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的文案-诗句

一、 抒发情感的诗句

一、死去无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儿(陆游) 二、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陆游) 四、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 愤(陆游) 六、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陆游 7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陆游 八、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九、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金错刀行》陆游 十、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十一、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 十二、“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十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十四、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十五、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六、“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十七、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辛弃疾) 十八、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辛弃疾) 十九、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辛弃疾) 二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二十一、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 《水龙吟》辛弃疾 二十二、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 二十三、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辛弃疾 二十四、“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杨济翁 二十五、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二十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 (岳飞) 二十七、“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岳飞 二十八、“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 二十九、“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 三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 临 安 邸(林升) 三十一、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读陆放翁集四首(梁启超) 三十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三十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三十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战国策》) 三十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三十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三十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三十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三十九、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四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四十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同上) 四十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四十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四十四、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四十五、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四十六、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四十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四十八、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四十九、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0“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五十一、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清?秋瑾《失题》) 五十二、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 五十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二、 表达作者一些思想感情的诗句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三、 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

一、有关表情达意的方法方面的: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寄情于境、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形散而神不散、欲抑先扬、先抑后扬、首尾呼应、细节中见真情、巧用修辞、虚实结合、由虚入实、对比鲜明、以小见大、巧用(妙用、化用、活用)典故(诗句)、虚构想象、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其他:言近旨远、沉郁中见豪放、形神兼备、境界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意境优美(平淡纯朴、深邃)、别具匠心、联想丰富、见解独到、平淡(朴素)之中见真情、清新隽永、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心灵的慰藉)、引起共鸣、情调旷达洒脱。因为某方面的原因心情不舒畅常用的术语有:沉郁、忧愁、怨恨、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徘徊、惆怅、记分、壮志难酬、感伤、悲愤、痛心等等。

忘LZ采纳!!!!!!!!!!!!!!!!!!!

四、 你认为哪个句子最能反映最能反映诗人情感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译文: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 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酒在冰凉的床席上, 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在依然是那么明亮。

《秋夜》是一首闺怨诗,言浅味永,表达了女诗人幽居的忧愁怨嗟、孤寂落寞。第三句中的一个“凉”下得独特,这是全诗的诗眼,最能体现诗人感情。

后两句意境的营造:第三句写床席之月影,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会给她送来温暖呢?这情景怎不令人凉从心生!“满”字表面是写光影之浓,其实是写忧思满怀,剪不断理还乱的郁闷之感。

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

该句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一幅高远、疏朗的秋夜月色图。

皎皎月华,她似乎忆起了曾经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与浪漫;而如今,“瘦尽灯花又一宵”的时刻,又谁能与她“共剪西窗烛”呢?想超脱而不得,“月”之明,恰好照出了人心深处无法擦拭的黯淡。“梧桐缺处”,这一背景形象的定格,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

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五、 金典诗句表达感情

一、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二、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 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 夜 作 〔唐〕高 适 五、慈母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六、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七、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八、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九、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九、人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十、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十一、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十二、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十三、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十四、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十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十六、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十七、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十八、.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十九、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二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二十一、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二十二、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二十三、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二十四、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二十五、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二十六、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二十七、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二十八、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二十九、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三十、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三十一、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三十二、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三十三、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三十四、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三十五、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三十六、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三十七、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十八、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十九、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四十、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四十一、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四十二、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四十三、月夜亿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四十四、渡汉江 宋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374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