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努力是一种教养读后感精选60句-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都被灌输一种奇怪的思想,家里越是穷的人越是努力。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妈妈总是教育我说,谁家的小孩读书真用功,别看他家穷,以后他…每次听妈妈这么说,我都会觉得,一个人越是努力,说明他家里越是穷,需要他去拯救。

带着这种想法,我进入了高中。那时候正值一个女孩花季的正当值,爱慕虚荣,虽然家里很穷,但又不是穷到没有饭吃,越是这种尴尬的境地,就越是不想承认自己穷,也害怕被人解读出贫穷。

记得当时,我们班有个女生,学习特别努力,每次都是全校前十名,但却很少会有人羡慕她。她穿的特别破旧,营养不良,骨瘦如柴,一到冬天,脸上就生冻疮,春天的时候一脸痂。那时候她每周吃得最多的就是馒头,就着自家带的咸菜,一年又一年。

那时候,我们都还未成年,很多观念都尚未成熟。看到她,并没有激励我好好学习,而是害怕去努力,害怕在别人眼里成为她那样的女生。

在高中时,还有一种奇怪的思想,那些漂亮的女生和男生都去学艺术。留在教室里学习的都是长相一般的,好看点的忙着谈恋爱了。丑女多作怪,为了不成为自己眼中的丑女,我成了一个问题学生。

由于成绩很差,我复读了一年。爸妈为了让我考个好学校,给我交了7600元的高学费,记得当时妈妈把钱卷在手帕里的时候,手都是微微颤抖的.,在那个环境,我认识了新的同学,交了新的朋友,在那几秒颤抖的激励下,我变成了一个很努力的人。

后来,我发现,在我的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很努力的人。他们的思想很丰富,不管他们家境是殷实还是贫寒,不管他们长相是俊美还是平凡,他们都是可爱的人,值得深交。

上大学后,我身边围绕了更多努力的人。他们每天都积极向上,用心学习各种技能,每天都有无穷尽的能量。努力久了,就会明白,努力其实与贫富、美丑无关,努力其实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信仰。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都有想拥有的东西。面对这些希望,有些人会全力以赴,有些人则得过且过。

青春不朽。什么是青春?就是敢于去付出。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安全感中,谁也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有人选择不努力,他的理由很荒唐,担心努力了还是失败,借没努力做最后一块遮羞布,帮助隐藏自己内心的懦弱,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努力需要自信,那些得过且过的人,其实并不是不想努力,而是缺乏自信,他们不相信通过努力真的可以改变什么,他们害怕努力后还失败,被周围的人看扁。他们总是担心别人会看不起自己,总是纠结于别人会怎么想自己以及怎么做才能让别人对自己好,其实那些别人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带着这种种的束缚,他们容易退缩,容易忧伤,容易害怕,容易动摇,很难坚持。

努力是一种教养,就像勤俭与贫富无关,努力与贫富和美丑都没什么关系,它只关乎你是否拥有正确的快乐。

教养的证据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语文报里的一篇文章《教养的证据》,深有感触。

作者在文章中这样写到:教育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讲了几个方面的内容:热爱大自然、目标远大、对历史的了解、尊重自己以及他人、有优秀的品质、意志力坚强。真是是让我大开眼界,使我发觉其内在的新颖之处。

当我读到热爱大自然也就是说教育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我就想到了,我们刚学的《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地球就是我们的母亲,也是生命的摇篮,但是原本可以再生的资源,却让我们随意破坏,导致地球资源不能再生。霎时,我眼前马上浮现出了这一幕:那天在公园里,一个戴眼镜的青年竟然肆意的攀折桂花,还蛮横无理地和管理人员争吵。如果我早一点看到这篇短文,我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批判他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公园里的一花一草是大自然的风景桂花香飘千里,让人闻了沁入心脾,也是供人欣赏的。如果周围的人大多数像他那样,那么大自然的风景就是所剩无几了。所以说一个有教养的人是要保护大自然的一花一草,那么我们的世界会变得越来越美丽。

这篇短文中最有价值的一句话:教养是可以遗失也是可以捡起来的。多么的富有深意啊。是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凡的世界里,更要做一个不平凡的人,例如目光远大的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等等,学习他们我们更不应该丢弃教养这两个字,在车厢我们要尊老爱幼,在学习上与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在生活上要互相关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伸出友谊之手,学会舍己救人;如果身边的人都有着良好的教养,我们的祖国也会变得越来越富强的。

