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2000字读书笔记
这个故事中的“参与者”应该是主人公默尔索。之所以说“应该”,是因为虽然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着一名普通职员的意外谋杀展开的,但正如本书的书名一样,默尔索是一个“局外人”。
这个故事的内容其实很简单。这是一个普通职员在平凡的生活中糊里糊涂犯下杀人罪,最终被判处死刑的故事。主线故事很简单,没有特别的支线故事。作者加缪只用了五万到六万字,就讲述了这个简单的故事,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当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感到很困惑,因为默尔索实际上并没有犯下任何不可原谅的错误。事实上,他的案件充其量只是过失杀人。他并不十恶不赦,可以说没有人比他更无辜。令我惊讶的是,那些“正直”的法官、律师、陪审团、执法人员居然指责默尔索“不人道”、“反社会”、“不可原谅”。然后以法国的名义,是的,他们以如此巨大、无理的名义判处了他死刑。当我第二次看的时候,我有一种难以忍受、可笑的感觉。我不知道司法判决的具体过程,但我相信,它绝对不像一个中年妇女那样八卦,发挥她无限的想象力。然后他果断、果断地将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在了一个普通平庸、只是有点冷漠、矜持的办事员身上。
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关注默尔索的意愿。
“你最好别说话。”默尔索受到警告。他曾在心里说:“现在被告是谁?被告很重要,我有话要说。” “连我都被换掉了。”他叹了口气。他自始至终都是这样的状态:“我被排除在事情之外,我无法干涉任何进展。他们安排了我的命运,没有征求我的意见。”
他这个“委托人”,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还有比这更可笑的事情吗?他们讨论,他们想象,他们争论,他们决定,他们判断,最后他被处决了。这个“他们”中从来没有默尔索,但默尔索却对结局负责。想到这里,我感受到了另一种除了可笑之外更隐忍、更可怕的冷漠,这是一种悲伤。
默尔索似乎陷入了困境。这件事与他有关,但又与他无关。这场比赛决定了默尔索的命运,而他却一无所知。这个部门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完美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观点。他们以自己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强加于一切生命和非生命。就像这几天缠着默尔索的神父一样,他相信默尔索一定也能在石头上看到自己慈祥的父亲什么的,但不信基督的默尔索永远看不到牢房的砖块。耶稣的脸出现在石头上。
默尔索是一个非典型的人物,他几乎缺乏我们通常认为一个人应有的一切。说得好听一点,他是一个随和、温顺、好说话、大大咧咧、冷静、踏实的人。说得好听一点,就是冷漠、孤僻、不懂人情、不懂规矩、散漫、放荡;他是一个没有中轴的人,没有野心,没有斗志,没有激情,没有大脑,没有未来。他不冷不热、肉肉、懒惰、平庸、不检点……总之,他是一个在现代社会没有生存能力的人。
但作者却给了默尔索如此多的赞扬:“他不耍花招,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他所生活的世界的局外人。” “他拒绝撒谎……那是什么,他只是说那是”什么。他拒绝炫耀自己的感情,让社会感到受到威胁。”、“他是一个穷人,一个坦率的人,热爱公平”,“一个没有英雄事迹却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
他对很多事情并不是无动于衷,比如他母亲的去世。从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母亲的爱。这绝不比其他人少或浅。他所有的反应都是因为他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站在“局”外,作为“局外人”。
“如此接近死亡,我的母亲一定感到如释重负,并准备好重新开始。没有人有权利为她哭泣。”默尔索是这么认为的。他对母亲的死并非无动于衷。相反,他才是真正站在母亲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人。当亲人去世时哭泣很少是真正为死者而哭。只是无法接受一个熟悉的、重要的人的离开,不习惯没有一个人的生活,以及“死亡”本身。恐惧。而如果这样看的话,或许默尔索不仅不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相反,他比普通人更加清醒和善良。他站在了另一个人的角度,这对母亲来说是一件好事,所以他没有必要难过。
他跳出了这个局面,他跳出了我们的生活和这个社会所造成的局面。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局外人”。
默尔索犯了错误,而他最大的错误就是他自己。他不懂得如何观察言语和情感,也缺乏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最基本的东西。事实上,这是他最珍贵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成为了一个外人。也成为这个庞大社会的荒诞的可怜牺牲。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