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书笔记2000字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2000字(1)
从1942年到1944年,那是一段多么黑暗的时光啊!尤其对于犹太人来说,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战争和种族灭绝的乌云弥漫天空,盖世太保的铁瓜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上演了一场历史上的悲惨浩劫。安妮是一名犹太女孩,她原本幸福的生活被打破了。 1942年7月,由于犹太人受压迫的威胁日益严重,她的家人和另外四名犹太人躲进了她父亲公司的“密室”。
密室里的生活很无聊,尤其是对于安妮这样活跃、健谈的13岁女孩来说。单调的膳食,古怪的生活伙伴,数年无法外出,用水和上厕所的严格限制,以及持续的恐惧。这一切几乎让安妮抓狂。但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让她的内心变得荒芜。它已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田野!安妮想成为一名作家和记者,但这个美好的愿望在当时铺天盖地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就像一个带有七彩灯光的泡泡。但安妮仍然写道:“我抬头仰望天空,我觉得世界可以变得更好,这种残酷将会结束,和平与安宁将会回归。同时,我必须坚持自己的理想。也许一个总有一天,我能够实现我的这些理想!”读完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里呼喊,心中充满了不灭的希望!
经过密室里无数个漫长的日日夜夜,安妮从一个任性大大咧咧的女孩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女孩。安妮15岁生日那天,安妮惊人地长大了。她把反思上升到社会层面,开始思考性别平等等问题:“现代女性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 “但独立还不够,女性还应该受到尊重!” “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体系,以及那些不认识到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是多么伟大、艰难和美丽的男人!”.它是在一个战争蔓延、每个人都处于危险之中、无数人处于危险之中的世界中实现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名叫安妮的十五岁女孩,在密室里生活了近两年,终于能够谈论性别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完此文,我不禁感叹,战争可以摧毁一切,唯独没有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然而,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却没有逃脱被纳粹杀害的命运。当她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永远闭上眼睛时,距离她的16 岁生日还有三个月。
安妮生前写道:“我希望在死后继续生活。”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相信《安妮日记》会继续传承下去,抱怨战争与丑恶,弘扬和平与友谊,用她真诚的书写去感动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
暑假里,我读了《安妮日记》,体会到战争的残酷远远超出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人所能想象的。有一段时间,我们期待着战争,认为这将是我们当前“苦难”的结束。但事实上,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那将是更加痛苦的深渊。悲剧就是把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撕成碎片供人们观看。有人统计过,人类社会有历史记载以来,绝对和平的时间还不到200年。人类在进行征服和反对征服的战争时,往往忽视了人类生存的本来意义。
1942年6月12日,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收到一本日记作为生日礼物,并开始写日记。面对日益残酷的反犹太主义浪潮,她的家人和其他四名犹太人分享了一本日记。八个人躲在她父亲公司的密室里,八个人在阁楼的密室里躲了25个月。在漫长的25个月里,只有13岁的犹太女孩安妮用她的笔和成为一名作家的梦想支撑着她记录阁楼里每天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
对于十三岁的安妮来说,这本日记就像打开了一扇门,通向成长和无限的希望。安妮说:“没有日记,就没有自我。”然而安妮已经没有机会回忆起这一切了,因为与此同时,战争的序幕也拉开了。随着警报的响起,噩梦开始了。而当她面对死亡的阴影时,她的灵魂始终是平静而真诚的。安妮说:“我经常感到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视为一次有趣的冒险,这只是有趣生活的美好开始。当我仰望天空时,我总觉得事情会发生。”改变越来越多。”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安宁将会回归,我对自己的理想更加坚定,也许有一天我能够实现我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最终成为一名著名作家。我仍然坚信,人的内心是善良的、美好的。”因此,读《安妮日记》时,在大战争的背景下,我们会从始至终得到更温暖的东西,有欢乐和温暖的种子挥之不去。每个角落,处处可见细节,安妮把它带给身边的每个人,她可以说:“我必须承认,还有什么比坐在天窗下,感受阳光照在脸颊上,拥抱一个可爱的小宝贝更令人愉悦的事情呢?”男生?”
安妮经历了幸福、期待、隐藏、抑郁、欲望、悲愤、挣扎、死亡的生命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地记录了她两年来隐秘而艰苦的生活状况,她的孤独和压抑,她对现实的恐惧和憎恨,她对生活的追求和期待,她对未来的向往和愿望,她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人性。思考。她渴望用青春的激情、勇气和自然的善良去拥抱自然和世界,但战争却给她带来了痛苦和死亡。
安妮用她天生的好文笔向我们展示了她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从13岁到16岁,几乎每一篇日记中,更重要的不是战争给她带来的负担,而是她对战争的乐观态度。一切都是乐观的……因为有太多的东西在支持着她,她的父亲、母亲和妹妹。还有她喜欢的16岁男孩……
她总是抱有一点希望,也许战争结束了,她可以再次上学,再次见到他,开开心心地做很多事情……
后来,安妮被抓进集中营,但她仍然那么乐观、充满希望……
然而,就在安妮16岁生日前三个月,她去世了,带着绝望……不,带着一定的希望……她的精神崩溃了。父亲的消息失踪、母亲的去世、妹妹的突然离去,再次打击着安妮这个因战争和疾病而脆弱的女孩……她在三月初悄然离世,这个春天,原本是充满希望的。离开.
