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中国骄傲的读后感合计56句-经典语录

中华骄傲观后感(一)

又是一年"119"消防宣传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和妻子、女儿坐在电视机前,全程观看了央视十二套播出的《中国骄傲-201x》消防特别节目,那份浓浓的"消防情结"深深地烙印在我全家人的心坎上……

整期节目采取故事讲述、现场访谈、特勤表演、文艺演出等常见形式,在平凡中见证奇迹,在担当中传递温馨,集中展现了新时期公安消防部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良好精神风貌,热情讴歌了广大一线消防官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竭诚奉献牺牲的高尚职业情怀。

从入伍二十多年的特勤尖兵,到即将新婚燕尔的中队干部,到从军不到一年的稚气新兵,再到两鬓已近花白的沙场老将……我亲爱的战友们——这群和平年代里最可爱的人,他们的故事,无需跌宕起伏的情节,无需感天动地的话语,无需风花雪月的点缀,无需气壮山河的渲染,就用自己的朴实无华、天真无邪、忠诚无畏、大爱无疆,谱写出了一篇篇青春的华章,定格成了一首首生命的礼赞!

一份执着后面,是一颗坚守的初心;一份感动后面,是一个英雄的群体。逝者安息,生者珍惜。我骄傲,我自豪,我荣光,我是消防人。即使逆火而行,即使爬冰卧雪,即使海啸山崩,即使满目疮痍,为了百姓的安康,为了城乡的安宁,我们时刻准备着。

中华骄傲观后感(二)

消防部队从来不乏英雄,每一次出警都是一个英雄故事的'撰写,每一个故事都充满着感人至深和惊心动魄的瞬间,"我深爱着消防部队"这是消防兵王说出来的话,他在抱着小女孩冲刺的时候就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中国骄傲》曾经是一个为所有中国人打开感人故事的大门,那里面曾经演绎着许许多多感动着中国人的人和事,昨天,在11月9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为全国的消防人做了一期特别的节目,在所有感人的瞬间里,他记录下了那些饱含着深情和眼泪的消防故事,那些活着英雄和牺牲的烈士们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辖区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康。

从早晨六点的军号声响起,到昼夜二十小时的坚守,我们无怨无悔,那些拉着警笛奔赴火场的瞬间,早已成为我们消防人自己熟悉的旋律,而在观众泪花闪闪的眼里,却是不可多得的记忆,这一场《中国骄傲》注定使屹立的消防员成为观众心中永恒的形象,那些载着战车奔赴火场的警笛声,成为最美丽的音符。

作为消防部队的一员,我们是很荣幸的,看着那些被人们铭记的瞬间,我们亦是羡慕的,11月9日是属于每一个消防人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消防部队承载着我们走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些伴随着牺牲和鲜血,收获着感动与感恩的岁月里,我们从未后悔,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而执着,我们走得更加努力而奋进,我们知道,唯有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耀,唯有在关键时候拿得出,才能第一时间救人民于水火。

感谢《中国骄傲》,感谢他向全国人民抒写的那些消防故事,一直在发生,一直在感动,一直在奋进,从未停止过。

走向海洋读后感800字1

你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多大吗?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有960万平方千米。是的,但你又错了,中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读了《走向海洋》这本书后,我对充满神秘色彩的蓝色海洋有了更多的了解。

海洋,它是一个巨大的淡水资源宝库。就拿被包围在海洋之中的属于海洋一部分的南极来说吧,它是一个冰雪世界,冰川总面积达1623万平方千米,冰盖面积1398万平方千米。冰川是陆地上的雨雪凝结而成,经过蒸发过滤,淡而不咸。南极的冰川总储水量就超过了2160万立方千米,占了全球淡水总量的90%以上。所以,海洋它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最大的淡水库。

海洋,它又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资源宝库。这里孕育着数以万计的生命,是一个生命的摇篮。它是生命的起源之地,最初的生命都是在海洋里诞生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海洋,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的存在。所以,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海洋的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海洋中的动物有数十个门类,20余万种,超过动物总量的八分之一,蕴藏量高达【第32句】:5亿吨;海洋中的植物也有【第2句】:5万余种,约占植物总量的近十分之一,蕴藏量达到【第1句】:7亿吨。海洋中的这些生物在物种多样性和数量规模上着实让我们感到吃惊,它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一供了充足的生物资源。

海洋,它还是一个丰富的矿物资源宝库。在海洋中,拥有着凌驾于全球70%的石油和天然气,已知的可开采的储量就有3000亿吨。而埋藏于海底的各种金属、非金属矿物质更是不计其数了,海底到处分布着储量惊人的金银铜铁等矿藏,就连微不足道的海水中,也蕴含一着几十种稀有的矿物元素。它们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期待着人们更好地去开发和利用。

海洋,一个巨大而丰富的资源宝库,它虽然披着神秘的面纱,但它依然可以为人类所认知和利用的。只要我们能够勇敢地走向海洋,善待海洋,海洋将会以她慷慨的胸怀极力地回馈我们,为我们提一供无尽的资源。热爱海洋吧,热爱这个巨大而丰富的资源宝库吧!