今天的这篇短文的确使我受益匪浅。

教养的证据读后感2

什么是教养?词典上说:“教养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这样的解释过于专业,让我不得要领。读了《教养的证据》这篇文章后,他平直的阐述让我豁然开朗。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便点出了自己对教养的理解:“因教育而养成的良好品质”。作者认为,教养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教”出来的。这个教是广义的教,除了入学经师,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还有环境的耳濡目染。

教养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褒扬个人身价的标志。一个人的教养是不是由自己随意标榜的吗。

作者给出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教养是要有证据的。

接着作者细述了教养的七个证据:有教养的人,要懂得与自然协调,要爱好动物,植物和自己的同类;有教养的人能够自如的.运用公共语言表达内心和他人交流,并能够妥帖的付诸文字;有教养的人要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有教养的人会不由自主的拥有远大的目标;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的种种优秀品质要充满敬畏敬仰之心;有教养的人,能够明了自己的局限,知道世上有不可逾越的界限;有教养的人,要对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永远保持尊重。

诵读之后,文中第四第五点阐述在我心中也很强的共鸣,那就是,人可以被暂时的困难打到,对结果失望,但有修养的人绝对不会绝望,短暂的失望不会冲淡心中的远大目标。有修养的人会坚信这样一句话:“试一试,可能我们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不去试,成功的希望则是零。”有修养的人不会停止努力。

对作者的第五证据,我也深有感悟,那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定会知耻,对于自己尚未企及的高尚品质要心之向往,不会安于现状,更不会“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也正因为对优秀品德的敬仰之心才会促使他成为令人敬仰的人。我们从报道中获悉,有一个登三轮的走进复旦校园成为文学博士,也有洗衣女工成为文学硕士。但我也看到这样的景象:一些身强力壮的后生混杂在老弱病残的乞丐堆中,嘤嘤切切的向路人乞讨。说不定他们乞讨的收入比施舍的人还多。他们缺少了人的知耻,不管后来如何富有了,他也成不了有修养的人。

就如作者所说,教养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潜移默化得来的,也是要自身个体努力才能得来的。

如果你还不是大自然的簇拥者,快试着感受身边的植物,动物吧,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天人合一的感觉吧。

如果你游离在人群之外,你也不妨敞开胸怀,尽情吐露吧,你会发现心胸中流通的真情实意会变成你口中的莲花。

假如你业已心满意足,去回顾一下你儿时的梦想,让远大的志向给你插上远行的翅膀。

去见贤思齐吧,说不定那一天你也成了心目中有修养之人。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

大班教养读书笔记1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把自己的礼仪做好,更主要的是让我们的孩子也要学会做文明人。

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知礼仪、懂礼貌、讲文明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全面提升了幼儿的文明礼仪素质。从每天入园开始就教育孩子主动跟老师问好,并告诉孩子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见面问好的习惯。

在园培养孩子只要是别人帮助了自己就要说谢谢,不乱扔、不乱吐、不乱画,养成把纸屑、果皮、包装袋放到垃圾桶和随手拾废物的好习惯;用餐时不挑食、不交谈,保持桌面地面干净;参与活动遵守秩序,不拥挤,不吵闹;在园里孩子做的很好,只是在家到底做的怎么样老师也不是很清楚,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家长聊天才知道,我们的孩子把这些好习惯也带回家了。

原来是有一次星期天孩子在家吃饭,妈妈帮孩子盛好了饭,孩子主动和妈妈说了声谢谢,当时这位妈妈就特别感动。做为一名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付出总是不要求回报的,可是孩子的一声“谢谢”真的触动了妈妈心底的那根弦,让妈妈非常感动。

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要引导我们的孩子,在不小心碰到别人后,及时的说声对不起;在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说声谢谢。当老师看到自己的孩子能自己和善的解决一些小问题时心里特别的高兴。尤其是当我和家长聊天时会经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说:“在家孩子经常帮我整理东西,说是老师说自己的东西要整理好,不要影响别人。”还有的说:“有时我不留神把垃圾扔到地上孩子也会及时的告诉我不能把垃圾扔地上。”当听到家长的这些话时自己别提多高兴了。自己也因为能成为这一群孩子的老师而高兴。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老师把文明礼仪工作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同时家长也要随机教育,使孩子们真正成为文明礼仪小标兵、小使者!

