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担当》读后感
《中国的担当》读后感
我最近读完了《中国的责任》一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的视野在不断拓展,思想在碰撞、颠覆。读完后,我忍不住把标记的部分读了一遍又一遍。就像我脑海中的一个地球仪一样,不断地滚动着许多国家、朝代、宗教等等。我对书中提到的一些想法做了一些摘录,这可能很好地回答了我听到的一些问题并想到了之前。
中国周边的国家,如日本、韩国、印度、越南等,总是与我们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争端和冲突。最好不要和他们一起玩。
事实上,中国周边的这些国家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恩怨和关系。上述日本、朝鲜、越南等都是中国的朝贡国,中国文化对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中国祭孔的隆重仪式就因朝代更迭而消失。后来我们又要去韩国重新学习。这些国家的许多文献仍然是用中文记录的。邻国之间的冲突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中国文化往往与这些邻国有着密切的联系。至于中国的发展,不能像清朝那样闭关自守。要有开放的胸怀、和谐的心态和世界观,做到放眼世界、纳百川、海纳百川。图案应该很大。正如书中所写:
“我们看问题的时候,要始终面向未来,但不能不忘记历史。不忘记历史,不是记仇,而是以史为鉴,以史为鉴,更好地面对未来。” ”
还有,我之前看过一些书,提到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观点,那就是:“21世纪中日肯定会发生战争!”事实上,这并非不可避免。当然,中国现在不怕打仗。但人民想要的,是和平,是和而无异,是各国和睦。有了中华文化的伟大精神,我们能站得更高一点吗?
既然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好的文明,我们是否应该向其他文明学习呢?
这是当然的。虽然中华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我们不能自大。 “中华文明是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无数文明成果而创造的。”
其他国家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和理解的地方。比如,美国的教育开放、创新,相对公平,教育资源的分配也相对合理;台湾有一套相对有序有效的教育体系,更善于将中西教育结合起来。朝鲜这个民族(无论是朝鲜还是韩国)非常自尊自强,非常有竞争力,非常珍惜本民族的历史; (印度国外进口汽车很少,而且基本上都是印度制造。他们主张国有化,经济独立。他们的内需市场巨大,但很多市场不对外开放,比如手机、发电等等,但这也说明了他们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更不用说日本了,无论是在管理理念上还是在他们相对公平的社会分配制度和“坚守岗位”的行为准则上都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和参考。
书中原文是:
第一个是学习日本管理和社会管理。二是借鉴其相对公平的社会分配制度。无论你在哪家公司工作,同一个职位(比如科长)赚的钱都是一样的。经营好的大企业财团年终奖金会多一点,平时的各种开支也会多一点,但是工资是按照级别来计算的。和工资税是一样的。这是国家规定你的工资这些年积累下来或者达到这个水平,就是你有多少钱。第三,要向他学习,他在社会各阶层中形成了一套行为规则,或者叫“各有各的位置”。医生是医生,老师是老师。不能像现在中国那样,演员变成政治家,教授变成商人,政治家变成作家,作家变成别的东西,一切都乱了。
中华文明现代化的发展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转化必须具有创造性。
对于近年来国内出现的国学热、国学热,首先我们确信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它的方式、方法、方向。以及其他问题。过去的事无法挽回,也无法挽回。我们应该有创造性的思维来继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
“对中国传统的创作改造”,首先创作方向要符合民族特色。二是改造材料。我们不能全是西方人,不能吃外国的东西而不适应它,不能完全回到过去,变得僵化。古今中外各种优秀事物的调和,就是一个物质转化的问题。三是改造的方法应该是改风、改风、改风,要潜移默化,通过教育,而不是通过政治运动,更不是通过强制政治灌输。第四是考虑个人国民性的转变,这是中国的国民性问题,即国民性的转变。
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德为先
正如鲁迅所说,他主张锻造“人民的灵魂”,做永无休止奋斗的“脊梁”,增强人民的自主意识,立人做事消除奴性,塑造人民的独立人格,锤炼敢为人先的人。敢想、敢说、敢做、敢做。素质必须与人民融为一体,从道德出发,以文学艺术为手术刀,“用道而不失原始血性”,其中公民道德建设是重中之重。
长期以来,中国的孩子从小就没有接受过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中国古代思想价值观、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教育。过去的私塾教育和科举时代都是在童年阶段解决的。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经、龙文鞭影、增光贤文》都讲了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如果我们教育部门把这些一切都纳入到了小学教育和日常教育的标准中。我相信再过十年、二十年,就会有结果。不会有没有文化内涵的名字,超过十亿人会使用相同的名字。也不会像我们今天在电影界看到的烂片那样,缺乏文化修养的一代人和文化底蕴更差的影视制作人不会在培养下互相学习,形成恶性循环。这个文化问题处理不好,怎么能十年树、一百年树人呢?
