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国名港读后感细选76条-读后感
小学生港珠澳大桥读后感1
《港珠澳大桥》这部影片,令人心情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港珠澳大桥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的珠港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影片一开始就从多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这座世纪大桥的恢弘与壮丽,远远地望去,大桥仿佛像大海上的银线,直接将珠三角地区串在了一起,对付匆匆进珠港澳地区的经济成长具有紧张的战略意义。
贯穿整个片子的,是感情。尽管大桥是今世史上最长海上桥梁,建造历程亦有多项”世界之最”,但闫东导演没有花太多篇幅着墨于大桥的雄壮雄伟。正如片子中的旁白所指,”比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导演的视线,着眼在每一个大桥建造者的传奇。因此,比较起数据成绩,片子演绎的是真实,是有温度的”匠心”。为了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花了五年去筹办,用了八年去扶植,四百多名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不少工程人员的芳华,便放在了这大桥扶植上。有人从二十多岁干到三十多岁,也有三十多岁的,现在已成中年男子。
早年的独身只身汉,转眼成家立业,却不忘了穿戴婚服在即将完工的大桥上走走拍拍,有人携妻带眷到这伶仃洋上的施工地,一家三代配合为大桥奋斗......一座桥,有汗水,也有泪水。无论是总工程师照样一位焊接的小工,为了建好这座桥都热情投入,甚至把它视为人生最紧张的事业,亦因此他们都成了”豪杰”。通过导演细腻的镜头,留在看众的心中,让人人每当疾驰于大桥上,隧道中,都邑想起因为他们,才有这外媒口中的”今世七大奇迹”。
最令我冲动的,并不是大桥的建成,而是建造历程中的挫折。胜利虽然令人欣喜,然则遇上失败更能展现出工作人员对大桥所支付的心血。在建E15号沉管时,遇到的海底急流卷起的淤泥填平了历经重重艰苦构建的沟槽,导致安装失败,要将沉管重新运回岸边,这件事令许多颠末多日劳顿的工程师都流下了眼泪。最后,在降服重重艰苦终于对接胜利后,许多几日不眠不休的工程人员都因为太困了而就地而眠,这令我们很是冲动。大桥的工程人员早已把这个项目视为人生最大的事业。有工作人员玩笑的说,人人都有两个情人,一个是本身的另一半,另一个便是大桥这个项目。娶亲生子和建桥都成了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片子记录了大桥蕴含的时代精神,记录了大桥扶植历程中的许多历史瞬间和工程人员的动人故事,讲述了他们不畏艰苦,尽力奋斗,开发立异的精神。往后我会继承向港珠澳扶植者学习,踏踏实实、奋发向上,在本身的工作岗位上绽放风度。
小学生港珠澳大桥读后感2
烟波浩渺的蔚蓝大海上,港珠澳大桥就像一根银线,串起了三颗东方明珠,香港、珠海、澳门。通过观看《港珠澳大桥》,我们知道,这根银线总长55千米,其中海底沉管隧道6700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由于施工海域地处我国乃至全球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海上航道,空中航线,还有生态保护,台风巨浪,海水侵蚀等诸多复杂因素,都使得港珠澳大桥创下施工难度的世界之最。
影片以大桥建设过程中最后一根沉管E30的吊装过程为焦点,纪实反映了工程的浩大与艰巨。以沉管的吊装设备为例,由于一节沉管的排水量达8万吨之巨,每一节沉管就相当于一艘巨型航母,吊装设备寻遍全球不可得,建设者们就自行研发出大国重器“振華30”,而同样的壮举还不胜枚举,大桥建设者们勇于担当,开拓创新,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拼搏精神让人震撼。
古有“零丁洋里叹零丁”,如今,一条巨龙蜿蜒天际,一桥飞架三地,沧海成坦途!雄伟璀璨的.超级工程让世界发出零丁洋前零丁叹!而这悲叹到惊叹之间,是大桥建设者们十四年的时光荏苒。即有热血青年投身沙场,风雨同舟中收获爱情,孕育新生,也有中年才干倾尽风华,鬓发斑白,成就人生的华丽与辉煌;即饱含建设者历经挫折痛楚的泪水,也有他们精疲力竭的虚脱而眠和战胜千难万阻获取成功后的由衷自豪。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请接受我们崇高的敬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勤奋坚持,不畏艰难困苦,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为公司争光,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小学生港珠澳大桥读后感3
《港珠澳大桥》是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从无到有,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纪录的故事之一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是中国建筑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
影片中真实的记录了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从复杂的海洋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常的跨海距离,可以说每一个项目都是在挑战工程师们的极限,经过六年的时间,完成了跨海大桥,海底遂道,人工岛的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更为中国工程师和工人们完成如此浩瀚工程而震撼。
观看影片后,对于我作为隧道设计者来说,受到很大启发,首先让我感动的是工程师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影片中很多镜头对准了这个超级工程审慎缜密设计验证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为确保海底航道畅通和周边国际机场的飞行安全,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以及对实验数据不厌其烦的搜集和反复的推敲,在这些付出和坚持中,工程师们所展示出的信仰更是给我带来心灵上的感动。对于我们现实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施工条件不足等等,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第二让我敬服的是探索创新,大桥离各个机场非常近,每天有数架飞机从大桥头顶飞过,有数艘轮船经过,桥不能太高,影响航班,那就只能是隧道,因为太长,中间没有岛屿,只有建造人工岛。而人工岛普通建造行不通,只能以圆钢筒代替,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建造人工岛所需要的所有圆钢筒全部制成,但是隧道安装,圆钢筒安装所遇到的许多难题给工程师们带来了空前绝后的挑战,历史上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他们只能自己摸索创新,一个个创新,创造出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一个个摸索,摸索出港珠澳美好发展前程。这座大桥体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与自强不息,创造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超级工程。
