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孤独患者》读后感范文10篇

《孤独患者》读后感范文10篇

《孤独的病人》是[法国]朱莉达什/[法国]卡罗琳小姐撰写的平装书,北京联合书店出版。书价为:68.00元,页数:200页,特别从网上精心整理了一些读者的评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孤独的病人》后感想(一):读得越多,我就越成为我自己

这是一本根据作者个人经历改编的图画故事书。 30岁以后,他才被诊断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俗称“自闭症”。

一个人呆着是最舒服的。任何多单位的聚会或讨论都是极其消耗精力的。

也许每个人越看似乎都在谈论自己,也许每个人的程度都不同,但她的价值在于在某种程度上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你不能盲目迎合他人或社会。

我以前看过一个外国人拍的短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我们越来越不喜欢自己,越来越想成为2.0版的自己。

但我们为什么要害怕与大多数人不同呢?

与其勉强去迎合世界,不如拥抱真正的孤独,接受自己。

读《孤独的病人》的感想(二):当下与现代

犹豫不决、犹豫不决的现代人,不懂得进取。一个答案是你自己,另一个答案是迪。昨晚的寒风似乎刚刚退去,但花朵却已经绽放。猫躲在花丛中,路人却看不到明媚的阳光,心里很担心。你能否在一夜之间体验生与死的分离,或者一句话说出失去记忆的真谛?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个梦。是的,我做了一个很长的梦,并且意识到了它的真正含义。昨晚我十点左右就睡觉了,但当天中午十一点左右我才醒来。我依稀记得一架奇怪的不对称隐形飞机,一侧是剑翼,另一侧像蝙蝠,带着我飞向远方。在一块盘状悬空的土地上,一群钢铁战士在革命的洪流中反抗暴政、牺牲、为自由而战。感觉怎么样?这不是好玩,而是压抑和警惕,因为敌人和目标仍然难以预测……我很高兴我回来了,不,我突然觉得阳光和空气都是街上的礼物,而这是战斗的目的。但为什么有些人称之为孤独呢?你们是在互相厮杀,还是在暗中寻找敌人?我看着手机上的小青新闻,想起了司雅射的话。人们都在寻找自己。过去是人的品质观念,但其实人心活在当下。它不再欺骗自己,麻痹自己,连死亡也依然是一种欲望,

读《孤独的病人》的感想(三):看不见的差异

“你没有什么可以纠正的,也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你的使命不是去适应一个模子,变得像别人一样,而是帮助其他人,其他人,摆脱他们所陷入的模子。你存在的使命是不走一条已经存在的路,相反,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然后邀请身边的人和你一起经历“离经叛道”的生活。紧紧拥抱自己的独特,与“格格不入”和解。 ’这样你才能成为别人效仿的榜样。规范的枷锁让我们窒息,阻止我们生活在尊重和宽容的环境中,实际上我们有能力打破它们。你们的差异不是问题,而是问题。答案。我们的社会已经病入膏肓,而你的差异就是治疗方法。” “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树能力来评判一条鱼,它这辈子就会感觉自己像个傻瓜。” “与其带着勉强的幸福去迎合世界,不如拥抱真正的孤独,接受自己。”黑暗的前半段让人看得很着急,明亮的后半段让人看得很过瘾。能够用颜色转换来表达心理状态的变化,真是太神奇了。能够以漫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经历,已经是一个很棒的想法了。简洁、有力、色彩鲜艳、明亮的法式绘画风格更是锦上添花。实在是太棒了!

读《孤独的病人》后感想(四):我想从青烟中找到你心中的火

原来我一直以为自闭症就是自闭症。看完书,我就去看看。原来,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非典型自闭症都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而阿斯伯格综合症布尔格综合症是其中较温和的一种,因为它并没有明显的语言或智力障碍,而是先天性缺乏社交能力。技能。书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缺乏与人交往能力的AS患者。

有一种人,从小就被贴上“情商低”“冷”的标签。他们是圈外的边缘人。尽管他们渴望社交,将自己包裹在层层伪装中,但始终无法融入。从插图中我觉得黑色代表抑郁,红色代表崩溃和焦虑,诊断后的颜色代表她的解脱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可。

世界总是用单一的衡量标准来要求每个人。一旦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会被指责为“外星人”。为了不被排斥,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他们不得不妥协。但每个人都是特殊而独特的存在,都有自己的小宇宙。 《梵高:给提奥的信》写道:“好吧,我能说什么?我们内心的想法有没有暴露过?我们的内心可能有一团旺盛的火,但没有人用它来温暖自己;路过的人只是看到烟囱里冒出一缕青烟,不理会它。现在让我看看你该怎么办?人们必须守住心中的火,保持稳定,耐心等待。谁来坐近它,很可能会停下来吗?我好着急。”

