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飞向太空港》读后感作文范文

《飞向太空港》读后感作文范文

1990年,发生了一件堪称中国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枚火箭发射了美国卫星。 《飞向太空港》讲述的是作者李明生以这一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为主线,用前沿的概念、密集的信息、流畅简洁的文笔、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传奇人物,讲述了叙述,描述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和国内外人民等多个方面发生的故事。从中西方高层决策者到西昌少数民族普通民众;从“发射窗口”的气象谜团到国际舞台的政治动荡;从我国高层的国际穿梭游说到“亚洲一号”总统待遇的漫漫长路;从火箭研制的“欧亚大陆圈”到最终“中国之箭”与“美国之星”的完美结合……一段历史的布局处理得自然流畅,从容舒展,疏密有致,张弛有度。这是有原因的。它向读者展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

本书是名师新课程标准精读版,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编写。

执行摘要

李明生撰写的《飞向航天港》讲述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书中不仅包含了中美专家共同工作的秘密和友谊,也包含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它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的辉煌成就,被誉为中国“航天文学”的开山之作。

关于作者

李明生,当代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着有《航天九月》等纪实文学作品20余部,出版《李明生文集》(16卷),以及多部中篇小说、电视剧、电视专题片。代表作品有《飞向太空港》、《走出地球村》、《发射将军》、《心中的震撼》等。历时20年,用数百万字写成的《航天九月》堪称中国航天文学通史,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曾获鲁迅文学奖3项、国家“五个一工程”奖3项、国家优秀报告文学奖3项、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军队文学作品特别奖等20余项。

目录

第1章宇宙之门

西昌:地球静止卫星之乡

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

酒吧:一个中国人和三个美国人的对话

第二章历史,从昨天的弯路开始

升起火箭旗帜

序幕在戴高乐机场拉开帷幕

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对的人

走遍世界的中国专家

轨道大转变

面对世界的挑战

外交领域形势

布什:不想得罪十亿中国人民

第三章卫星,总统待遇之旅

起飞,波音747

护送升降平台

健力宝与“上甘岭”

美国“新娘”走进中国“洞房”

第4章火箭,另一个伟大的文明

欧亚大陆

腾飞新视野

“长征三号”及其合作伙伴

苦恋:中国箭与美国星

第5章我们都来自地球

一个世界,两种生活方式

既是朋友又是对手

《外国人》采访备忘录

第6章跨越国界的飞行

人与神的较量

发布日,为明天留下一个问号

紧急气象会议

增加!增加!

中国向汉唐敞开了胸怀

延迟打开启动窗口

强烈的激情

冉冉升起,25亿人的卫星

新世界的终结

知识测试点

前言

国内外许多优秀的前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一致认为,年轻时多读世界文学名著是打好人格基础的捷径。

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名著是时间和空间的凝结,浓缩了智者对人性和自然的最高认识。阅读它们可以帮助年轻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其实也能获得如此巨大的精神支撑,从而能够在眼前展现出更多精彩的人生可能性。

同时,世界文学名著也是宝贵的美学成就。如果你靠近它们,你就能体会到美的无限魅力。美是一种超越功利、抑制物欲的神圣理想。那些有幸在年轻时充分接受美的人,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一生中大多都会散发着美的因素,保持长期的防丑、防俗的能力。一个人的优雅品质与此有关。

然而,话虽这么说,其中存在很多风险。比如,无论你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课程重量都已经很重了,少不了各种少儿或青少年的游戏。留给课后阅读的时间不多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很可能会被时尚和任性的习惯所席卷。他们消耗了大量无聊的东西,不幸的是成为信息爆炸的受害者。

为此,我总是焦急地劝阻学生不要陷入过度阅读的泥潭。我告诉他们:“当你拥有一本书时,这本书也拥有你。书有好有坏,但你的生活不能重复。”我又说:“你的花园还是很精致的,真漂亮。”我们不应该让那么多野马践踏我们。”很多学生相信了我的话,但他们都热切地问我:“那么,我们应该读什么书呢?”