走向海洋读后感800字2

提起海洋,我以前只是略知一二。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海洋已经成为人类第二个聚宝盆,它蕴含的丰富资源,令人类叹为观止。本学期,我认真拜读了《走向海洋》这本书,有了很多新的收获。

从书中,我了解到,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物种;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那里有数不尽的财富和能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帮助。

就拿海底富饶的油气田来说吧,英国原本是一个石油贫乏国,可是在1980年,英国从海底获得石油161万桶,摇身一变竟成了一个石油输出国。再者,长期以来,外界一贯称中国为贫油国,因为中国海洋根本不具备储油条件。然而,中国人民不甘心这样一个大国竟会是贫油国,通过不懈探索和实践证明,中国的南海、东海和北海都蕴含着丰富的油气田。随着科技的飞跃,进入21世纪,中国海上钻井事业已向深海发展。中国与日本岛屿争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南海争端,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也有很重要一方面的原因是为了能源,因为在那片海底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油气田。

你看,就凭石油怎么不能说海洋不是一个聚宝盆呢?此外海洋中还有天然气、可燃冰……海洋里的资源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解决了一系列世界能源危机。

目前,由于世界人口众多,陆地上食物快匮乏了,而海洋,此时成了我们的大粮仓。例如南极磷虾,每年产量将近1亿吨,只需捕捞几百万吨,就大大超出了当今世界上的海产品产量总和。海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食物资源,可供人类今后的开发和利用。

掩卷沉思,庞大的数字,令我大开眼界,不过,海洋中虽然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但因为再生周期太长,所以无序开发的话,终究会有枯竭的一天。如果人类再像对待陆地那样,对海洋造成伤害,破坏海洋生态平衡,人类还能到那里寻找资源?月球?火星?且不说现在还未有如此高明的科学技术,即便有了居住在太空星球上的条件,那人类的劣根性不消除,“搬家”早晚还是必然的。看,如今,人类又开始了对海洋的破坏:围海造田、将有毒物排入海洋……种种劣迹,让人扼腕叹息!我想向人类大声疾呼:善待海洋、有序开发,让这个聚宝盆长远地为人类服务!

走向海洋读后感800字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一个开发海洋的新时代己经来临。在开发海洋中,人们将更有效地从海洋中取得更多财富。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筹划建立或已经建立了海底田园和海底牧场,人们正在从过去单纯的海洋捕捞时代,逐渐过渡到未来的“耕海”时代。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在海底田园和海底牧场中,将比在陆地上的农牧场中工作得更出色、更有效,因为同面积的单位产量,海洋养殖的产量要比陆地种植高出100倍。人们将大量养殖海藻和海草等,供应陆地上的牛、猪、羊等作饲料,从而获得更多的蛋白质、世界海底田园的总产量不久将会从目前的2000万吨跃增到5000万吨,大量的海藻、海草等也将由水下联合收割机来割取,然后由钢索吊装到船上。

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世世代代捕鱼用的渔网将被强大的吸水装置替代,利用电场发出的光、一定频率的'声音和溶于水中的特殊化合物,能够引诱和迫使鱼群集中在一起,游近船上放下的吸水管道,吸水管道连水带鱼一起吸进船舱中。到那时,连同海底牧场向人类提供的各种鱼虾类一起,人们从海洋中所获得的海味将达10亿多吨,比现在向海洋索取到的多上十几倍乃至几十倍。

随着世界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这些资源的大量开采,陆地上的这些资源将日益枯竭。使人们势必将目光转向海洋,或者另找新能源。据估计。海底的石油蕴藏量约为900亿吨,仅北冰洋的石油储量就可供世界用上50年。目前,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大陆架和深海石油的勘探与开采,己发现了500多个油气田,一个为期十年的世界海洋边缘钻探计划的实施已近尾声。探索和开采海底石油,并将把生产基地建在海底。对于海底石油开采后的运输问题,人们将用大型潜水艇。设想把巨型塑料筒沉入海底,里面装上10万吨原油,由潜艇拖带航行。也有人设计用飞船装运。