是的,我知道我是谁,我知道我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在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无论遇到理解我的人还是错过,我都不强迫自己被别人理解。不要强迫自己去理解别人,永远忠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坚定而坚强。有句话说得好:“与其用强行的幸福去迎合世界,不如拥抱真正的孤独,接受自己。”

读《孤独的病人》感想(五):正视现实,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我恰好在这一天收到了《孤独的病人》这本书。这本书是朱莉达什(Julie Dash)关于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的故事。

我自己没有自闭症,一开始我也不认为我的亲戚或朋友有自闭症。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想,或许我身边也有一些人,只是他们隐藏得更好,我们没有发现……

经历过产后抑郁症的我,或多或少能理解心理或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产后三个月的时间里,痛苦、泪水、焦虑、日日夜夜的挣扎在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度过,两年后我迎来了第二个孩子。

能够度过那段艰难的日子,全都是老师的功劳。我经常莫名其妙地哭泣,变得喜怒无常。当时我什至不知道有“产后抑郁症”这样的东西。我只是觉得自己错了,越来越自责,这让我更加痛苦,更加流泪。我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无法自拔。当我再次大喊大叫、发脾气,然后平静下来,开始哭泣、自责时,老师拥抱了我,安慰了我。他说:“别自责,你只是得了产后抑郁症,很正常,慢慢来。”我们一起打败它吧。”此时此刻,我就像书中的主角一样,恍然大悟,哦,原来我生病了,我的“异常”很正常!正是因为我开始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就康复了。

因此,只有有机会了解并正视自己的心理或精神问题,才能最快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本书用简洁的线条和色彩,生动地描绘了自闭症患者的内心。主黑白画面中的一点点红色,就能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当时内心的不安、焦虑和痛苦……

这本书一开始看起来有点压抑,然后随着主角的出现而放松和轻松。我原本想讲她和她男朋友的部分,因为我觉得她处理得很好,但当时我觉得剧透了,算了。

书里还有一段笑死我了,那就是主角的表弟喋喋不休的那段,和我们七婶和八婶的聊天一模一样!我不知道翻译是否根据国情改变了对话内容,但这部分确实让我在被书中内容郁闷之后心情好转了。我们真是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亲人啊~

读《孤独的病人》后感想(六):别人眼中的异常很正常

周末去网红书店打卡,看到了这本书。书名似乎很像我。读了几页,我的生活处境和女主角一样。我们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不想过多交流。我在书店里找了一个角落,不知不觉地读了一本书。有时我喜欢忙碌,但更多时候我喜欢独处。我不喜欢和别人聊天。我戴着耳塞,戴着帽子,穿着宽松的睡衣,与世隔绝。我总觉得自己的人生观有问题。我只有几个亲密的朋友。我最好的朋友说我对一切都很冷漠,对很多事、很多人都没有兴趣。

读《孤独的病人》后的感想(七):我们为什么要害怕与大多数人不同?

我决定读这本书是因为我感觉自己的社会思维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不能谈论自闭症和社交焦虑,但我不想再结识新朋友,也不想再参与集体社交互动。读完这本书后,我立刻接受了这种心理状态的改变,不再担心它会成为我的问题。这是一本不需要时间的漫画书。如果你问我,这应该是我这个月最想推荐的书了。

“偏见是无知的产物。”直到今天,精神疾病仍然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患者的主观原因。抑郁症是“不能清晰思考”,多动症是“不听话”。这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认知缺陷。正因为如此,这些“不同”的人需要比其他人更加努力,比如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格格不入,努力配合一些共同的约定,努力克服自己的敏感性。

书名《看不见的差异》,译为《孤独的病人》。我的朋友告诉我,法语的直译是“看不见的差异”。抛开“自闭症”这个主题不谈,这本书对人和群体的谈论与《局外人》有一些微妙的相似之处。

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经历并非自闭症患者所独有:她过敏,和她一起吃饭的人觉得她挑剔、麻烦,她在找理由不和他们一起吃午饭;她的同事认为她的衣服太舒服而且不合适。职场上的惯例是,遇到合适的衣服,只能买七种颜色的衣服;她不参加睡衣派对,老板责怪她只有工作技能,没有待人接物的智慧,甚至告诉她这不符合企业精神,会影响年底。评估;她参加了男友朋友的聚会,茫然地提前离开了。她被指控让男友难堪并成为负担……

这些场景可能发生在每一种社会关系中。很多时候,正如书的封面所说,我们“带着勉强的幸福而顺应了世界”。当作者讲述这些内容时,我明白了两层意思:一是坦然接受真实的自己(心灵鸡汤里俗称“与自己和解”),二是面对那些与我们不同、不同的人。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尊重并包容。

为什么我们要害怕与大多数人不同?