《飞向太空港》读书笔记1
每当我仰望湛蓝的天空,看见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一种自豪之情悠然而生。我想起了中国在航天史上的种种奇迹,想起了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更想起了科学家们的艰苦付出,我为之骄傲。
暑假我阅读了著名作家李鸣生的航天七步曲之——《飞向太空港》这本书讲述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继往开来的辉煌时刻。它是对人类航天和中国航天的悲壮历程所能容涵的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历史人生内容的一次顿悟,是将文学从一向表现人类自身的关系向同时表现人类与宇宙的关系迈进的一次文学远征……
当中国的火箭首次要在西昌发射美国的卫星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人以异乎寻常的勇敢、热情、智慧和毅力开辟崭新的文学天地——航天文学的令人感佩的进取精神,看到了一种吞吐时代风云、勾勒航天历史的史家与作家融为一体的胸襟、眼光、抱负和气概,看到了一种呼吁人类团结合作以开拓空间文明、探寻未来新家园的布道者的热忱。
一个民族从地球到天上沉重起飞,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由无数人的心血、青春、汗水甚至是生命换来的。西昌卫星发射场上,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爆发,房屋倒塌了,桥梁冲垮了,铁路摧毁了,公路崩溃了,人员死伤无数,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全体将士并未退缩半步,它们不管千辛万苦,不顾狂风暴雨,齐心协力,同大自然展开了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斗,正是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西昌卫星基地全体将士度过难关,恢复了工程。
发射场不是战场,却同样有着牺牲和死亡。科学家们白天黑夜连续攻关,有的甚至重病不起,献出生命。每一次发射,都有英雄的牺牲和流血;每一次发射,都有航天人毕生的心血。航天人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依然锲而不舍,在很差的物质条件下依然顽强斗争。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梦想一步步走向实现。
这就是中国的航天技术人员,他们总是在一片原始贫瘠的土地上播种着现代文明;他们一方面从事着这个世界上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一方面又不得不在很差的物质条件下和偏僻荒凉的环境里生存。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秘密的面纱下苦熬着一个个春夏秋冬,他们用心血和智慧播种光芒四射的现代文明!
久久品味《飞向太空港》,我思绪万千,爱不释手。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我们的人民多识,一步一步缩短我与心中的理想之间的距离,而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少年,更应该勇担重任,坚持不懈,努力学习,学习航天精神,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将来才能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飞向太空港》读书笔记2
作者李鸣生是中国航天第一人,供职于解放军总政治部。他所著的这本《飞向太空港》,讲述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亚洲一号”的故事。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继往开来的辉煌时刻。
1957年,苏联的也是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寻找新家园的序幕,让人类看到了明天希望的太阳。从那儿以后,美国、日本、西欧国家等纷纷将卫星送入浩瀚星空。虽然有失败,但航天人却从不气馁。致使在当时出现了像美国,苏联这样的航空大国。
而中国是在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后近30年,才将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成功发射。那个辉煌的夜晚是每个炎黄子孙应该铭记的。中国又在1984年后将第六颗卫星发射。或许是中国的进步令人叹为观止,又或许是中国的航天技术惊为天人。美国将屡试屡败的“亚洲一号”卫星卖给中国。让这个刚展露锋芒的先前一直落后的国家来发射这个卫星。
这其中的辛酸未曾经历的人是不会知道的。中国代表团赴美屡屡遭人冷眼和羞辱,好不容易谈成一家公司,老板却破产了。虽然最后是成功的,但这是用航天人的艰辛努力换来的。
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为了成功发射“亚洲一号”,有大把大把的工作人员无暇顾及的自己的亲人孩子,甚至常年不见。有位从北京来的年轻姑娘,因发射场上一次事故便英年早逝。一位叫于福良的火箭专家为了不耽误工作,每次都抽空给患有怪病的女儿翻身。指挥员胡世祥的母亲、岳父接连病故,但他却未能回去料理后事。只能在夜深人静时看母亲照片。
中国航天业的成功是以航天人的汗和泪,甚至生命换来的。但他们付出的这一切都是无怨无悔。
所以我们要向航天人致敬。
向中国航天事业致敬。
《飞向太空港》读书笔记3
这个暑假,我读了许多名著,但最使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李鸣生的作品《飞向太空港》。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长征3号火箭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卫星亚洲一号,并成功的事情。面对百年一遇的泥石流,面对三个月的期限,技术人员并没有慌张,而是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的在长征火箭发射之前重建发射场,他们战胜了大自然!
美国技术人员们来到后,提出了各种不合时宜的要求:点餐、爬山……中国技术人员虽然吃的用的都比不上美国技术人员,而且还相差甚远,却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地工作,累了便仰望星空,下下棋,这种乐观积极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在这些艰难的岁月里,尽管各国都不看好,但是中国技术人员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一声不吭的工作,把毕生的精力与心血都投入进去,最终令人刮目相看。他们胜利了!
