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读书笔记_家长读书笔记800字
古希腊有一个传说: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酷爱雕塑艺术。有一次,他在完成一尊女孩雕像时,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和情感,并对女孩雕像产生了喜爱之情。他的热情让少女雕像一下子活了过来,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这个神话故事体现了“爱”的巨大作用。后来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将其用于教育预测实验。他随机挑选学生进行测试,并列出了一份“有前途”的学生名单。八个月后再次测试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进步很大。这是因为任课教师受到榜单的影响,对这些“有前途”的学生抱有更大的期望,而这种期望体现在他们与这些学生互动的态度和情感上。由于学生受到了老师的态度的积极影响,他们确实表现出了老师所期望的反应,积极配合,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种因教师的期望而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进步的心理效应,就是教育心理学中非常经典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确实,教师对学生的友善、亲近和期望,对学生的智力、学业乃至终身发展有着非常明显和积极的影响。可以说,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实际上是学生人生成功的关键因素。台湾著名作家三毛,患有严重自闭症7年。在此期间,她拒绝上学,害怕所有人,不愿意与外界接触。起因是,初二时,一位数学老师在她眼睛上画了两个“鸭蛋”,让她在公共场合显得很尴尬。有人认为,这种精神疾病是她后来自杀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恒爱人,敬人者恒敬人”。这种相互关系在师生关系中更为重要。生活中,老师用爱心帮助学生成长的例子还有很多。据说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赢得英语老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但很多时候老师可以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爱和期望花在好学生身上,却无法始终如一地给予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坏”学生。事实上,没有一个“坏”学生是天生的。尊重学生的独立和个性,做学生情感的回应者,不断为学生提供表现和成功的机会,把尊重和爱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快乐。这与敢于惩罚学生的不良行为并不矛盾。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有“欲来者不拒”的教育伦理精神。心是用心赢得的。要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微小的教学行为中,我们挖掘学生的潜力,关注他们的终身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体验成功,沐浴在爱与希望的阳光下。
因此,无论何时,我都相信爱和期望是最好的教育。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2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