话虽如此,那首歌再合适不过了:“我就是我,我会永远这样爱我。”谁不是造物主的荣耀?

.S.没注意到有没有电子版。我建议大家选择电子版。全彩印刷的纸质书的墨味很浓(很难闻)。拆封后,晾久了味道就散了,但还是没有消失……

读《孤独的病人》后的感想(八):孤独的病人与阿斯伯格综合症

上个月我读了一本图画书,名叫《孤独的病人》,我很想和大家分享。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似孤僻、内向、社交焦虑、刻板、怪异、笨拙、反应迟钝,同时又自命不凡、敏感、多疑、脆弱。

他们害怕自己的“差异”,并试图像其他人一样“正常”,但他们永远不会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在人群中会感觉像地狱一样。他们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感到最舒服和自由。批评者说,他们正在逃避舒适区,并使自己堕落。

结果,他们可能会感到痛苦、沮丧,并感觉与周围的世界脱节。

他们可能不知道,也许他们只是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只是与其他人有一点不同。在我们的社会里,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性格开朗,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享受人群中的张扬,有的人享受独处的自由。

《孤独的受难者》一书的作者朱莉达什说:我们的社会厌倦了“正常”。

我们不必生活在模子里,你并不奇怪,你也不是“正常”的失败者,你只是有点不同。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规范的枷锁让我们窒息,让我们无法生活在尊重和宽容的环境中,但我们其实有能力打破这些枷锁。你的差异不是问题,而是答案。” ”

仅仅因为我们能够接受自己,找到自己的同类,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理解你,让着你,有义务去适应你。比如,在公司里,不能给你一个单独的房间,每个人都尽量不要打扰你,除非你是老板。

但你可以找到适合你的工作,比如文案编辑、程序员、设计师,或者不需要太多语言表达的画家、作家或艺术家。玛格丽特选择成为一名作家。故事和经历写在博客上,然后很多人阅读,最后出版了一本书。

与自己和解并接受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改变。正如我之前所说,别人没有义务去适应你的差异,阿斯伯格综合症属于正常人。他们敏感而有尊严,不希望作为弱者而被怜悯。他们也渴望朋友,渴望身处人群之中,渴望被认可。

成为另外一个人可能真的很难,但是你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一点一点地突破和尝试。如果你有所收获,就继续坚持。如果这种改变只会给你带来痛苦,那就回到你自己身上吧。状态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像我昨天发这条语音的时候,也是一种尝试。

不管你怎么做,那都是真实的你。

读《孤独的病人》后的感想(九):“偏见是无知的产物”

这本书的书名需要一点勇气才能打开,因为你害怕在里面看到的是你自己的传记。

这本书的原名是La Difference无形,我感觉直译就是“看不见的差异”或者是被忽略的差异,这恰恰印证了这本书中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特质。幸运的是,她终于能够平静地告诉她的新朋友,我们确实不同,尽管我的差异可能不那么容易被察觉。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对我们说: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甚至我们自己也经常扮演这样的角色,“正常人都是这样的”,玛格丽特的男朋友和她在书中只是开玩笑,玛格丽特认不出来,很困惑。这一幕让我看到自己就像在照镜子一样。

但真的有统一的标准吗?

为什么追求不同的生活如此困难?但本来这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人们总是对自己和他人抱有“双重标准”,但我们常常忘记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一个“人”。

一些自闭症患者正努力变得更加“正常”,像玛格丽特一样努力工作,却常常遭遇各种误解、偏见和挫折。

玛格丽特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后,她和男友一起庆祝,“从现在起,我的‘异常’就正常了……太好了!”这就是与自己和解的感觉。确诊后,她不可避免地发现自己被关于自闭症的误解和偏见所包围,以及因不了解而引发的嘲笑和不愉快的笑话。但玛格丽特很快就振作了起来,找到了应对的策略,成为了一个更加认可自己的人。

玛格丽特2.0令人欣慰、令人感动。她对新朋友的选择也是与“正常”社会环境的和解,即与能够接受她差异的人交朋友。这句话让我很感动:“她的差异很容易被人忽视,但真正的朋友却能看出来。”这正是标题想要传达的意思。玛格丽特后来的变化简直令人欣慰:“最重要的是,她不会因为生病而自责。”这种与自己和解是一切积极改变的开始,而这往往是我们所缺乏的。

