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楚辞有感 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读《楚辞》,第一章是《离骚》,令人震撼;第二章是《九歌》,令人惊叹;第三章“天问”,令人费解;第四章是《九章》,令人悲伤。其实我最想说的是《九章》。其中一首《怀旧》据说是公认的“赝品”,《橘子颂》则是一首很特别的(看过的就知道了)。除去这两篇文章之后,还剩下七篇文章。读完之后我发现,这其实是屈原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读《九章》我真的很痛苦。 “锻河”、“悲”、“思”、“怀沙”、“归风”大概是其中最重要的五个章节。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如果用鲁迅的作品来表达大学生活,那么“大一是呐喊,大二是彷徨,大三是悲伤,大四是采花”。早上和晚上。”其实我觉得《九章》大概可以这样概括:“落江”是哭泣,“思”是彷徨,“悲”是对死亡的悲伤,“怀沙”是采摘花中的花。早上和晚上。
《涉江》中的屈原已被流放。如果没有另外两部《惜蝉》和《思美人》中他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在一起的。当他平静地生活时,他非常生气。他在表达自己是多么的纯真和高尚的同时,也骂那些恶人是多么的肮脏和丑陋。这篇文章其实是《九章》里我最喜欢的。基调很高,看得很过瘾,很舒缓,很“愤青”,而且不像后面几篇文章那么令人不安,几乎可以让人感到分心。破碎的悲伤。屈原当时大概还年轻,还充满着朝气和幻想,但读完后才发现,所谓的呐喊只是犹豫的前奏。
“陶寺”犹豫不决。此时,屈原被进一步流放。他心里还是想着楚国的百姓,但心里却更加难过。他找不到路,环顾四周,却没有人明白他的想法。他无法回到郢都,只能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够飞回家乡。课本中的屈原是一个不屈的战士,一个堂堂正正的学者。然而,从《九章》中,无论哪一章,我都只能读到屈原的孤独,一种超越天地一切力量的孤独。
“哀”是对死亡的哀悼。楚国都城郢都已被攻陷。我对战国史不太了解,但我只记得楚国没有灭亡。楚王带着大臣们逃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不过,此时被贬到其他地方的屈原却没有这些“楚跑跑”之人的无耻。他写的《悲伤》,令人心碎,我几乎不忍心读。然而,他的第一首诗却是“帝天不洁之命,惊苍生”。世界不仁,视万物为蠢狗。受苦的永远是人民。这里,对楚王的抱怨和对奸臣的批评越来越少。我一次次写下的,只是我孤独的流浪。失去家园的痛苦可能比政治流放更为深刻。有回不去的家,有走不完的路。 “你可曾知道,夏天是丘陵地带,两个东门哪一个可以荒废?”高楼可以变成小山,楚国最繁华的东门也可以瞬间荒芜。这不仅仅是对楚国命运的描述。甚至上升到质疑整个历史周期的地步。如果说《桃丝》中的孤独仍然是屈原对人生经历的个人感受,那么《哀》中的孤独则是对生命、社会和历史的一种拷问。尽管他知道答案是什么,但他还是得想一想。
这种深深的悲伤延续到了《愁归风》中。 《悲归风》也是《九章》中很特别的一首,因为它没有情节,完全是抒情的,而且文章也很长。可以算是一首“咏叹调”。而在这篇文章中,我第一次看到了屈原的求死意志。然而他却在挣扎,他该死吗?死有用吗?我从来没有想到,课本上比天还高的“屈原”在自杀前会如此痛苦地挣扎。这篇文章里,楚国的影子没有了,奸臣的影子没有了,百姓的影子没有了,就连他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了。他似乎只是一个灵魂,走向贫穷和死亡,只是为了寻找出路。然而,没有出路。你知道什么叫“世上没有比死更大的悲伤”吗?读了一路,我终于明白了他的想法。屈原必须死,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愚蠢和忠诚,而是因为他的国家和家庭被毁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值得他记住的。像屈原这样一个充满理想和浪漫的人诞生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错误。
最后一首是《怀沙》。其实不能用老师的《朝花夕拾》来概括,但我想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到了收拾一切的时候了。 《思》、《哀》、《悲风》,这三首曲子的音调都非常低沉、压抑,而且一首比一首更加压抑,让人浑身不舒服。这种难受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那种飘渺的“鬼气”,而是一种来自灵魂的力量,将你压抑到无法呼吸。然而,在《怀沙》中,他突然改变了语气,用简洁的短句,铿锵有力地写下了自己的遗言。没有长篇大论的风景和心理描写。楚王、群臣、百姓、他自己又回来了。这就像回顾你的生活并给自己一个最终的定义。然后他说:“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错误。保持你的胸怀和野心,所以你为什么要害怕.如果你知道你永远不会屈服于死亡,那么你就不应该爱我。 ”人的一生是上天早已安排好的。对于我来说,我的时代可能已经到来了。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悲伤,不要害怕。我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要再吝惜自己的生命了。从前几段的果断,到最后的平和、放下,我终于看到屈原从容地迈出了最后一步。
我曾经认为屈原的死是不值得的。因为教科书告诉我们这一点,屈原的死并不能改变楚王的昏庸,奸臣的谄媚,也不能改变楚国灭亡的命运。秦统一中国是历史的大势。屈原之死,无非是螳螂欲行车而已。它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愚蠢的忠诚,甚至愚蠢。但读完《九章九百度升迁》后,我觉得他的死是罪有应得、合乎逻辑的。一个人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屈原太孤独,太累,太渺小。天地如此广阔,山川河流,激流汹涌,尘埃滚滚,而他只是其中的一粒芥子。生与死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真的不算什么。更何况,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理解我。这样的生活,实在是一种痛苦。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楚国大河奔腾,怪石嶙峋,屈原高冠宽袖。他那修长沉默的背影就那样站着,动作里只有两个字:孤独。当我尝试读《楚辞》,尤其是《离骚》、《过商》、《哀英》、《步矩》、《渔父》时,我的心就变得躁动起来。 《楚辞》犹如一场风暴,控诉着世间的罪恶,尤其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让人紧张不安。光怪陆离的语言,疯狂失控的想象,让人感到不安。
不管怎样,我明白我现在的心态需要平复,而不是混乱。这个时候《楚辞》对我来说大概就是一剂良药了,多服为宜!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尔滨第十三中学一年级:维拉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