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安塞腰鼓课文的读后感

《安塞腰鼓》读后感

真是惊心动魄啊!读着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我为之震撼,不禁赞叹而又赞叹.安塞腰鼓动人心弦的演奏使我沉浸在一种生命的强盛中.捶,捶,捶,一声声“隆隆”响彻云霄.喧闹声后,文末一声“渺远的鸡啼”更使人彷徨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使片刻间那雄浑的鼓声久久地萦绕在耳畔——这也许就是“余音绕梁”了?惟妙惟肖的描写使那群茂腾腾地后生们从书中“蹦”了出来,在我眼前发狠地捶、忘情地捶、没命地捶那安塞腰鼓.鼓声伴着掌声,是一种洋溢着英雄豪气的声音.隆,隆,隆隆…… 奏吧,让百鸟停止歌唱,大家一起来倾听那如雷的鼓声吧.那奇伟磅礴的能量也只能由安塞腰鼓释放.急促地鼓点迸发出元气淋漓,奏出了震天动地的生命强音.安塞腰鼓神了!它把活跃着的生命转化成了一个又一个华彩乐章,在鼓上如火花四溅般奏出,令人叹为观止.我听见了,那远在黄土高原的腰鼓声,我听见了,是那么激动人心!我不得不赞扬黄土高原人民的粗犷豪迈与生机勃勃,他们吃穿虽普通,却有着锦衣玉食者没有的强盛生命.好一个安塞腰鼓呵,好一个安塞腰鼓!我仿佛与后生们一起舞着,舞着,大起大落地搏击全身,跳出每一个充满力量的壮美舞姿.吼,跳,喊,跃,把抱负、痛苦、欢乐、追求,通过安塞腰鼓而表达.啊,安塞腰鼓,你给农民们注入了无限生机,把他们朴素衣着下掩饰不住的亢奋捶出来了,舞出来了.啊,安塞腰鼓,你令人激情澎湃,给黄土高原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噢,安塞腰鼓,好一个抒出了农民心愿、指引他们走向幸福的安塞腰鼓!让腰鼓捶吧,捶吧,捶出火烈,捶出自豪,捶出那农民的淳朴善良……好一个安塞腰鼓

《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安塞腰鼓》的读后感

感到十分震撼,因为安塞腰鼓刚劲有力,让冰冷的世界立即变得飞溅了,震撼着人们的心。

安塞腰鼓课文解析

【第1句】:本文叙写了安塞腰鼓的形式,历史,魅力和人们对腰鼓的喜爱体现了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表现了中国民族风俗历史的悠久。

【第2句】:文章的主旨: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人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

【第3句】: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汉族民俗舞蹈。

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这篇文章,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全文共30个自然段,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句,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偶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5,作者把这样生命的宣泄、力量的喷发赋予了“黄土高原”“安塞腰鼓”,是有其深刻含义的.“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相比作者对黄土高原的赞美,对水乡江南,却觉得“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然后再次感慨“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作者为什么对黄土高原情有独钟?在作者看来,黄土高原的人“朴实”“沉稳”“安静”,他们还保存着生命的“元气”,相比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少了些浮躁,缺了些世故.厚土蕴藏着原始的生命,积蓄着骚动的力量,而多水的江南,已经流逝了许多许多,改变了许多许多.

安塞腰鼓课文的问题

【第1句】:用一句话谈谈安塞腰鼓给你的印象,什么感受. 答:给我的印象是: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是陕北人民激荡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象征。

【第2句】:文章怎样写表演前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由静向动的转换。

这样写是为写下文腰鼓表演来蓄势。

【第3句】:作者写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写舞姿有什么好处?答:特点:宏伟、雄壮、奇丽、激昂,气势恢宏。

修辞的好处:用层出不穷的想象和联想来描绘鼓声。

思维大开大阖,气势恢宏。

【第4句】:“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排比的修辞手法。

用层出不穷的想象和联想来描绘鼓声,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

【第5句】:如何理解“只有你(黄土高原)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而“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打不得这样的腰鼓?这一句话。

答:江南流水更多的表现柔美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这样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注:如有雷同,纯属复制。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390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