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目送》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800字

龙应台的《守望》是一篇描写亲情和周围人物的散文。我特别喜欢她写的亲情,抒情、真挚、含蓄,让我深受感动。 《守望》是本书的第一章,描述了守望一个孩子的成长,守望父亲的离去。第二部作品《玉儿》讲述的是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年迈母亲的故事。母女之间的感情真挚而感人。第三部作品《十七岁》讲述的是一个青春期儿子的“独立”。还有《爱情》、《理解》、《胭脂》、《为了谁》等等,这些都是关于父亲的去世、母亲的年老、儿子的分离,描述了最一个人一生中最私密、最深、最难以形容的悲伤。 “他”和“她”刻在心里,用言语表达。处处都是亲情的感觉,每一章都蕴含着令人难忘的令人深思的生活场景。

古人云:四十不惑。四十岁以后,经历了很多生、老、病、死的场景。当我读《看着告别》这样的家庭散文时,我有很多感悟,尤其是《看着告别》中的那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明白了,所谓的父亲、母女之间的场景,只是意味着你的与他的缘分就是,你这辈子都会继续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你站在路的这一头,看着他渐渐消失在路的拐角处,而且,他的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了。 “在人生的旅途上,人往往都是这样:平静中透出的悲伤,让人不甘、无奈。我永远记得儿子拿到成绩单,手里拿着证书时的情景,在人群中急切地寻找我,那时我就是他的神;大学四年,每次他打电话,哪怕是踩在脚上,当他骨折躺在床上时,他的声音语气很愉快,他的第一句话总是:“妈妈,我很好!”我很感激儿子的孝心,但我心里也知道,等儿子长大了,所有的伤痛他都可以自己处理,痛的是我对父母的依恋会越来越少。每每想到这里,悲伤与喜悦的无奈就会瞬间充满我的整个胸腔,读《守望别离》让我再次感受到了送父亲时的撕心裂肺的悲伤,也想起了母亲的幸福。每次回家看她的眼神和唠叨的话语,世间大大小小的酸甜苦辣,依然无声无息地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送别》所描述的是人所经历过的,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读《守望离别》总是让我想哭。对于已经逝去或正在消失的亲情,挽回不了的是生活匆匆的脚步,但能留下的是记忆;读《 《看别离》明白,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读《送别》让我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无论我们有多少遗憾和不舍,这只是人生的过程。我们只能向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创伤,带着爱和释然与生活和解。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3270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