大班教养读书笔记2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是对变化的外界环境重新适应的时期,孩子们在这一时期存在许多的不适应,并对他们本身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它是儿童从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中学习过渡到小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适应的问题之一。培养教育孩子就是让他们能够早自立,要想自立必须学会自理。

在很早的时候我们就强调抓好幼小衔接工作,可是我们对于幼小衔接的意义并不明确,也不知道究竟该作些什么,做好幼小衔接并不是说说。其实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大班开展的,如果突兀的加进去会给孩子们施加很大的压力,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从小班开始就开展了幼小衔接,循序渐进的让孩子们去接触。并开展了许多工作,通过一些基本活动打扫家庭卫生,让家长拍下孩子的照片等多种活动形式,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加强了孩子的任务意识的培养,有目的地布置一些任务让孩子完成,并逐渐强化幼儿的任务意识。在平时我们班有很多孩子认识不到老师布置的任务要做,缺乏完成任务的责任感,缺乏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比如在一社会活动中,我在课上布置任务,要求幼儿与父母饭后散步时观察马路上有什么第二天来园时与小朋友们分享讲述。目的是帮助幼儿积累

孩子们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他们有能力安排自己的生活,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作为老师,我们要很好地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敢于放手去锻炼他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快乐、自信的迈向学校。

大班教养读书笔记3

今天我让我们班的孩子自由活动,孩子们很高兴,都玩得不亦乐乎。这时悦悦小朋友跑了过来,“老师!老师!胡国傲又弄坏我的水彩笔了。”我走近一看,水彩笔被拆得都散架了,我还没来得及问明原因,就听见围观的小朋友不停抱怨,一诺说:“是啊,胡国傲最坏了,他以前还把我的图画本给撕了!”开策说:“对,他不是好孩子,他以前还打过我!”子皓说:“他是坏孩子,有一次他把我画的画扯坏了!他很坏的!”孩子们唧唧喳喳地向我诉说他以前的“恶行”,这让我颇为吃惊,因为他们对同伴缺乏应有的宽容。我也留意到,当请幼儿谈谈自己对同伴的认识时,很多幼儿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同伴的不足,如不守纪律、打人、不好好吃饭、被老师批评等等,对同伴的优点却很少提及。

我们不禁自问:当幼儿满脑子都是同伴的缺点时,如何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幼儿期尤显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与成人相处的时间逐渐减少,而与同伴相处的时间则逐渐增加。相对而言,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往往更平等化,利于幼儿探索各种社会交往技能,但如果幼儿缺乏对同伴的宽容心,则会影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无法宽容他人的幼儿往往会一直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同伴,可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而不被他人宽容的幼儿则可能会感到受到排挤,对一直指责自己的幼儿怀有怨恨之意。长此以往,会导致班级内同伴关系的紧张,不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因此作为我们老师也应该反思,怎样向幼儿展示正确的处理方式。也许我们应尽量不使用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的语言,如“你又这样啦~你怎么老是这样呢”等等,避免给幼儿消极的暗示。

在幼儿对同伴产生无意伤害行为时,教师应尽量不表现出对过失方的严厉指责和批评,而是冷静地引导幼儿复述事件的过程,找出引起伤害行为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日后应注意的事项。

大班教养读书笔记4

俗语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一天应对的是几十张不同面孔的幼儿,同时也是穿梭在几十种不同的性格中。

柴一圣小朋友是班内一个比较腼腆内向的孩子,一看这个孩子,你会认为他是个安静乖巧的孩子,但接触长了会发现,其实不然,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孤僻,所以总会出现过激行为。孩子集中如厕时,他会趁人不注意,打一下小朋友的头或拍一下小朋友的背,这时就会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老师,柴一圣打我。”追究原因,一圣会很无辜地说:“老师,我没有打人。”其实,老师明白,这也许是一圣对小朋友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只是有些粗鲁罢了,但这样的行为毕竟是不对的,老师务必对其进行教育引导。让他学会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体验和小朋友一齐游戏的快乐。

说到游戏,又出现了一圣的有一大危险之处,当一齐玩玩具时,他会因为争抢某一玩具而张口咬人,作为老师,务必保证孩子的在园安全,当发现孩子的这一行为,我们务必及时教育。而应对老师的质问,一圣没有感到害怕,他会和老师表白,慢悠悠的对老师说:“老师,他抢我的玩具了。”

