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800字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南北朝人。 《文心雕龙》一书五十回。其结构经过精心布置,布局整齐。其理论观点讲究秩序、相互循环、相辅相成、逻辑严密,形成完整而精妙的体系。在中国文学理论和美学史上,一部具有如此完整、系统、庞大理论体系的著作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序》曰:“《文心》之写,以道为本,师为圣人,经验为经,纬定为定,变为风骚;文的要点是也一样。”这段话。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就《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而言,它以道为基础,以圣人为师,以儒家经典为主体,以魏书为参考,骚”为变。正文,从而体现了刘勰论文的基本观点;其次,就文章写作而言,还包括“写”的根本问题。这五篇文章可以说是刘勰文章的重点。

文章以“元道”开头,将文章的起源与道教的“道”联系起来。刘勰对文学现象的形而上哲学思考不仅优于六朝文士,而且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他的这种思考不仅是“悟其真性”的问题,而且象征着文艺观念的真正自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勰虽然使用了道教中的“道”思想,但刘勰之前也曾批判过道教作品。在刘勰看来,无论是道家、佛教还是儒家,虽然其教义不同,但最终的追求是相同的。

《元道》开篇云:“文学是德,是大德!”这不仅是《缘道》的开场白,也是《文心雕龙》的开场白。它说明了一个事实:文本的作用非常大。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却是整个“文学”的概括。他向人们展示了当时文学的历史地位,承认了“文学”的巨大作用,这也为他后来的文章奠定了基础。根据。这时探讨“写作的意图”才成为一个重要的事实。

刘勰在《总经》中把握了写文章的根本原则,那就是文章要表现人的灵魂之美、气质之美。由此,刘勰提出了写文章的原则和规则。他说:“《文能宗经》有六义:一是情深而不乱,二是格调清而不繁,三是事物真实而不虚。四义是贞洁而不淫,五义是一致而不乱,六义是雅而不淫,可以说,这里的六义就是文章写作的体现。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2348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