂大人以前没喝过茶汤,不知道洒在浮头的碎芝麻是嘛东西,一准当成不小心掉上去的脏土,要不哪会有这大的火气
可这样,难题就来了—— 倘若说这是芝麻,不是脏东西,不等于骂中堂大人孤陋寡闻,没有见识吗
倘若不加解释,不又等于承认给中堂大人吃脏东西
说不说,都是要挨一顿臭揍,然后砸饭碗子。
而眼下顶要紧的,是不能叫李中堂开口说那是脏东西。
大人说话,不能改口。
必须赶紧想辙,抢在前头说。
杨巴的脑筋飞快地一转两转三转,主意来了
只见他脑袋撞地,“咚咚咚”叩得山响,一边叫道:“中堂大人息怒
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
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说完又是一阵响头。
李中堂这才明白,刚才茶汤上那些黄渣子不是脏东西,是碎芝麻。
明白过后便想,天津卫九河下梢,人情练达,生意场上,心灵嘴巧。
这卖茶汤的小子更是机敏过人,居然一眼看出自己错把芝麻当做脏土,而三两句话,既叫自己明白,又给自己面子。
这聪明在眼前的府县道台中间是绝没有的,于是对杨巴心生喜欢,便说: “不知者当无罪
虽然我不喜欢吃碎芝麻(他也顺坡下了),但你的茶汤名满津门,也该嘉奖
来人呀,赏银一百两
” 这一来,叫在场所有人摸不着头脑。
茶汤不爱吃,反倒奖巨银,为嘛
傻啦
杨巴趴在地上,一个劲儿地叩头谢恩,心里头却一清二楚全明白。
自此,杨巴在天津城威名大震。
那“杨家茶汤”也被人们改称做“杨巴茶汤”了。
杨七反倒渐渐埋没,无人知晓。
杨巴对此毫不内疚,因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张好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呀
人教版语文初中所有课文及文言文有哪些
人教版初中语文目录 第一单元
【第1句】:*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第2句】: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第3句】:*生命,生命(杏林子)
【第4句】:紫藤萝瀑布(宗璞)
【第5句】:童趣(沈复)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第6句】:理想(流水河)
【第7句】:*短文两篇 行道树(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第8句】:*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 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
【第9句】:*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第10句】:十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第三单元
【第11句】:春(朱自清)
【第12句】:济南的冬天(老舍)
【第13句】:*山中访友(李汉荣)
【第14句】:*秋天(何其芳)
【第15句】: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感受自然第四单元
【第16句】:化石吟(张锋)
【第17句】:看云识天气
【第18句】:*绿色蝈蝈(法布尔)
【第19句】:*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
【第20句】:*山市(蒲松龄)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探索月球奥秘第五单元
【第21句】:风筝(鲁迅)
【第22句】:羚羊木雕(张之路)
【第23句】:*散步(莫怀威)
【第24句】:*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纸船(冰心)
【第25句】: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我爱我家第六单元
【第26句】: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第27句】: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第28句】:*女娲造人(袁珂)
【第29句】:*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
【第30句】:*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追寻人类起源篇目前没有标*的是精读课文,标有*的是略读课文。
课外古诗词:龟虽寿(曹操) 过故人庄(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隐) 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名著导读:附录:硬笔书法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阅读 第一单元
【第1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第2句】: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第3句】:*丑小鸭(安徒生)
【第4句】: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第5句】:伤仲永(王安石)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成长的烦恼 第二单元
【第6句】:*黄河颂(光未然)
【第7句】:最后一课(都德)
【第8句】:*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
【第9句】:*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第10句】: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黄河,母亲河 第三单元
【第11句】:邓稼先(杨振宁)
【第12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第13句】:*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
【第14句】:*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
【第15句】:*孙权劝学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我也追“星” 第四单元
【第16句】:社戏(鲁迅)
【第17句】:安塞腰鼓(刘成章)
【第18句】:*竹影(丰子恺)
【第19句】:*观舞记(冰心)
【第20句】:口技(林嗣环)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戏曲大舞台 第五单元
【第21句】: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第22句】:荒岛余生(笛福)
【第23句】:*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
【第24句】:*真正的英雄(里根)
【第25句】: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两小儿辩日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漫话探险 第六单元
【第26句】:珍珠鸟(冯骥才)
【第27句】:斑羚飞渡(沈石溪)
【第28句】:*华南虎(牛汉)
【第29句】:*马(布封)
【第30句】:*狼(蒲松龄)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马的世界 篇目前没有标*的是精读课文,标有*的是略读课文。
山中杂诗(吴均) 竹里馆(王维) 峨眉山月歌(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 滁州西涧(韦应物)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约客(赵师秀) 论诗(赵翼)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汉语词类表(实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阅读 第一单元
【第1句】: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
【第3句】: 芦花荡(孙犁)
【第3句】:蜡烛(西蒙诺夫)
【第4句】: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
【第5句】: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芩)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
【第6句】: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第7句】:背影(朱自清)
【第8句】:台阶(李森祥)
【第9句】:老王(杨绛)
【第10句】:信客(余秋雨)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让世界充满爱第三单元
【第11句】: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第12句】:桥之美(吴冠中)
【第13句】:苏州园林(叶圣陶)
【第14句】:故宫博物院(黄传惕)
