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2000字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2000字(1)

《一百年的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杰作”,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全书近三十万字,内容复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以未来的视角追忆过去的小说倒叙手法,让人眼花缭乱。但读完整本书后,读者可以明白,作者想通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神秘而坎坷的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并请读者思考其中的原因。为了马孔多百年的孤独。从而找到摆脱命运的正确方法。

从1830年到上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经历了数十次内战,造成数十万人死亡。本书用大量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通过书中主人公的传奇生涯展现出来。政客的虚伪、统治者的残酷、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被写得淋漓尽致。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刻画了这个家庭孤独的精神。在这个家庭里,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情感的沟通、信任和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了各种艰苦的探索,但都以失败告终,因为他们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来统一分散的力量。这种孤独感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小镇,还渗透着狭隘的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和国家进步的一大负担。作者写下此文,是希望拉美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因此,《百年孤独》中沉浸的孤独感的主要内涵应该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除在现代文明世界之外的怨恨和抗议。这是作者对拉丁美洲近百年历史和发展的反思。以及对这片大陆上人们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和想象力进行独特研究后形成的固执的自信。

加西亚马尔克斯遵循“化现实为幻想而不失真实”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他通过巧妙的构思和想象,将令人震惊的现实与源自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的画作。色彩斑斓、独特的画面让读者在“似是而非、似是而非”的图像中产生似曾相识、陌生感,从而激起追根溯源、追寻作者创作真谛的欲望。魔幻现实主义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力量之上,但这并不妨碍它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比如,书中描述了外来文明对马孔多的入侵,既现实又神奇: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挨户地走……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吱吱作响,铁钉和螺丝挣扎着挣脱……在两块魔铁后面滚来滚去”;又如,在寂静的夜晚,人们实际上可以听到“月光下蚂蚁的叫声,飞蛾的啃咬声,杂草生长的连续而清晰的尖叫声”;另一个例子是,政府杀害大量罢工者后,将尸体装上火车,运到海上扔掉。那趟列车居然有200节车厢,前中后三部机车!作者仿佛在不断变换魔镜、望远镜、放大镜甚至显微镜,让读者看到真真假假、与现实交织的画面,从而丰富了想象,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印度传说、东方神话和圣经典故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本书的神秘氛围。例如,普鲁登西奥的鬼魂日夜困扰着布恩迪亚一家,这是基于印度传说中邪恶的鬼魂既不能获得安宁,也不能让他的敌人获得安宁;飞毯和美女雷梅黛丝抓床单升天的描写是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的延伸;而马孔多持续四年零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则是《圣经创世记》中有关洪水灾难和诺亚方舟故事的移植。拉丁美洲的民间传说往往是迷信的。当作家使用这些民间传说时,他们有时将其描述为现实;有时,他们将其描述为现实。例如,好人弗朗西斯科“曾经与魔鬼对唱并击败了对手”;阿玛兰塔在长廊上一边刺绣一边与死神交谈等等。有时反方向使用,如写尼卡诺尔神父喝了一杯巧克力后能将离地12厘米举起来,证明“上帝拥有无限的力量”等,这显然是一种讽刺和嘲讽宗教迷信。

本书中对象征主义最成功、最有意义的运用就是对失眠的描述。马孔多村成立后不久,所有居民都感染了失眠症。说真的,得了这种病,人会失去记忆。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在物品上贴上标签。比如,他们给一头牛贴上标签:“这是一头牛,它的牛奶必须每天挤奶;牛奶必须煮沸后加入咖啡,才能制成牛奶咖啡。”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作家的目的是提醒公众记住一段容易被遗忘的历史。

此外,作者还创造了一种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新颖的倒叙手法。例如,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写道:“多年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会回忆起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短短的一句话实际上容纳了未来、过去和现在三个时间层面,但作者显然是躲在“现在”的叙事视角中。紧接着,作者语气一转,带领读者回到了马孔多的建国时期。这种时间结构在小说中一再出现,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不断为读者创造新的悬念。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凝重的历史内涵、敏锐的批判眼光、深刻的民族文化反思、庞大的神话隐喻体系,都以清新而神秘的语言贯穿始终。一些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是由一个8岁的孩子写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对此感到满意。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判断目光。因为这种直观简单的语言确实有效地体现了一种新的视角,一种落后人(人类儿童)的自我意识。当事人的苦笑取代了旁观者的泪水,“愚者”痛苦的自我表达取代了“智者”看似公正的批评和分析。也能达到引起受骗群体深刻反省的客观效果。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2000字(2)

“几年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会想起父亲带他去看冰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杰作《一百年的孤独》开篇如此读到。布恩迪亚上校的记忆就像一滴墨水落在宣纸上,不可阻挡地渲染着。