西方文明的民主,中国为何不实行普选?
中国现在确实有基层选举自治,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基层选举,连一个单位都搞民主推荐、民主投票。在这个过程中,拉票、请客、许愿、贿选票的威力是非常大的。我记得柴静的《看见》一书中也提到,为了利益,在煤矿区选村长时,会用大量现金开道,承诺给多少钱,并拉票。这个问题非常严重。美国也不例外。丘吉尔下面所说的并不完全正确。至少中国的高层领导是从县市等基层小地区,到规模较大的省份,一步步积累经验和实践的。也许我们的领导人和机构领导人是最理智、最好的。
丘吉尔曾说过:“民主是最糟糕的制度,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更好的制度。”希特勒通过民主选票上台。美国总统选举的投票率只有50%,基本上各大家族、财团都在花钱拉票。埃及的选举有数百万人参加,每一次选举都会发生流血事件。叙利亚选举也是如此,武装冲突仍在继续。
欧洲文明的弊端
谈民主,就不得不谈西方文明,或者说欧洲文明的缺陷根源,或者说它的宗教文化。中国不可能完全接受这种文化。
欧洲文明起源于地中海。它给我们带来的是商业理念;它给我们带来的是城邦自由民、议会政治、参议院审议、选举和契约精神;它给我们带来的是金钱成本交换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它给我们带来的是对利润最大化和个体自然和社会需求最大化的追求。毕竟人类已经进入了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的现代商业社会,这部分理念是非常有效的。但这套价值观能否用来治理社会、代表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覆盖整个社会呢?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崇尚金钱、商业至上),中国几千年文明形成的传统社会就会解体。首先是家庭的破裂。您认为现在中国农村完整的家庭多吗?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在城市里艰难谋生,很多人甚至组建了临时家庭。家乡的孩子被留给老人照顾,成为孤儿。像这样成长的一代人的后果现在还不明显。十年、二十年后,这个社会问题将是巨大的。
我们同属宗教文化,为什么能吸收佛教思想呢?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相信生命的根源是人人平等。商业资本主义文明所说的平等,是基于金钱的平等。 《尚书》。《弘范篇》曰:“八政,一为食,二为货。”神有善物之德,而货繁育的目的就是“厚物利民”。 ”生产和运送这些物品是为了养活人,而不是用物品来赚钱、利己、害人,更不用说修炼精神了。
我们要有骨气
当今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价值观的多元化,但多元化不应该成为再次分裂、分裂、分化中华民族的借口。我们一定要有骨气。我们必须奉行政治、经济、教育地位平等、生存发展机会平等的文化立场。还有仁、义、礼、智、信等。
“中国梦”应该是养老、子女受良好教育、受教育后有稳定工作、不用担心失业、不用担心教育不公平。自己的孩子,并且在生病时能够负担得起医疗费用。才能有公平良好的医疗,才能有福利养老、社会救助,才能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社会和谐。这些应该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而绝不是美国发展进程中打着普世价值旗号实现全民谋利的梦想。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48221.html