使我最难忘的是书中的这个细节。在运送一批极危险的用于火箭的货物时,美国技术人员害怕危险,碰都不敢碰,全都站在两百米开外的地方,而中国技术人员靠得很近,并在到达发射中心后,因机械无法搬运,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手去搬下货物。这仅仅是鲁莽,仅仅是大大咧咧吗?不,这是一种勇敢,一种决心,中国技术人员的心已与火箭连在一起了。
这就是中国的技术人员,也许他们其中每一个人的力量都微不足道,但加在一起就有创造奇迹的力量,而我们学习上的艰苦比之这些中国技术人员的苦难,又算得上什么呢?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想抄捷径,想不劳而获,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羞耻之心吗?面对困难,应该知难而进,下定决心与它一决高下。如果你看到困难便向后退,所谓“人未死而心先死”的话,那么还没有开始,你就已经输了,而且还输得一塌糊涂,输的一无所有。
中国的航天人员、技术人员是多么伟大。他们的行为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像夜晚的北极星,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心门。他们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永远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奋发图强、坚持不懈,传承长征3号火箭工作人员的精神,使星星之火变得可以燎原!
《飞向太空港》读书笔记4
人类一直梦想着能够飞上太空,去深邃高远的宇宙探索。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千年的梦想已经实现。
10月12日凌晨,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期待的日子,一个让全世界都热心关注的日子,长征二号F火箭载着“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把费俊龙、聂海胜送上了太空。经过五昼夜的飞行,10月17日凌晨成功地着陆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身穿乳白色航天服的两名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从返回舱里依次走出来,向全国人民招手致意。
这已经是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船飞上太空了,之所以我们的飞船能成功上天,是因为有了这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人,他们一代又一代为航天事业不懈奋斗、无私奉献。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事业的希望,祖国的明天等待我们去创造。同学们,让我们弘扬航天精神,向着祖国美好的未来,努力吧!
《飞向太空港》读书笔记5
说实话,我一开始看到《飞向太空港》时,并没有对它产生太大的兴趣,我以为它就是一本,科普宇宙的书,但我发现我大错特错,当我恹恹地翻开,却是一口气就读完了。
当“长征三号”运载着“亚星”成功发射时,我和书中那些观看的人一起,感受到了血脉偾张。心中早就感动不已。
本书刻画的就是两个字“困难”。改革困难,谈判困难,拥有发射订单困难,建造发射场困难,送卫星困难,发射卫星困难,而且,当时的中国被许多国家并不看好,再加上还有多年的屈辱没有洗刷,民心低沉。
不过即使是难,华夏子孙却依旧没有放弃。当卫星的发射场地即将完工时,却被一场泥石流给摧毁了,基地建设者们愣是在废墟上,用落后的工具,重新建造出了一个新的基地。当运载“亚星”的工具遇到了阻碍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希望渺茫时,运输团队却硬生生的用火药炸出一条道来。
书中的专家们,都怀揣着一个中国飞天梦。而为了实现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每个人都为此无私地奉献了许多。当他们克服了诸多困难,成功实现了飞天梦后,每个人的情感都是那么真实,这并非只是一个让国家有质的飞跃的存在,而是在那一刻开始,国家就已经洗刷了曾经的耻辱。
遇到困难,不要想着如何躲避,如何退缩,应当直面它,书中的人恰恰很好地表达了出来。正是如此,他们才能创造出一个奇迹。我相信,只要我去传承这种精神,我就能创造出一个奇迹。
《飞向太空港》读书笔记6
《飞向太空港》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首次用火箭发射成功一颗外国卫星的过程。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长征三号成功将亚洲一号送上太空一路所攻克重重磨难的曲折经历……
我读完这本书后,内心不禁感慨万千!从最开始通过重重难关的改革与艰难谈判,紧接着克服各种困难建设发射基地,最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成功发射卫星。
所有一切在开始时看似遥不可及,似乎是一个不可完成的目标。可这任务又包含着中华民族对祖国强大那份希望!这希望是如此的沉重,困难也是层出不穷……但这一切都击败不了我们航天建设者们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在卫星无法出境时,祖国强大的后盾给予绝对支持;眼睁睁看着马上建成的发射场地却被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摧毁时,我们勇敢的航天人用最原始简陋的工具建设出新的基地;在卫星发射当天,天公不作美,大雨磅砣,雷雨交加,我们的航天英雄们用精益求精的态度迎接着"亚星"发射关键时刻最严峻的考验!当卫星发射成功的火光映入英雄们的眼睛时,映出了那一份希望……
遇到困难,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不断学习认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我从这本书中,从我们的勇敢执着的航天英雄们身上学习到的!
《飞向太空港》读书笔记7
自从读了《飞向太空港》这本书,心里有很大的感触。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继往开来的辉煌时刻。
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二、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在原来我还没有读这本
书时,认为航天员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职业,她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应该是很好的,可当我读了这本书,才发现我国西昌卫星发射场的航天员与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她们的住房简陋、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吃…可是,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她们依然千辛万苦,白天黑夜,齐心协力,同大自然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搏斗。她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敬佩。
发射场虽不是战场,但是同样有着牺牲和死亡,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不管白天黑夜废寝忘食的攻克难关。有的却因为长时间的工作而重病卧床不起,献出生命,我相信每一次的发射都有航天人员的呕心沥血。他们不管千辛万苦,不管狂风暴雨,齐心协力战胜困难,这种顽强不屈,英勇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飞向太空港》读书笔记8
《飞向太空港》是我读的第二本纪实性文学作品,同样的,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成功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一段辉煌历史。这一段历史中,我既读到了一代中国航天人无私奉献、精忠报国的热忱,又深深地被中美两国科研专家深厚的友谊所打动,从葱茏的大凉山腹地到西昌卫星发射场,从洛杉矶的谈判桌再到西昌宾馆楼里的会议室,从溶溶月色下的中国箭、美国星最后到浩瀚无垠宇宙中的星辰大海。“亚洲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预示着中国航天光明璀璨的未来!
