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书笔记_名著读后感2000字
《水浒传》一书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云集梁山泊,被朝廷招揽,继而击败辽兵,最终消灭叛军,却被奸臣杀害的英雄故事。读完整本书,只有两个字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忠、义。
忠诚就是忠于自己的祖国、忠于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宋江在各种威逼利诱下仍然忠于自己的祖国,这就是忠诚;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后,宁愿死也不愿受高俅儿子的羞辱,最后上吊自杀,这也是忠义。当今社会,相信能做到“忠”字的人很多,但能做到“义”字的人却很少。 “义”字包含了太多的内容。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是兄弟。他们为朋友赴汤蹈火,为“义”字赴死。可见,“义”字虽然只有三笔,但有时却需要人的生命来写。现实生活中,几乎任何人都可以给别人让座,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救人于危难。因为这需要很大的勇气,甚至需要改变一种生活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具有高尚精神的人。古往今来,有许多英雄为了正义而献出了生命。是因为他们不怕死吗?他们可以冒着生命危险去争取正义和真理,因为他们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争取的。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明白这一点的。因为他的正义感被麻木所吞噬,斗争的热情被冻结,而他的灵魂却被社会上一些丑恶的事物所同化。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的一个黑衣人。他生性鲁莽、暴力。他经常因小事与人发生冲突,甚至杀人。但他却能在路上看到不平之事,拔剑相助,让那些没心没肺的家伙都胆战心惊。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事件发生,但“正”字却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忠于朋友是小义之举。用正念对待未曾见过的人或事,这就是现实意义上的正。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讲正义的民族。日本侵略中国时,有多少大义凛然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誓死战斗的决心,建设了今天繁荣昌盛的祖国。董存瑞为炸毁碉堡而牺牲,黄继光用胸口挡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是炎黄子孙仁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辉煌。
人可以不信上帝,但不能不信“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所以,这也是我们国家正义的基础。让我们相信这个“圣洁”,并用自己的双手来维护这个“圣洁”。梁山好汉为天行道,最终却粉身碎骨,死而复生。这难免会引起人们对他们的抱怨。 3,000 字。很多人在批评宋朝腐败的同时,也将矛头指向了梁山泊的头目人物宋江_。
有人认为,梁山好汉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是宋江的错。作为所向无敌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宋江断然拒绝了李逵所说的“杀东京夺鸟王位”的想法。他自觉地选择接受朝廷招和的政治道路,带领百姓“为天伸张正义”。梁山泊起义军前去屠杀“冒充王”的方腊起义军,却在一场两败俱伤的屠杀中惨败。他们认为,如果宋江采纳了李逵“杀东京,夺鸟王位”的想法,以梁山伯当时的实力,一定能够推翻宋朝。但宋江却如此奴性,为了自己的官位,竟然拿兄弟们的生命做赌注。他实在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我认识世上有一个好人,但如果有人来投靠他,无论地位高低,他都会接受,所以他会留在村里和山谷里,整天追赶他,并且永不疲倦;如果他想起来,他会尽力帮忙,他会像金子一样挥霍。地球。当人们向他要钱或东西时,他从不推脱;他很方便;他总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为了救人的命……这里是河北东部,河北出名,大家都叫他及时雨。 ”由此可见,宋江是一个仁义之官,绝不会为了自己的官位而拿兄弟们的生命做赌注。
但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招聘呢?我想这是当时的社会风气造成的。当时社会提倡“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宋江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宋江还在郓城当警官时,父亲就劝他不要与梁山草匪为伍,要好好做官,出名,以光宗耀祖。宋江也同意了。如果不是阎婆惜杀人案,他绝对不会投奔梁山。他始终称北宋皇帝为“圣皇”,可见封建观念中的“皇帝”在他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高俅到达后,亲自下山迎接,并保护他在谈判时不被梁山好汉追杀,这让林冲气得要死。他始终认为,与统治者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视自己和兄弟们“沦为土匪”。最终,为了维护“兄弟的声誉”,他将水泊梁山交给了朝廷。这是他招募的源泉,也预示着起义不战而败。
不仅宋江,很多梁山好汉,如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秦明等,也深受“三纲”思想的影响,都支持招安。因此,选择招兵买马并不是宋江个人的决定,而是在“三纲”思想影响下的必然选择。因此,将梁山英雄起义的失败归咎于宋江,是不公平的。
梁山泊的悲剧不是宋江的错。梁山泊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3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