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米歇尔·沃克《灰犀牛》读书笔记3000字

这个月我读的书是《灰犀牛》。说起灰犀牛,我是比较陌生的。一般来说,我们对黑天鹅比较熟悉。自尼古拉斯泰布尔著名的《黑天鹅》出版以来,小概率事件影响巨大的理论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热门话题。相比之下,我们对灰犀牛就陌生得多。

那么灰犀牛事件到底是什么呢?这个概念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假设一群游客深入非洲荒野希望看到一头活犀牛。两名游客不顾导游的劝阻,偏离既定路线,深入草原,发现了一头母犀牛和她的小牛。两位游客难掩好奇心,不断缩短距离靠近小犀牛拍照。它们还一再忘记向导的劝告,一边制造一些噪音,一边继续侵入犀牛的绝对领地。正当两名游客非常兴奋的时候,母犀牛却慢慢意识到了这两名入侵者。更可怕的是,一名游客出于兴奋,要求另一名游客吸引小犀牛的注意力,以便拍摄它的正面照片。这时,雌犀牛开始用敌意的眼神看着游客。犹豫间,小犀牛跑向犀牛妈妈,犀牛妈妈也冲向游客。这就是灰犀牛的故事。

灰犀牛实际上是非洲草原上常见的动物。它们常常给人一种行动迟缓、无害的错觉。只有当它离你比较近并且你运气好的时候它的危害才是最大的。在书中,作者用灰犀牛来比喻那些出现危险迹象但没有及时处理,最终导致灾难的事件。通过研究,作者还指出,其实很多被认为是黑天鹅的事件,即无法预测的危机,其实都有明显的前兆,所以将其认定为灰犀牛更为合适。这些案例包括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卡特里娜飓风和2007年明尼苏达州桥梁倒塌。

遗憾的是,人们对这些征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积极防范和应对,以致最终千里堤被蚁巢毁坏。因此,回过头来看,只要人们在每次危机之后仔细回顾,就会发现,在大危机之前出现的种种线索,其实都是绝佳的逃生机会。

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从2007年开始,首先,金融从业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开始陷入危机。证据之一是他们一直在卖空向客户出售的金融衍生品; IMF和BiS在危机前也不断发出警告。随后,从2007年10月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连续几个月下跌,创下十年来的纪录,并且月度跌幅翻倍,从最初的不到1%,到三个月后的4%以上。根据这些数据,市场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应该能够看到,此时的经济繁荣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甚至有陷入低迷的危险。也就是说,从2007年开始,反映机构投资者信心的盖洛普投资者信心指数开始下降,这意味着即使是没有专业金融知识的普通人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选择对冲。然而,大多数人宁愿相信自己之前的乐观判断,也不愿承认经济形势出现逆转。因此,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在接下来的近十年里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那么,为什么这些本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的危机,最后却演变成灾难呢?笔者认为,拖延是引发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指出,无论个人还是组织,我们几乎每天都需要与拖延作斗争,很少有人能逃脱拖延的折磨。这种得过且过的情况在公司、政府机构以及个人生活和金融领域比比皆是。知道有患癌症风险却不愿意轻易戒掉烟瘾的吸烟者,以及直到心脏病发作才肯放下三明治的加班狗。希望从坑里爬出来的赌徒,却一直在自掘坟墓;由于他们没有对颠覆性新技术的出现做出有效的应对,他们的市场领导地位已经被新技术公司取代,他们只能在市场中勉强生存。企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大规模危机的最终爆发往往是集中放大拖延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作者指出,人们在应对灰犀牛事件时,通常可以将灰犀牛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否认。否认是当某事实际发生时假装某事没有发生。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绪和行为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性、努力维持现状的政府制度和社会制度、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等,这些都使人们本能地做出反应。危机或情况。否认危机中的情况。作者指出,当一群人出现否认和麻痹时,这是特别危险的。因为这种集体意识会鼓励人们提倡整体一致性,鼓励人们集体忽视对当前专家权威构成威胁的信息,最终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换句话说,人们宁愿别人都错,也不愿成为唯一正确的人。 (由于群体压力)

第二阶段是磨蹭阶段,也称得过且过阶段。这一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明知有危险信号,却不采取行动,导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绝佳的机会。就好像游客发现了母犀牛向他冲来,却不知所措,呆在原地。总之,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想办法把问题留给未来。

第三阶段是争吵或犹豫。特指危险临近、必须采取措施的时候,但此时人们通常表现得犹豫不决。如果他们是一个群体,他们会在必须做某事的压力下开始内部争吵。并继续浪费机会。

第四阶段是惊慌阶段,这意味着灰犀牛已经站了起来。这个阶段,基本上不可能仔细思考。如果准备充分,就可以妥善应对。如果准备不充分或者没有准备,就只能坐以待毙。

第五阶段是行动阶段,也称为崩溃阶段。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这两种反应同时存在,即使在最后一刻也还有希望。

笔者认为,要有效应对灰犀牛事件,最主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因为智者很明白,越早发现警报越好,越早处理潜在威胁,更好。否则,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来防止危机的发生。未雨绸缪总是比在为时已晚之前弥补要好。从实证研究来看,应对灰犀牛事件的关键是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采取必要的措施。

以第一阶段为例,如何克服否认?一是克服侥幸心理;二是去除噪音。就金融产品投资而言,就是建立和寻找更加公正客观的信息来源。为此,作者专门讨论了世界知名评级公司在安然等事件中所扮演的可耻角色,然后指出,由于利益冲突,所谓的第三方评级机构有时并不那么客观公正。另外,一些审计机构也会出现腐败现象,这是需要避免的;第三,要警惕群体思维。群体思维的通常表现就是随波逐流。群体中的个人很容易迷失自我或在群体压力下做出决定。这与理性决策相悖,因此笔者建议提倡独立思考,警惕群体思维;四要防范源头效应。源头效应指的是迷信权威。研究表明,当人们听取所谓专家的意见时,负责独立思考的大脑叶子就会关闭,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第五,要防止反向效应,即要多听与自己相反的意见,多听异性和外人的意见。总之,笔者认为,心理因素、预测环节和努力对于提高预测判断的准确性都非常重要。这也是提高投资预测和决策能力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解决阶段性得过且过的困境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树立一分预防等于十分治疗的观念;其次,要选择准确的行动时间点,因为得过且过是要付出代价的,但选择正确的时间点也很重要。无论行动得太早还是太晚,你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三是转变奖惩机制,对及时、独立行动解决问题的人员给予奖励,对遇到可能发生的灾害时及时预防问题的人员加大奖励力度。总之,要用适当的机制,让人们理解,付出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第四是公平分摊成本,即如果为了拯救更多的人或者避免更多的损失而必须牺牲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利益,那么就必须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减少痛苦。受害者;五是正确计算成本、盈余和投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2056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