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_散文读书笔记1000字

《林清轩散文》收录了林清轩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林清轩初入文坛,将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了乡村。代表作有《青春之旅》、《鸳鸯香炉》。随后,他并不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而尝试将东方美学观念与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他开始了以“菩提系列”为代表的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时期,也进入了个人创作阶段。鼎盛时期的散文集收录了《佛鼓》、《光明四书》等一大批当时的优秀作品。

林清玄的散文安静大气,宁静中透露着激动,寒冷中保持着温暖,流动中体现着专注。他继承了佛教的博大智慧和博大胸怀。衣袖轻轻一挥,一身休闲装的野心在柔和的月光下巧妙地转化为心香的永恒和人性的温暖。

他在题为《海拔500米的海拔》的文章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到山顶,与我们不同,我们可以享受海拔500米的乐趣。”我被这行文字感动了很久。我们在“征服”的驱使中,逐渐失去了一种知足、平和的心态。于是,我们只能尽力想象“高处太冷”的孤独和寒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色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自由的心情和平静的心态,无论目标有多么远大,也只不过是痴人说梦。我还记得林清轩给我们描述的那个住在树林里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什么不在山外打工时,他的语气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很多人暗暗嘲笑他,但他回头看了一眼城里万盏灯笼,说道:“从远处看,每个人的家都只是一扇小窗户。”又岂能与那无边无际的森林相比呢?在年轻人眼中,森林里的一切生灵都传达着浩瀚和自然,给家里带来了熟悉的氛围;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林老师笔下的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门。 晴空升起的木鱼向熟客传递着生意信号,不打扰熟睡的人们的美梦,不经意间温暖了那些睡得晚的人的心。正是这件普通乐器发出的普通声音,委婉地传达了老人淡然的心态,让那一串串轻快清亮的声音在天空中久久萦绕……

这声音与“海拔五百米”、“家在树林”的境界一脉相承,就是“清欢”。那是一种喜悦后的平静,无奈后的超然,流放后的回首,宣泄后的释然。在日益丰富的物质世界中,我们变得更加足智多谋,少了悠闲,多了世故,少了优雅。何时我们才能重温人间“蓼蒿笋试春菜,人间味纯欢”的淡然心情,自豪地向“一枝惆怅”的灵魂低头?东南雪,红尘中人生何其清。问?我只能在佛鼓声中虔诚祈祷……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3431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