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认真真渡过每一天读后感合集86条-读后感
01
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在哪里?经常有人跟我说,你看你这不吃那不吃,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听完就笑笑。
因为这话也是我以前经常说的,说得特别理所当然,觉得全世界的人活着都没有意思,就自己活着最有意思。
人生的意义不是吃着炸鸡,喝着啤酒,看着电视剧。如果这些就是生命的意义的话,看了几十年的电视剧,喝了半辈子的酒,人生也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人生不会因为你吃了想吃的,看着电视剧,然后就变得越来越好了。
明天之所以能变好,是因为我们特别认真的过好今天,不是把一切都留给未知的明天,没有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人生就是“今天”的积累,只有每一个今天都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人生才会有意义。
稻盛和夫的《活法》里写到:人生在世,为欲所迷,为欲所困,这是动物的本性。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在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人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提升心性,磨练灵魂。
02
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为养家糊口,所以要工作赚钱。如果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不用为了生活奔波,生活就可以过得轻松愉快。
但是如果一个人总是快乐的,其实最后是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味的,再愉悦的生活,久了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所以我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取报酬,通过工作,可以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体验。
怎样让辛苦的工作,有价值有意义呢?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只有喜欢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找到乐趣,才会在事业中取得成功。
把精力专注在一个领域,而不是要涉猎广泛,稻盛和夫在《活法》里讲到:精于一业就可理解一切,究明一个事物,就可理解一切事物。在一切事物的'深处,都隐藏着普遍的真理。精通一技、一艺、一业,就能融汇贯通。
打造个人品牌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只要专注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聚焦在这个领域,不断的深耕,不断的打磨,不断的精进。
不是今天觉得这个领域好,学一个品牌定位,明天又觉得那个好,又换一个定位。学的太多最后对于自己的个人品牌定位还是不清晰,一个人身上贴太多的标签,这个不是个人品牌,没有在一个领域做到头部,影响更多的人,个人品牌就是失败的。
几年前,我参加了一个烘焙学习班。同期学员中,有一个叫周姐的。因为我俩同是医务工作者,所以,没几天就熟络起来了。再后来,自然也就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了。
我学习烘焙,不是为我自己。我是为了家人和将来的第三代。学习烘焙的人,大都是身为妈妈的,也多是为了这个目的。
著名诗人惠特曼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中国母亲尤甚。
我不敢想象,当我一个人时,我还会不会生存下去。我不会做饭,自结婚后,就是我先生做饭;我不愿意做饭,先生不在家时,我就将就着自己。我与先生有个约定:他绝不能死在我前面。否则的话,我会饿死的。
可周姐不同。
她离异、单身多年,女儿在国外定居。已过耳顺之年的她,一直独居。我曾问过她:为啥不再找个伴儿呢?她说自己毛病多,容不下别人。我说你是精神洁癖加上生活洁癖吧?我们做医的人,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有洁癖的。我把这归为“职业病”。
周姐是为自己来学烘焙的。我不解地问她:你一个人,用得着为了一口吃的,下这功夫来学习吗?怎么还不对付一下?何况商超或网上啥都有卖。
周姐的观点是:只因为我是一个人,我才更要在意自己、善待自己。一个人也要好好过生活,过好每一天。这认知,真是“高大上”呀!
周姐家里,装修的简约、别致。就连我这个干过装修的人,都钦佩不已。她家是白色基调,包括地板和木制作、家具,非常的典雅。客厅的一角,有一个小吧台。一个吧凳,吧帽上吊着几只高脚杯,很有浪漫情调。我问她:为啥不买同样规格的杯子?我女儿说我是“排列对称强迫症”,这时就又犯病了。周姐说:她喝不同的酒,用不同的杯子。好家伙,可真是“矫情”。
周姐每晚一个人坐在这小吧台前,放上几盘精致的小菜,品着红酒或是香槟,听着轻音乐。优雅、自在、惬意、温馨。
每天早上,她也是在这里,一杯咖啡配上西式早点。我觉得,她的生活相当有“仪式感”。
周姐在吃上从不含糊。因为本身就是医生,在营养搭配以及菜品上,很是注重。就连色、香、味都不含糊。看着我不解的神情,周姐指着花台上,一盆漂亮的`文竹盆景说: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周姐她也确实是不俗又不瘦。尽管她长得并不好看,甚至在我看来还有点丑。
周姐在退休后,买了架二手钢琴。经过两年的拜师学艺,再以后,每天就自己在家里弹上几曲。钢琴的一角,还像电影里常出现的镜头一样:放上半杯红酒。那份优雅与浪漫气息,即刻弥漫全屋。我家里也有一台女儿用过的钢琴。女儿也曾多次鼓励我学,并郑重其事地说防止老年痴呆。可我就是痴呆了,对这个高端又高冷的艺术领域,也还是望而怯步。
周姐每天都做瑜伽。她家里的瑜伽垫、瑜伽砖、瑜伽枕、瑜伽绳,一应俱全。她光瑜伽服就好几套。我就不及周姐。我是十多年前从做瑜伽开始,就一直是在健身房里做。哪怕是因为忙,沒有时间去健身房了,也不会在家里做。尽管家里也是啥都齐备。可那些只是个摆搭而已。我觉的,没有了健身房里的那个氛围,我自己做不来。
周姐却不然。她是几年前从网上学的瑜伽。现在每次都是开着ipia,跟着视频做。只要有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做上一小时。周姐做的动作很标准、幅度也很到位。连我这个半砬子瑜伽达人,都自愧不如。而更让人佩服地是这份执着和坚持。
不要怀疑周姐是否有自闭症、抑郁症、密集恐惧症的??不然她怎么总是独处呀?这也是我这个学过心理学人的通病。非也,周姐正常得很。她各方面都很优秀、出色,社交活动也不少。她还参加老年大学的书法和声乐班学习;也经常去旅游;积极参与很多正能量的社会活动。
我自认为自己的生活,还是挺有品质的。可与周姐相比,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望尘莫及的呀!
生活中可以没有诗歌,但却不能没有诗意;天上可以没有太阳,但心里却不能失去阳光。周姐把这一个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儿的。
我非常赞同周姐常说的这句话:过好每一天!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35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