除了自闭症患者的自我提升外,他人正确认识自闭症也很重要。书中将哮喘患者与跑步时上气不接下气的人进行了类比,非常能说明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醒我,有时候我们太自以为是,无法“理解”别人,提出自己认为“友好”的评论或建议?与他人相比,当我们被误解时,我们可能也渴望来自那些具有正确同理心的人的安慰。

当我读到最后“偏见是无知的产物”时,威廉黑兹利特在书的最后的话令人震惊。

我觉得这本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家非常善于利用色彩来传达情感的变化,这也让我感受到了艺术在渲染情感方面的独特优越性。深红色用于故事前期的焦虑,亮黄色用于故事后期的开放,治愈绿色用于令人信服的治疗中心,等等。书前半部分的暗色调与后半部分明亮丰富的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带动了读者的情绪起伏。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几乎适合每个人。它不仅是对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科普理解,也有点像玛格丽特身上纹的鱼。它是一种象征、提醒和自我接纳的方式,让我们了解自己。对其他所谓的“异常人”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下次当我感觉不自在时,我知道该看哪本书。

读《孤独的病人》感想(十):不要这样为自己感到羞耻

无意中在推荐中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当我的目光触及书名的那一刻,一种直达心底的震撼荡漾开来,生出一种我一定要读的欲望。拿到书后,我一口气读了半个晚上。读书的过程就像照镜子,看到了另一个平行世界的自己。我摆脱了所有的刻意和自我强加,展现了真实但不可爱的自我。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原来我不用这么辛苦去迎合。其实我可以安静地做我自己。这是正确的。更不用说感到羞耻了。

书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有着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的一面。她喜欢动物、阳光明媚的天气、巧克力和素食、她的小狗和小猫的咕噜声。但这个热爱生活的普通女孩却有着与她格格不入的另一面。她很难理解暗示、隐喻和其他社会规范,从而会受到别人的误解和批评;她对声音和气味非常敏感,不能忍受嘈杂的环境;她有社交困难,处理社交互动会让她精疲力尽,显得很吃力。

这种差异有一个名字,叫做阿斯伯格综合症,它是自闭症的一种较温和的形式。它与众所周知的自闭症不同,它没有语言障碍或智力障碍。或许正因为如此,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并不容易被大家注意到。最多只被评价为“有点奇怪”。

孤独患者背负着巨大的疑虑,难以适应社会。从走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必须以沉重的心情面对内心的挣扎和冲突。这些难解的小细节在法国插画家卡洛林的笔下被描述得淋漓尽致。卡罗琳巧妙地利用色彩向读者传达各种情感,包括黑色的沉默和红色的喧嚣。在确诊之前,玛格丽特唯一的鞋子是红色的,走路时只会发出噪音。其他时候,她都很安静。强迫自己参与社交,哪怕心里有一千个不愿意,也要硬着头皮表现得正常。这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小时候,我是一个安静、害羞的孩子。父母认为我应该有礼貌,就让我主动跟长辈打招呼,做事。每当我遇到亲戚时,我都必须打破自己。融入另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只是为了赢得赞扬并避免责备。为了取悦自己,我曾经强迫自己做很多自己不愿意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以为自己是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后来我发现我的生活很悲惨。

当玛格丽特得知自己与众不同时,努力寻找原因。确诊后,虽然她仍然存在沟通困难,对气味和声音敏感,但最重要的是玛格丽特与自己和解了。卡罗琳写的玛格丽特2.0不再是灰色的,她的T恤开始有了一点红色,走路也变得轻快了许多。大多数痛苦来自于缺乏接受。当玛格丽特真正接受自己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时,她所有的不适应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她所有的纠结、怀疑和焦虑都消失了。与其用强加的幸福去迎合世界,不如拥抱真正的孤独,接受自己。对于我来说,我很难找到社交活动对我来说的意义。我发现大多数人都有强烈的谈话欲望。如果你仔细听的话,除了抱怨和炫耀之外,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大多数时候,我强迫自己听那些我不感兴趣的谈话,以取悦别人并获得友谊。而且我不擅长成为话题的领导者。我强迫自己这么做,但感觉不快乐。接受我不善于交际的事实,接受我内向、安静的事实,我会变得更自在。我想一个人呆着,不强迫自己参加集体活动。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年纪越大,越发现是非善恶的界限不是肉眼可见的,标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不管你是什么,只要走适合你的路。没有必要去羡慕别人,也没有必要为自己感到羞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018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