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儿歌读后感:戚万凯《蛇瓜》
优秀儿歌读后感:戚万凯《蛇瓜》
菜瓜
瓜的胆子很大,不怕蛇。
往前收为弟子,天天学习。
学习如何弯腰,学习如何爬树。
哎呀,长得太像了,娃娃吓得“哇”地叫起来。
本期《儿童诗》(2019年第27期)“优秀儿歌精选”栏目中,有一首著名儿歌作家齐万凯创作的儿歌《蛇瓜》。这首儿歌描述了植物果实——“蛇”“瓜”的有趣特征,使人读起来形象难忘,充满兴趣。
儿歌静物写生是一种常用的创作方法。要点是牢牢抓住事物的特点,深入艺术地描绘出最生动的内容,使之读起来有趣、好记。传播知识、了解自然事物,这是儿歌作用的重要而基本的任务。这首儿歌就有这个功能。它以“蛇瓜”为标题,紧紧抓住“蛇”的形象,使其生动灵活,让读者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对这种植物的认识。感性认知。
这首儿歌通过“勇敢”、“拜师”、“太像了,学不会”三段拟人化的文字,表达了“蛇瓜”和“蛇”的栩栩如生的造型。
第一段的“勇气”表明“蛇瓜”可以模仿蛇的行为,体现了它的勇气:“瓜很勇敢,不怕蛇。”这里把瓜比作蛇。把蛇放在一起,本身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悬念,这也符合孩子的兴趣,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段“拜师”写的是从“拜师”中学到的“蛇卦”身法。怎么学,学什么,都说的很详细:“上去拜师,天天学,学起来。”弯腰学爬树。”这里的“向前一步”有脚踏实地好学的样子,这里的“天天”有吃苦耐劳的样子,这里的两个“学起来”有很努力的样子。专注的样子。
第三段的“学得太多了”是从宝宝的眼睛里,看到“蛇卦”通过努力取得了自己的成果:“哎呀,看起来太像了,宝宝吓得哇哇大叫!”这里的“哎呀”真是用得妙极了。我惊叹“蛇瓜”和蛇的相似之处。下面的“哇”就是因为太像了,让娃娃以为“蛇瓜”是蛇。这是对相似性的描述。改进、完善。这个时候,“蛇瓜”的形象已经非常丰满了。
齐万凯老师的儿歌写得生动细腻,视角新颖,往往是一般儿歌创作者难以察觉的。齐万凯老师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呈现看似平凡的事物,不得不说是“儿歌创作中的绝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0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