“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与中国航天的未来紧密相连,虽然这是一颗由美国制造的卫星,但它们同样命途多舛。自1986年起中国对外开放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便有意承揽国际卫星发射任务,适逢美、法卫星事业上的连续惨败,本以为这是一个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大好机会,但始终天不遂人愿,以乌可力为首的中国商业卫星国际服务代表团在美国吃了多家卫星公司的“闭门羹”和遭到一连番质疑、打击之后,开始为这项没有半点儿眉目的合作犯愁了。中华民族是一个遭受磨难的民族,在多次奔走世界各地,经过长期协调谈判之后,终于与美国休斯公司签订了合同,达成了合作共识,万里长征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这本书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又一个重要见证。通过这本书,我又一次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面对挫败永不言弃的精神。当我看到西昌人民为护送升降平台而放弃了过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赶集并自愿为运送队伍修路,送干粮的时候我竟然激动地热泪盈眶,从洛杉矶到北京,再从北京到成都,最后从成都再到目的地西昌,各个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全国人民紧密合作,大家的愿望十分一致,就是为了能让我们的火箭打入国际市场。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突然顿悟了,什么是真正的信仰,那就是把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要做新时代青年,扎根这片热土,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回报国家。
在卫星发射成功的背后,是每一个航天人的日日夜夜。他们或是埋头苦干的指挥员,或是辛苦工作的翻译小姐,他们的名字或许被刻在人类的史册上,或许不被人们所熟知,无论如何他,她都是英雄。他们在发射场上挥洒青春,在穷山沟里研究最尖端的航天科技,他们是真正的“开天辟地”者,开启了人类对茫茫宇宙的探索,是真正的共和国脊梁!
致敬,中国航天人!
《飞向太空港》读书笔记9
《飞向太空港》讲述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继往开来的辉煌时刻。
一个民族从地球到天上,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由无数人的心血、青春、汗水甚至是生命换来的。西昌卫星发射场上,泥石流爆发,房屋倒塌了,桥梁冲垮了,铁路摧毁了,公路崩溃了,人员死伤无数,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全体将士并未退缩半步,他们不管千辛万苦,不管狂风暴雨,齐心协力,同大自然展开了生死搏斗,正是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西昌卫星基地全体将士度过难关,恢复了工程。
发射场不是战场,却同样有着牺牲。科学家们白天黑夜连续攻关,有的甚至重病不起,献出生命。每一次发射,都有牺牲和流血;每一次发射,都有科学家毕生的心血。科学家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依然锲而不舍,在很差的环境下依然顽强地与大自然作斗争。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中国的航天梦想一步步走向实现。
这就是中国的航天技术人员,他们总是在一片资源并不好的土地上播种着现代文明;他们一方面从事着这个世界上航天技术,一方面又不得不在很差的物质条件下和荒凉的环境里生存。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苦熬着一个个春夏秋冬,他们用心血和智慧播种现代文明!而我们更应该勇担重任,坚持不懈,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飞向太空港》读书笔记10
每当我仰望天空,心中总会涌起自豪之情。我为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各位科学家们的艰苦付出而骄傲。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繁荣强大。
《飞向太空港》讲述了祖国“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发射美国的“亚洲一号”,记录了中国航天人的坚持不懈与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时刻。
当中国的火箭首次发射美国的卫星时,我看到了作者异乎寻常的勇敢、热情、智慧和毅力开辟崭新的进取精神,看到了一种吞吐时代风云,勾勒航天历史的史家与作者融为一体的胸襟、眼光、抱负和气概,看到了一种呼吁人类团结合作的路。
一个民族从地球沉重地起飞,这路上承着无数人的希望,它的起飞是无数人用心血,青春,汗水甚至生命换来的。
泥石流把公路、铁路、房屋毁了,人员死伤无数,但面对大自然的挑战,,所有人没有退缩半步,不顾狂风暴雨,齐心协力,修好了路。
在“长征三号”准备发射时,一团团乌云移过来,“长征三号”因为天气原因,迟迟没有发射,但在每个人的努力下,终于等到了“第三个窗口”成功地将火箭发射到太空,那天夜里,是一个欢乐的夜晚,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都快乐极了,大家一见面就互相拥抱、握手、点头,说不尽的中国箭,道不完的美国星。
《飞向太空港》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强大,也让我们看到了航天人的努力。
《飞向太空港》读书笔记11
作者李鸣生所著的《飞向太空港》一书主要讲述了:中国航天人用‘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的‘亚洲一号’卫星一事,记录了中国航天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辉煌成就!
