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1500字
《刀锋》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1500字
除了初中时草草地写读书笔记之外,接下来的日子我真的什么也没写。一是因为后来没怎么学习,二是太麻烦了。今年年初,我开始写日记。我的记性实在是太差了。除了一些很奇怪的地方,我都记得很清楚。比如,我站在冰冻的洛河上,捡起一个贝壳。像这样的东西。所以当我今年的第一篇日记开始对去年进行总结时,我感到震惊。去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所以我告诉自己,写日记对自己以后是公平的。
读书笔记也是如此。其实我也看过一些书,但大多只是记住了故事的梗概。读完之后的心情大部分已经忘记了。我想这几年唯一能称之为读书笔记的大概就是我的毕业论文了。在写毕业论文之前,我看了一部叫《面纱》的电影,我特别喜欢。但当时我并不知道这部电影是根据毛姆的小说改编的。后来我读了《面纱》这本书。我不知道毛姆是否喜欢中国,但他的小说中有很多对中国的提及,而《面纱》完全以中国为背景。后来,我选择了他的《月亮与六便士》作为我的论文题目。那时的我,一心想成为书中那个高大、相貌平平、性格古怪、抛弃妻子的反派斯特里克兰。当然,抛开道德伦理不谈,我还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我记得我关注的一位美妆博主也在微博上推荐了这本书。我当时给她留言说:“斯特里克兰是一个大反派,他是我们无法实现的另一个自己。因为分隔我们的是多种社会责任和不断叠加的身份。最重要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来这位博主也回复了我给她的评论。不过我们先不去详细介绍这本书。
后来,我对毛姆的作品一直印象很好。他的小说读起来不累,而且有趣,还夹杂着一些哲理。今天刚刚读完《刀锋》。我想读它很久了,但直到最近才开始。刚读完前几章,我就知道毛姆很喜欢写这种类型的作品。书中的拉里与《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很相似。他只想追求在众人眼中看似虚幻的东西,所谓的精神世界。他们不爱钱,不热衷社交,不需要女人(准确地说,他们不需要爱情)。但他们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月亮。说起月亮,我想起了两个让我感动的关于月亮的比喻。其中一首歌词是:“来的路上,路的尽头依然是月亮。”听了歌手对这句歌词的诠释,我觉得这句歌词实在是太美了。与崎岖不平的原野相伴的,只有那无尽的道路。路的另一端是又大又亮的月亮。这条路仿佛是通往月亮的路,也是通往心上人的路。 (这句话是我自己的解释,我忘了歌手是怎么说的。)第二个是比喻。我在知乎上看到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人们渴望权力,因为权力不仅能给人带来金钱、人脉和诸多便利,还能带来物质之外的一些难以形容的东西。当我们普通人看到天上的月亮时,我们只是想,哇,月亮好漂亮。但权力可以把月球放在自己的后院。月亮能做什么?它能带来金钱、女人等有形的东西吗? (这里的女人只是一个名词)我又出轨了。看完《刀锋》,我并没有第一次看《月亮与六便士》时那么感动。我明白我的心态已经改变了。我羡慕那些被梦想击中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想赚大钱的人,想嫁入豪门的人,求道求法的人,游历世界的人。现在我觉得月亮很美丽,六便士也很可爱。而我总觉得,如果我想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如何我都必须加入这个世界。不过,这种心情的变化丝毫不影响我对拉里和斯特里克兰的钦佩,因为他们坚定而纯粹。本来想写一篇关于《刀锋》的读书笔记,却忍不住一起聊聊《月亮与六便士》。我们来谈谈毛姆。大家都说毛姆是一位非常聪明的作家,但我还没有发现。我想主要是因为我现在的理解力和专注力越来越差了。但我看得出来,他对女性有些偏见。他笔下的女人有的美丽,有的优雅,有的丑陋,但都很麻烦。哈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