这确实是学者、教师和所有老学者应该承担的使命。为学生选择书籍,就是为历史选择未来,为子孙后代选择尊严。

这套《新课标经典文献库》正是这一努力的成果之一。该系列在标题的选择上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然后由一群长期沉浸在文学中的作者进行缩写。这种缩写既要忠实于原著,又要简单、简洁,让广大青年学生能够轻松阅读、愉快欣赏。有的同学读完这一系列的书后,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本,可以进一步去寻找原著。因此,它们也成为走得更远的桥梁。

除了年轻读者之外,很多成年人也会喜欢这个系列的书籍。他们也可能在年轻的时候就陷入了盲目、过度读书的泥潭,也可能走过了一片旱地,没有书可读,所以需要补课。即使是那些年轻时读书好的人,也可以通过这套丛书享受轻快的复习。由此,我可以想象两三代人之间有趣的文学聚会。父母和孩子在同一个屋檐下围绕同一个作品获得共同的人文话语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强烈推荐。

余秋雨

2016年秋季

突出显示页面(或试读片段)

彝族的主要节日是火把节。西昌彝族的火把节被称为“彝乡眼节”,早在汉唐时期就有文献记载。火把节期间,除了白天的斗牛、斗羊、斗鸡、赛马、姑娘们跳舞、小伙子摔跤等活动外,晚上村民们还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到深山密林里去。四周点点灯光闪烁,如女神撒花,又如星星坠地。场面奇异而壮观。更有趣的是,节日期间还会举办传统的女子选美比赛。男人和女人都可以随意恋爱。如果你是一个未婚且婚姻幸福的男人,躲在伞下的彝族姑娘也许会为你掀开爱情的风帆。

【西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据记载,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曾踏足过这里,如:司马迁“西扎巴蜀”、诸葛亮“五月渡鲁”、忽必烈南下会理、杨胜安“渡过鲁”等。 《庐山之夜》、石达起兵大渡河溃败、蒋介石控制“西康”等。

西昌是西方学者和旅行者的探险天堂。 1275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来到西昌,成为第一个访问西昌的外国人。此后,从1868年到1909年的四十一年里,法国旅行家安野、英国旅行家巴伯、法国奥尔良亲王、法国人凡尔赛、法国殖民军一级军医吕震、英国人布洛克、法国人任多龙率领的考察组也来到了西昌。

西昌是五十五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人气将军刘伯承与彝族首领肖野丹结成的“彝海联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当然,正是1984年4月8日那个辉煌的夜晚,让西昌一举成名。当晚,中国第一颗静止通信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让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有西昌,西昌有了卫星发射场。 ]

西昌卫星发射场位于西昌市以北约60公里的一个大山沟里。美国人称这条山沟为“神秘峡谷”,当地彝族长老则说:“有什么神秘的?这山沟是我们以前放羊的地方!”因此,当地人称之为“赶羊谷”。

这条大峡谷宽二三公里,长约十公里。也许在数亿年前的某个时刻,当两个漂流的大陆板块在这里突然相撞时,海底裂开了一条裂缝;当洪水退去,泥土生长时,就留下了这样的一条缝。大山沟。

这是一片荒野。荒凉的山峦、空旷的野林、潮湿的云层和发霉的土壤,历史在这里留下了空白。千百年来,它就像一场沉睡的梦,连上帝都似乎忘记了唤醒它。

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一支身着绿色军装的神秘队伍,从茫茫戈壁滩浩浩荡荡、小心翼翼地来到这里。他们头顶天,脚下青山,在山上开路,在水上架桥。在这寂静的山沟里,他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搭起了第一顶绿色帐篷,点燃了第一批现代科技文明。圣火!于是,古老狂野的山谷颤抖起来,荒草中的小生灵惊呆了,原本绝望平静的山民生活开始发生莫名的变化,逐渐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和希望。有梦,也有哭泣和悲伤,也有惊慌和焦虑。

该发射场于20 世纪60 年代末建立,并于1970 年代初开始建设。当时,为了选择理想的发射场,国防科工委组织了数十名专家,对四省31个县进行了空中和地面三维勘察。最后,经过分析、比较、论证,得出此地位于横断山脉南段西缘,纬度较低,靠近赤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发射卫星时,可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送入海拔3.6万公里的赤道。另外,火箭从这里发射后,将按照设计的航向飞行。整个航程可避开大中城市,不会危及沿途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这里气候宜人,空气洁净,为火箭、卫星试验提供了理想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清洁度,是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好地方。

当然,当专家们在争论和选择这个靶场时,他们绝对不会想到二十年后美国的卫星会从这个原始的山沟发射。如果我们想到的话,也许发射地点不会在今天的西昌,而是在“南昌”或者其他的“昌”。

二十年来,这个团队默默地生活在这片荒芜的山沟里,默默地创造,默默地期待。他们用青春、爱情、热血和生命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航天港。同时,他们也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过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056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