海洋中存在着巨大的能量,人们称之为“蓝色的煤海”,它将转化为人类未来的能源。未来的海洋热能转化厂,将设置在海中,在沿海可由电缆供给城市用电。被誉为“未来的燃料”的重水,海水中的含量也比陆地水高得多。从重水中可以提取氢的同位素,科学家们正在用它来进行热核反应试验,如果获得成功,它将成为取之不尽的能源。

走向海洋读后感800字4

海洋不仅有着无尽的宝藏,还孕育出了生命。宇宙空间里的星云团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了裂变,旋,形成了地球。雨水跟着下降,把大气中的无机物植入了原始的海洋里,无机物的胚胎在海洋母体中经过孕育和漫长的演变,最终诞生了原始的生命。原始生命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又渐渐演变出了原始的生物。人类便是这样通过这样繁琐的顺序逐渐演变成的……。可见,海洋与生命的关系是多么的紧密啊!

没读这本书之前,记得语文老师曾告诉过我们,大海是无边无际的,它包罗万象,与地平齐,连接着天地;科学老师说,海洋是地球表面被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在它的体内蕴含着大量资源能源,是天然的宝藏,但它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利亦有弊;最近音乐老师教我们唱过一首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海洋是我们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这本书主要以海洋为主题来写的,具体分成了“海洋与人类”,“海洋与中华民族”,“海洋与未来”三大内容,在这本书中,让我们认识了四大洋与四大海,认识了中国历史上许多的著名事件,如:郑和七下西洋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耻辱……他们对中国的海洋事业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海洋里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探索的东西,我们只有从现在开始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探索出更多的海洋奥秘!长大了才能更好的保护海洋,保护我们的家园!

随着全世界的科技正在不断的发展着,我相信终有一天,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因为人太多,从而使地球挤爆的观点了,人们可建立一座海下城市,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海洋占地球的70%左右,所以说,只要拥有海下城市,就不用担心人太多的问题了!

《走向海洋》让我们对蓝色的海洋充满了惊讶与好奇,作者崔京生在书的最后,他展望未来,发现“百废待举,起步艰难”,他认为“海事兴”,便“万事兴,民族兴年6月16日“蛟龙”号入海冲击7000米深海,神九飞天与天宫对接,中国正在飞奔着追赶世界,让世界为中国骄傲,让我们与海洋同行!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0字1

今天晚上,我们全家去看了我期盼已久的一部电影——《中国机长》,观看整个影片的过程,我的心好似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终于,电影开始了,首先机长他们进行了飞行前的准备工作;乘务员及乘务长也做了详细的检查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后,飞机起飞了,机长冷静的驾驶,飞机慢慢升高,一切都显得那么有条不紊。

突然,飞机产生了轻微的颠簸,乘务长随即告诉乘客,飞机正在穿过七六层,不要惊慌,三个机长不慌不忙的平稳渡过了这次小风波。突然,飞机前面的挡风玻璃出现了小裂纹,紧接着裂纹更大,后来只听啪的一声,整个玻璃都碎掉了,副机长一下子被吸出窗外,幸好有安全带才没有被甩出来,但是上半身危险的飘在窗外,头磕破了,脸划伤了,一只眼睛也肿了,机长一只手拉着副机长,一只手操控着飞机,飞机开始剧烈的颠簸,当时我害怕极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害怕有不好的事发生。这时,专业的乘务长仍用平静的语调对大家说:“请大家相信我们,我们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好不容易把大家的情绪稳定下来。影片中最让我激动得是,在飞机冲过厚厚的云层时,机长凭借着他那精湛的技艺,杀出重围,保住了飞机上一百一十九位乘客的性命。

就这样,一部精彩的电影结束了。这部电影也告诉了我遇事不要慌,沉着冷静的去想问题的答案,就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0字2

今天是星期一,是清明节三天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今天外面依旧下着很大的雨,但是没有清明节那天下的大。

我依旧不能出门,只能在家看电影。今天我看了《中国机长》。这部电影有着一个很美好的开头,一位爸爸答应女儿晚上回来给她过生日,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机组人员登机前,商量着下班以后怎么放松,直到挡风玻璃就这碎了,一名副机长直接飞出飞机外,简直是太可怕了。而刘机长顶着低温和狂风,在缺氧的情况下冷静操作,把副机长给接回飞机。随后刘机长凭着他多年的经验以及精湛的技术,将飞机上一百多名乘客安全的送回了陆地,我看到了作为一名机长的不容易。

同时我也看到了空乘人员的不容易。飞机临起飞前,有一位老板仍然在打着电话,空姐微笑着上去劝他,他态度却极其的恶劣,好在最后乘务长出马,才搞定了这位老板。

看完电影后,我感到了深深的震撼,一开始我是不相信的,直到我通过互联网搜索了相关的资料,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让我更佩服那位刘机长了。2018年5月14日,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机组按照标准程序应急处置,在应急情况下沉着应对、妥善处置,尽到了航空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之后机组表示保障航空安全是职责所在,丝毫没有一点骄傲。国家对此也大力表扬了9名机组人员,并公开表彰。

