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杀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读后感高中读后感700字

这篇文章的主要矛盾在于:小人物即使误杀也会受到惩罚,但对“大人物”的大规模杀戮在历史的冲刷下却可以轻易免除。 我们一开始读的时候,会觉得很反感。当我们醉生梦死法治生死的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我们的伟人也是踩在无数造反者脑袋上建立起来的太平社会。是杀戮,成为小人物杀戮的借口。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拥有和伟人一样的权力。但他们毕竟不是伟人。他们因现实的不公或自身的无奈而选择极端手段,披着“替天行道”的外衣,朴素粗犷。他们纷纷模仿梁山好汉,活在自己的宋朝。而结果往往与他们的预期相反。等待他们的不是皇帝的求平安,而是狱中的期待。就像德国纳粹党一样,无非就是为自己膨胀的物欲找借口。 但这与谋杀伟人有何不同?杀伟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否则,没有老百姓愿意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口粮给军队;否则,又会发生伟人命案,否则谁舍得下海燕和清那终日打打杀杀的太平军呢?其次,大人物的谋杀是绝望的。要么他们成功,创造一个繁荣的世界;要么或者他们失败了,他们的灵魂回到了天堂。无论他们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不会触及法律。成功是可喜的,掌握法律解释权不仅可以保全,而且可以永远铭记;失败不一定悲哀,背对着黄土,拂去身上的尘土,就永远不会受到身后法律的制裁。 相比之下,杀一个小人物就低俗多了。愿意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杀人的小人物,少之又少。他们没有信仰的支撑,又害怕法律的制裁,一按就崩溃了。很少有小人带着大人物的本性杀人。他们或麻痹自己,或说服他人,有意无意,杀人或不杀人,与伟人相差甚远。远至春秋战国,近至当今社会,上至奸臣宦官,下至无名凡人,都麻木良心,坚信这是正义之举,到头来他们要么入狱,要么永远臭名昭著。这些例子比比皆是,见证了人类的点点滴滴消失,而他们自己却沉浸在一个伟人看似不公正的梦想中。不禁想起圣人的话“不为大夫,不杀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8693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