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的读后感
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它包括夏奥会、冬奥会、残奥会、青奥会和特奥会。
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奥运的精神是世代相传的,永不停息的。
奥林匹克运动还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
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奥林匹克运动会五环标志】 当今流传最广的标志要数奥林匹克五环了,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它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的形象代表,五环“转”到哪里,奥林匹克运动就在哪里生根开花。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套接而成,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
最初的解释是五种颜色代表各国国旗的颜色,后来又将5个不同颜色的圆环解释为五大洲的象征。
“每个环代表相应的一个大洲”的说法是正确的。
【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 在奥运史上,吉祥物第一次出现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
此后吉祥物就成为构成—届奥运会形象特征的主要成份。
吉祥物以其富有活力的为人们所喜爱的独特形象,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传达当届奥运会的举办理念,传达主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营造奥运会365kUaIlE.cn的节日氛围,是在广大群众、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推广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所有奥运会识别项目中的其他形象无法比拟的。
在吉祥物的艺术形式上,多种多样。
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其基本的创作核心是有利于表达当届奥运会的主题,有利于表现主办城市独特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同时有利于市场开发和保护。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精神】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
其次,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
正如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大、影响也最大的体育盛会。
历史悠久,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她还将会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惊喜与激情.
谈谈你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感想
2004年的夏季注定将是属于奥林匹克运动会,4年4年的时间流逝伴随着一界界奥运盛事的成功举办,当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婴儿时期走过这漫长的108年之后,世界上的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故乡——希腊的雅典。
纵观奥林匹克运动会所走过的这段跨世纪旅程,我们见证了奥运会从刚开始时的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见证了一代代出色的运动员不断的努力拼搏,见证了整个世界因为奥运的举办而变的更加丰富多彩。
当中国的奥运健儿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由许海峰在射击比赛中获得首枚金牌到2004年唐功红在举重比赛中获得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百枚金牌时,这意味这中国在奥运会上已经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参赛国。
相信许多国人都在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而欢呼。
中国代表团自1984至2000年,参加了4界奥运会,就已经跃居到了所有参赛国的第二位,这样的成绩是相当出色的,这也意味着中国的体育发展是十分成功的,中国的体育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前列。
谁有 读《体育颂》有感 的作文
《体育颂》读后感《体育颂》是顾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在简要回顾五年的历史后,顾拜旦说明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的不同之处。
他认为,纯粹的竞技精神只能带给运动员心理上自得其乐的悦乐感,奥林匹克精神带给人们的将是美感、荣誉感。
这正是顾拜旦心中崇尚的精神,在《体育颂》中,他也曾热情地讴歌,赞美体育是美丽、艺术、正义、勇敢、荣誉、乐趣、活力、进步与和平的化身。
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顾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大众”参与,即使“地位最底下的公民’’也应该能够“享受”这种精神。
顾拜旦的一句名言“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也有翻译为“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同样强调了这一奥林匹克思想的精髓写体育颂读后感600字3篇写体育颂读后感600字3篇。
在另一次演讲中,他曾指出:“先生们,请牢记这铿锵有力的名言。
这个论点可以扩展到诸多领域。
对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
传播这些格言,是为了造就更加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
”可以看出,顾拜旦提倡和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有着非常广阔的胸怀,是以全人类不断完善自我为出发点,绝非号召人们单纯为夺取桂冠和金牌而拼搏。
在第5段中,顾拜旦作了具体的阐述。
他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体现在: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奖表格你看了有什么感想
伦敦北京时间7月6日19:30,2012年奥运会申办城市揭晓,英国伦敦,终于赢得了夏季奥运会的第30届。
在首三轮投票中,莫斯科,纽约,马德里已经在最后一轮投票中巴黎的遗憾失利被淘汰。
主席罗格:“以前我打开信封,我要感谢我们的东道主新加坡,他们提出召开此外,为会议的成功不懈的努力,我也想感谢所有九个。
个月,两人开始参与城市的申办之前,是最后只有5个城市,我们花了晚上难忘的时光,所有这些城市都可以很成功的奥运会,你给我们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但只一个城市最终会选择申办2012年奥运会成为了城市。
“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150字
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向我们诉说了1932年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赴美国参加奥运的故事。
刘长春历经千难万险站美国洛杉矶万人体育场参加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为了这一刻,刘长春拒绝代表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的建议,一心只想代表中国参加运动会。
他不得不含泪告别父亲和妻儿,躲避关东军的一路搜查,通过张学良将军的资助,经过海上漂泊23天,在多位国际友人的帮助之下,终于代表四万万中国人站在奥运会的跑道上。
他为中国人敲开了奥运大门,虽然他只是一人,但是他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整个中国人民。
以不屈不挠地姿态,抬头,战斗在赛场上。
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历史背景下,他也是一名战士,在不同的战场上,谱写着自己的爱国精神。
在刘长春身上,体现的是一颗永不服输的心和对信念、追求的永不放弃与执着。
79年前的他,站在奥运赛场上,向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的中国同胞展现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他的渴望像马一样奔跑,视运动为生命。
第一次让中国的同胞感受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
同时,他对追求的执着也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一旦确立了自己的追求,就要竭尽全力地去实现它,哪怕这一路上是荆棘满地,也不能轻易放弃,只有持之以恒,方有实现它的希望!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啥?谢谢大家
顾拜旦提出了一个重要念:“大众”参与, 即使“地位最的公民”也应该能够受”这种精 神。
顾拜旦的一句名言“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同样强 调了这一奥林匹克精神精髓。
可以看出,顾拜旦提倡和 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有着非常广阔的胸怀,是以全人类不 断完善自我为出发点,绝非号召人们单纯为夺取桂冠和 金牌而拼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