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书笔记_外国文学读书笔记1700字
本学期的外国文学流浪之旅又开始了。在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殿堂。在老师生动的讲述下,我翻开了法国浪漫主义诗人雨果的作品《悲惨世界》。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冉阿让因过度饥饿偷了一块面包,导致他在监狱里度过了黑暗的19年。出狱后,他受到人们的歧视,无人理睬他。冉阿让在任何地方都受到所有人的蔑视。他没有工作,也没有食物。他发誓要向社会报仇。这时,一位名叫米里亚姆的主教影响了他,他决心做好事,做一个好人。他改名马德兰,在城里办了工厂,成了富翁。他为穷人提供就业机会、给他们食物、给他们房子。他总是愿意帮助别人。他被市民选为市长,随后又做出了一系列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迹。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雨果通过作品所揭示的当时法国社会穷人的悲惨命运和资本主义的黑暗。在雨果的笔下,他一直期待着用“博爱”、“仁慈”、“仁慈”和“宽恕”来改变这个“悲惨的世界”。
尽管冉阿让后来尽力帮助别人,想多做一些善事来弥补自己过去犯下的罪过,但人们知道他是苦役犯后,并没有接受他的善意。在人们眼中,依然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棍。但冉阿让并不介意,仍然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帮助别人。最终他惨死,充分说明了当时的社会是多么的不公平。难道一个人犯了错误,即使知道后改正,也不会得到社会的原谅吗?
不管世人对冉阿让的看法如何,读完这本书后,我为冉阿让的博爱精神和高尚的灵魂所折服。或许我们的社会缺少的就是这种爱己爱人,拥有高尚纯洁灵魂的人。
兄弟会:
每个人都有爱,但有些人只爱自己,爱自己所爱的人,爱自己拥有的一切。但冉阿让的爱是给世界上所有可怜的人、可怜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重的人的。
他曾经是一位拥有无数财产的市长,但他把大部分钱捐给了慈善机构和穷人。以至于他常常口袋里装满了钱出门,却空空回来。此外,他还经常给饥饿的人送面包,给寒冷的人送衣服。他到处走访穷人,询问他们的疾苦。对于穷人来说,他就像一把保护伞,是正义的化身。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对方丁和珂赛特母女的爱。为了完成吉町临终前见到亲生女儿的心愿,他不惜再次越狱(而这次越狱,也是他终生苦役的代价)。虽然吉町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心愿而死去,但他仍然坚持履行着对吉町——这个无关死者的承诺……
最终,他救下了珂赛特,并用一生的时间像照顾自己的女儿一样细心地照顾她。
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对这么多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因为他把这个世界上所有可怜可怜的人都当作了自己的孩子,并以一个“父亲”的义务和责任照顾着每一个“孩子”。这种爱是至高无上的,是博爱的!
这个世界上,凡是伟大的人都有一个崇高的灵魂,冉阿让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
一名老人被压在车下,整个车的重量压在他的胸口上。这时,除非有人把车从下面抬起来,否则他是无法获救的。谁有这么大的权力?大家都知道,只有通缉犯——冉阿让才有如此大的权力。当时,“马德莱娜市长”冉阿让就在附近,但如果他去救他,那就等于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但如果不救他,或者再犹豫几分钟,老人就会死。在这关键时刻,他冒着被认出的危险,救下了老人。
看到这一幕,我深深地震惊了。与当时黑暗丑恶的社会现象相对应,居然有这样一颗善良无私的心;还有如此高尚的道德品格。为了不让一些陌生人受到伤害,他一次又一次地冒险,甚至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你一定知道,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了灵魂的高贵!
当然,我也隐约感受到了一种悲剧的成分:在那个时代,无论你多么高贵、多么伟大,在与命运和社会丑恶现象的斗争中,总是显得有些孤立和软弱。但我想,正是这种悬殊的对抗,才凸显了主人公冉阿让的英雄本质。
反观我们的现实社会,我们这一代人还是相当自私、自利、冷漠、麻木不仁!青少年闯入房屋并杀害80 岁老妇的情况并不少见;撞到骑自行车的人然后逃跑;看到一个受伤的人没有被救而死去……这并不罕见。这些都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整个社会应该反思的!
“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平!”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够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321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