【第15句】:说“屏”(陈从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说不尽的桥第四单元
【第16句】: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第17句】:奇妙的克隆(谈家桢)
【第18句】: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第19句】:生物入侵者(梅涛)
【第20句】: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走上辩论台第五单元
【第21句】:桃花源记(陶渊明)
【第22句】: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第23句】:核舟记(魏学洢)
【第24句】:大道之行也(《礼记》)
【第25句】: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莲文化的魅力第六单元
【第26句】:三峡(郦道元)
【第27句】: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第28句】:观潮(周密)
【第29句】:湖心亭看雪(张岱)
【第30句】:诗词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游山西村(陆游)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怎样搜集资料课外古诗词:长歌行(少壮不努力)(汉乐府)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野望(王绩)送友人(李白) 黄鹤楼(崔颢) 秋词(刘禹锡) 鲁山山行(梅尧臣)浣溪沙(苏轼)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附录:欣赏王羲之书法汉语词类表(虚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藤野先生2 我的母亲3 我的第一本书4 列夫·托尔斯泰5 再塑生命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第二单元6 雪7 雷电颂8 短文两篇9 海燕10 组歌(节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第三单元11 敬畏自然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3 旅鼠之谜14 大雁归来15 喂——出来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第四单元16 云南的歌会17 端午的鸭蛋18 吆喝19 春酒20 俗世奇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第五单元21 与朱元思书22 五柳先生传23 马说24 送东阳马生序25 诗词曲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第六单元26 小石潭记27 岳阳楼记28 醉翁亭记29 满井游记30 诗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送元二使安西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无题相见欢登飞来峰清平乐 村居名著导读《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附录欣赏唐人狂草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标点符号用法后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沁园春 雪2 雨说3 *星星变奏曲4 *外国诗两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第二单元5 敬业与乐业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7 傅雷家书两则8 *致女儿的信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第三单元9 故乡10 *孤独之旅11 我的叔叔于勤12 *心声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青春随想第四单元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 *短文两篇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好读书 读好书第五单元17 智取生辰纲18 *杨修之死19 范进中举20 *香菱学诗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第六单元21 陈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23 *隆中对24 *出师表25 词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课外古诗词背诵 名著导读附录后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九年级下册写在前面第一单元1 诗两首2 我用残损的手掌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 外国诗两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第二单元5 孔乙己6 蒲柳人家(节选)7变色龙8 热爱生命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三单元9 谈生命10 那树11 地下森林断想12 人生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第四单元13 威尼斯商人14 变脸15 枣儿16 音乐之声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五单元 17 公输 18 《孟子》两章 19 鱼我所欲也 20 《庄子》故事两则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单元 21 曹刿论战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23 愚公移山24 《诗经》两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外古诗词背诵从军行月下独酌羌村三首(之三)登楼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望月有感雁门太守行卜算子别云间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
开车父亲有哪些身份相应的责任是
把每个字解释一下,俗世说明是民间的,奇是主旨,课文关键在写各位民间艺人的奇评论 | 3 1仁者jueduiwudi | 六级 采纳率22%擅长: 学习帮助 文化\\\/艺术 资源共享 社会民生 游戏其他类似问题2014-06-22第四题,俗世奇人课文的 2011-07-03<俗世奇人>这篇课文怎么分段
32013-05-31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课《俗世奇人》第四题答案 32009-09-02课文俗世奇人的文体是\\\/? 82009-06-24关于俗世奇人的作文 300更多关于俗世奇人的主旨的问题>>网友都在找: 语文《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ppt 俗世奇人 ppt 冯骥才 俗世奇人俗世奇人的相关知识2008-05-21俗世奇人 泥人张的故事 5062011-08-27俗世奇人读后感 9202307-03-22俗世奇人教案 3522008-06-13语文八下20俗世奇人 冯骥才 全文 急 3632008-05-17俗世奇人 泥人张 467更多关于俗世奇人的问题>>按默认排序 365kUaIle.cN| 按时间排序其他1条回答2010-06-08 20:35AS466431130 | 二级死鸟、冯五爷、小杨月楼、背头杨、小达子、刷子李、蓝眼、苏七块、杨巴、青云楼主、大回、酒婆、认牙、张大力、蔡二少爷、泥人张、刘道远评论 | 1 2等待您来回答0回答水乡车夫阅读答案 Zhufuhai 11---16 0回答作文通过写作一件事情来夸奖同学 0回答徒去一个双人旁加新偏旁部首 0回答四忆过去的喜怒哀乐怎么写作文0回答《毛主席,我敬仰你》作文怎么写 0回答老屋旧瓷 本文后半部分写到了阿爷的故事,作者这样写在... 0回答如何处理身边的矛盾5o0个作文0回答狐狸绅士中文章二三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0回答以异想天开为组题写一段开场白 0回答诸可不可以做发语词 0回答人生三步骤选段围绕什么中心论点展开用文中或自己的话概括0回答 15 我听见了,来自于她的声音似一场春雨,一缕春风,带着微微潮湿的春...0回答五上测评第70页能力拓展 0回答用鼎的不同意思组词0回答同学之间快乐而难忘作文350字 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gms 一级已签到活跃天数:1天知道日报20
【第22句】:0
【第1句】:10往期回顾原来屁真能熏死人
精彩知识在知道关注知道日报微博,时时拿好礼
真相问答机,我们一起粉碎流言
关于H7N9的常识与误区爱知道,解答你的青春期困惑帮助 | 意见反馈 | 投诉举报 | 知道协议 | 加入我们©2023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度知道开放平台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