希望长大以后我也能做一名恪尽职守的劳动者。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0字3

《中国机长》是根据川航3U8633航班高空飞行中飞掉风挡玻璃的事件改编,这次事件中,刘传健机长被称为是中国版的萨利机长。《萨利机长》是一部美国影片,原型是2009年美利坚航空公司1549号航班机长切斯利舒伦伯格,他也是战斗机飞行员,当转业到民航后成为客机机长。他驾驶两台发动机都失效的飞机迫降在了哈德逊河河面上。网友普遍认为,在川航这次事件中,刘传健机长临危不惧、淡定处置,最终挽救了整架飞机上几百号乘客的性命,其影响壮举和“萨利机长”不相上下。

其实,刘传健机长曾经是我人民空军的飞行尖子,后来作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飞行教员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学员。在带教过程中,处置座舱玻璃爆裂就是飞行员的必须科目。

正是有了这些训练,为他积累了大量处理此类突发事件的经验,这为他处置民航飞机突发事件打下了基础。如果说开教练机或者战斗机,一旦座舱盖破裂,实在不行还能够跳伞,但是民航客机就没有这个机会。此次飞行的飞行速度至少有600到700公里/每小时,还有强大气压和零下几十度的超低温,作为机长只能靠着坚强的意志飞下去。刘传健机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空军战士在畏难之中表现出的担当,不放弃、不抛弃,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现出了中国空军战士的高超飞行技巧,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0字4

中国70岁了,伴随着祖国生日的不仅有盛大的庆宴,还有专门献给祖国的三大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和《攀登者》我们就看了其中的一部《中国机长》,真是受益匪浅呐!

电影《中国机长》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英雄机组的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从飞机起飞,到落地。我的心都在悬着,没有一刻我不紧张,情节如同其磁铁一样深深吸引着我,我跟着情节,心里随着变化。一会儿开心,为他们想到办法;一会儿着急,为他们烦躁的心而担忧;一会儿恐慌,为他们危险的情景而害怕。我就如同,在电影里。忐忑不安。

我为他们的`机智感到骄傲,为他们的冷静感到自豪,为他们的配合感到庆幸,为他们勇敢感到佩服,为他们而感到自豪,骄傲。

我设想了一下,如果我在当中,我像他们一般冷静吗?我会像他们一样配合吗?我会像他们一样勇敢吗?答案可想而知。

因为有他们。我为中国骄傲。因为有他们,我们能在外国人面前挺起腰杆。因为有他们,我对空军的敬畏又上了一个高度。因为有他们,那119位旅客平安回到家。

《中国机长》无疑是给祖国最好的生日礼物。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0字5

《中国机长》上映当天,我非常有幸能到影院看首映,影院座无虚席,电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

在飞行前几个小时,机长和其他乘务人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们早已知道会有恶劣的天气。可这次万万没想到这次重庆到拉萨的航班3U8633会遇到意外事故,在成都区域巡航遭遇了风暴,结果飞机的副驾驶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副机长一下就飞出了玻璃半个身体在空中悬着。

大家可想而之,在拉萨几千米的天空上下着雪还缺氧,温度是—40度,穿着棉袄就可以让人冻僵,更何况穿着短袖,在飞机这么快的速度下,生命危在旦夕,这样的情况机长做出来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艰难,机上199名乘客和9名机组成员命悬一线。生死攸关之际,机长和几名机组成员沉着应对,终于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迫降。

看到这我终于把这口吐沫咽了回去,真实演绎了“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规章”的民族精神。

这一部《中国机长》告诉了我们这不仅是生命、责任、规章最具使命的敬畏,也是对中国骄傲最好的诠释。为什么这部电影不叫XX机长……,非要叫《中国机长》,因为外国机长遇到了这种问题可能自己就跳机了,可是中国人不会,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不怕牺牲,敢于担当,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0字6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一部电影——《

也正是因为有了刘传健和全体机组人员的共同努力,机上所有人员的生命被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看到这里,我又想,我们身边每天不是也有这样的一群人吗?比如:每天起早贪黑的清洁工人们;每天呕心沥血授予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的老师和我们给予我们生命并尽全力守护我们的爸爸妈妈.....

“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这是电影中刘机长的的原话。的确如此!我们每天过着看是和平与平淡的一天正是因为有了一个个这样“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的人们在我们背后默默地付出,为我们今天的和平美好保驾护航。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095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