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婚姻史》读书笔记_西方文化读书笔记2000字
中世纪以来,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都体现了欧洲逐渐摆脱教会总体控制、解放人性的趋势。本文将以中世纪以来欧洲婚姻的发展为切入点,重点关注中世纪欧洲的婚姻状况,探讨欧洲从神性回归人性的发展趋势。
1. 婚姻联盟
受基督教教义中原罪观念的影响,教会对婚姻持消极态度。基督教的早期传统认为,贞洁高于婚姻,洁身自好是一种备受推崇的价值取向。只有绝对贞洁的处女才能得救。婚姻是一种罪恶的行为,婚姻的结合是人类卑鄙的交配本能和欲望造成的无奈行为。 “与其被情欲折磨,不如结婚。” (圣保罗)这句名言表明了基督教对婚姻的保留态度。婚姻的结合只有两个作用,一是繁衍后代,二是避免通奸。
这种传统观念,加上当时教会对社会生活的控制,造成了各种婚姻结合的条件、形式、礼仪等复杂而苛刻。最初,由于早期基督教保持纯洁和贞洁的理想,教会不参与婚礼,尤其是在西方。但由于祭司的精神权威和控制力影响了社会生活,人们邀请祭司作为见证人参加婚礼,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后来演变为祭司祝贺婚礼。然而,这种婚姻只存在于男女双方都保持贞操的婚姻中。牧师经常拒绝与其他被认为“不纯洁”的婚姻结婚。由此可见,欧洲中世纪的婚姻结合始终受到神性的影响甚至支配。然而,我们现代观念中的婚姻、爱情自由结合等因素,并没有得到当时教会甚至整个社会舆论的认可。
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婚姻经历了从神性回归人性的关键转变。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得到广泛宣扬。随着人性的解放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婚姻的理由逐渐趋向于自由恋爱,需要男女双方自愿结合才能实现。原有的婚姻制度逐渐瓦解。近代以来,婚姻结合的自由性、自主性、直接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民事婚姻、爱情婚姻等已成为欧洲婚姻结合的主流。神性在婚姻中的主导地位逐渐让位于人性。
2.婚姻生活和同居行为
这里主要讨论的是中世纪以来欧洲婚姻和性生活在社会习俗和观念上的发展。中世纪早期教会对婚姻的保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婚姻性关系的疑虑,即使这种性关系已经通过婚姻得到了承认。最经典、最激进的莫过于中世纪时期通过婚姻延续“多比雅三夜”的传统习俗。 “多比雅三夜”是指祝福后的三夜,期间绝对禁止任何性行为。这种传统习俗显然将神性凌驾于人性之上,压制了人的本能。于是从十二、十三世纪开始,出现了各种“豁免”。首先是领主赎回新娘的“初夜权”,然后新郎从主教手中赎回。最后,迫于世俗压力,到了中世纪末期,新婚夫妇的禁欲从强制性规定变成了建议性规定。人性逐渐受到尊重。
从中世纪早期开始,就形成了传统的等级制度:通奸、婚姻、禁欲和贞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欧洲早期拒绝和抵制性行为的社会观点和观念。首先受到强烈批评的是,未婚同居在当时也被理解为通奸的一种。因为不受婚姻规范的性关系体现了人类欲望的卑鄙和邪恶,是阻碍人的灵魂得救、灵魂提升的行为。虽然婚姻以正式的方式规范性行为,避免通奸,但婚姻双方仍然受到严格的指导和监督。在婚姻承载家庭功能的指导下,只有以繁衍后代为目的的性关系才具有正当性。因此,任何除了传宗接代之外的性行为都是人类情欲的表现,都会受到祭司的强烈批评。然而,由于同居是欧洲自古以来存在的另一种特殊的婚姻模式,虽然基督教教义认为婚姻是《失乐园》中原始婚姻的继承,但随着教会的势力逐渐衰弱,更多的人认为存在着“失乐园”的婚姻。之前的婚姻。婚姻发生在同居之后,因此婚外性关系是合理的。没有像婚姻这样的法律或习惯仪式或程序,不会限制生活在一起的男女之间的情感和性交流和获取。因此,同居这一体现人性和自由的行为,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3. 婚姻的终结
奥古斯丁在他的《论婚姻的好处》一文中谈到了婚姻的三个好处:生育、忠诚和神圣。这里“圣洁”一词的含义是男女应通过夫妻之爱体验将基督与教会联合起来的爱,这充分体现了中世纪早期教会极力将婚姻归于神性和神圣性。将要。因此,教会一直坚决反对离婚——。一旦举行婚礼,就体现了基督与会众之间的密切联系。离婚不仅是双方关系的破裂,也是抛弃教会和上帝的象征。
在随后的教会势力与世俗权力的对抗中,民政当局对离婚和再婚的容忍,使得教会一直强调的婚姻的不可分割性仅仅成为一种建议,而没有强制力。虽然后来教会提出“废除婚姻”来掩盖婚姻破裂的事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婚姻自由,即开始和结束婚姻的自由,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随着人性和思想的解放。既然婚姻结合越来越倾向于情感的证明,当双方的关系因主观或客观原因破裂时,当然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离婚。这是现代欧洲婚姻从神圣神圣到人性自由的逐渐转变。
4。结论
欧洲中世纪以来,教会权力与世俗权力相互斗争,基督教教义与人性相互影响。从婚姻的角度来看,欧洲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教会控制逐渐弱化,世俗权力逐渐加强;神性与人性的束缚甚至压迫随着人性的解放而逐渐解除。从神性到人性的回归,不仅是欧洲婚姻生活的发展过程,也是整个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2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