读完之后,我被中国航天人们的精神品质所震撼。在那个年代,我们的条件是多么的艰苦,我们所面对的困难说是‘天灾人祸’也不为过。在‘人祸’方面:别的国家在卫星制作方面对我们实行封锁制度,但我们并不服输,在航空领域的‘泥坑’中摸爬滚打。就这样摸索出了我们的第一个卫星‘东方红一号’以及‘长征’系列的火箭,实现了我国在航空领域零的突破,证明了我们的实力!不仅如此,因为当时我们的科技落后,资金短缺,所以一些科技大国对我们不屑一顾,导致我们四处碰壁。经过我们不断地努力,好不容易得到一些国家的肯定,却因为一些国家在背后使坏使我们错失了打入国际市场的良机。
在‘天灾’方面,因为在最初修建发射场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极多,在我国专家们的多次讨论后,将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西昌作为了修建发射场的地点,但因为西昌四周群山环绕,所以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在一次百年难遇的泥石流中,发射场的一些部分遭到了严重的损坏,但基地的官兵们齐心协力,将半年才能完成的任务仅仅用了一个半月就完成了,这种工作效率令我钦佩!中国航天人正是通过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亚星’才得以成功发射;在运送升降平台的路途上不少官兵为此牺牲。因为大山封路所以卡车无法安全通过,得知此事的各地群众齐心协力聚集起了大量的炸药,炸开了大山,护送着卡车安全的通过了葫芦崖。看来‘亚星’的成功发射同时也离不开全国群众的努力!
遇到困难,却不消极,也不怨天尤人,而是努力的去克服。21世纪的到来使我们中国的航天力量再上一个阶梯,步入世界前列。而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要传承中国航天人的珍贵品质,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1
以前,我做作业总是磨磨蹭蹭,经常对着空空的墙壁发呆,让时间的小人悄悄从我脚下溜走。做事也总是事半功倍。我也曾经想过:要是没有时间该多好!
昨天我读了《下次开船港》这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唐小西。他不喜欢学习,讨厌学习。于是弄坏了小闹钟,把时间小人给气跑了。不知不觉中,,他到了一个没有时间限制,可以尽情游玩的地方——下次开船港。在这里,干什么事情都是下次。于是小西玩呀玩,知道玩儿累了,玩儿腻了,他才懂得时间的宝贵。他用实际行动唤回了时间小人,使生活又恢复了原样。回到家中,他终于成为了一个热爱学习,珍惜时间的孩子!
自从读了《下次开船港》,我才真正懂得了时间的宝贵。时间对待任何人都是公平的,而且时间就是生命!
为了真正体会时间的宝贵,我做了一个“一分钟自我挑战”,短短一分钟60秒,我可以做4道数学题;游100米蛙泳;做43个仰卧起坐;抄20个词语……仅仅一分钟,能做这么多事情呀!我回想过去磨磨蹭蹭的样子,真是惭愧!我好后悔,后悔过去浪费了这么多宝贵的时间!
《明日歌》不是说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真希望人们都能理解这句话。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2
今天,我买了一本叫《下次开船港》的书。因为对这个名字很感兴趣,于是便怀着兴奋的心情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唐小西平时就贪玩,这次他不但弄坏了姐姐的小闹钟,还把住在里面的时间小人给气跑了。他非但一点也不着急,还跑去和灰老鼠交朋友。跟他一起来到了一个叫什么下次开船港的地方,听这个名字就有点不靠谱。果然,这个地方的一切都是奇奇怪怪的:有一半是水,一半是冰的游泳池;有说话怪里怪气的直肠子蛇;还有很多永远都是“下次开”的船,最主要的是小西的影子被灰老鼠换成了一个自己很有主意的坏影子啦!这个影子总是给小西捣乱,而且还帮助那里的坏蛋抓住逃跑的小西他们。小西他们最终逃脱了坏蛋的魔爪。因为时间小人回来了,它敲响了钟声,把坏蛋吓跑了。
有人说时间就是金钱,可我并不这样觉得。因为金钱还可以通过努力得到,而时间却一去不复返。奶奶以前总是说抓紧时间!抓紧时间!我想:时间要怎么抓紧?时间是什么样子?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只要把每一件事情认真、快速的做好,才能叫抓紧时间。以后我一定要珍惜时间,不会再把“时间小人”气跑。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3
最近,我看了一本《严文井专集》,里面有许多好看的童话,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下次开船”港。
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主人公唐小西是个很爱玩的孩纸,可他总感觉时间再跟他作对,不能让他痛痛快快的玩。终于,在一个晚上,他和时间小人发生了争吵,把时间小人气走了。后来,小西随灰老鼠来到了“下次开船”港。那里什么都是下次,花下次开,树下次结果,船下次开,但那儿可以一直玩,不用学习。小西在哪儿认识了许多玩具朋友,他们一起玩的很开心,可是也有三个坏蛋,分别是:洋铁人、白瓷人、和灰老鼠,他们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如:救出布娃娃,逃出洋铁人的监狱等。
看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不要什么事情都要等下次,要今日是今日完。不能老是逃避它,这样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要积极地去完成它,早日完成,就不用想这想那,可以痛痛快快的玩。然后,就是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时间宝贵,我们要好好利用它。还有,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不要逃避,要勇敢的去面对,当然,如果问题比较棘手,就不要硬拼,要多动动脑子,或找人帮忙。
