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_历史读书笔记3000字

历史的气息就像一阵风,吹来吹去。它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能永远沐浴某一片土地。近代以来,大国兴衰接连发生,汹涌澎湃,奏响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历史沧桑之歌。从伟大国家的兴衰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学到很多知识和经验,可以用来繁荣我们伟大的祖国,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世界强国之一。历史之风纷纷吹过西欧一些国家,让它们主宰了历史舞台;但晚清的东方国家却将这股风拒之门外,最终被历史无情的鞭子打得遍体鳞伤。他一边呻吟着,一边慢慢地跟在时代的后面。

而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行为,就是人们的极端思想造成的。封建制度下的自给自足、狂妄自大、小农意识等思想深刻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使他们在落后与进步的泥潭中挣扎,不知何去何从。这些陈旧、落后、腐朽的思想,造就了人们狭隘的、以土地为中心的非商品意识,从而遏制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阻碍了政治制度的改革和更新。在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都落后于时代。

尽管大国崛起有不同的过程,但每个国家的崛起和衰落都有相似的情况。其中,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的繁荣,都必须在思想文化上有突破,与以往历史相比有新的突破。不管这个突破是彻底还是不彻底;无论是基于先人的思想,还是继承未来,都能从思想层面为一个国家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思想文化不仅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从大国的兴衰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来详细讨论这些联系。

一、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政治体制改革。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前的政治制度必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陈旧的政治制度日益暴露出各种弊端,阻碍历史的进步。这时,顺应历史潮流的新的思想文化往往会深入人心,推动人们改革政治体制的勇气和决心。 17世纪上半叶,英国专制政治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阻碍了英国工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国王到处限制资产阶级的利益,加强自己的权力集中。但国王忽略的是,此时资产阶级思想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封建王朝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资产阶级给人民带来的好处远远好于封建王朝。规则。随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推翻了以贵族为中心的封建王室政治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利益。

政治制度改革的成功,使英国得以支持海外贸易、殖民扩张等更大程度利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行动。在资产阶级利益的刺激下,工业革命也在英国爆发。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称霸世界列强。另一个例子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启蒙思想在法国蓬勃发展,深入人心,使人们日益认识到封建王政的腐朽落后。经过长期的思想发酵,出现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影响时代的启蒙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激发了资产阶级探索革命的热情,最终于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随后,拿破仑进一步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播到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有利地推动了整个欧洲政治制度的变革。

因此,没有思想上的进步,就很难实现政治上的突破;没有思想上的进步,就很难实现政治上的突破;没有政治进步,其他方面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制约,一个国家就不可能走在时代的前列。与西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同时处于满族统治之下。外族入侵,使中华文明遭受巨大伤害。满族统治阶级紧紧束缚人们的思想,禁锢人们的进步思想、革命思想。这种封建王权的集权思想,造就了中国特有的奴性文化。在这种奴性文化下,很多人不敢有什么异想天开的想法,包括科技创新、政治革命、文化变迁等等,一切秩序都在遵守。这种奴性思维严重制约了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抑制了其新芽的萌芽。满清政府还建立了严格的思想体系,产生了人类犯罪的文学监狱和各种可怕的酷刑。这些危及生命的措施进一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让人们像狗一样跪在主人面前舔脚。

明末清初以及后来的清朝都有资本主义萌芽的迹象,但都被这些畸形的思想所淹没,导致后来的资本主义思想如果不寄生于传统思想就会失败。一种情况。封建思想的力量阻碍了维新运动和随后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将政治变革一次又一次地扼杀在萌芽阶段。后来,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传入了中国。先进马克思主义注定是解放中国的利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已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最终消灭了残余的封建思想。然而,由于传统思想文化在中国人民心中根深蒂固的地位,在20世纪60年代和1970年代,中国仍然遵循封建思想,严重削弱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实力。

不完善的政治制度不可能使一个国家真正成为强国或长期保持大国地位。当前,中国虽然呈现出党中央领导下的大国形象,但从根本上讲,中国仍处于落后行列。因为政治制度的外壳掩盖不了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封建思想。中国的官僚作风仍然占据着政治思想的一部分。很多官员还像满清的走狗一样。他们根本不考虑人们的利益。他们天天喊着社会主义制度,却成了资产阶级的一员。都是权力、利益、金钱等等。从中国目前的官僚腐败状况可以看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畸形的、不完善的。要突破这个后天的短板,必须在政治思想上做出一些改变,比如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

另一方面,世界上出现的所有大国都在思想上取得了突破。中国要崛起,成为一个彻底的大国,就必须把人民从残余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只能实现表面上的强国。

2、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意识形态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思想改造,科学技术只能局限于一定阶段,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提高;如果科学技术不能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就只能停留在一定阶段。比如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基础的。

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不再停留在原来的固定思维,进而进一步影响思想,促进思想创新。从大国兴衰史来看,无论是英法等老牌强国,还是德国、日本等新兴大国,都非常重视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19世纪末,德国逐渐赶上并超越了英国和法国。在一定程度上,技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技明显落后于德国。这从一些重大发明就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和德国的迅速崛起得益于两国科技进步。如今,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仍然掌握着世界核心技术。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国家仍然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的繁荣崛起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而这些技术的发展必须有政治制度的支持。现在,随着各国对高新技术的高度重视,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在科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就连小小的朝鲜也天天叫嚣要研制核武器。然而,中国的科技投入却并不十分乐观。自主创新能力严重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人很容易沾沾自喜。当他们看到几颗卫星发射升空时,欢呼雀跃,兴奋不已。但我们与那些大国相比,还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差距。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日本崛起时,很多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当企业做大做强的时候,政府也辅以政策引导。

一个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在于人们对思想的高度认识。如果没有对骨子里的技术力量有现实的认识,人们往往会忽视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虽然很多人重视科学技术,但存在大量的复制和克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未能解决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实质性问题。而且,很多人把一些资源花在一些无聊但认为必要的官僚关系上。

3、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从长远来看,不是依靠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而是依靠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整体思想文化发展的提高。简单具体来说,就是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的力量不容忽视。目前,这些发达国家的教育事业比我国更加发达。教育是一个国家崛起的长期动力。

总之,一个国家的强大,取决于思想的利器和科学技术的先进发展。思想与时俱进,科技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我们的祖国就会像汉唐一样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2069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