其实,老师明白,在一圣的心里,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对,他喜欢这个小朋友所以他会拍他一下,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他抢我的玩具,所以我咬他一下来维护我的利益。

在孩子与孩子的交集里,其实并不存在明明白白的是与非,应对各种性格的幼儿,老师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证每名幼儿的心都不受到伤害,妥善解决孩子存在的偏激行为,保护他那幼小的心灵。

大班教养读书笔记5

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想说的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用我爱的杠杆撑起孩子的心”。

霖霖是我们班这学期末新来的孩子。才来几天我就发现这孩子很聪明想象力很强但他的画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都略逊于其他小朋友,而且不听从老师安排,喜欢自行其是;小手闲不住,不是乱揪别人衣服,将衣服上的装饰物扯下来,就是在别的小朋友脸上方抓一抓、挠一挠,虽然没惹出什么_烦,但是班里的小朋友及家长已是怨声载道。我和搭班的刘老师因为他没少给小朋友处理了案子,也没少给家长作了解释。

要想解决掉这个“心头大患”,我的特效药就是用爱去感化孩子。我首先要做的是查清病灶,以便对症下药。经了解才知道原来霖霖一直由奶奶照顾,霖霖爸爸是家中的独生子,奶奶把这个孙子宠得上了天,对孩子百依百顺,加上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孩子便形成了如今的小散兵。后因奶奶生病,所以现在才由姥姥照顾。据孩子姥姥讲,在原来那个幼儿园,因为班上孩子较多,教师无法分出较多时间和精力去约束他,只要他不对教学活动影响太大,一般任其自然。但为了防止他对别的小朋友的伤害,经常是单独让他坐老师旁边,或是坐到教室的最后面,还让其他小朋友离他远一点,从而使他与小朋友更加疏远,让他与小朋友更加对立。姥姥把我们老师当成了救星,希望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他的外孙子,改掉现在的坏毛病。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又对其进行了家访,想更深入的了解他在家的`一些表现,以便于家长和老师做好配合,对孩子的教育步调一致,起到效果。在家访中,我了解到霖霖这孩子特爱拼图,散乱的中国地图他一会就等恢复原样。而且拼起来不厌其烦,注意力能集中二三十分钟。我在班里向小朋友宣布了霖霖是班里的拼图大王,并让他当场演示。在小朋友热烈的掌声中,霖霖脸上露出了最灿烂的微笑,这微笑里我看到他的成功感、自豪感,也领略到他的幸福感。趁机我让他当小老师,教其他小朋友玩拼图。我偶尔一句“小_,小_”的称呼他,让孩子们羡慕不已的同时,把霖霖当成了自己的偶像,霖霖也已小老师自居更加懂事可爱起来,告状声越来越少了,孩子们围着霖霖谈笑风生多了,霖霖越来越招人喜爱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地知道“鼓励”这两个字对孩子的分量有多重。鼓励,它是一种不逊于血浓于水的真爱,这份情感对孩子来说是“灵丹妙药”,对老师来说是对职业的一种誓约,对孩子的一个守诺。

我会经常轻轻地揽着他,告诉他老师也很想做他的朋友,并且带着他在身边做着欢乐的游戏,慢慢地我感觉到了自己手心里握着的小手也用力地回握着我;在他还和小伙伴们还产生隔阂的时候,我依旧开心地做着他的“大伙伴”,鼓励他融入“小伙伴”的温情中;在他面队手工活动显得“手足无措”的时候,我还是鼓励他,鼓励他通过不断的尝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当他有了一点点进步时,我会毫不掩饰自己的欣喜,高高把他抱起,让其他小朋友羡慕不已;还会将好吃的糖果放进他的手心,让他与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加强与小朋友的情感交流;还会给他小红花、小奖贴,让他饱尝进步带来的硕果。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霖霖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他变得爱画画,有耐心,懂得与同伴友好地相处,懂得遵守规则,不随意动手打人,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小朋友对他已是非常认可,主动与他一起游戏、玩耍,这就又不断促使他努力控制自己不良行为。渐渐地,我看到了他脸上绽放出最美的笑容,那是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时候的笑容,也是他打开自己的心扉迎接新世界的笑容,更是他对成长过程用心的诠释的笑容。我知道,我已用我的杠杆——爱撑起了霖霖这颗心。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639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