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大学生《经济学》读后感900字

篇一:大学生 《经济学》 读后感900字

当我第一次拿到萨缪尔森的书《经济学》的时候,手里拿着这么一本沉甸甸的书,凝聚了大师的无数心血,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想一定是内容复杂的教材让我的学生绞尽脑汁才了解到冰山一角。

我担心自己不能从头到尾认真读完这部巨作,对自己的偶像不尊重。假期里,我终于鼓起了好久不见的勇气,打开了《经济学》的第一页。我下定决心要读完它。

从第一章的介绍,感觉这本书并没有我之前想的那么晦涩难懂,而是把复杂的理论用自然清晰的语言讲出来,甚至比我上学期的课本还要简单。越是高手,

就越能把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话表达出来。

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是当代新古典主义经典学派的领袖。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年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

他从小就被称为“天才神童”。他的名篇中有《乘数分析和加速原理的相 互作用》,我们经常听到。1970年,萨缪尔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他为世界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我怀着对大师的钦佩和敬意读完了这本书。

本书的排版基本可以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比较高级的内容单独安排在附录或者特别标注的章节。第一部分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一些学习经济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

第三部分是要素市场:劳动力、土地、资本。以上两篇文章也是我们在任何一本微观经济学书中都能看到的主题。第四章主要从微观角度讨论国际贸易、政府和环境,第五至第七章全面讲述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读这本书没有明显的读普通教材的吃力和平淡感。简单的文字,有时甚至是幽默的语言,就像在读一本情节引人入胜的小说,让人有一种无法控制的阅读冲动,有时还会给理论加上一些评论。

就更有想象力了。

关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可变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的产出曲线,mc曲线与Ac曲线关系的数学推导过程,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的定义,规模报酬递增的定义,我不想一一写下来。

篇二:大学生 《经济学》 读后感800字

在这本书的第三章里,我谈到了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以及对公平与效率这个永恒话题的讨论,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大量的数据和图表直观的让我了解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国民收入分配现状。

收入分配问题的严重性在中国近年来激烈而毁灭性的经济发展中逐渐浮出水面。收入分配是否和谐是整个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其中提到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的论述,说明了中央对这个收入分配问题的高度重视。

胡总书记关于收入分配的报告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亮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这是对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一个非常权威和正式的回答。——再分配更注重公平,暗示初次分配要把效率放在首位。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于去年7月拉开帷幕。

所以,关于工资变动,尤其是公务员工资变动,各种吸引人的消息层出不穷。

由于上面提到了新闻,而且现在很大一部分人都是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这让我想起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提到了我用过的教科书中不太提到的信息经济学。其实并不陌生和遥远,相反,

它与我们生活中的相互欣赏密切相关。当然,我知道信息经济学不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互联网、全球信息化那么简单,它主要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传播的特性。

并积极服务于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节约和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组织的作用。

在信息经济学发展的同时,通信、计算机、软件、网络、科技等将会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人类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上提及的先进技术,也正是由于以上的各种技术,

国际金融才会打破传统模式不断发展寻求最美好的前途。

纵观全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在让我领略了大师风采的同时更让我通过对经济学的学习以及和实际相联系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我想这也是老人家坚持不懈所想达到的目的吧。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8535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