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
《朝花夕拾》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
汉语就像甘泉,甘甜清凉,流淌在心间;汉语就像一瓶美酒,醇厚芬芳,在口中酝酿;语文就像一首赞美诗,轻柔而优美,刻在我的脑海里……学好语文,不仅要认真学习课本上的精彩词句,更要“海纳百川”,多积累,丰富语文。知识,提高汉语素养,磨练表达能力。课外阅读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课外阅读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性情、人生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课外阅读几乎成了老师布置的无效作业。学生一是没有必要的课外阅读,二是阅读意识不够,三是家长不重视和支持。学生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阅读有用的书籍并真正理解它们?这一直是我的一个问题。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而不给予学生具体的阅读指导。这种情况下,不仅学生盲目,老师也一头雾水。
其次,要建立有效的读书监督机制。分配阅读任务后,随时查看孩子的阅读状况。例如,有时我会利用课前3分钟让学生讲一篇课外读物或一段话;有时我会利用午餐自习前的3——5分钟让学生谈论阅读过程中他们最感兴趣的人或事;并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同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在家监督检查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告知学生各阶段的阅读任务。将你的阅读付诸实践。
三是有效利用课堂,加强阅读方法指导。适当、及时地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让学生对人物进行讨论、分析,使熟悉人物的学生对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人物不熟悉的学生也有初步的认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再次探索的欲望,我还将作品的艺术特点放到课堂上,让大家畅所欲言。虽然有的孩子根本不会讲,但通过及时的引导,我让学生对艺术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就为以后的写作指导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写读后感言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地写下个人的阅读体会和学习心得。至此,我想课外阅读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遗憾的是,在这次课外阅读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同学按要求踏踏实实地做,有的同学表面上只是应付、参与,实际上并没有重视。教师也很难一一检查和落实,导致学生收获大小不一。
通过这次课外阅读实践,进一步印证了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也再次提醒每一位语文教师,——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我们要扎扎实实做好读书指导工作,每个环节都要落实好。千万不能遵循流程,否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