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思维影响教育》读后感

最近读了徐明老师写的《思维影响教育—— 88教师批判性思维》,受益匪浅。本书精选了88条一线观察笔记,在思维与课堂、思维与德育、思维与课程、思维与教学科研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思考。

在笔者看来,当今教育最深刻的危机之一就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培养和塑造“知识人”已成为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然而,在知识和思维之间,知识本身没有价值。知识的价值存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有用知识打开心灵、解决实际问题,知识才能真正找到德行,才能转化为人生智慧的力量。因此,走出传统教学阴影的出路在于对知识和思维抱有合理的态度。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转化为智慧。一个成功的教育家不在于他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更在于他如何教学生思考,“为思考而教学”。

一、“为思维而教”,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师的思维。

“为思维而教”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思维,改变教师的习惯性思维,改变教师的“心智模式”。我们可以不断地问自己:我是否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我是否愿意容忍所有学生的错误,我是否打算过多地“绑架”学生的思维,我是否害怕学生的个体思维。

我们教书不是为了传授知识,因为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日新月异,知识不可能传授无遗漏。我们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以语文教学为例。虽然听、说、读、写都很重要,但这些都是基本技能。同时,听、说、读、写都要以思维为基础。思想是核心。我们必须获得一定的思维模式下的思维品质。

二、“为思维而教”,如何教给学生思维?

学生的思维以什么方式体现?思考是可以教的吗?哪些教学内容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山河因差异而更加美丽。秀水因为差异而变得更加不同。学生也因差异而凸显自己的特色。尊重学生的差异,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所指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没有一种智力更重要,也没有一种智力更优秀。不同的智力同样重要,但人类个体所拥有的智力程度和组合是不同的。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能够正视差异、尊重差异,正确理解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差异化教育,而不是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这一点非常重要。”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培养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开发他们的潜能,用右手智力的开发带动全面素质的提高,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智力发达、人格健全的人才” ”。

2.关注学生的元认知

元认知是认知的意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学生的元认知。这是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的培养。我们要引导学生经常思考自己是如何学习的,自己的学习策略、步骤、方法,使思维结构化、程序化,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有清晰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好。

学生的思维过程应该随着对事物的不断反思和对已有知识或经验的不断重构而发展。反思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与自己的沟通和协商,是回归自我的内心对话。 “思考总是源于怀疑、暗示或怀疑。”杜威研究的反思性思维的核心是“假设检验”,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持续关注学生身上出现的各种创造性思维暗示。也意味着为了探究这些暗示的起源”形成假设,形成假设后,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行为,并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检验这些假设。”

3.利用发展性评估促进学生思维

“考核机制是制约思维教学研究和实践深入发展的另一个问题。如果考试还停留在过去的实践中,思维能力没有成为考试衡量和评价的主要对象,传统教学的主要评价方式是考试,注重学生的答案是否准确,而忽视了学生是如何得出答案的,因此,考试对思维课程和教学的影响将难以发挥。标准化试题显而易见,不仅要求学生记忆大量知识,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单向思维和高度求同存异的思维。改革提出用发展性评价帮助学生发展,评价方式要多元化,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出发,丰富评价内容和语言。他们不能用简单的“好”、“不完整”、“再想一想”来评价学生答案的正确性。相反,他们应该关注学生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回答。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如语言结构、思维视角、词汇运用等。其次,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例如,语文写作后,学生可以先进行反思性自我评价,然后让同学互相评价。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种策略辅助评价,如建立电子作品集、评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等。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

总之,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是一个“唤醒智慧潜力、实现心灵价值”的过程。茨威格说,勇气就像逆境中绽放的光芒。这是一笔财富。有了勇气,你就有改变的机会。勇气是当你看不清前面的路是荆棘还是平坦,但你仍然坚定地向前走。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勇于改变。当教师的“心智模式”发生变化时,当教师的思维模式发生变化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的“心智模式”也会发生质的变化。改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教育一定会成为一项充满智慧的活动!

勇气有时是一闪而过的念头,有时则是终生的执念。莎士比亚说过,有勇气就必须有勇气,诚实的人不会胆怯。试想,如果历史失去了勇气,就没有英雄可以改写;如果生命失去了勇气,很多日子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因此,我会选择勇敢坚定地走下去,做一名战士,用勇气再次为教育生活描绘出更加鲜艳的原色。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387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