我以后一定要积极完成事情,做个勤奋的人。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下次开船港》这本书,深有所悟,这本书写了一个小男孩唐小西的故事,他不好好读书,而且不用功写字,把时间小人气走后,他还不知道自己犯的错误,跟随老鼠来到了“下次开船”港,不久,灰老鼠恢复了本来的面貌,是个十足的大坏蛋,因为,他和坏蛋铁人是狐朋狗友。唐小西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打败了灰老鼠和洋铁人,并找回了时间小人,最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我不喜欢唐小西,因为他不喜欢学习,而且他功课很不好,每门功课都是三分。但是他很会出主意,几乎每次无聊的主意都是他想出来的,就在他被灰老鼠俘虏的时候,想到了时间小人能救他。其实唐小西还是很聪明的孩子,就是没有把自己聪明的脑袋好好用在学习上。
看了这本书,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好好做。而且一心只想着玩,不读书。自修课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在好好做作业,他就在外面疯跑,其他同学都在学校就能把作业都做完,他每天回家还得把白天的作业补完,真是浪费时间。
从今以后,我可不要像唐小西一样,一心只想着玩,做作业不要磨蹭,应该按时完成,不要拖拖拉拉的,上课要认真听讲,记住拖拖拉拉的的坏习惯会被人看不起,被人讨厌的。
这本书我看了爱不释手,你们呢?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5
我读完了《下次开船港》后,有很深的感触。书 中的唐小西是一个很不喜欢写作业,一想到学习、写作业就烦躁,以”等会做“、”下次再好好学“、”玩一会吧“为理由,一次又一次地拖延,时间就这样被他给玩没了,他渐渐地就成了一个不思进取,只想玩的学生了。当然,在最后,他终于醒悟了。
读完之后,我在想,我是不是有时候也跟他一样呢?例如,写作业的时候,我也经常写一点,又玩一下,象唐小西一样总是不想写作业,总是喜欢玩。有时还没有完成作业、睡觉的时间就到了。现在,我读完了这本《下次开船港》书之后,知道了不能象唐小西一样,控制不住自已,总是存在侥幸心理的话,就会越来越不爱 学习,最后甚至会落到象唐小西一样不想学习只想玩的境地,那后果简直不敢设想。
在学习上,我们不能象唐小西那样,要向他姐姐学习,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自觉努力地学习,不需要别人的督促。
“下次开船”港里的船为什么不开船呢?因为它们总是说“下次吧,下次”。最后时间小人生 气了,就跑了,不存在时间这个概念之后,“下次”的意思就是永远没有下次,船永远不开了。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更深启示 ,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能推到下次,而要立即行动!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6
严文井爷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今年暑假在炎炎的夏日里,我静静的坐在绿荫下,翻开了严爷爷创作的经典文学作品《“下次开船”港》。
这部文集里的故事符合孩子们的审美心理和思维特征,作家在作品里设置多个角色,多种情景,但角色和情境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借此打一个大的比喻,借以帮助我们分析、辨别各种意志、品性和情感的正确与错误,使我们通过阅读得到形象生动而富有情境的教育。比如《风机》是用小面人和三个老鼠做完事之后不懂得感谢别人,最后落到了沙漠里,得到一个悲惨的结局,说明不知感恩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教育我们常怀感恩之心: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所有帮助我们健康成长的人们;《胆小的青蛙》写了小青蛙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最后懂得“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可怕的事情,而且对付可怕的事情,尽躲藏也不是个办法呀!” 《小松鼠》是教育我们有错就改,写调皮的小松鼠如何变好后获得一颗“快乐的心”,同时,这个故事也是写给大人们看的,那做妈妈的相信“坏孩子总有一天可以变好的,我相信他一定可以变好的,”小松鼠正是记起了妈妈的话,才一步一步“变好”了;《蜜蜂和蚯蚓》说的是蜜蜂与蚯蚓原是差不多的形态,但他们对不同情境做出的不同反应,最后造成截然不同的形貌,作者赞美蜜蜂勤劳和热心助人的品质,而指责蚯蚓的懒惰与冷漠;《三只骄傲的小猫》以三只小猫被老鼠捉弄和捉鱼失败的教训,教育我们“既要用功也肯劳动。”这些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教育我们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哪些是孩子们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哪些是不良的坏习惯。整个故事读来如沐春风、心境澄明、暑气全消。
这部文集中最精彩的当属中篇童话《“下次开船”港》。这个故事讲的是唐小西和布娃娃等小玩具一起打败了灰老鼠、洋铁人、白瓷人,又让“下次开船”港恢复了以前的样子。故事让我们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敲响了珍惜时间的大钟,告诫孩子们不要让时间从身边悄悄的溜走。故事在第二十五部分,讲了小西和其他人与灰老鼠、洋铁人、白瓷人打斗时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战胜了洋铁人一群坏蛋,共同度过了难关。
我喜欢《“下次开船”港》这部童话。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7
我和妈妈一起共读了《下次开船港》这本书。
我和妈妈看到:四年级的调皮小孩小西气走了时间小人,所以就没有时间了。之后又发生了许多奇怪的事,他被一只自称“老没够”的灰老鼠带到了“港”,他还被换了一个骄傲的影子。后来他又认识了小熊和绒鸭子,在溜冰游泳池认识了木头人和橡皮狗,告别影子之后又认识了和影子一样骄傲的纸板公鸡。后来,小西他们得到老面人的指点之后救出了布娃娃。但是,因为船都是“下次”才开,所以大家没能逃走,还被洋铁人抓了起来。最后,时间小人儿回来了,时间又恢复了,于是,小西敲响了钟,打败了洋铁人他们。
我和妈妈读这本书读的很快乐,我喜欢《下次开船港》。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8
