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第一次读《道德经》有感

第一次读《道德经》有感

“道可以是道,但不是道;名可以命名,但不能有名。”遵循“道”,就像夸父追日一样。它似乎就在你的面前,但你却永远无法触及。或许这种看不见、无名、无色无味的“道”就是在追逐的过程中诞生的,越是研究这种神秘莫测的东西,我就越是着迷。

第一次接触老子思想时,我认为“无为”就是无所作为。对老子“无为”的初步理解只是一目了然,狭隘的“无为”观就是顺其自然。最近读了《道德经》,我觉得“无为”不仅是顺其自然,而且是放弃一切贪欲,从容行事。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做过的一个神奇的梦。梦中,我站在家门口,望着天空。闪烁的星星在天空中形成了一个大字,那就是“无”。这也许是在暗示我,让一切回归“无”才是人生的正路,也是我应该走的路。这是不是在暗示我人生的方向?

读完《道德经》,你的心胸就会开阔。所有的争论,所有的解释,所有的聪明,所有的骄傲……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这一切的姿态都与“道”背道而驰。一切凶恶只会纠缠非道之物,离“道”越来越远,离福越来越远。因此,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心的事物。如果你与自己的心达成和谐,一切都会如你所愿。

亲眼看世界的人应该读《道德经》。这本薄薄的书蕴含着无穷的智慧。真正的智慧看起来像愚蠢,真正聪明的人往往看起来笨拙。圣人的智慧在于承载,不表达,承载万物,甘于谷底,成全万物,万物对圣人有用。聪明的人往往都懂得事物发展到极点必有逆转的道理,所以能够掌握万物运行平衡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道德经》与我的渊源在于我的笔名——若水。 “世界上没有比水更柔软的东西了。” “水最柔,却能骑天下最强”。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对水的描述在我看来是最微妙、最震撼的。也许我这辈子都成为不了这本书里的水,但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希望成为最柔软、最坚强的水。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539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