战争是一场悲剧,它摧毁了我们在生活中已经熟悉并视为理所当然的美好事物。或许,战争开始的时候,会让人兴奋,但兴奋之后,等待和平的将是漫长而痛苦的。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2000字(2)
“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万里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快乐!” “太阳出来了,天很蓝,微风徐徐。我好渴望,渴望一切!我渴望友谊,我渴望友谊自由,也渴望独处。连我也渴望…… ……哭吧!” “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不是每个人生来就相信崇高的事物。” “我感到有点自信,因为我大笔一挥就能捕捉到一切,我的想法、我的理想、我的幻想。” “勇敢点!让我们清楚地记住我们的任务,不要抱怨。一切问题都会解决。上帝一直都没有抛弃我们。在漫长的岁月里,犹太人生存下来,不得不忍受各种苦难,但是苦难也让他们坚强。弱者失败,强者生存,永不倒下!” “也许全世界、所有民族都会学习我们宗教的美好精神。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仅仅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现在才受苦。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永远不会仅仅成为荷兰人、英国人或其他人。”在任何其他国家,我们将永远是犹太人,也将永远是犹太人。”
—— 摘自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出生于1929年6月12日。1945年她死于德国贝尔森集中营时,距离她的16岁生日还有3个月。奥托弗兰克(otto H. Frank)安妮弗兰克的父亲,是纳粹恐怖统治后弗兰克家族唯一的幸存者。他的余生致力于传承女儿的日记,并于1980年去世。 我之所以读《安妮弗兰克手记》,是因为在一本荷兰游记中看到了“荷兰的安妮之家”。它位于阿姆斯特丹的王子运河旁边。这是纪念犹太人安妮弗兰克的博物馆。这也是纳粹统治下安妮弗兰克和她的家人居住的地方。安妮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是党统治期间的藏身之处,是奥托弗兰克家族的女儿,家里还有母亲伊迪丝和妹妹玛戈特。由于当时纳粹德国越来越排斥犹太人,他的父亲奥托放弃了在德国的事业,举家搬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在那里一家人过着相对顺利的生活。然而,1940年5月之后,荷兰被德国占领后,荷兰新统治者塞斯英夸特也在荷兰实施了反犹太主义法律。 1941 年夏天,安妮修女转学到一所犹太学校。在此期间,安妮开始写日记。从1942年到1944年的两年时间里,安妮把惊慌失措的生活全部写在日记里。随着盟军成功故事的频频出现,安妮的家人一度相信苦难的结束已经不远了。盖世太保逮捕了安妮的家人并将他们送往集中营。次年,安妮因伤寒被关进集中营。就在德国投降前一周,他因病去世。安妮的父亲是这场悲剧中唯一的幸存者。 1947年,他出版了安妮的日记。 50年来,这本日记已被翻译成54种语言,发行量高达3000万册。童年记忆的故居尽可能保留原样,开放给公众参观。这就是著名的安妮弗兰克之家。在阅读《安妮日记》的早期阶段。看了几篇文章,感觉很无趣,有几次差点放弃,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渐渐开始觉得有趣、好奇。我看到了安妮这个十三、十四岁的女孩在1940年德国反犹太主义的背景下一步步成长,看到了她对一切的心理活动。因为是日记,所以内容和想法都是赤裸裸的、不加修饰的。
有时我似乎被家人孤立,有时我突然和爸爸妈妈成了好朋友。在那个反犹太主义的时代,孤立的犹太人会被无情地抛弃。也许小安妮会因此而下意识地忍受家人和朋友的斥责。犹太人确实很聪明。为了避免被德国人带走,安妮的家人故意散布谣言,称一家人被汽车带走了。同时孩子们每天都在学习各种语言和科学。我不知道安妮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非常好奇。安妮的日记是德国纳粹灭绝犹太人的最好见证。百度百科对《安妮日记》的概括如下:“《安妮日记》是德国作家安妮弗兰克去世前两年,她躲在密室里时的生活和情感记录。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女孩她在日记中写道,她对与母亲不断发生的冲突以及对性的好奇感到困惑。它聚焦于她与母亲的冲突以及她对性的好奇。就我个人而言,这篇日记并没有那么狭窄,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很多东西。安妮虽然生活在不安定的时代,住在密室里,但作为一个无知的女孩,她的生活依然和普通女孩一样。从年少时的无知,开始越来越有自我意识,开始独立思考,再到我的初恋。
我以为安妮会活下来并实现她的梦想,但不幸的是她死了。我从日记里看到了她一步步的成长。看来,因为这个艰难的环境,她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她有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记者或作家。安妮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懂得荷兰语和法语等多种语言。而且她非常喜欢学习文学知识。她把用手机总结王家谱当作自己的爱好之一。每天记笔记、背单词。她也非常清楚Peter的感受,这对我们来说可能像是儿戏,但从她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她的独立和坚定。我无法想象安妮最后一篇日记会是什么样子。她会在卡迪被杀之前写下最后一句话来告别吗?看来安妮曾经想象过如果她的日记被发现会是什么样子,现在你的想象成真了。
犹太民族的历史注定是一场悲剧。在2000多年的流离失所中,他们被驱逐、迫害、羞辱,饱受磨难。到处都是死亡的味道,到处都是惊恐无助的眼神,到处都是绝望的哭声。为什么连生存都不允许呢?谁规定那个时期犹太人是老鼠,纳粹是猫?战争永远是一个黑暗的主题,而二战无疑是其中的沉重主题之一。上千犹太人被批量杀害,唯一原因就是“他们是犹太人”!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是孩子,安妮。弗兰克就是那些声音小而柔和的人之一。正如奥斯特谢纳贝尔所说:“数百万人的声音被压制了,这种低沉的声音只不过是一个孩子的耳语……它比凶手的嚎叫持续时间更长,比时代所有的声音更响亮。”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21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