正如《百年孤独》的标题给人的感觉一样,在开篇,马尔克斯拉伸了时间和空间,给读者一种脱离现实时间的神奇感觉。

马尔克斯于1965年开始创作《一百年的孤独》,小说于1967年6月29日出版。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马尔克斯。马尔克斯曾说过:“活着是为了讲述生活,而生活不是一个人的经历,而是他的记忆。” 《一百年的孤独》中描述的近乎神话的世界,在马尔克斯的童年眼中包含了整个拉丁美洲。它是拉美真实历史的典故,是拉美现代社会百年变迁的缩影,也是拉美人民精神自觉的缩影。它也融合了人类百年生存斗争的历史和浓缩的经验和精神。它还为现代人和社会的命运提出了未来。想法和讨论。这一切的内涵,使《百年孤独》成为一部史诗般的作品。

小说的情节离奇、扑朔迷离。在马孔多小镇,布恩迪亚家族正在展开一段百年兴衰史。这个家族从衰落到繁荣,又从繁荣到衰落。一百多年过去了,它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一切都逃不过诅咒。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和他的表弟乌苏拉因乱伦而结婚。阿祖拉担心自己会像她嫁给乱伦亲戚的叔叔阿姨那样生出一个猪尾巴的孩子,所以她拒绝与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发生性关系。当布恩迪亚与邻居发生争吵时,布恩迪亚杀死了邻居,因为邻居嘲笑他,而乌苏拉拒绝与他发生性关系。于是,死者的鬼魂不断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日夜骚扰着布恩迪亚一家,布恩迪亚一家被迫搬到了马孔多小镇。起初,布恩迪亚家族很富裕。然而,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急转直下。每一代都比上一代更糟糕。就连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领导的32次土著起义也在衰落。以失败告终。到了第六代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时,因与姨妈乌苏拉通婚,生下了一个长着尾巴的男婴,这恰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文在羊皮纸上写下的一句话。密码被写下来,密码的破译者是第六任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本人。这无疑充满了讽刺。而这个长着尾巴的男婴,却被蚂蚁咬了一口,拖进了蚂蚁窝里。然后马孔多小镇在飓风中消失了。

小说的结构是一个往复的结构,无论是情节还是时间,甚至人物的名字。马尔克斯将布恩迪亚家族和读者拖入一个时空轮回,让布恩迪亚家族经历命运的轮回,让读者感受到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作品本身的奇幻性不足以达到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完整性。同时,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的马赛克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百年孤独》以其复杂的背景和离奇的情节在拉美文学史上脱颖而出。作品充满了理想的光辉。偏远小镇马孔多发生了离奇的事情:奥雷里亚诺领导了32次起义,全部失败;第六代传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Aureliano Buendia)晚年继续编织裹尸布;奥雷里亚诺二是不断修理门窗;美女雷梅黛丝每天要洗几次澡;马孔多小镇突然下雨,持续了四年零十一个月零两天,十年后,马孔多再也没有下过雨;布恩迪亚家族沉迷于梅尔基亚德斯的磁铁,屡次上当;第七代奥雷里亚诺是一个男婴,生来就有尾巴,却被蚂蚁咬了然后拖进了蚁巢;然后一场飓风吹走了马孔多小镇,吹走了一切,比持续四年零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带走的还要多……读起来总是让我高兴。人都是很虚幻、空灵、不真实的。

马孔多数百年的变迁和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是整个拉美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

由于内战和外敌,布恩迪亚一家原本安稳的生活瞬间消失,一家人的命运急转直下。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拉丁美洲,内战不断,还有欧美殖民者的入侵。同时,家庭的无知也是拉美自身落后的体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乱伦与拉美文明水平低下有关。面对落后和愚昧,布恩迪亚家族并不追求改变,只是面对过去,等待着“猪尾巴”的再次出现。如此缺乏进取精神,最终只会导致马孔多的落后和布恩迪亚家族的衰落,最终必然会被一场飓风所消灭。同样,这似乎也暗示着,如果拉美人民不思考变革,最终将面临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在小说的结尾,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小镇在一场飓风中消失了。马尔克斯在《一百年的孤独》的结尾写道:“在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翻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一刻,镜子般的(或海市蜃楼般的)小镇马孔多被飓风从地面卷走了。” ……它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去。羊皮纸手稿中记载的一切都将永远无法再现。那个承受了一百年孤独的家庭,注定不会再出现在地球上。”作者完全否定了落后和无知的态度,所以安排了一场飓风,彻底清理旧事物。 《一百年的孤独》不仅指的是拉丁美洲长期的落后,而且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作者的心态:对进步和进步的漫长等待。一百年的孤独,一百年的等待。至于未来是否会出现落后和贫困,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马尔克斯的愿望是美好的:“遭受一百年孤独的一家人注定不会再出现在地球上。”

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以荒诞的形式反映现实。无论马孔多发生的一切多么离奇、令人困惑,它都是基于马尔克斯对拉丁美洲现实的观察和感知。

对梦想与荣耀的向往,对独立与自由的向往,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现实中的追求与希望超越了形式的幻象,找到了终极的完美结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2205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