今天我读了严文井的童话小说《下次开船港》,大家一定会问为什么叫“下次开船港”啊?因为小说中的主人公唐小西学习的时候拖拖拉拉,他去了一个干什么都可以说下次的地方,和许多懒孩子在一起,过着晚上不愿睡觉,早上不愿起床的快乐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当唐小西遇见坏人,想坐船逃跑时,船总说要下次才开,唐小西这才认识到自己错了,他真诚地悔过后,小人原谅了他,船终于可以开了。
我有时也向唐小西一样不太珍惜时间,有一次本来该1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我做了3个多小时,结果什么也没玩到,还挨了妈妈的批评。妈妈说每天放学都应该先认真地把作业做完,然后就可以开心地玩了,不要磨磨蹭蹭,结果玩没玩到,学没学到,多傻啊。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9
这几天,爸爸给我找了本《“下次开船”港》,爸爸说这本书爸爸妈妈小时候都读过的书。
书中的主人公唐小西也是个小学生,因为不喜欢学习,讨厌时间,只知道玩,他总是把功课留到“下次”再做。他喜欢玩儿,总是一玩就忘记了时间,很不喜欢一玩到兴头大家就催他回家。结果有一天,他数学不及格,妈妈让他在书房做功课,但是到了九点钟他还在玩,还嫌玩不够,时间小人一怒之下就跑了,结果,时间就没有了。他怕妈妈责怪他,这时灰老鼠说带他去一个地方,叫“下次开船”港,并说那儿没有时间,比快乐还快乐。果然,在那里,没有时间,花是“下次”开,云也是“下次”动。在下次开船港,他认识了一群玩具伙伴:小西的影子、木头人、橡皮狗、绒鸭子、小熊和老面人,他和玩具们救出了被坏蛋“洋铁人”、“白瓷人”欺负的布娃娃,并想离开这里。但是港口所有的船上都贴着“下次开”、“不开”、“现在不开”等字,他们没法离开这里。小西终于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性,并真心地把时间小人请了回来,叩响了钟声,复活了死港,救出了被洋铁人囚禁的洋娃娃,最后乘着“这次”就开的帆船,回到了妈妈的身边。“下次开船港”也改成了“这次开船港”,它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勃勃。
从书中我懂得了: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做事不能总是“下次……下次……”,我做事也有点磨磨蹭蹭的,有时候还要爸爸妈妈提醒才先去做作业,觉得还是先玩一会儿开心,我也要警惕不要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时间。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10
初六下午3:00,我和儿子一起在天桥剧场看了一场话剧《下次开船港》。
剧中小主人公唐小西是一名小学生,还有一群小伙伴:布娃娃、木头人、绒鸭子、纸板鸡和老面人。唐小西不喜欢学习,喜欢玩儿,讨厌时间,于是他们一起用绳子捆住了小闹钟,把时间小人气跑了。
坏蛋“洋铁人”、“白瓷人”、“灰老鼠”说要带他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说那儿没有时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知不觉中,他们到了一个没有时间限制,可以尽情游玩的地方—下次开船港。在这里,干什么事都是下次。
可是好景不长,他们发现坏蛋“洋铁人”、“白瓷人”、“灰老鼠”开始欺负布娃娃、老面人。而且他们也想爸爸、妈妈了,想坐船离开时,船总说要下次才开,唐小西和小伙伴这才发现上了坏人的当,于是合伙打败了三个坏蛋。
这个时候,唐小西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性,并真心地把时间小人请了回来,万物都又有了时间,船也又开动了……
不知儿子看了有何感想,我觉得你有时象唐小西一样不太珍惜时间,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玩也没得玩,还挨了不少批评。其实我早就跟你说过,写完作业后,可以随便玩,但你就是喜欢磨磨蹭蹭,学没学好,玩没玩好,还不改掉这些坏习惯,你等什么呢。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11
这个假期,我阅读文章了我国儿童文学文学家,严文井祖父的好书推荐——《下次开船港》。
这是一个童话,关键叙述了一个全名是唐小西的男孩,因不灵活运用時间而被一只坏耗子带到了一个没有时间的全球,全名是下次开船港。在这儿进行了一场因没有时间而造成了的作战。
严文井祖父是个聪慧的文学家,他使用了一个栩栩如生有趣的小故事来文化教育大伙儿要珍惜青春,这是我想起了自身:
我是一个女孩子,虽然2023年快十二岁了,可還是沒有改正浪费时间的不良习惯。平常做作业,我一直边用边写,有时候会提到八九点钟。我的愿望是变成一名医师,但是母亲经常对我说:“假如和你那样,有一个患者急缺要做手术,但你那怕耽搁一点時间,患者就很有可能有生命威胁。”
总得来说,言而总而言之,用鲁迅的话而言:“浪费时间是无利于图财害命的。”我一定要改正这一问题。
如果我是主人公唐小西,我可以让这个停着的港运动!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12
《“下次开船”港》是严文井先生写的童话。这个故事说的是小学生小西对做功课十分头痛,他虽然很想赶快做好功课,但总是“不守时”,总是拖拖拉拉。有一次,小西的闹钟里的时间小人就跳了出来,离开了小西。就连小西画的图像都做起来批评他。小西生气地跑了出去,结果碰见了灰老鼠。灰老鼠带小西去了没有时间限制,可以无限玩耍的“下次开船”港。这里所有的船都贴着“下次开船”。小西在这里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并救出了在洋铁人、白瓷人、灰老鼠家里的`布娃娃。还弄清了港口的秘密,请回了时间小人,赶走了洋铁人、白瓷人、灰老鼠三个大坏蛋。
这个故事里的“下次开船”港里没有了时间的限制,所有的人全部没了时间观念。而且偏偏不做正经事,总是玩啊,玩啊,没完没了的。因为时间不重要了。这里的人,一个比一个懒惰、堕落、拖拉。
生活中,我发现有很多像小西的例子,其实我就是一个。我在做作业时,也会开小差。一会儿玩玩小纸片,一会儿看看课外书。有的时候书看得入了神,一下看个半小时一小时的,“刹不住车”。然后,我的作业进度就大大地打折扣。这样免不了要“压缩”一定的时间飞快做作业。这硬补的作业出错率很高。所以,只要一拖拉,我就会被批评。可是,和小西的心理一样,我们都“刹不住车”,受不了“玩”的诱惑。
有一条微博是这样的:(图一:一个人在仰望一个土丘一样的东西)ps:要做的事如同山一样高;(图二:那个人转身做在电脑椅上,拿起了鼠标。旁边的土丘没有变化)ps:还是先看一下电脑再说吧!
