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批评的视野》读书笔记1300字

张德明,1954年生,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翻译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主持国家九五、十五社科基金项目“人类学与诗学研究”、“加勒比英语文学研究”。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着《人类学诗学》,译《天堂与地狱的联姻——布莱克诗选》,参与主编《世界诗歌图书馆》。着有《滴水调》等诗集。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即文本与语言、文本与作者、文本与读者。本书最初是为中文系研究生《当代西方诗学》课程编写的。开课和写作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教学和写作进一步理清当代西方诗学的问题意识和来龙去脉。用于批判性实践。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即文本与语言、文本与作者、文本与读者。本书最初是为中文系研究生《当代西方诗学》课程编写的。开课和写作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教学和写作进一步理清当代西方诗学的问题意识和来龙去脉。用于批判性实践。这本小书最初是为中文系研究生的《当代西方诗学》课程而写的。开课和写作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和知识面,提高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技能。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教学和写作进一步理清当代西方诗学的问题意识和来龙去脉。用于批判性实践。记得黑格尔说过,对于一个有固体内容的物体,最容易的是判断它,最难的是描述它。你真是太真诚了!与其在不了解具体情况的情况下对一个实体事物做出判断,不如脚踏实地地阅读原著,然后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西方的理论话语才能真正转化为中国文化的学术资源。不断用西方术语来唬人的做法,就是那种“你不告诉我我就明白,但你越告诉我我就越糊涂”的高级说教。这要么是我理论基础差的表现,要么是掩饰。这是语文修养的盲法。一位名人说过,理论要想有力量,就必须掌握群众。理论要想抓住群众,就必须正视理论的“世俗性”,使之为大众所理解。在美国游学期间,我总是对美国学术专着的高发行量和公众对理论的兴趣感到惊讶。即使像斯皮瓦克这样不起眼的专着也能印刷超过20 万册。究其原因,我想,国民的普遍素质和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固然是主要方面,但理论与百姓、世事的“密切联系”恐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忽视的因素。相比之下,近年来国内学术理论界则强调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与世界的融合。然而,很多人却忘记或鄙视了西方理论的大众化和本土化,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群众并转化为实践。真正的批判能力会导致悖论。似乎我们与世界的联系越紧密,我们就越不能关心自己的世俗事务;我们与国际学术界的对话越多,我们就越能与我们自己的人民对话。越少。我们常常不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写作来培养“理想的读者”,而是抱怨读者的素质太低,学术环境不够理想。确实,是时候反思理论如何本土化并为大众所掌握。当然,我在这里说的并不是说我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而是说我一直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努力。如果这本小书能起到一定的普及或普及理论的作用,对作者来说将是莫大的安慰。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3071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