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奴役之路》读书笔记_大学读书笔记2000字
《通往奴役之路》是哈耶克众多著作中最为人熟知的一部,他唤醒了各行各业的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哈耶克被经济学界视为“叛逆者”和“异端”。但由于其激烈的反社会主义立场,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国家被列为“禁书”。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正处于关键时刻。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不再实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还有效吗?阅读马克思主义死敌——哈耶克的这本书,有利于我们读者从正面和反面认识社会主义问题。他的书从市场和计划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明确告诉人们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通往奴役之路”,只有走市场之路才能摆脱奴役。今天,当我们静下心来重读《通往奴役之路》这本书时,我们会发现它深刻而感人至深。
哈耶克在本书的序言中大声宣称,西方世界的民主国家有重蹈德国覆辙的危险。因为在这些国家,一股崇尚社会主义的思潮正在蔓延,而作为文明基础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却逐渐被遗忘。哈耶克这里所说的个人主义并不是指自力更生、我行我素,而是充分尊重个人的兴趣和选择,让每个人都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而是意味着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自愿的,更不是意味着人们被迫按着头喝水而无法自拔。
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是对自由的最大威胁,它本质上是独裁的。法国作家在描绘社会主义蓝图时,相信只有强大的政府才能实现他们的理想。独裁比政府管制的危害更大。它从根本上危及个人自由。因此,以自由为灵魂的民主必然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除了“平等”二字之外,他们没有任何共同点。但即使平等,两者之间也存在差异。民主从自由中求平等,而社会主义平等只能从奴役和镇压中实现。因此,社会主义民主只是名义上的。
哈耶克坚信私有制是自由最重要的保障。他把私有制社会称为“富人有权的世界”,而公有制社会在他看来是“只有强者才能致富的世界”。在私有制社会,穷人虽然比富人机会少,但仍然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致富。虽然每个人的收入不可能均等,但致富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是真实的。社会平等。但在公有制社会中,穷人虽然名义上是公共财产的所有者,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分享财产的任何部分。不仅如此,因为每一个细节
受到当局的严格控制。老百姓别无选择,只能卑微自己,受人摆布,依靠当权者的“恩惠”过日子。哈耶克接着问道,“富人获得权力的世界”和“只有强者才能致富的世界”哪个更好?
按照哈耶克的说法。所有类型的计划经济都是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没有太大区别。他们都是集体主义的。哈耶克认为,竞争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规划与竞争显然是对立的。它只有用来弥补市场缺陷时才能与竞争结合起来。如果完全限制竞争,用计划代替。那么结果就会很混乱。哈耶克列举了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
计划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海量,情况复杂多变。即使一个人有很多个头和六个手臂,他也无法涵盖所有内容并考虑到所有相关因素。因此,分散决策势在必行。当局用单一计划来控制经济只会弄巧成拙。而且,在计划体制下,企业家的收入和晋升不仅仅取决于业绩,而往往是由上级决定的。这样一来,创业者与其“把目光向内”在企业打拼,还不如“把目光向上”,与上级部门保持联系。另外,计划体制下,责权不明确,公司亏钱还是赚钱,与创业者关系不大。因此,他们在做决策时,通常不会以公司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是遵循上级的意愿,按照上级的意愿行事。事已至此,企业还谈什么经济效益?
更糟糕的是,经济计划不可避免地导致政治集权。如果你想要制定登山计划,难免会因为个人喜好的不一致,在选择目的地时产生不同的意见。也许有人想看泰山日出,有人想领略华山的险峻,有人想看看黄山的美景……结果大家议论纷纷,争吵不断,计划流产了。如果想要计划顺利进行,就需要引入一个拥有唯一权力并做出最终决定的权威机构。所以,
“独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大规模实施计划时,独裁的效果最为明显。因此,哈耶克说,独裁和计划是孪生兄弟,齐头并进,密不可分。
政治专制会产生“当代蒙昧主义”。所谓“当代蒙昧主义”,就是指“思想的统一”。在中央计划体制下,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当局总是动用一切宣传机器,日复一日地向人们灌输同样的思想。结果,所有人形成了相同的思维模式,最终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思想主宰了一切。 “当代蒙昧主义”之所以站得住脚,主要原因是当局炮制了“高尚的谎言”,让人们相信当局想要建立的道德标准。是唯一正确的;当局想要达到的目的正是他们想要的。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
为了消灭犹太人,政府找了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制造舆论,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一个观念: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必须先惩罚他们,然后迅速惩罚他们。这位双手沾满鲜血的德国青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罪孽。相反,他却洋洋自得,充满了崇高的使命感。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却失去了独立的思想。
哈耶克论证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制度必然导致独裁和腐败。例如,如果你的东西与其他人共享,最终每个人都想使用它,那么最有权力(权力)的人一定会得到它。除非你认为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公平和善良,否则公有制可能是一个好主意。因此,把改革的矛盾归咎于市场经济,是极大的讽刺。同志们,我们要清醒:我们需要法治,我们需要明确权利,我们需要反腐败。每个普通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权利在哪里,如果受到侵犯,应该有一个地方可以发表清晰简单的评论。
我想这就是哈耶克带给我们的思考。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41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