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礼仪读后感1200字
暑假在新华书店看了《教师礼仪》这本书。虽然不是很精彩,但也能给我一些启发。
平时比较注重形象,时刻提醒自己是老师。不过看了这本书,感觉自己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高。如果真的要按照书上说的去做,我会精疲力尽的。反之,如果养成了习惯,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就像现在,每次接电话,我都会亲切的说“你好”。习惯了就不觉得累了。
说到礼仪,每个人都要讲究礼仪。从人类的不断进化中,不难看出人们越来越重视礼仪,这也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那些英国贵族从小就要学习礼仪,当然是为了炫耀身份。我记得曾经听过一个笑话,
据说一个女孩初到欧洲,走在街上,迎面走来的那双高鼻梁蓝眼睛会对她微笑。一开始她以为那些人是花痴,不认识我。你为什么嘲笑我?后来才知道,对她友好的是别人。
欧洲人似乎比我们东方人更注重礼仪。这不是给老祖宗丢脸吗?我们中国堪称文明古国,有“礼在东方”的美誉。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开始注重礼仪的培养。
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温柔的人,尤其是作为老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改变自己。
教师礼仪,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应该具备的礼仪。就像警察、法官、播音员等职业,都有自己特殊的礼仪规范,所以作为老师,礼仪是基于一个社会人应有的礼仪素养。
带职业身份的时候要表现出一些特色礼仪,更准确的说是上班时间的礼仪。工作不同于生活,需要更多的自律、涵养、涵养,所以无论是外貌还是语言都需要符合身份和场所。从目前的情况看,
我们会忽略这些,有些衣服是暴露和穿透的,有些配饰太多,有些衣服是蓬乱的,有些行为是随意的.当我们在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孩子时,
我们用什么样的形象来告诉孩子作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怎么做?如果和孩子朝夕相处的老师都不是有教养的人,孩子该向谁学习?书上的东西很多,一时半会儿记不全,有些记了也不一定有用。
但我记得书中有一句温馨的提醒,“礼仪不花一分钱就赢得了一切,赢得了陌生人的友善,赢得了朋友的关心,赢得了同事的尊重。”
我们看别人的时候,往往是先以貌取人。对于那些不太注重衣着的同志,如果不熟悉,我们会认为他(她)不怎么样。对于我们这个职业来说,要面对很多孩子的家长。家长和我们的联系有限。
他们对我们的第一印象来自我们的衣着和举止。如果我们穿着不当,我们的父母可能会不信任我们的能力。一旦他们对你产生了负面的印象,他们就很难改变了。
所以我觉得我们除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之外,花点时间学习老师的礼仪知识是非常合适的。
漂亮的脸蛋,不凡的外表,很容易让人眼前一亮。我理解:老师的礼仪风格就像一面镜子,陈列在学生面前。通过这面镜子,孩子们会看到美与丑,会为竞技任务的快乐而快乐。有了教师这面镜子,
再加上对孩子的礼仪和风度的培养,相信李的文明礼仪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8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