这条微博充分反映了拖延症人群的心理。只有暂时克制一下欲望,先了去“后顾之忧”,才可以真正放下心去享受。如果边玩边做事,那么既玩不好,又做不好事情。
从现在起,我的船港不能再叫“下次开船”港,要叫“现在开船”港!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13
最近,我看了一本很好的书,书名叫《下次开船港 》。书的作者是严文井。这是一本很老旧的书,是同学的妈妈推荐给我看的。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唐小西是个“玩不够”的学生,他总是把功课留到下次再做。他做事拖拖拉拉,不珍惜时间,结果气跑了时间小人。后来,他又在灰老鼠的教唆下进入“下一次开船港”。这里是个没有时间的世界,一切都静止不动,所有人都没有时间观念。唐小西在这里认识了许多好朋友,其中,善良弱小的布娃娃总受着坏蛋的欺辱,这让他心里很难过。唐小西一心要救出布娃娃,可是却因为船非得“下次”才开,他们没办法逃出去。唐小西心急如焚,这时,他终于认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他急切地唤回时间小人,敲响了钟声,复活了死港,救出了被洋铁人禁闭的布娃娃,还赶走了洋铁人、白瓷人和灰老鼠三个大坏蛋,让一切又重新恢复了正常。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懒惰就是浪费时间,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能让时间从身边悄悄地溜走。以前,我和唐小西差不多,做作业总是磨磨蹭蹭的,做一会儿作业,玩一会儿,然后还会看一会儿电视,最后不但字写不好看,还会把题目写错,常常被爸爸妈妈训斥。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明白了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不能拖拖拉拉,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不能总是“等一会儿”、“等下次”。我要和时间赛跑,走在时间的前面,做时间的主人。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14
这个假期,我阅读了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爷爷的好书——《下次开船“港”》。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唐小西的男孩儿,因不善用时间而被一只坏老鼠带入了一个没有时间的世界,名叫下次开船港。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因没有时间而产生了的战斗。
严文井爷爷是个聪明的作家,他借用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教育大家要珍惜时间,这是我想到了自己:
我是一个小女生,虽说今年快十二岁了,可还是没有改掉浪费时间的坏习惯。平时写作业,我总是边玩边写,有时会写到八九点钟。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可是妈妈常常对我说:“如果像你这样,有一个病人急需要做手术,而你那怕耽误一点时间,病人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用鲁迅的话来说:“浪费时间是无益于谋财害命的。”我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
如果我是主人公唐小西,我会让这个停着的“港”动起来!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15
我和妈妈一起读过《下次开船港》这本书。
我与妈妈见到:四年级的顽皮小孩子小西气离开了時间奸险小人,因此 就没有时间了。以后又发生了很多怪事,他被一只自称为“老没够”的灰老鼠送到了“港”,他还被换了一个自豪的身影。之后他又了解了小熊宝宝和绒家鸭,在滑冰游泳馆了解了木偶人和橡皮擦狗,道别身影以后又了解了和身影一样自豪的硬纸板雄鸡。之后,小西她们获得发面人的指导以后解救了毛绒娃娃。可是,由于船全是“下一次”才开,因此 大伙儿没能逃跑,还被洋铁人抓了起來。最终,時间小人回家了,時间又修复了,因此,小西打响了钟,击败了洋铁人她们。
我和妈妈读这本书很开心。我很喜欢下次开船港。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16
今天晚上,我看了一本书叫《“下次开船”港》。作者是严文井,他是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儿童文学家。
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唐小西的男孩子,他很淘气、不爱学习。有一天,他不但弄坏了姐姐的小闹钟,还把居住在闹钟里的时间小人给气跑了,从此所有的钟都不响了。后来一只玩具老鼠把小西带到了一个叫“下次开船”港的地方。在那儿发生了好多奇怪的事情。最后,通过老面人的故事口袋小西知道了这里为什么要叫“下次开船”港。从中小西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就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要勤奋、热爱学习。
读了这个故事我也明白了只有勤奋、热爱学习,才会有进步的道理。我们班就有一些像唐小西一样淘气、不爱学习的男孩子。下课时不做完作业就出去玩了;放学了,作业也还没做好,坐在教室里还是一点也不着急。老师怕他们养成拖拉作业的坏习惯,所以只好“请”他们到办公室“做客”单独辅导他们。看到老师每天为了我们的学习这么辛苦,我就想把这本书推荐给他们,希望他们看了这本书后,能像唐小西那样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重新做一个勤奋、爱学习的好孩子。遇到困难也不能拖到下次,要立刻把困难解决。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31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